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与诸子百家

华夏文化与诸子百家

作者   张立

摘要:道家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源泉,是华夏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生文化,是与华夏文化乃至华夏民族同生共存的文化。代表著作是《周易》《道德经》,是讲天道、地道、人道的文化,是诸子百家文化的本体。《周易》的主要传承者是老子《道德经》,但《周易》又是儒家“四书五经”之首,又是《儒学十三经》之首。道家文化不等于道教文化,道家和道教虽一字之差,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要混为一谈。

诸子百家都是华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本来不分彼此、不分优劣、不分宗派的。只是他们在春秋战国这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根据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认识,提出了对社会生产生活和治国理政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就像不同的医生给同一个病人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是药材都是从同一个药房取的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

到了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谈将先秦时期的各种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作分门别类进行了整理汇总,写成《论六家之要指》一文,始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的名分之分。

后来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成《汉书·艺文志》,仍存六艺诸子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此后又经历代修改完善成三教九流,九流又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从此华夏文化门派林立,支离破碎。

诸子百家自春秋战国到秦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互指责、相互攻击、相互辩论,谁也不服谁。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汉朝董仲舒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需求,同时也为了给儒生们找一条升官发财的出路,篡改了孔孟的“回复周礼”、“回复分封制”、“以德治天下”、“民为贵、君为轻”的儒学思想,改成了“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的新儒学思想,从而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达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卑鄙交易。

从此儒家在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才在统治阶级层面击败道家、墨家和法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

儒家的目标是做官,做官的途径是读书,"学而优则仕"。儒家认为除了读书、做官其他事都是鄙事,孔子说“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即便是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从事的主要职业也是搞教肓办私学。因此只要能识文断字的人几乎都是儒家弟子,他们学儒学教儒学传播儒学,垄断了文化教育和宣传舆论的阵地,形成了对意识形态的独裁局面。

自隋炀帝杨广开创科举制度,以科举考试开科取士后,儒生们才真正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梦想。随着科举考试的时间、范围、规模的扩大,大批的儒生从政当官走上了领导岗位,使许多人受到启发,看到学习儒学的前途,投身到儒生的行列,壮大了儒生的队伍。由于儒家的尊师重道思想和儒生们相互奉承、相互推荐,送拜师帖,认门生成风,使得在朝在野的儒生们形成了一股势力。到了宋朝,重用文人,重文轻武以来,儒家的“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的思想也成了统治阶级的治国理念,从此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发生纠纷和战争时,赔款割地就成了常态,到了清朝末年更是达到了巅峰。

历代统治者为了笼络儒家的这一股政治势力,对儒家的开山鼻祖孔子不断加官进爵,最后终于推上了神坛,成了孔圣人。

孔子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创办私学,使得贵族化教育平民化。在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指导下,中国的文化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普及,有效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素质。

孔子的其他贡献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删诗书”、“ 定礼乐” 、“序周易”、“制春秋”。

所谓“删诗书”,就是孔子把上古至春秋时传下来的三千多首诗,以礼教思想为依据,按照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精选出了三百零五首诗。把上古至春秋时传下来的国书、誓言、铭文等也按照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子不言乱力怪神”的观点进行了删除和精编,形成了今日流传的《诗经》、《尚书》。

所谓“定礼乐”,“礼”就是孔子把周朝形成的《仪礼》、《周礼》这些礼节程序中重复的删除,混乱的理顺,脱节的不清楚的进行了弥补,确定了祭天、地、宗庙之礼,朝礼、军礼和婚丧嫁娶之礼,形成了今日流传的《周礼》、《仪礼》,加上戴氏所传《礼记》,称为儒家“三礼”。“乐”就是给“诗”配的音乐,古时的“诗”不是朗诵的而是唱的,故每首“诗”都配有相应的音乐。孔子精选出了三百零五首诗,就得给每首“诗”都配上相应的音乐,这就是“定礼乐”。

所谓“序周易”,就是孔子老年好“易”,为学“周易”把穿“周易”竹书的熟牛皮绳子都磨断了三次,留下了“韦编三绝”的美谈。据说《》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这十篇《易传》,也称《十翼》的就是孔子所做,但有异议。

所谓“制春秋”,就是孔子把春秋时鲁国的史书中添加了许多具有褒贬感情色彩的词语,委婉地表达作者的倾向,不直接表明态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作者的爱憎态度。这种笔法又称“春秋笔法”,也就是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方式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这种方式只有能明辨是非的圣人能用,如果被小人用了将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故孔子说:“丘,成也春秋败也春秋”。不幸被孔子言中,后世儒生写文章随心所欲、以个人好恶臧否人物。就连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被他们说成暴君,口诛笔伐二千多年。

秦始皇为华夏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各国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国家。他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成了后世的典范,修建的各项工程都成了世界奇迹,他的文治武功功垂千古。

在政治方面,他废除了分封建国制、世卿世禄世袭制,实行郡县制,自中央至地方官员均由皇帝任免,无权世袭。

军事方面,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的大军攻占了河南地(今内蒙、河套地区)、占据阳山(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孟家湾),击退匈奴七百余里,令匈奴闻风丧胆,不敢南顾,保证了中原华夏民族的安全。

军事设施方面,将秦、燕、赵三国原筑的长城加以增修,建立起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使之成为了中原汉民族千年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要塞,也成了世界奇迹之一。

在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禁止使用六国各自的龟、贝、玉等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金、铜两种圆形货币,其中金为上币,铜为下币
统一度量衡:以商鞅时的秦国度、量、衡器具,作为全国斗算长短、大小、轻重之标准。定土地私有:秦自商鞅时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即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统一全国后,秦室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占有土地之百姓呈报占田数并纳税,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在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瀳、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令李斯把原来秦国之大篆整理简化而成小篆,在全国通行。后又简化小篆成隶书,亦在秦代流行於全国。

在交通方面,统一了车辆的轮距,建立车辆生产标准。修建驰道:秦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之基础上,修建宽阔一律的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沟通水路:秦疏浚鸿沟作为水路枢纽,又於公元前二一四年,修长达六十多里的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在水利方面,修建了郑国渠,使关中地区成了旱涝保收的粮米仓。

在建筑方面,修建了阿房宫,秦始皇陵,这些工程展现了秦国高超的建筑水平。
     秦始皇对华夏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经略百越。

所谓百越,主要指的是古代中国在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居住的地区。在这里居住的原住民部落被先秦时期的中原人称为越人(亦称粤人),因其支系部落众多,又被称为百越。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句话透露出了两个信息,第一,如今的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地域,就是百越的范围;

秦朝三征百越,是秦始皇统一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百越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被纳入了秦朝的版图,也使得百越诸部族正式成为华夏民族的一员。这次战争虽然损失惨重,但却促进了百越诸部族之间的融合,同时也改变了百越地区原有的落后状态,快速推动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并就此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秦军占领百越地区后,迅速在此设立了桂林、象郡、南海等三郡,当百越被纳入秦朝版图后,我国国土面积迅速增加了百万多平方公里,秦始皇还在百越地区采取郡县制,有组织地向百越地区移民,大量移民涌入百越地区,与当地人通婚,将华夏文字、规章制度、生活习俗、种植技术、生产技术传授给当地人,使得百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相结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两广文化。并开新道,凿灵渠,保障当地的日常生产生活等经济措施。

通过开新道,使得中原和百越之间有了直接的联系;通过凿灵渠,使得长江的船只可以经过湘江,通过灵渠,与百越纵横交错的水网相通,增强了百越和内陆的联系。

各民族之间不断发生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也为百越两广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基础,使得后世王朝越来越重视百越两广地区,慢慢建立起了经济贸易路线和相关的税收制度,对中国的海洋文化有深远影响。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单于、可汗、赞普)总数为251人。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王)者,约100人。封建割据称帝者(如安禄山)。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总共约906个帝王,除秦始皇外其他帝王对中华民族所做的贡献总和都不及秦始皇一人所做的贡献大。这样一位千古一帝,本应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何却遭受无情的诽谤和诬陷?就因为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秦始皇的需要,答应为秦始皇找到长生药。按照秦律谎言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验者,要处以死刑。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不但逃之夭夭,而且诽谤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 ,事情无论大小,都由他一人决断,贪于权势 等等。秦始皇听后,盛怒不可抑止,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亲自圈定与侯生卢生等人一起诽谤朝政,图谋不轨的460余人活埋于咸阳。这即是所谓的"坑儒"事件。历史上死于诽谤帝王、诽谤朝政和死于文字狱的人还少吗?

"焚书"也是有些书宣扬德治、礼治、人治与秦国推行的法治思想相抵触,有些书宣扬分封建国制与秦国实行的郡县制相对立,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强暴力能够控制的要素。但有些东西是国家强力结构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在秦朝初年,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为了统一思想,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秦始皇烧了一些容易引起思想混乱的书,就这些书也只是在民间流传的书,并没有烧秦朝皇家图书馆内的藏书。刘邦进入咸阳后,萧何还从秦朝皇家图书馆搬走了大量记载秦国各郡县土地面积、人口、税收等资料的图书。其后,项羽火烧咸阳三个月,秦朝皇家图书馆终化为灰烬,那里不仅有历代绝版珍稀藏书还有秦国统一六国的文书,各项改革措施资料全部化为灰烬。世人没有人指控项羽的罪行,却记在秦始皇焚书上。秦国做了那么多事,实行了那么多新政,可是现在最缺少的就是研究秦国的资料,难道都是秦始皇焚烧了?隋炀帝杨广建造皇家图书馆观文殿,朝廷藏书达到37万卷之多。到唐玄宗李隆基再次收藏图书,只有八万余卷而且大部分是唐初文人的作品,这难道也要记在秦始皇焚书上?

儒生们看不到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只看到秦始皇焚书坑儒。于是公报私仇,还是睚眦必报,以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将儒生的狭隘、自私、龌蹉显露无遗。

儒生们不仅睚眦必报,还对别人一个要求,对自己一个要求。

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口诛笔伐二千余年,而孔丘代理鲁相,任职三月,即以"心达而险"(通晓世事而用心险恶), "行辟而坚"(行为邪僻而不知悔改),"言伪而辩"(强词夺理且善于狡辩),"记丑而博"(刻意关注社会的阴暗面),顺非而泽"(顺着非正统甚至违背道德之引导思想如同江河泛滥般散播四方)五条罪状,诬鲁国少正卯"乱政",加以杀害。对于孔子诛杀少正卯的场面,《孔子家语》中说“戮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够可怖的,杀罢,还要陈尸于朝廷之上三天,以扩大教育的效果。

提倡过言论自由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人,一旦掌权执政,也会立即走向反面,马上禁止言论自由,甚至可以因言杀人。杀了人,还要给被杀者戴上许多难听难看的帽子,以儆众心,也安己心。

秦始皇杀了骗钱的术士和乱政的诸生就是暴君。孔子诛少正卯就意义重大。如西汉刘安就说:“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淮南子·氾论训》)意思很明白,理由也很光明正大,为了天下安宁,必须杀鸡儆猴。典型的双标。

对别人要求的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对自己要求的是“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儒生们拼命读书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看看反映儒生的京剧、秦腔,儒生们考中状元后做的事都是“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和“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有几个是抱着为国为民的理想学习的?都是谈道德洋洋万言,论治国胸无一策。何况道德也是自私的产物,因为有道德的标准是“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总之,只要你帮助了我,你就是个有道德的人,你给了我财物你就是个有道德的人,你不帮助我,你就是个自私的人,你不给我财物,你就是个吝啬的人。所以说道德是集体的自私,自私是个体的道德。

儒生们的无耻连“闽中十才子”之首曹学佺都看不下去,愤然写下:“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千古名联。

事情是这样:明朝,桂林皇亲宗室素来骄横,家奴们也依仗自己是皇亲奴才骄横跋扈,不仅欺压百姓,甚至连官府都不放在眼。

一天,皇亲的奴才又闲得无聊,放出斗犬,让其任意撕咬路人,一秀才奔跑不及,扑倒在地,斗犬骑在秀才身上任意撕咬,秀才眼看就要命丧狗口,这时路边冲出一杀猪佬,手起刀落剁了狗头,救下了秀才。皇亲的奴才一看,区区贱民竟然把主子心爱的斗犬杀了,那还了得!他们把杀猪佬捆绑起来连同死狗一起送到官府,要官府判他死罪给狗偿命。

时任广西右参议曹学佺正好审理此案件,详细看过状纸后,不畏惧皇亲宗室,判其屠夫无罪,更判皇亲要赔偿给秀才医药费。皇亲一看,这样判决自己脸面不保,但在章法上又拗不过曹学佺,心生一计,要求重审,并暗中重金贿赂并威逼恐吓秀才改口供,说他自己和斗犬相好,是朋友,那天是斗犬和其在玩闹嬉戏,是屠夫恶从胆边生杀了斗犬,要屠夫给斗犬偿命!

再审时,秀才贪图财物又惧怕皇亲势力,就出卖了屠夫,更改了口供。曹学佺听完秀才改的口供后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骂道:“人证,物证皆在,况且屠夫救你一命,你不思回报,反要置他于死地,与狗相好,认狗为友,伤天害理!天容你,我不容你!”说完就要衙役杖击秀才,秀才挨不过,终于招了是皇亲如何用重金和威逼要他做假口供。案件真相大白于天下。

曹学佺重判:

屠夫无罪;秀才,与狗相好、认狗做友、恩将仇报,革去功名,给皇亲当狗!

并愤然在案卷上写下:“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千古名联。

儒生们虽然不给孔子长脸,但儒家毕竟是一个有宗旨的学术团体,我们还是来看看儒家的基本思想。

我们从孔子所做的工作和贡献可以看出来,所谓儒家学说并非儒家自身的内生文化,而是都是来源于华夏文化,是华夏原生文化的一部分。

孔子对当时的社会的诊断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整个社会礼坏乐崩,礼乐的根本,就是“仁”,也就是爱心。有没有爱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能不能实践礼,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这就叫“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因此,礼坏乐崩决不是礼乐制度出了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性出了问题,是人心出了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回爱心,让世界充满爱。

要想拯救这个有病的社会就要克己复礼,那么靠什么来“克己复礼”?

仁,或者说,仁爱。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有人说是赞同(朱熹),有人说是称许(杨伯峻),也有人说是回归(李泽厚)。其实都一样。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克己复礼”,那么,普天下人也都会赞同和称许,从而使全社会回归到仁。

孔子认为,我们之所以要有礼,要有乐,就因为人们有爱心。爱心是需要表达的,表达的方式就是礼和乐。比方说,父母去世,要披麻戴孝,守丧三年,就是为了表达爱心。

礼乐的根本,就是“仁”,也就是爱心。

仁爱之心既然植根于亲情,那么,事情也就变得简单好办了。首先,可以对已经遇到麻烦的礼乐制度进行积极的改革。因为所有的道德规范,比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之类,都可以解释为爱。君仁,就是君爱臣;臣忠,就是臣爱君;父慈,就是父爱子;子孝,就是子爱父。这样一来,那些繁文缛节就能简化为爱,统一为仁,原本难以维持的礼乐制度说不定就能维持了。第二,子爱父,父爱子,臣爱君,君爱臣,由此及彼,推己及人,就能实现以德治国。因为当时的天下,是“家国一体”的。国,就是放大的家;家,就是缩小的国。在家为孝子,出门就是忠臣。在家为慈父,在国就是仁君。第三,君爱臣,臣也爱君,政权就稳定。父爱子,子也爱父,社会就安定。总之,抓住了“仁”这个根本,就天下太平。

墨家,墨家的立场则是平民的,甚至是劳动人民的。他更多地是站在劳动人民一边,想劳动人民之所想,急劳动人民之所急,为劳动人民奔走呼号,争取权利。为此,墨子提出了他著名的十大主张。这十大主张,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伦理思想,这就是兼爱。这是墨子思想的总纲,后面要着重讲。二是政治思想,这就是尚贤、尚同、非攻。三是经济思想,这就是节用、节葬、非乐。四是宗教思想,这就是天志、明鬼、非命(请参看李小龙《墨子译注?前言》)。这些主张,便都与他的立场有关。

墨子对当时社会的诊断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还只是社会动乱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则是人们不相爱,一言以蔽之:强执弱,众劫寡,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这就是“病理”。

弄清了社会的病象、病源、病因、病理,就可以治病了。怎么治?对症下药,缺什么补什么。现在社会的病,既然“以不相爱生”,那么,治病的办法,就是针锋相对,让人们相爱。墨子说,诸侯相爱,就不战争;大夫相爱,就不掠夺;人与人相爱,就不残害。君臣相爱,就君惠臣忠;父子相爱,就父慈子孝;兄弟相爱,就融洽协调。如果“天下之人皆相爱”呢?那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总之,只要人们相爱,“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的病象问题,“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的病源问题,“强执弱,众劫寡,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的病理问题,便都解决了。

墨子说,所谓相爱,就是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比方说,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国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看待自己的家族(视人之家若视其家),看待别人的身心就像看待自己的身心(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样一种爱,就叫“兼相爱”,也叫“兼爱”。墨子说,如果天下人都“兼相爱”,都把别人的家看作自己的家,还有谁会盗窃(谁窃)?都把别人的人看作自己的人,还有谁会残害(谁贼)?都把别人的家族看作自己的家族,还有谁会掠夺(谁乱)?都把别人的国家看作自己的国家,还有谁会进攻(谁攻)?因此,只要“兼相爱”,就一定“天下治”。

孔子和墨子,都主张爱,也都主张让世界充满爱。但是,他们两人的爱,是不一样的。孔子的爱是仁爱,墨子的爱是兼爱。

什么是“仁爱”?就是从亲情出发,从身边做起,由此及彼,推己及人。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先爱自己人,后爱别的人;先爱父母子女,后爱父老乡亲;先爱华夏族人,后爱少数民族。甚至同一层面,也有先后,比如先父母后子女,先国君后国民。这是一种有差别的爱,这也就是“仁”。

什么是“兼爱”?就是不分亲疏、贵贱、等级、差别,一视同仁的爱。无论父母子女、国君国人、贵族平民、华夏夷狄,统统一样地爱。这是一种无差别的爱,这也就是“兼”。

仁爱与兼爱,是儒墨两家的根本分歧。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是“若视”,孟子是“以及”。

墨子的“若视”,就是把别人看成自己,把别人的亲人看成自己的亲人。爱自己几分,爱别人也几分;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子女几分,爱别人的父母、兄弟、子女也几分。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分毫不差。这也就是“兼爱”。

孟子的“以及”呢?就是首先爱自己的亲人(老吾老,幼吾幼),然后再由此及彼、推己及人,想到别人和自己一样,也有父母、兄弟、子女,也应该被爱,这才给他们爱(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但是,爱自己的亲人与爱别人的亲人,是不一样的。爱人,与爱物,也不一样。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因为它们不是人,只需要爱惜,不需要仁德(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对于民众,只需要仁德,不需要亲爱(于民,仁之而弗亲)。亲爱谁?亲人,而且首先是父母,即“双亲”。这就叫“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在这里,爱是有等级、有差别的。越亲近的,爱得越深、越多;越是疏远,则爱得越浅、越少。这就叫“爱有差等”,这也就是“仁爱”。

儒墨两家的根本分歧便正在这里。儒家主张有差等的仁爱,墨家主张无差别的兼爱。

在墨子看来,亲爱自己的亲人,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此这不是“道德”,而是“本能”。所以,讲道德,不能只讲“亲亲”。恰恰相反,只有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超越了人人都能做到的“亲亲之爱”,实现普天之下人人平等的“博大之爱”──兼爱,才真正达到了道德的境界。因为只有兼爱,才体现了道德的超越性。

可见,儒家的仁爱比较现实,墨家的兼爱有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法家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 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韩非集秦、晋法家思想之大成,将"势"、"术"、"法"三者糅合为一,即势立威、术驭臣、法制民,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把历史的发展分为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和当今之世。在哲学上,用唯物主义观点改造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认为道是万物发展的总规律,理是个别事物的特殊规律。强调人必须遵循客观的规律进行活动。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参验"的方法,以"功用"的实际效果检验人的言行,认为"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这种把"参验"作为判别知识真伪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名家,最早的名家可以追溯到与上古礼官,周朝的礼法只有这些少数的人能看到。春秋以来,由于王室权利衰弱,新生地主阶级开始对礼法的质疑,熟悉礼法的礼官充当“讼师”的职责,依据礼法为“当事人”进行刑事辩护,因此称他们为“刑名家”。以后逐渐从“刑名”研究,申延到“形名”研究。因为善辩而“闻达于诸侯”所以又称为“辩者”。发展到战国中期,由于激烈的社会变革,使旧有的概念不能反映新事物的内容,而新出现的概念还需要社会的公认。这种名实不符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上十分普遍,急需解决。适应这种社会需要,在三晋便出现专门研究“名实”问题的学派,被后世称为“名家”。

“两可说”说明了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认知,在不同立场下,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说辞。指导人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要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

“合同异”说明了同样的事物跟个别的事物之间相同却又不完全相同。是对事物个性与共性之间区别的探究,并得出万物相同又不完全相同的结论。

“离白坚”说明了具体事物不同方面的区别,这种区别是普遍存在的,即使看不到,也不能证明没有区别。着重对一件事物不同方面的研究。

总结下来就是说,要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然而这些不同又有相同的部分,是古代的辩证法,矛盾论。

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属于道家支派,史学家一般以齐国人邹衍(驺衍)、驺奭为创始人。

阴阳家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道家"阴阳说"和"五行说"。

"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这和道家老子所秉承的构成世界的概念"道生阳,阳生阴,阴阳生八卦,太极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相同。

"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不断循环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研究阴阳五行说,能从天体的运行的计算来制订历法,掌握世间万象。到后来,发展出专门研究天体运行规律的"天文家"、研究历法的"历数家"后与"五行家"相结合。

阴阳家思想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道教,东汉张道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其为“天师”。 张道陵就此创立了道教,尊老子为教祖,以“道”为最高信仰。从这时起,道教开始有了正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

道教的《老子想尔注》相传为张道陵所著对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是道教早期教派正一盟威道的一部哲学兼丹经的经典著作。《想尔注》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关于守道诫。《想尔注》认为“道”是专一、真诚、清静自然、好生乐善的,只要人们谨守道诫,就可以延年增寿,除灾得福。二是关于长生之法。《想尔注》认为善保精气就可以实现仙寿,主张和五脏五行之气,“和则相生,战则相克”。阐述房中术要领:“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认为得此要领,也可长生不死。为了自守,要做到无思欲、无为无名、不贪荣求宠、不争强好胜、不为恶事等。三是关于帝王行道问题。《想尔注》认为,行道不只是道士的事,帝王也应行之,“道之为化,自高而降,指谓王者,故贵一人,制无二君,是以君王常当行道,然后乃及吏民,非独道士可行,王者弃捐也”。而且上圣君王都是师道行道,用以教化天下,故能实现太平之治,后世帝王渐渐失道,君臣行道,太平之世可以实现,民众安顺。这里的“道”,指生道,也就是清静寡欲,乐善好生之道;而战争是杀生的,故“兵不合道”,帝王应守生道,少起战事。

张道陵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道教徒主要以休粮守谷、清静无为、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或看经、或打坐、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为修道方法。以施药治病、占卜算卦、请仙扶鸾、朝真降圣、驱鬼除妖为生计。

到现在人们都认为道教就是道家,把道教等同于道家。道教虽然尊老子为教祖,但道教的思想只是老子思想的细枝末节,“道家”“道教”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可混为一谈。

道家,道家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源泉,是华夏文化的集大成者。

一、道家文化源远流长。

老子是道家的杰出代表,但却不是道家的创始人,因为道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有华夏历史传说的时候,而且不是一家一派之言。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为什么远在中国文化的萌芽阶段,老子却创造了超大的智慧,短短的五千言就解锁了宇宙的奥秘,创说了自然无为的天道观,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代表什么?韩非子说,这个道万物之所成也。“道”而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石。这一切不由的使人产生联想,老子的学说从何而来,他到底传承了谁的观点。

老子思想“四大来源”
  1、古之道术  

《庄子.天下篇》是最早论述先秦学术思想史的极有价值的重要文献。明确指出老子思想的来源和特征: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常)“有”,主之以“太一”(道)。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古之博大真人哉!

2、得《易》之体
   北宋邵雍曾说明:“老子得《易》之体”。(《皇极经世》卷首下)“体”就是“主体”,是“根本”,是“精髓”。老子确得《易》的主体、根本、精髓。
   从具体思想观念讲,老子“ 得《易》之体”,而有发展,有深化,有创新。如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所指出:“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就是对《易》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西晋阮籍《通老论》指出:“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说明《老子》“道”的思想根源极深,是古代哲理至精至纯的提炼,是《老子》思想核心。

3、出于史官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评介先秦诸子著作的学术论文,评道家是:道家者流,盖出入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4、吸取春秋时代思想精华。

老子思想来源于古之道术,特别是来源于《易》,《易》有周朝的《周易》,商朝的《归藏易》,夏朝的《连山易》,再往前追溯就是伏羲的先天八卦。我们在中国上古历史传说中也经常能看到道家的影子,如相传黄帝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的传说,可见道家思想源远之流长,与华夏文化乃至华夏历史共生共存,是华夏文化的源泉。

二、道家文化博大精深。

老子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哲学、逻辑、宗教、天体科学、生命科学、文学语言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乃至影响到世界。严谨的逻辑,精美的文字,玄妙的思想,倾倒了一批又一批学者,吸引他们不懈研究,穷神探赜。

老子思想的主要来源就是《周易》,周易的源头上朔伏羲八卦又称先天八卦,传说是由距今七千年的伏羲氏观物取象的所作。《易,系辞说》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天八卦演绎的是宇宙天体形成的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首先是太极,其次是两仪,最后是八卦。太极就是炁,是天地未分时物质性的浑沌元气。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仪,一阴一阳就是两仪,故《易;系辞说》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六十四卦讲三道:天道、地道、人道。

《老子》八十一章也讲三道:天道 、地道、人道、而且讲得更为具体、深刻、精确。
  什么是天道?就是讲宇宙怎样形成的?怎样出现的?宇宙本原是什么?宇宙之中谁最大?谁是主宰?宇宙怎样发展、变化?
  什么是地道?就是讲天地是怎样出现的?天地是否永存不毁?天地万物是怎样出现的?天地万物是否永存不变、不死亡?
  什么是人道?就是讲“道”在宇宙、社会、个人起什么作用?“德”在社会,个人中起什么作用?君王怎样治理国家?怎样对待百姓?大国怎样对待小国?人类生死状况怎样?人是否长生不老?人类的贫穷,饥饿现象是怎样造成的?怎样看待人类的祸福现象?战争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人的成功、失败、幸福、灾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个人在复杂万端的社会环境中怎样处于不败之地?等等。如此重大的宇宙、人类、社会、个人大课题,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宗教家,都做过不同解释。两千多年的人类社会实践证明《老子》思想解释三道最为准确、深刻、精辟、独到。
  从古到今的学术著作千千万万,堆积如山,还没有第二部书仅“五千言”把天道、地道、人道解释如《老子》一样精辟、独到。《吕氏春秋.制乐》篇就盛赞《老子》的思想光辉:“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老子》思想处处都闪亮着“圣人所独见”的思想光辉。这就是《老子》思想超人的伟大之处。直到今天,科学发展十分昌明地时代,就个人所知,还没有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观念、实践能批驳或推翻《老子》论三道地理论、观念。诸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2章),“水利万物而不争”(8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9章)、“五味令人口爽”(12章)、“道大、天大、地大、人大”(25章)、“柔弱胜刚强”(36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75章),“出生入死”(50章)、“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手?”(23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73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章)、“天之道,利而不争”(81章)等等思想观念,还是金光闪闪,照人心弦。

我们知道我们的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的。在某一个瞬间,一个或多个能量无穷大、体积无穷小的奇点突然发生了创世纪的爆炸,宇宙诞生了。

宇宙大爆炸的延续性产生了时间。

宇宙大爆炸的范围产生了空间。

宇宙大爆炸的产物产生了物质。

由时间、空间、物质三者相互作用就产生了五光十色、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宇宙。有了宇宙就有了银河系、太阳系等无数的星系,就有了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有了宇宙的生命,有了宇宙万物。

那么大爆炸发生以前世界的状态是怎样的呢?看看老子对“道”的阐释,老子《道德经》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就是大爆炸发生以前世界的状态,也就是道家称之为“道”的状态。“无”就是大爆炸发生以前的奇点状态,“有”就是大爆炸发生以后产生了时间、空间、物质,从而生成宇宙万物。也就是老子《道德经》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也是《周易》、《道德经》讲的“天道”。

故大爆炸发生以前世界的状态,就是道家称之为“道”的状态。这个“道”是“先天地生”,其性“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道”是“先天地生”,就是说“道”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存在,也就是说“道”在大爆炸发生以前就存在。

其性“独立而不改”。 也就是说“道”是独立存在的,是不受任何因素干扰和控制的存在。

“周行而不殆”,也就是说“道”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是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

悟道、修道、证道,最终得道,达到长生不老,这才是道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道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得道的人才能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这样的人才是“真人”。

“道”既然“可以为天地母”, 万物都由“道”生化。“道”生万物的过程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乃至无穷无尽。犹如一颗树的种子,由种子生出主干,主干生出分枝,分支生出侧枝,侧枝生出细枝。虽然生生不息却离“道”越来越远。

故道家倡导“返璞归真,归根复命”,就是与“道”生万物的过程反着来,人间规则是“顺者生逆者亡”,道家规则是“顺者人逆者仙”, “道”生万物的过程犹如从山顶向下滚圆石,轻松、快速、高兴,但却是堕落的过程。“修道”却是相反的过程,犹如从山脚向上滚圆石,劳累、缓慢、痛苦,但却是提升生命层次的过程。人类之所以加速堕落就是因为人类只追求眼前短暂的幸福,而不愿辛苦修道。人类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可是精神文明却越来越空虚就是因为与“道”越来越远。

可是《周易》、《道德经》都没有明确阐述“返璞归真,归根复命”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式方法,于是后世道家学道者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创出了各种各样的修道方法。

一类是从研究《周易》人手,研究《周易》的卦形发展成了图谶学说,研究《周易》的数字发展成了数术学说,研究《周易》的卦辞的发展成了文学,研究《周易》的八卦的发展成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卜筮,算命,八卦占卜术,奇门遁甲,占星术,相术,测字。

另一类是从研究《道德经》人手,形成了内丹派和外丹派。

内丹派,所谓内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而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行方式。运用意念和呼吸的程度为火候,以精气神的凝合体为还丹。由于内丹方法的不同,内丹派道教又分成不同流派,如文始派、少阳派等。按照修炼次序又分成修性、修命、性命双修。

内丹派发展出了各种气功,在练气内视中观察到了人体的五脏六腑、气血筋骨,特别是发现了人体的阴阳二气、任督二脉、奇经八脉,从而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说。

外丹派,外丹是相对内丹而言,起源较早,由方仙道中精于炼金术和炼丹术的方士承传而来。道教中的外丹派在魏晋神仙道教中较兴盛,葛洪的金丹道实际上便是外丹派。唐代外丹派发展到高峰,由于柳泌的铅汞说传入宫廷,毒死了不少官僚的皇帝,因之败落,但未失传。宋元以来,外丹派作为地元丹法,仍为仙家所研习。

外丹派在炼丹过程中发展出了中草药学说,冶炼技术,化学等。

总之,道家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华夏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华夏文化的源泉。《先秦学术概论》认为"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道家原本的目的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为达此目的,历代修道者探索了无数的方式方法。虽然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具体可行的理论和方法,却发展出来了许许多多经纶世务的理论学说、方法和神秘文化,如图谶学说、数术学说、文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卜筮、算命、八卦占卜术、奇门遁甲、占星术、相术、测字、堪舆(风水)、气功、中医学说、中草药学说、冶炼技术、化学等。

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人物。如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张良、三国的诸葛亮、唐朝的李静、宋朝的苗光仪、元朝的刘秉忠、明朝的刘伯温、清朝的范文成等等,这些道家弟子个个都是既能上马治军又能下马治民,既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又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济世奇才。而儒家自孔子孟子之后就鲜有翘楚,不说孔子的三千弟子,也不说孔门七十二贤,就说孔子的十大弟子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也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儒生,米粒之珠,毫无光彩。

当然,儒家也不是一无是处,儒家倡导的“道、德、仁、义、礼、智、信”都是华夏最普世的价值观。于是在华夏文化中就出现了一个奇观,要做成一件事不但要有道家的谋略还要符合儒家的价值观,既“阳儒阴道”。

所谓“阳儒”,也就是说打着“道、德、仁、义、礼、智、信”的旗号,说着冠冕堂皇的话,装出一副正人君子或救世主的样子出现在公众面前,这叫名,只有“名”正才能“言”顺,但这种事只能说不能做。

宋襄公就是仁义失国的例子,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与楚国大军在泓水决战。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地。"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所谓“阴道”,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各种阴谋诡计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以做好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事情。这种事只能做不能说,不用这些手段可能什么事都做不了,说了可能会引起民众的不安或动荡,说了可能会使事情做不成功。

西门豹治邺时,准备戳破河伯娶媳的骗局,惩治以给河伯娶媳为名欺骗百姓,大肆骗取钱财的三老、廷掾、女巫。但是西门豹不能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因为说明了自己的目的会引起被欺骗的百姓的不满和反对,如果三老、廷掾、女巫加以挑拨可能会发生民变。为了达到目的,西门豹也去给河伯送媳妇,但却说已选的女子不漂亮,改日选个漂亮的女子给河伯送去,让女巫给河伯送个信,把女巫扔进河去,等不来回信又把女巫的几个弟子和三老扔进河去让他们去催回信,结果吓得其他人再也不敢提给河伯娶媳了。所以“阴道”只是采取最佳的策略、方法达到最佳的目的。并不是“阴道”就是坑人、骗人、谋害人。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道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儒家文化只是撷取了华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观、价值观加以倡导和弘扬,只是华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而已,并非自己的内生文化,但却把儒学奉为国学,国学之集大成者,而真正的国学---“道学”却被边缘化的原因。

因为儒学是挂在嘴上,是仁义道德,是浮在表面上的,人人都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号和嘴里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

而道家是藏在心里,是利益得失,是潜在水下的,人人都只做不说,只应用于实际行动的谋略、手段。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都需要奉“阳儒”为上,尊“阳儒”为正统。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不至于看起来如此赤裸,人是活在希望里的,我们只有美好、希望和正能量的事情,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进步。

作者简介:

张立,男,甘肃省张掖市人,1991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学士。无党派、无宗教信仰。本带着羽翼降生,却爬着走完了一生。生逢如此扯淡的人生也只能节哀顺变。如今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愿相忘于江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