保定,最后的四里营,这次你赢了!
四里营,在保定来说,知名度还是蛮高的。
为什么尼?因为,就在这个村边,就是曾经号称河北第一高楼的保定万博广场。就在这曾经的河北第一高楼旁边,就是曾经万众瞩目的四里营。
四里营是一个村,一个城中村。如果往前捯饬的更早一点,那时候保定还只是古城里的那个老城,老城外面都是零散的村庄农田。
城市总是在不断成长的,尤其是保定西郊八大厂的兴起,使得保定古城和八大厂之间这部分迅速实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有的村随着城市发展实现彻底地改造,有的村因为种种原因,慢慢就成了城中村。
四里营,就是一个城中村。
本期摄影专集,直隶尚书房公众号和精彩瞬间微信群联合推荐。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投稿加群微信:Nhjd801。
摄影:大瑛
转载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刊立场,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投稿加群微信:Nhjd801,直隶尚书房、半亩方塘请到手机地图搜索导航,询书热线:13833252895
要问城中村的老百姓最盼的事情,估计会异口同声,城改,城改,还是城改。可以住上楼房,比四面透风的平房好吧,可以窗明几净,比满院是土出门就是垃圾好吧,还可以领到补偿款,呵呵,这个只能意会不能多说。
如果概括一句话就是,城中村老百姓都在盼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城中村改造,就是未来的美好生活。
保定,现在正在全力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品质生活之城。
什么是品质生活之城?把城中村改造好,就是老百姓喜欢的品质生活之城。
于是,四里营村的幸福时刻,就这样来了。
四里营拆迁纪事
拆迁拆出幸福来
下面,跟着一位当地人的摄影镜头,看看拆迁中的四里营,留点儿纪念,万一将来谁想怀个旧,可以把这条信息找出来,多刷几遍。
门神暂时下岗了,等新的四里营建起来,你们再回来一起守护这一方水土一方人吧。
说到一方水土,四里营莫非还有水吗?这个还真有。据保定地方文史研究人士大瑛介绍:
四里营这个村子还隐藏着一条历史上著名的河流,近几十年加了盖板,当作排水沟使用。现在竞秀公园湖面是那条河的一段。一千年前,宋朝初年,弱宋曾在这里打败过强辽。
这就是著名的“廉良河之战”,在《宋史·本纪》中称“廉良河”,《宋史·列传》中写作“炎凉河”等。本纪由于来自官方档案,地名用的都比较严谨,字一般不会错。而列传很多来自私人的口述资料,地方往往音对,字不一定对。
因此《宋史》对这次战役名字记述的区别,恰恰证明保定话千年以来没有大的变化,现在保定人依然将“廉良”这个地名读作“炎良”。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谁给老百姓办事,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谁帮助老百姓实现美好生活,老百姓的口碑就给谁。
最后的四营里,这包砖到顶的老房子,说明当年的主人家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如果再好一点,就是卧砖到顶了,差一点的还有包砖包一半的。这些细节,转瞬就会成为记忆中的回忆。
椽子和檩,现在的小朋友们恐怕已经感觉越来越是新鲜物儿了吧
河北第一高楼旁边的这场历史变迁,就这样越走越快了
村里的小卖部,曾经是孩子们聚群的地方,也曾经是村民们生活采购,互通信息的地方。村里的小卖部都是可以记帐的,那时候没有什么信用档案,都是村里的乡亲,遇到一时钱短或是没带钱的时候,都可以先记上,下来再还。
可以明天就还,可以下月再还,也可以年底的时候一次性还。那时候很少有赖账不还的人,一般是谁欠帐谁不好意思,都是有了钱就主动去销帐。
四里营的前世今生,慢慢就会成为历史,成为回忆,成为这座城市的传说。
大红灯笼,这年味还没散去
街边的树木,正在吐露春芽
这胡同,小院,已经很久没有了当年的欢声笑语
拆吧,尽管说穷家难舍,破家值万贯,总不能这样窝憋了一代又一代吧
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可以说明一切,和一切的一切。如果老百姓不满意,这样的笑容是装不出来的,是摆不出来的。
这一笔签下去,是告别过去,是走进未来,也是开启新时代的新生活。
为了这一天,老百姓盼了不知多少天,这些基层干部不知道忙活了多少天,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怕的是老百姓对咱工作不满意,怕的是没有帮助老百姓把该想到的事情想周全,怕的是给自己将来的回忆里留下遗憾,哪怕只是一点点。
这些基层干部,可能很快就会有人叫不上他们的名字,很快就会不知道他们又去了哪一个工作场,经历了四里营的这些干部,相信他们会永远记住老百姓的笑脸给他们留下的强大力量。
拆吧
老百姓心里那道门那把锁,已经打开了。
河北第一高楼下的变迁,意义重大呀
这个角度不好找
摄影师纪录的这张图,太有意思了,这字儿挺熟悉的,可是怎么读呀?
老百姓的笑脸,来自于这些基层干部一丝不苟地细致工作
夜晚的万博,亮了,未来的四里营,也会亮起来的
期待中
这个,有点儿老照片的感觉了
四里营,这次,你赢了!
最后的四里营,说一声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