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做丞相,为何周勃差点被汉文帝诛杀,陈平却平步青云?

上一次我们说过,周勃和陈平同样做了汉朝的丞相,而且陈平还把相对低位较高的右丞相让给了周勃。

后来过了没多久,在一次早朝上,汉文帝先后问了二人相同的问题,周勃一个问题答不上来,陈平则侃侃而谈。过了没几天,周勃就辞官了。

今天,咱们继续来分析。

周勃辞官后,陈平进位为右丞相,而左丞相干脆就变成了虚职。过了一年,陈平在丞相位上寿终正寝,于是汉文帝重新启用周勃作为丞相。

然而过了一年后,周勃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才过了十个月,汉文帝就对周勃说:“前一阵子朕下诏让各位侯爷辞掉中央的官职,到封地去安度晚年。现在有很多侯爷还不愿意出发,麻烦丞相您带头吧!”

于是,周勃在一次“下岗”,回到封地去赋闲了。

周勃在回到封地的路上,就想起了当初的韩信,所谓“烹狗藏弓”,立下不世之功,又没有了陈平牵制,周勃担心汉文帝想除掉自己。于是,每次汉文帝派使者来,周勃都要穿着铠甲,还让家人全都手握兵器来接见使者。

使者哪知道周勃怎么想的,看周勃这架势一脸懵逼,还心惊胆战,生怕周勃要做什么。于是,使者们回到朝廷就和汉文帝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周勃有造反的架势。

汉文帝对于这件事,肯定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便下诏逮捕了周勃。

周勃一被逮捕,胆都吓炸了。当时天下最滋润的职业,就是做看守周勃的狱卒,只要有点什么动作,周勃都会吓得赶紧给黄金千斤来“孝敬”狱卒。直到后来被释放后,周勃自己都感叹:“我靠!老子曾经率军百万,南征北战,没想到一个狱卒都能这么牛叉!”

汉文帝也知道周勃没有造反的胆量,就放周勃回到封地去过日子。最终,周勃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日子。

那么,同样是扶立汉文帝上位的功臣,甚至最初地位还在陈平之上,为何周勃却落得如此下场呢?

说起来,当初陈平主动把首功让给周勃,很可能只是一个套路罢了。二人同样把汉文帝扶上位,其实在内心深处,谁都不服对方,如果真刀真枪地较量,很难保证谁取胜。

于是,陈平以退为进,主动让周勃坐在第一把交椅。陈平心里知道,周勃这个人,虽然功劳很大,但是能力根本不足以坐在这个位置上。若是明说,周勃肯定不服,索性就让他自己做右丞相,让他输得心服口服。

果然,虽然地位上略高于陈平,但周勃根本没有做丞相的能力,汉文帝问的问题他都一问三不知,只得主动辞官。这样一来,周勃输得是心服口服。

而且,周勃是在上朝时被皇帝问得哑口无言,不仅让皇帝失去了对他的信任,甚至同僚们看到他的窘迫也都瞧不起他,失去了威信,因此没有任何能力再与陈平分庭抗礼。

那么,陈平为何如此有信心,知道周勃一定会出糗呢?

这和周勃的性格有关,周勃为人很厚道,深受高祖刘邦的信赖。但是,周勃有一个毛病,就是不喜欢读书。每次召集手下的文士讨论问题时,周勃甚至连看都不爱看,扭过头去,对着墙说:“你们有事快点说!”

大家都知道,马上能打天下,却不能守天下,尤其作为大臣里的中流砥柱,更是要有文化。然而,周勃却始终看不起这些文士,也看不起书籍,才导致了这样的下场。

所以说,一个人不一定要有多高的学历,也不需要有多牛叉的毕业证书,但是不能不主动汲取知识。否则,就会像周勃一样:即使上司给了你足够高的地位,你也坐不住那个位置,大家说是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