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学习模式,其实比现代人要先进得多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手机越来越流行,网络咨询越来越深入地打进了人们的内心。
现在,纸质书籍越来越难卖,网络读物越来越多。各大资讯平台都有咨询分发,也相应地产生了自媒体这个行业。
有人说,现在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了,对于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建立是很不利的。碎片化阅读越来越多,导致人们获取知识越来越偏。
对此,小生表示有些不同意(不是完全哦)。
最近,小生在读《列子》,读着读着,就发现,这些故事之间,看起来似乎没什么联系啊,读着好累啊。
在抱怨的同时,我也突然发现,这好像和我们现在的自媒体有点像啊。
再想想前几年出现的一个段子:中国第一个玩微博的人,其实是孔子。你看他的《论语》全都是很短的字一条,然后一条一条地发出去。
这么说还是有道理的。以此类推,那么像《列子》《鬼谷子》这种的书籍,其实不就是现在这些资讯平台的文章吗?
回头想想那句话:碎片化阅读不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碎片化的阅读根本就不是用来构建知识体系的,而是获取知识的。
在古代,没有网络,人们不也是通过碎片化的知识摄入来学习吗?
说起来,古代人先学《论语》、《孟子》这种的知识,还真是非常科学的学习途径。
简单说,就是通过碎片化的只是摄入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再通过更全面的书籍、老师指导来补充知识盲点。而所谓的知识体系,不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一点点构建起了的吗?
当然,对于各位看官,小生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小看法(建议或者意见就不敢当了):如果想构建知识体系,确实不能完全通过碎片化阅读来实现,这的确是不可能的。通过碎片化阅读达到激发兴趣、入门了解、发现问题,就是全部的目的。
如果想深入了解某些知识,的确是有老师或者书籍才可以。
当然了,不做研究的话,其实也用不上所谓的知识体系。只要把自己工作中用得上的东西总结成知识网,也就足够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如果有小生帮得上忙的地方,大家也尽可以提出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