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艺术——思考力
孔老夫子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与思考,犹如吃饭不仅要用牙齿咀嚼,还要用肠胃道消化一样,须臾不可分离。
“精思”是“读书之要”,历来被人强调。古人道:“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清朝著名学者焦循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确实,一个人读书的成果大小与其思考的能力颇有关联。同样一本书,有的人读了漠然不知其味,全无印象;有的人只记得几句名言,毫无用处;有的人则能吸取精华,发现问题,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有没有动脑筋思考。不能让头脑只作为一个采购站,而应使头脑成为一个加工厂。学习好比钻井,思考就是钻头,钻头越有力,井打得就愈深,掘深井方能得甘泉。爱因斯坦说得好:“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在读书运用和锻炼思考力,要从问题开始。
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在《神曲》里写道:“我们的知识不能有饱足的时候。象萌芽一般,在一个真理之足下又生一个疑问,真理与疑问互为滋养,自然一步一步地把我们推到绝顶。”
思考围绕着问题而发生。思维的过程,一般是在一个人产生了某种要求,必须应付某一困难时,或要求了解如何解决某一课题时开始的。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读书时,有一回读到德国康德派哲学家鲍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全书仅十万字,毛泽东同志就在书里作了一万两千字多字的批语,在符合唯物论观点处,密加圈点,写上“此语甚精”、“此语与吾大合”等批语,对有疑问之处,便写下“此节不甚当”,“此处又使吾怀疑”的话。他说:“古人的话,名流学者的话,不一定都对。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应该扬弃”。这却是至理名言。书籍是前人研究的成果,总结了前人的认识。但人的认识的真理性是相对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绝对正确。即使是真理,也还需要发展。更何况,由于历史的局限,前人的书籍里还有许多错误的东西呢。
不过,提问题先要读好书,开动脑筋研究,不能胡思乱想,也不能钻牛角尖。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朱熹形象地写道:“读书须是仔细,逐句逐字,要见著落。若用功粗卤,不务精细,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耳。”“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提出问题,是思考的第一步。思考的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
首先是分析。分析,就是把研究的不同对象和不同对象的个别部分、个别特征区别开来,加以比较和鉴别,从而解开问题的奥秘。正如朱熹所说:“学者初看文字,只觉得浑纶物事,久久看做三两片,以至于十数片,方是长进,如庖丁解牛,目视无全牛是也。”
综合,就是把彼此有关系的个别部分、个别特征联系起来看,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它们。
有一位教育研究工作者说过综合的重要性:“一定要注意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工作,使学生在学习一门课或一章书之后,头脑中知识的脉络非常清楚,是清清楚楚几条线,不是模模糊糊一大片。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了,那就成为自己头脑中知识大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堆堆砖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本书里内容丰富,问题颇多。我们起初阅读时,常常只注意其中的一两个问题。据说,北宋苏东坡曾用“八面受敌”法读书,他说:“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他每次读书,只注意一项内容,化整为零,单路挺进。可是,光这样读还不行,还需要把书本内容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性的思考和理解,由此真正把握书的真谛,抓住全书的基本线索。拉法格回忆说:“马克思兼有天才思想家具有的两种品质”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他巧妙地把一件事物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综合起来,描绘它的一切细节和各种不同的发展形势,找出它们的内部联系。”华罗庚把这种综合起来读书思考的方法,叫做“从厚到薄”的过程,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变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重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