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产学研用支持,华科武理工湖工地大等重点高校获重大项目

市级科技成果转化线上平台实行市场化运营,举办大中小型活动220场,签约项目数1051项,签约金额296.98亿元;其中大型活动10场,签约项目253项,签约金额214.66亿元,各区举办中型活动150场,签约项目301项,签约金额9.15亿元;委托中介机构举办小型活动60场,签约项目497项,签约金额73.17亿元。

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重点,加大产学研用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了“超高速激光熔覆设备及工艺研究”(武汉武钢华工激光大型装备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人工智能的水面无人船舶自主航行控制装置研制与产业化(”武汉南华工业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基于可编程衍射光学器件的多光束动态控制技术研究”(武汉金顿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工业大学)“基于L3级自主化无人机机场的全天候多场景环境智慧监测系统”(武汉飞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5项,投入科技研发经费1750万元。 推进光谷创业街区、街道口中央创智区、环同济周边等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建设,支持武大珞珈创意园孵化器、硚口创智园孵化器、湖北工业大学绿盟众创空间、中地大科创咖啡等众创孵化机构高质量发展。

支持组建武汉中科医疗科技工研院、武汉高德微机电与传感工研院、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武汉创新研究院等4家工研院,拨付武汉中科医疗科技工研院、武汉高德微机电与传感工研院运行经费各1000万元。目前全市工业技术研究院达到19家,其改革工作经验得到中央改革办的充分肯定。 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55家。其中,获批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家、国家发改委企业技术中心2家,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0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

组织实施2019年度创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下达资金7362万元,支持磁阱型聚变中子源、超算中心、作物表型组学、农业微生物、武汉光源、生物医学成像、宇航研究院、生物样本信息资源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和建设。

下达科研资金500万元,支持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对光电融合超快生物分子成像装置、先进显微光学成像装置、超灵敏成像装置、全数字PET母机装置等四大装置开展研发。 安排资金1.31亿元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围绕生命科学、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未来网络等领域开展前沿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支持新型传感器及光器件、大数据采集及图像(语音)识别等信息技术领域项目研发。

积极推进国家级生物样本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安排2000万元建设运营补贴予以支持。同时,加快推进“农业微生物”、“作物表型组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

围绕“芯屏端网”,重点在先进存储芯片、 “三超”光传输、北斗导航、5G商用、量子通信等领域,开展“卡脖子”技术调研,拟研究制定市级重大专项,通过持续支持,攻克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调研脉冲强磁场、托克马克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武汉光源、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农业微生物设施、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武汉超算中心等,了解项目进展,研究支持举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