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高分却报北大考古 @医学生和医生们: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人穷志短,是很多人对穷人的刻板印象。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一路逆天改命,高分考取北大,却选择“考古”这一“没钱途”的冷门,引起热议,很多人觉得这一选择不够明智。被问道为何选择这一专业,她的一句“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更让很多市侩的人大跌眼镜。
钟同学的选择,让我们想到了现如今“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流传甚广的咒语。之所以苦劝后辈不要学医,无非是因“苦、累、穷”。结果就有了如下的荒诞现实:最优秀的人不学医,学医不能赚大钱当大官;最穷人的不学医,否则三十而立还得向家里要钱花。
这不禁让我们发出灵魂之问,穷人家孩子难道不配谈理想?贫穷就只配盯着眼前的臭鱼烂虾?
钟芳蓉,一名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因经济困难,不到1岁时,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从此一直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学习全靠自觉。
7月23日“放榜”当晚,学校校长及50多名老师,带着烟花炮竹来到钟芳蓉家中报喜。漫天烟火点亮了村庄的上空,热闹得像是过年。此时的钟芳蓉,不仅是全村的希望,也是全村人的骄傲。
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在清华北大招生老师先后上门“争抢”的时候,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会报考热门且有钱途的专业时,她却选择了考古专业,消息即刻冲上热搜。
对此,钟芳蓉回应称,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是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
樊锦诗是何许人也?樊锦诗没有做大官、挣大钱,她的履历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心系敦煌四十载,风雨无阻。
留守女孩考出文科676分的好成绩,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在很多人眼里,这显然不够明智。对于一个在艰苦环境中考出高分的“苦孩子”而言,将樊锦诗锚定为偶像,选择一份薪水不高、前途不明、劳神费力的专业,或许从某种世俗角度来说是浪费了她这么多年来的努力。
但为梦想敢于不惧困难地行动,难能可贵,是一种少年气,是祖国的希望。古今少年或许相通,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曾把这种少年气称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纯真的少年气,是青年人的灵魂,需要精心呵护。
钟芳蓉的选择,让人想起小说《海鸥乔纳森》。海鸥乔纳森从不愿自己像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为了觅食而飞翔。乔纳森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它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它,讥笑它,甚至被逐出鸥群,它依旧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乔纳森终于穿越天空,飞入天堂。重返故乡后,它则把飞翔的梦想播撒在了更多海鸥的心中。
我们要像乔纳森学习,不为觅食而飞翔,心有所向,素履而往!
学医or不学医,每年志愿填报之时,家长和考生们总是充满种种顾虑。“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一人学医,全家破产!”“学医之前要先去算算命,命短的不适合学医”……这些网络段子,让不少想要学医的学子犹豫不决,而近年频发的暴力伤医事件,更吓退了不少考生和家长。某些已经当医生的父母们,由于工作辛苦,医患关系紧张,对想要学医的子女也大都持不赞成态度。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屈服于世俗,选择了所谓更有“钱途”或“前途”的事业,最终抱憾终生。事实上,做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千金不换。只有心之所愿,才能甘于付出。
北京朝阳医院被砍眼科医生陶勇,即便经历坎坷和磨难,仍然温暖寄语准大学生:“我从来不后悔我的选择,因为我觉得有意思,有价值……”他建议大家“在选择志愿时,尽量做'一元一次方程’,不要做'多元多次方程’,只要觉得有兴趣和价值就去做,不要考虑太多。”
事实上,对于包括医学在内的任何一个专业来说,内心热爱才是正确之选。
有的人会选择月亮,有的人会选择六便士。选择无所谓高低,为自己喜欢的事业燃烧热血,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
对于有的人来说,学医是条“不归路”,但对于立志学医的人来说,一切都甘之如饴,甘愿为此努力一生,倾其一世!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