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讲修道最高境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024-07-28 22:20:12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名家解读】任继愈先生认为,这一章是第四十七章思想的继续。老子用“减”的方法对待认识,用意在于摒除感官经验所带来的干扰,排除,再排除,最后达到“无为”的境界就是到家了。治理天下也要依据同样的法则,无为而无不为。做到无为,就可以无所不为了。四十七章与四十八章,内容互相呼应,应合并参看。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是老子的政治论。老子主张无为,反对积学。要从自我贬损、自我俭约做起,逐步实行,以至于无为。他所谓的“无为”,是指不要制度、法律、文化、教育等,使人民无知无欲,回到原始社会。但是春秋时代,奴隶社会的制度、法律、文化、教育早已产生,老子不要这些,不能一下子取消,必须逐步取消才能全部取消。所以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认为:无为则无不为,即万民各得其生,知得其养,没有动乱,没有战争,扩而大之,足以统一天下。这是他唯心论的反映。【个人体会】知识越积累越多,但是智慧并不一定同时增长。认识事物,试图发现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一方面需要积累必要的知识,另一方面则需要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必须要经历一个由博近返约过程,才有可以到达真理的顶峰。真理是简单的,所以,人类的认识过程要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阶段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知识不断增长,头脑中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的数量。另一个阶段是运用理性思考对所积累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炼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博返约,由多到少的过程。所以,追求知识的人,日日都会有增益,头脑中信息量的储备就会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人,对于头脑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利用理性思考对已知信息进行归纳提炼,这是一个日日减损的过程。但是它不会无限制地减损,不会损失到无为。老子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圣人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对社会对他人不做任何贡献。圣人一定是有作为,有贡献于万物的,但是他并不因为自己对万物有功劳而争居万物之上,为王为主。而是功成之后,隐身而退。老子无为,不是说他不思想,不创作《道德经》。而是指他创作《道德经》后,隐身而退,混迹百姓之中,不欲人知。所以,关于老子,我们只知道他创作了《道德经》,至于他是谁?生活与研究经历怎样?我们却无从知晓,因为他功成身退了,不想让我们知道他是谁。如果老子从来都没有创作过《道德经》这部书,我们因此而对他一无所知,这就是不是老子所讲的“无为”。无为概念的核心是功而不居,有功劳却不争,不居。功而不居,前提是必有功劳,有功劳即意味着有所作为,有功劳而不争是“无为”,有功劳去争就是“有为”。无为是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那么,什么是“无事”呢?经之第五十七章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讳,则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使天下无忌讳,使民无利器,不尚伎巧,不彰法令,就是“无事”的具体内涵。【试译】追求知识的人,其收获会一天比一天增多;而志于修道的人,其收获反而会一天比一天的减少,减少了又减少,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所不能为。所以,取得天下常以无事,如果多事就不足以取天下了。参考资料:《老子绎读》 任继愈 著《老子译注》 高亨 著 赞 (0) 相关推荐 这个世界上,是善是恶,是好是坏,到底谁说了算? 我读<道德经> 0 3 天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 ... 《道德经》里的五十二个成语,洞见老子的智慧。并附赵孟頫《道德经》书法全文及我对成语出处该章的解读。 约2512年前的一天,一位八十岁的老者,骑着青牛,从函谷关准备西行. 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过关.来人正是老子.他迎入老子,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 ... 道经第09,㨁而盈之,不若亓(其)已 7.㨁而盈之,不若亓(其)已.揣而兑之,不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理解点: 这一章像伊尹问老子你说的道是怎么样体现在人生的呢?老子道:你看,像我们这种人 ... 胡说《老子》53 —— 无为无事 天下有道之士明道之后,万事"无为而成".所谓无为,就是清静无为,不妄加作为,任运自然.太上又进一步阐述: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 ...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道德经> 第十七章 -1-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quo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者,常有一大不自觉的弱点,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忘了学习的目的,而以学习本身为目的了.一切的学习,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认识真理,但真理不是具体可见的,需要通过众多具体入微的知识来做 ... “爲”就是手牵着大象走,老子的无为就是放下手,让大象自己走 <老子>的第二章从美与恶.善与不善开始讲起,一共讲了八组的阴阳对立,而这些阴阳对立,都是由于人从各自的角度各自的立场的比较而产生,因此,其实这些阴阳对比,如果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则成为 ... 道德经 | 第二章: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道德经 | 第二章(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 什么是老子的“道”——“对立统一”的终极展现 "对立统一"原理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两大基本原理之一,"道"是"对立统一"原理的终极产物. 老子是如何发现道的 你看见左手了吗?--看见了.那你 ... 上善若水,兵形“象”水:道家老子的道与兵家孙子的兵有哪些异同 我们都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强者总是比弱者有更多的生存之道,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弱者在绝大多数时候,只能选择依靠和被动服从,所以,便有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又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强 ... 老子的道 4.<老子>的整个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心概念"道"而展开的,然而<老子>的七十三个"道"字,虽然符号形式统一,却有不同的意义.有些地方&qu ... 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最高境界 与人相处之道与人相处,是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面对的大问题.大千世界,什么样的人都有.与人相处好是不容易的.那么相处之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1.学习的最高境界--悟; 2.做人的最高境界--舍; 3.生活 ... 老子的“道”,比天还大,比地还久 文/李学山 世人总说老子思想消极,反而越来越多的人又喜欢"道法自然"? 成功人士喜欢"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更多的是表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一种自己效法 ... 七擒孟获,诸葛亮没有告诉你的老子之道 圣悊老子说: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穷." (<德道经>第八章<请靓>) 意思是说: 修之身德道大成者,他们获得的圆满成功,在常人看来有些缺 ... 徐山:《老子》“道可道,非常道”辨正 <老子>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一句学者理解有分歧.本文从<老子>的成书背景出发,指出第一字的"道"是老子思想的"道&quo ... 师徒传法修道最高境界——心传 心传明显比形传境界高,它无需借助外在的语言.姿势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来传承智慧,而是以心传心,完全超越了语言.文字,是心与心之间的直接传递.有点像复印机复印的过程--老师有什么,你就有什么,完全复制 ... 老子的“道”,怎么又变成“大”了? 老子的<道德经>满篇都在讲"道",可是在第二十五篇老子给道定名的时候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原来它有两个名字,一个是"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名家解读】任继愈先生认为,这一章是第四十七章思想的继续。老子用“减”的方法对待认识,用意在于摒除感官经验所带来的干扰,排除,再排除,最后达到“无为”的境界就是到家了。治理天下也要依据同样的法则,无为而无不为。做到无为,就可以无所不为了。四十七章与四十八章,内容互相呼应,应合并参看。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是老子的政治论。老子主张无为,反对积学。要从自我贬损、自我俭约做起,逐步实行,以至于无为。他所谓的“无为”,是指不要制度、法律、文化、教育等,使人民无知无欲,回到原始社会。但是春秋时代,奴隶社会的制度、法律、文化、教育早已产生,老子不要这些,不能一下子取消,必须逐步取消才能全部取消。所以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认为:无为则无不为,即万民各得其生,知得其养,没有动乱,没有战争,扩而大之,足以统一天下。这是他唯心论的反映。【个人体会】知识越积累越多,但是智慧并不一定同时增长。认识事物,试图发现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一方面需要积累必要的知识,另一方面则需要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必须要经历一个由博近返约过程,才有可以到达真理的顶峰。真理是简单的,所以,人类的认识过程要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阶段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知识不断增长,头脑中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的数量。另一个阶段是运用理性思考对所积累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炼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博返约,由多到少的过程。所以,追求知识的人,日日都会有增益,头脑中信息量的储备就会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人,对于头脑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利用理性思考对已知信息进行归纳提炼,这是一个日日减损的过程。但是它不会无限制地减损,不会损失到无为。老子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圣人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对社会对他人不做任何贡献。圣人一定是有作为,有贡献于万物的,但是他并不因为自己对万物有功劳而争居万物之上,为王为主。而是功成之后,隐身而退。老子无为,不是说他不思想,不创作《道德经》。而是指他创作《道德经》后,隐身而退,混迹百姓之中,不欲人知。所以,关于老子,我们只知道他创作了《道德经》,至于他是谁?生活与研究经历怎样?我们却无从知晓,因为他功成身退了,不想让我们知道他是谁。如果老子从来都没有创作过《道德经》这部书,我们因此而对他一无所知,这就是不是老子所讲的“无为”。无为概念的核心是功而不居,有功劳却不争,不居。功而不居,前提是必有功劳,有功劳即意味着有所作为,有功劳而不争是“无为”,有功劳去争就是“有为”。无为是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那么,什么是“无事”呢?经之第五十七章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讳,则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使天下无忌讳,使民无利器,不尚伎巧,不彰法令,就是“无事”的具体内涵。【试译】追求知识的人,其收获会一天比一天增多;而志于修道的人,其收获反而会一天比一天的减少,减少了又减少,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所不能为。所以,取得天下常以无事,如果多事就不足以取天下了。参考资料:《老子绎读》 任继愈 著《老子译注》 高亨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