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不到的孩子||渡过

倩倩会毫无理性的向自己最深爱的人大发雷霆,找不到任何线索和理由的,倩倩的情绪变化几乎是爆发性的,从幸福快乐的最高点一下子跌到抑郁悲伤的最低谷。
她自己也不能够理解和接纳这样的情绪变化,这使得她更加自我悔恨,更加痛苦。倩倩总是觉得孤独和空虚,为了填补这些空虚的感觉,倩倩常常会寻求刺激,比如暴饮暴食、自伤等。
倩倩觉得父母应该爱她,保护她不受到外界伤害,但是家人一旦这样做了,她又会想要把家人推开。除了家人,她对于其他人际关系也是一样,她很喜欢交朋友,但是又很排斥和别人深入的交流,所以身边往往没有稳定的朋友关系。
看起来很矛盾对吗?

图源:unsplash

(1)不能维持稳定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2)由于冲动而导致自我毁灭性的行为,如物质滥用、暴饮暴食、寻求刺激
(3)极端剧烈的情绪波动
(4)频繁的表现出不合理的暴怒情绪
(5)反复出现自杀威胁或者自杀姿态,或者自伤性行为
(6)缺乏对自我的清晰认知
(7)长期存在空虚感或无聊感
(8)疯狂的做出努力想要避免实际存在的或者幻想中的被抛弃感。
这是DSM-5中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倩倩的表现是典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特征,倩倩和数以百万计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一样,会毫无理性的向自己最深爱的人大发雷霆;会感到空虚无助,自我在一点点被粉碎。
孩子的内心世界呈现出以下三种主要的情绪状态:对孤独的极端恐惧,感觉不被别人理解,以及强烈的无助感。
想要走近这样的孩子,先要试着全面的了解他们。

“我是谁?”


对于倩倩而言,她今天是谁取决于她今天做了什么事,取决于别人怎么看待她。这跟以往自己是什么样子完全没有关系。

这类孩子缺乏对自己特质持久、稳定的核心感觉。
他们觉得只要有一件事情没有做好,自己的能力就是降低了。
比如通过一次成绩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到了明天在另一件事上犯了一个错误,就会觉得自己是个笨蛋。对自我评价的两极化会使他们陷入情绪的混乱。
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每天都是稳定的,所以他们会伪装——努力想要构建起一个看起来比较稳定和统一的身份。他们自己也会感受到这样的伪装,并且觉得自己的伪装早晚会被揭穿。

图源:unsplash

“长久的空虚感”


“我感觉我的内心有一个空洞,我永远也不能填满的空洞”

由于缺乏对自我身份的核心感觉,倩倩常常体验到痛苦的空虚,她觉得自己的心是空空的,所以一直在寻找途径来填补内心的黑洞。
这类孩子会体验到持久的空虚感,这样的空虚感会逼迫孩子去做任何事情来逃离这种空虚感。
这些行为往往会被认为是冲动的或者自毁性的:酗酒、绝食、暴食、疯狂购物、自伤自残等。
“想要抓住点儿什么”
这样的想法让孩子会尽可能的寻求快感和刺激。但这样的行为并不能够带给他们持久的满足感。
图源:unsplash

“飘在空中的孩子”


倩倩会感受到自己飘在空中,可以飞到任何一个地方,但是一旦感觉到自己被拴住,就会不顾一切的挣脱开。

太过于亲密会使她感到窒息——觉得自己不配,觉得自己不能够回报给父母想要的情感。但是如果父母保持距离或者离开她一会儿,就会唤起她强烈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从而感到愤怒。

家长面对这样的孩子,会频繁体验到无助感与无力感。
家长抓不住孩子,难以和孩子建立一个稳定的关系。
感觉孩子像是漂浮在空中的气球,牵住孩子的那根线还不在自己手上。当家长想要靠近气球时,孩子会选择飘远;当家长无力去追逐气球时,孩子会靠近然后寻求帮助。矛盾和反复让孩子与家长都感觉到痛苦。
图源:unsplash
孩子的内心世界呈现出以下三种主要的情绪状态:对孤独的极端恐惧,感觉不被别人理解,以及强烈的无助感。
所以家长跟孩子在一起时,往往被迫和孩子爆发的愤怒情绪、冲动性自毁行为、自我伤害性的威胁或者姿态产生正面冲突,很容易感觉到心累——这正是孩子预想中的情况,父母将他抛弃。
这类孩子最容易将愤怒诉诸于自己最亲近的人,虽然这种愤怒可能代表了一种对帮助的渴求,一种对忠贞度的考验,又或者是对亲密的恐惧。
无论愤怒背后隐藏的因素是什么,都会把自己最亲密的人推向远方。

面对孩子的考验,作为家长其实非常苦恼。面对孩子的愤怒情绪无可奈何,对孩子各种不合理的要求难以选择;当孩子选择自杀自残时,家长更是悲伤无助。
面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孩子,家长用什么方式和孩子相处会更合适呢?
关注”渡过服务“,下期为您分享:作为父母,如何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孩子相处。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