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讲修道最高境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名家解读】
任继愈先生认为,这一章是第四十七章思想的继续。老子用“减”的方法对待认识,用意在于摒除感官经验所带来的干扰,排除,再排除,最后达到“无为”的境界就是到家了。治理天下也要依据同样的法则,无为而无不为。做到无为,就可以无所不为了。四十七章与四十八章,内容互相呼应,应合并参看。
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是老子的政治论。老子主张无为,反对积学。要从自我贬损、自我俭约做起,逐步实行,以至于无为。他所谓的“无为”,是指不要制度、法律、文化、教育等,使人民无知无欲,回到原始社会。但是春秋时代,奴隶社会的制度、法律、文化、教育早已产生,老子不要这些,不能一下子取消,必须逐步取消才能全部取消。所以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认为:无为则无不为,即万民各得其生,知得其养,没有动乱,没有战争,扩而大之,足以统一天下。这是他唯心论的反映。
【个人体会】
知识越积累越多,但是智慧并不一定同时增长。认识事物,试图发现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一方面需要积累必要的知识,另一方面则需要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必须要经历一个由博近返约过程,才有可以到达真理的顶峰。
真理是简单的,所以,人类的认识过程要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阶段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知识不断增长,头脑中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的数量。另一个阶段是运用理性思考对所积累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炼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博返约,由多到少的过程。
所以,追求知识的人,日日都会有增益,头脑中信息量的储备就会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人,对于头脑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利用理性思考对已知信息进行归纳提炼,这是一个日日减损的过程。但是它不会无限制地减损,不会损失到无为。
老子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圣人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对社会对他人不做任何贡献。圣人一定是有作为,有贡献于万物的,但是他并不因为自己对万物有功劳而争居万物之上,为王为主。而是功成之后,隐身而退。
老子无为,不是说他不思想,不创作《道德经》。而是指他创作《道德经》后,隐身而退,混迹百姓之中,不欲人知。所以,关于老子,我们只知道他创作了《道德经》,至于他是谁?生活与研究经历怎样?我们却无从知晓,因为他功成身退了,不想让我们知道他是谁。
如果老子从来都没有创作过《道德经》这部书,我们因此而对他一无所知,这就是不是老子所讲的“无为”。无为概念的核心是功而不居,有功劳却不争,不居。功而不居,前提是必有功劳,有功劳即意味着有所作为,有功劳而不争是“无为”,有功劳去争就是“有为”。
无为是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那么,什么是“无事”呢?经之第五十七章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讳,则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使天下无忌讳,使民无利器,不尚伎巧,不彰法令,就是“无事”的具体内涵。
【试译】
追求知识的人,其收获会一天比一天增多;而志于修道的人,其收获反而会一天比一天的减少,减少了又减少,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所不能为。所以,取得天下常以无事,如果多事就不足以取天下了。
参考资料:
《老子绎读》 任继愈 著
《老子译注》 高亨 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