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逝世22周年!

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年4月22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市一个犹太家庭。于1999年3月12日,在柏林一家医院治疗期间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在唁电中说:“他永不疲倦地让人们享受他对音乐的爱”。

梅纽因的父母亲都是从俄国移居到美国的犹太人,父亲莫希是一位牧师,会拉小提琴,母亲玛尔塔不仅会弹钢琴,而且是一位不错的大提琴手。梅纽因5岁那年,父母为他购置了一把小提琴,并把他送到当地的小提琴教师齐格蒙特·安克尔那里,开始了正规的学习。梅纽因一接触到小提琴,他的特殊才华很快就得到了充分的显露,进步速度之快简直令人不敢相信。1921年10月26日,学琴仅仅半年的梅纽因,在豪华的费尔基特大酒店学生演奏会上举行了成功的演出,引起了全体在场人员的极大关注,从此,崭露头角的小神童便留在了人们的深刻记忆中。

1923年,7岁的梅纽因师从当时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首席,著名小提琴家兼小提琴教育家路易斯·帕辛格的门下,成为这位名师的正式弟子。在帕辛格的辛勤指导下,梅纽因的演奏技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来到帕辛格门下的当年,他就与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在一次正式音乐会上演奏了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1925年在纽约的曼哈顿歌剧院中举行了音乐会,这期间,他身上那种作为优秀小提琴家而特有的杰出才能,已经开始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

△梅纽因与路易斯·珀辛格

1926年,10岁的梅纽因得到一笔资助而随家人一起来到了欧洲,他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拜访了前辈小提琴泰斗伊萨伊,并在这位大师的面前为他演奏了拉罗《西班牙文响曲》,得到了伊萨依高度的评价,由于当时的伊萨伊年老多病,才没有收梅纽因做学生。

梅纽因演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1927年11月25日,11岁的梅纽因在著名指挥家布什指挥的旧金山交响乐团协奏下,以不可思议的完美技巧,为纽约的听众演奏了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他的精彩演奏,激起了全场听众的狂热般的沸腾,人们怀着极为惊讶的心情,亲眼目睹了这位小提琴家的天才技艺。当时,无论是台下的听众还是台上的乐队演奏员,每个人都被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所深深地感动,他们久久地鼓掌、欢呼,向这位才华横滋的小演奏家表达着发自内心的祝贺。

20年代末期,梅纽因再次随家人来到了欧洲,希望在那里得到深造和展开自己的事业。在巴黎,他遇到了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和杰出的作曲家乔治·埃奈斯库,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对于梅纽因来说,真可谓是求之不得的良师益友。梅纽因抓住机会,锲而不舍,终于以自己的才华和执着感动了埃奈斯库,几经周折之后,埃奈斯库不仅收下了梅纽因,而且还向梅纽因的父亲声明要免费教授这个天才少年。

△梅纽因与乔治·埃奈斯库

梅纽因投身在埃奈斯库的门下之后,无论在小提琴演奏技艺上,还是全面的艺术修养上都得到了很高的提升,很快他便成为了一名出类拔萃的青年小提琴家,他一面跟随着埃奈斯库继续深造,一面频繁地在欧洲各国举行音乐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于1929年在柏林举行的一次音乐会。

在那次音乐会上,13岁的梅纽因在指挥大师布鲁诺·瓦尔特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协奏下,一口气演奏了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迫使狂热的听众长时间鼓掌达四十分钟之久。在此之后,他又先后来到了罗马、维也纳和伦敦举行音乐会,每一次都以他那稀有的天才和绝妙的技艺征服了当地的听众。

△傅聪、弥拉、梅纽因

1931年,他在法国巴黎音乐学院举办的小提琴竞赛上一举夺得头奖。同年11月14日,他又在德国的莱比锡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音乐会,他在音乐会上演奏的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使在场的听众陷人了忘情的狂热之中,他们不仅长时间地鼓掌,而且还强烈地要求他将此曲重奏了一遍,这种罕见的情况,实在是开创了小提琴演奏史上的一个先例。

1932年,16岁的梅纽因在伦敦演奏了英国著名作曲家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此次演奏由埃尔加亲自指挥乐队协奏,两人一老一少,合作得异常精彩,天衣无缝。演出结束后,埃尔加对梅纽因的出色技艺和深刻音乐理解力表示出了由衷的钦佩,并由此与这位天才少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35年,梅纽因举行了环球旅行演出,在10几个国家的60多个城市举行了公演,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听众的热烈欢迎和赞扬。通过这次不寻常的长途跋涉和旅行演出,19岁的梅纽因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知名度,并且真正确立了牢固的国际影响和地位。这次旅行演出以后,梅纽因返回了他家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农场中闲居,一连18个月未在国际乐坛上露面。

正当人们为此而迷惑时,他又于1937年重返乐坛,并在接下来进行的下一轮旅行演出中,将自己18个月中研究和练习的成果全盘奉献给了听众。人们发现,他此次的演奏与以前相比,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艺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他对小提琴演奏规律及其它一些有影响的因素,有了许多直接而清晰的理解,从而导致了他的演奏慢慢脱离开了仅仅依靠天才的印象,呈现出了在技艺上全面成熟的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梅纽因同样没有放下小提琴。为了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他不辞辛苦地奔波在盟军前后方的各个部队中,为军官、士兵和当地群众进行了五百多场演出。他的精彩演出和不畏艰难的行动,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反法西斯战士们的精神,为他们最终战胜敌人,起到了具有积极意义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梅纽因于1945年来到了前苏联访问演出。在这里,他与奥伊斯特拉赫首次相识,并一起在音乐会上合奏了巴赫《小提琴二重协奏曲》。此次与奥伊斯特拉赫的相识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当时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时期,他们通过友好的接触,彼此达到了相互了解和进行东西方艺术信息沟通的目的,奥伊斯特拉赫当时在前苏联首演的埃尔加及巴托克等作曲家的协奏曲,就是由梅纽因介绍给他的。后来,两人之间曾保持了多年深厚的友谊,直到奥伊斯特拉赫逝世为止。这一充满真挚情感的动人插曲,已成为小提琴艺术史上一段佳话。

梅纽因是一位拥有丰富和漫长艺术生命力的伟大音乐家,他一生中不仅从事小提琴演奏事业,而且还从事教学、研究和指挥事业。他曾于1962年在英国伦敦创办了“梅纽因音乐学校”,专门培养来自世界各地的少年音乐天才。他还作为指挥家亲自创办了“梅纽因室内乐团”及“巴思音乐节”、“温泽音乐节”和“格什塔德音乐节”等颇具国际影响的音乐节。他在这些音乐节和乐团中亲任指挥和音乐指导,进行了大量意义重大的音乐活动。

此外,他还十分积极地从事东西方音乐艺术的交流活动,努力探索着小提琴与东方民族乐器之间在演奏方法和演奏形式方面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的问题。由于他所进行的一系列非凡而卓越的艺术活动,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分别授予了他名誉博士学位,同时,英、法、德、比、西等国,也都授予了他荣誉勋章。不仅如此,他还从1969年起三次连任了国际音乐家理事会主席的职务,名符其实地成为全世界德高望重的伟大艺术家。

梅纽因演奏巴赫《C小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

任何一位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其演奏技艺与风格都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在这一点上,梅纽因本人也毫不例外。总的来看,梅纽因仍然属于世纪交替间,演奏观念和风格逐渐变迁时期的演奏大师。从他的早期演奏上来看,其风格明显受到克莱斯勒和埃奈斯库的影响,尤其是埃奈斯库,作为梅纽因的老师,他将自己赋予音乐以丰富表情和甜美意境的特点,尽数传给了这位非常善于学习别人特点的学生。

此外,梅纽因在一段时期内也十分推崇海菲茨的演奏,当时,梅纽因为了能向海菲茨那样精确而科学地掌握技术,曾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导致了他在一个时期的演奏中同样揉进了华丽和令人惊叹的炫技效果。然而,梅纽因最终并没有成为炫技型的演奏家,而是在汇集了百家之长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深邃的逻辑性和细腻的音乐性为特点的演奏风格。

从小提琴演奏艺术发展史上来看,梅纽因接受的是典型的法比学派教育,这一点从他的两位主要老师那里就能够清楚地看到,帕辛格曾经是伊萨依的学生,而埃奈斯库则是马尔西克的学生,因此他们二人都是法比小提琴学派的主要传人,梅纽因从他们的身上全面地掌握了法比学派的精华,后来又在自己的演奏实践中,将这种精华做了进一步的发展。

梅纽因是一位难得的具有全面能力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他所演奏的作品中,既包括维瓦尔第、巴赫和亨德尔等巴洛克时期大师们的作品,也包括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乐派大师的作品及后来浪漫派、现代派的大量小提琴作品。1943年他与匈牙利近代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结成好友以后,曾促使巴托克为他创作了著名的《无伴奏奏鸣曲》等作品,而他本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巴托克作品的演奏权威。

除去巴托克的作品以外,人们认为他演奏的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等人的作品,是最为使人钦佩的权威演绎,而对埃奈斯库和布洛克等人的作品,他的演奏则具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比较而言,柴科夫斯基的乐曲是他演奏得最少的作品。

梅纽因是一生中拥有多把名琴,包括青年时期使用的斯特拉迪瓦里1733年的“凯文胡勒王子”;中年时期主要使用的斯特拉迪瓦里1714“Soil”,后来这把琴出售给帕尔曼;晚年时购置的“耶稣”瓜奈利1742“威尔顿勋爵”。
梅纽因演奏柴可夫斯基《忧郁小夜曲》1987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