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心经》与中国书法的传承,像兄弟一样彼此成就

在中国,有一部电视剧,可以说陪伴着我们很多人长大,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西游记中的唐僧原型就是唐朝的三藏法师玄奘。

唐僧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贡献,千百年来一直深入人心,他除了对中国佛教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外,也对中国书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唐三藏

一、唐三藏与《心经》的故事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全文260字,高度浓缩了《大般若经》20万项、640万句的精要。

1、《心经》的来源

《心经》是西元前1世纪贵霜帝国的一位僧人写的,据记载最早在公元200~250年被翻译成汉语。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玄奘西行,到达中印度的摩揭陀国王舍城,在当时非常出名的“那烂陀寺”学习佛经论典,贞观19年(公元645年)返回到达长安,带回了很多佛经,其中就有《心经》。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就记载了玄奘大师和心经的故事。

唐玄奘西行经过蜀地时,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身上长了疮,臭不可闻,唐三藏心生怜悯,给了老和尚衣服和食物,并照顾老和尚直到他身体痊愈。

分别的时候,老和尚送给唐玄奘一本梵文经典表示感谢,这部梵文经典,就是著名的《心经》。

2、唐玄奘翻译的《心经》为什么流传最广?

在唐玄奘翻译《心经》之前,东晋后秦时期的鸠摩罗什早已翻译了《般若心经》,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全文共298字,比唐玄奘的翻译版本早了200多年。

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在唐朝之前已经流传了200多年的时间,按理说要比唐玄奘的译本流传更广,但事实是到今天为止,唐玄奘的译本影响力远远超过了鸠摩罗什的译本。

唐玄奘《心经》译本,总计260个字,文字简洁,容易诵读,就算是不识字的人,也能通过口口相传,读来朗朗上口。

其实《心经》的译本多达14种之多,常见的有7个版本,但唐玄奘的译本却是最为常见,字数最少,最简洁的版本,也是流传最广,最为被大众熟悉的版本。

为什么唐玄奘的译本《心经》能在这么多的流传译本中脱颖而出呢?

  • 它字数最少,非常的简洁

  • 文字诵读朗朗上口,口口相传容易记住传颂

  • 高度浓缩《大般若经》20万项、640万言的精要

这260字的浓缩《心经》,一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大乘佛教经典。

不管是谁最早翻译了《心经》,也不管有多少种译本,唐玄奘的《心经》早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心,千年以来,被人们传颂,更是受到历代书法家的喜爱。

二、《心经》与书法家的相遇

自唐以来,这部《心经》可以说是受到历代书法家的喜爱。

为什么这么说?

喜欢书法的人会发现,自唐以来,《心经》似乎成了每位书法家的必写作品。

1、为什么《心经》会受到那么多书法家的喜爱?

  • 《心经》书写简洁

《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篇幅最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文才260字,而且文字简单利于书写。

  • 《心经》译文精妙,内容深刻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它就出自《心经》,因为它读来顺口且优美,即使很多人不懂他的意思,也能流传开来。

《心经》是大般若经精华,包含了佛教的核心内容,成为很多佛教宗派共同修持的经典。

这种简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也许就是老子的“大道至简”吧!最深刻的哲理都藏在最简单的事物中。

  • 心经与书法一样,都是一种修行

“沐手抄经如面佛”,抄经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

《心经》的楷书书法非常常见,抄写楷书心经,需要平心静气一笔一画书写。

书法与心经都是一种寻找内心的修行方式,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书法与心经的结合是对人心欲望和执念的一种解脱,急躁或是心境不平和的人是写不好书法的,也无法感受心经的力量。

2、历代书法家的《心经》作品

唐朝开始,心经与书法像两兄弟,相互扶持,携手走过历史的风风雨雨。

我们常见的历代书法家都会有《心经》书法流传于世。

唐朝贞观九年,79岁的“楷书四大家”欧阳询,在白鹿寺写下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心经》。

欧阳询《心经》书法局部

在宋朝文坛有着极高的地位的苏轼,他的《心经》小楷骨劲肉丰,也是难得一见。

苏轼《心经》书法

苏轼《心经》书法

据说从北朝开始,写《心经》用的都是楷书,但元代的赵孟頫却写了行书《心经》,赵孟頫写了不止一部《心经》,现流传常见的是他写给元代高僧中峰和尚的版本。

赵孟頫《心经》书法

赵孟頫《心经》书法

赵孟頫《心经》书法

明朝书法家文徵明,一生写了很多部《心经》书法,现在流传的有他34岁、53岁、73岁的时候写的《心经》书法。

同为明朝书法家,也是文徵明好友的祝允明,也就是祝枝山的《心经》书法,在13年“明清近代书法”专场进行了拍卖。

祝枝山《心经》书法

明朝崇祯六年,董其昌写行书《心经》时已经78岁,这时候他的书法已经自成一家,在质朴自然的变化中独具风格。

董其昌《心经》书法

到了清朝,《心经》更是受到皇帝的喜爱,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经起到了推广作用。

康熙在位61年,现遗留下来的手抄心经快800篇了,当然乾隆也非常喜欢抄写《心经》,不同时期他的《心经》书法笔墨也会有所不同。

乾隆《心经》书法

乾隆《心经》书法

3、集字《心经》书法

因为大家对心经书法的喜爱,所以有很多前人的集字《心经》书法出现。

这些集字《心经》书法也很受大家喜爱,例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孙过庭、智永等人的《心经》集字书法。

心经与书法的传承

心经与书法在现代已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大家通过抄写《心经》来祈福,修心养性。

在大家的意识里,抄写《心经》大多数用小楷,学习书法,从抄写《心经》开始。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已成为大众的普遍认知。

可以说,有《心经》的传承,就不会断了书法的继承,有书法的发展,就不会少了《心经》的书写。

唐三藏取经,带回了很多经书,但他翻译的这部《心经》却成为永远的经典,流传至今。

千年来,《心经》与书法的关系,就像兄弟手足一般,难舍难分,相互融合,彼此成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