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南庙头——昔日神奇笼罩传说多,今朝美丽如画人欢笑
安平县南庙头,为什么说水多虫多庙宇多?为什么文革时期把庙宇三官神像埋了,村里经常出横死事故?这个村出了一位农民书画家,他是谁?为什么一说捐资修路,在外的南庙头的创业者都纷纷慷慨捐资?如果你想知道,这个答案,就随着我的笔触来安平县南庙头来看看吧!
安平县南庙头——昔日神奇笼罩传说多,今朝美丽如画人欢笑
安平县南庙头,位于安平县城西南10华里处,属黄城镇管辖,东面是徐疃村,南面是深州赵禅院村,北面是前大寨村,西面是深州黄疃村。
南庙头村,村庄不大,人口916人,235户,村庄东西南北各长200米。
关于南庙头村的来历,据这个村的村支委,文化人李志安老师介绍:相传,很早以前,此处有13座庙,其中虫王庙最大,又叫南大庙,庙内有一头铁牛,牛犄角上站着一只金雀,所以这个村又叫“金雀庙头”。滹沱河在此地时,村庄周围有水,“金雀庙头”村成了孤岛。这里时常闹水,因为光发水,再说水多了,草就多,草多了虫子就成了灾,庄稼没法生长,百姓缺吃少穿的很难生活。
为了求神发慈悲之心,于是修建庙宇十三座,在最大虫王庙里,铁牛喝水,水不再泛滥,金雀啄虫,虫子不再成灾,因此庄稼得以生长。
(网络配图)
其次是三官庙,关于三官庙,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李白,张谦,陈光蕊,其实更多的是三官又称三官大帝,即天官唐尧,地官虞舜,水官大禹。
天官是掌管天堂的神明,地官是掌管地府的神明,水官是掌管海洋的神明。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总之,庙宇修好,香火旺盛,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都来这样烧香还愿,你还别说,从此虫灾没了,庄稼年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关于后来改为南庙头,传说是附近有的村里也叫庙头,为了区别相同村名,按照方位称南庙头。
历史悠悠如流水,到了明朝后期,由于燕王朱棣和侄子朱允炆发生了一起争夺皇位的战争,历史上称靖难之役,战场就在深武饶安一带,战争的残酷性可谓触目惊心,“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而位于山西洪洞县一带,由于山高林密,远离战场,人口稠密,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矛盾,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大规模的向河北山东一带移民。
也就是这个时候,刘姓,李姓,郭姓,张姓等姓氏村民开始迁移到南庙头,从此繁衍生息,子孙茂盛,其中,刘姓人口占村子人口的40% ,李姓占 25% ,郭姓占 20% ,张姓占15%,其中还有一户姓翟的。
(网络图)
但是,村里人口多了,七八十年代,村里却接连发生不少怪事,有一些村民横死,有的年纪轻轻就得了怪病,有的村民吵嘴打架成了家常便饭,这个时候,就有村里老人提出,是不是文革里把三官庙里的三个神像埋了有关?不管迷信与否,在村庄热心人的参与下,人们很快就把三个神像刨出来,但是,由于埋藏时间太久,表面已经风化,于是,李志安、刘英才、刘会囤等热心人,又把神像用彩粉修复一新,村民们又纷纷捐款,重修庙宇,再造金身,自从村里的怪事就少了。
(网络配图)
其实,这多多少少是迷信,因为贫贱夫妻百事哀,现在人们日子好了,吵架的少了,人们有了条件,就不会轻易寻死,要是真有灵性,三座神像不至于先是被人盗了头,刘英才等人修成了水泥头,可是,又被人盗了身子,现在只能打印了三官的影像,放在庙宇供人祭祀。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乡亲们的日子一是靠着党的政策好,二是靠着勤劳发家致富。
村子里原来有油坊,粉坊,磨平板等,现在村里有三分之一的户从事丝网加工业,有十几户在外面开丝网门市,生意挺红火。
乡亲们的日子好了,精神追求也高了,有的跳舞,唱歌,有的竞走锻炼身体,还有的靠着书法绘画颐养性情,这个村李志安老师,就是一位远近有名的书画家,他从小爱好书法,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由于是文化人,乡亲们的婚丧嫁娶的账桌上,就常常见到他的身影,有时候结婚门口要贴对联,乡亲们就让李志安来写,刚开始,他觉得字写的差,拿不出手,为了练习毛笔字,他多次请教村里的秀才,书法爱好者李光弟老人,并且回到家里勤学苦练,时间久了就成了书法能人,后来他又研习绘画,先画牡丹,又画其他,网上学,网下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边打工种地养家糊口,一边练习书画,终于成了一位人人称道的书画能人。
(李志安老师画作)
李志安老师除了这些,还是村支委,他和村书记 、村主任刘彦奎,村副书记刘志表,村委李顺兴 等人,这些年为村庄修了 5000多米道路,为此跑办资金,找村里在外创业的能人们捐资修路,人们建设家乡的热情很高,纷纷慷慨捐资,让我们记下这些捐资人的姓名吧:张庆钊,李小全,刘春领,李江涛,李顺谦,刘宝,张国权,刘占领,刘大顺,张建奎等。还让百分之九十的农户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天然气,人们无比欢喜鼓舞。
这正是:南庙头村故事多,美丽传说一星河。干部村民齐努力,小康路上再拼搏!(创作不易,劳心费神,欢迎朋友特别是南庙头的乡亲们转发,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