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豫:还是要相信》【1.5】

.

还是要相信

知名主持人陈鲁豫走心新作,一部极度坦诚的人生思考之书,直击当下年轻人的焦虑与困惑;遇见众多精彩的灵魂,分享波澜壮阔的人生,内卷时代的成长与提升手册

陈鲁豫  著

编辑推荐

★知名主持人陈鲁豫走心新作,一部极度坦诚的生活启示录

她24岁获称央视“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却毅然出走,加盟凤凰;她主持的《鲁豫有约》拥有超长的生命力,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她参与主持香港回归、戴安娜王妃葬礼、美国总统大选,风光背后却是数十年的积累和沉淀……现在,她想和你谈谈人生。

知名主持人陈鲁豫,回顾过往,敞开心扉,分享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世事的思考:谈生命的首次分别、异乡的孤独夜晚、友人欢聚的温暖;也谈女性的年龄焦虑、网上的众声喧哗、物质与爱的博弈……感性,率真,毫无保留。

★从自律、独居、职场生存,到友谊、生育、亲密关系……针对当下年轻人普遍关注的问题,给出真诚回应

不堪父母催婚,要为了稳定和不爱的人结婚吗?在大城市压力太大,要回老家吗?两份职业,喜欢的和擅长的,选哪个?不想生小孩,怎么面对身边的压力?

书中7大主题,55个问题,皆与时代和生活紧密相连。你的困惑与焦虑,也许可以在书中找到回应。

★讲述丰富阅历与多彩人生,清醒、真挚、温暖;如闺蜜,亦如诤友

谦和努力如李安、坚强独立如李若彤、恬淡笃定如吕思清、飒爽果决如董明珠……鲁豫曾与无数精彩灵魂相遇;

数十年如一日的自律、人生低谷中的从容、经历万般苦痛后的重生……鲁豫也曾见证千百段不凡经历。

她如一面镜子,照见奇闻异事、壮阔人生。她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在书中都有赤诚展露。

我们将读到一个善良纠结的鲁豫,也曾有你我一样茫然的时刻;也将读到那些不为人知的成功背后的坚韧和求索,从中获得前进的力量:无论生活如何对你,还是要相信,心底里最初相信的东西。

海报:

内容简介

飞速前进的年代,瞬息万变的社会,踏上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轻人,难免感到焦虑与迷茫。

不堪父母催婚,要为了稳定和不爱的人结婚吗?在大城市压力太大,要回老家吗?两份职业,喜欢的和擅长的,选哪个?不想生小孩,怎么面对身边的压力?……

这些问题,你有,我也有。这是时代的焦虑。

书中,鲁豫向世界敞开心扉,针对当下年轻人时刻关注、困惑的难题,耐心而真诚地分享亲身经历与肺腑感言。谈幼年往事,谈身旁好友,也谈形形色色的受访者;没有大道理,只有值得玩味的小故事。她的话语真挚、清醒、温暖;如闺蜜,亦如挚友。

她说,无论生活如何对你,还是要相信,心底里最初相信的东西。

谈自律:优秀的代价之一就是自律。

谈独居:一个人也是家,也要尽力地活出滋味。

谈选择:面对任何事,你只有两种选择:不做,和使劲做。

谈挫折:每一次遭遇重创后,只要还活着,就是我们清零重启的时刻。

谈成长:成长就是不断地失去,不断地错过,但错过、失去之后才有遇见和拥有。

谈平凡:平庸、平凡是每个人的本质,所以努力才是必要的,所以机缘巧合才显得弥足珍贵。

谈自由:在所有的权利中,自由的代价是高昂的。

谈爱:爱的边界是尊重、信任和自由,它是让爱可以呼吸、成长、延续的唯一方法。

谈岁月:生活很公平,用岁月来换取经验、能力和底气。所以不要小看每一道皱纹,那里有着你想也想不到,但有一天你也会经历的一切。

谈信念:我的人生只有一个信念:该发生的早晚会发生。我要耐心、努力,耗到最后。

作者简介

陈鲁豫,主持人。

曾连续多年凌晨四点起床主持《凤凰早班车》。被誉为“开创了'说新闻’的先河”。参与主持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戴安娜王妃葬礼、伊拉克战争、9·11事件、美国总统大选等重要新闻的直播。从2002年开始,主持《鲁豫有约》至今,累计采访一万多人

目录


1、这一生,我的单我来买

自律真的能使人自由吗?

要不要一个人生活

年轻的品质

我们要为别人眼中的幸福委屈自己吗?

这里有一份鲁豫给你的“职场生存指南”,请查收

要孩子的理由只有一个

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你坚持最久的一件事是什么?单身

“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生活,应该过哪一种?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生活?

2、人生不是独幕剧,再坏再好都会告一段落

明天的事明天再说,我不喜欢给自己提前加戏

年龄就是数字而已,无须骄傲也不必恐慌

擅长与热爱

如何度过让人觉得筋疲力尽的时刻?

你曾幻想过另外一种人生吗?

人生不是独幕剧

只要活着,总有翻盘的机会

关于“人生清零”

3、在自己和世界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

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

有魅力的人不少,但具备这一点才是无敌

分寸感

在这个年代,“任性”早已是谁也负担不起的奢侈了

“有趣”有那么重要吗?

性格有好坏之分吗?

当今时代还有哪些被人忽视的珍贵品质?

那些走着走着就散了的朋友

你做过什么不被人理解的事?

谁也不能在爱的名义下为所欲为

4、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人设崩塌”的人,倒掉不仅仅是因为“人设”

在这个造神毁神的时代,总有人攀到高处又重重摔下

你经历过哪些“眼见不为实”?

“塑料姐妹花”时代,女性友谊被低估了吗?

没有谁能为你的痛苦买单

所谓的免费幸运,背后都贴着我们看不到的价签

5、爱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有一天我恋爱了,一定重色轻友

在爱里我们都得拼尽全力

亲密关系中的隐私边界在哪里?

亲密关系中,如何把握任性的“度”?

爱和厮守不容易

爱得更多的人就输了?

“白月光情结”?可能感动的只有你自己

真正杀死爱情的不是争吵,而是沉默不语的冷暴力

压倒爱情的,永远不是钱

情感世界里不存在天道酬勤

最佳伴侣是磨合出来的还是命中注定?

真的,只有白头,才算永恒

6、在大结局到来之前,不妨拼尽全力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自己长大了?

那些今年没表白的人,明年依然不会表白

你有多久没开心过了?

感谢这些死穴,它们让我永远柔软

此心安处是吾乡

马桶、煤油炉、西瓜瓤……有哪些让你忘不掉的城市记忆?

在自己的世界里,定义胜败标准

老去不可避免,是否孤独全凭天意

傻子,我不会死的

致谢

.

前言

  序
  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在新冠隔离日记中写道:“疫情隔离和我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大不同,我依然是独自一个人,始终保持着警惕心。这并不是一个让人开心的发现。”“我按照日光照进窗户和阳台的节奏生活。”“我开始不再看时钟。”“如今我专门规划了电影时间、电视新闻时间,以及不同的阅读时间。”“唯一的锻炼就是在家里的长廊上走来走去,就是《痛苦与荣耀》里胡丽叶塔·塞拉诺和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走的那条长廊。”
  2020年夏天到来之前,身处北京的我,和远在马德里的阿莫多瓦过的是近乎一样的日子。我比他多一些热闹,就是每天下楼取外卖,因此和小区的保安大哥聊成了熟人。
  周围的一切异常的缓慢沉静,连朋友圈都不再活色生香了。我坦然地待在家里,看书、看电影、吃东西、做家务。倘若世界不是正遭受病痛,我不介意日子就一直这样散漫地流淌下去。
  手里突然有了大把可以挥霍的时间,于是我又一次看了比利·怀尔德、伍迪·艾伦、希区柯克、黛安·基顿、梅丽尔·斯特里普、马德斯·米克尔森、诺拉·艾弗隆、树木希林等人的作品。属于阅读的时间,就给了斯蒂芬·茨威格、李娟、傅高义……和没有太多营养但信息量极大、极有意思的《名利场》杂志。作为旁观者,通过光影、文字了解他人的世界,总让我莫名心安。
  平生看第一本带字的书大概是在三四岁,一个字都不认识,但记忆力好,一本童谣漫画书听大人讲了两遍就记住了,每每捧着煞有介事地念念有词,居然一字不差,只除了一个用词——书中原文我还记得,是“幼儿园里真热闹”,我必定固执地按上海话读成“幼儿园里真闹忙”。很快,四大名著就来了。我打开名著的方式是看连环画,以及听刘兰芳、袁阔成、曹灿的广播和评书,最后才读了原著。1981年版的《红楼梦》小人书,人物描绘之精美、文字之凝练,绝对是佳作。那套书我看了太多遍,以至于后来看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时,总觉得是根据同名连环画创作而成,就连角色选择都那么神似。再后来,中学的课堂上、宿舍熄灯后用手电照着,读的是三毛、琼瑶、梁羽生、阿瑟·黑利,还有一本同学们都在读但我怎么都读不下去的厚厚的《简明哲学》。
  上大学了,开学第一天,我从广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借了人生中第一本英文读物,书名叫“Laugh Till It Hurts(笑到痛)”,是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歌手卡罗尔·伯内特的自传。在我当年的认知里,写书,是伟大如托尔斯泰、曹雪芹才可以做到的事,拥有自传更是伟人的专属。于是,我以为卡罗尔·伯内特是美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星,还专门去问了我的美国外教,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耸了耸肩说:“嗯,她挺有名的。”轻描淡写地把我说愣了,仅此而已吗?
  成长在20世纪80年代的孩子很幸福,文学、电影都在蓬勃地发展,我和我妈抢着看《十月》《收获》《当代》《译林》,还有那么多电影——《沙鸥》《夕照街》《珍珍的发屋》《雅马哈鱼档》《女大学生宿舍》《青春万岁》《人到中年》《红衣少女》《街上流行红裙子》……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就这样透过银幕了解着火热的生活。1985年,我在清华大学礼堂看完《红高粱》后,整整一周,眼前一直一片通红。1992年,王府井一家影院门口,《阳光灿烂的日子》散场后,我也是站在街边半天回不过神。2000年,我去中关村看了《过年回家》的首映,很喜欢。去年夏天采访刘琳还提起此事,当年影片中风华正茂的两个女孩,后来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成长,长成了今天美好的样子。
  外语片的观影记忆也有很多。邱岳峰配音的电影《简·爱》远比中文版小说翻译得好,特别是简·爱的“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那一段台词(在本书中,我引用了这段话,用的就是电影中的配音台词)。那时的院线外语片语种丰富,品质也高。《叶塞尼亚》《冷酷的心》《英俊少年》《佐罗》《老枪》《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墨西哥、德国、法国、苏联的电影是我少年时期的大片。第一次看原版没有配音、没有字幕的英文片是在初二,片名叫“Touched by Love(情暖童心)”,主演戴安·莲恩那时还是个没有发育的小女生,四十年后,她是我最喜欢的好莱坞女演员之一,《托斯卡纳艳阳下》《不忠》是她的代表作,也是我一看再看的电影。我之所以还记得那么久远的一部并不出色的影片,是因为它对我的打击很大。我当时自认为英语很好了,可第一次听老外在银幕上讲话,却只听懂了百分之二十。这让我无比沮丧。
  高考那年,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影院内部放映《星球大战》,我好想去看,但我爸轻轻的一句“考完再看也不迟”,就让我活活等了八年。1996年去香港工作后,赶上星战重映,我终于圆梦,却发现并没有那么喜欢。在香港工作常住的那几年,我疯狂地看片“补课”。香港商店多,连着逛了几天后也就意兴阑珊了,看得多买得少、没什么钱大概是关键。当时,百视达租碟店生意正是红火,我下了班就在里面转。平常我要么窝在家里看碟,要么就在红磡黄埔花园的影院里,赶上什么看什么,甚至试过在最后一分钟只剩下第一排最后一张票,全程离银幕就那么近地看了《侏罗纪公园》第一部,看完头昏眼花。
  2000年回到北京,觉得家里什么都好,就是看电影不方便。想看什么,只有去买光盘。不知不觉间,就积攒了几个书柜的光盘,如今看着就剩个感慨。想扔,有点舍不得;不扔吧,没用又占地。还好,一直跟随着我的那些藏书永远不会过时。
  这些年来,我看书、看电影、看剧,忙着看别人演绎生活,常常看得太过投入,而忘了生活远比戏剧来得精彩,忘了参与远比旁观有意义。2020年生活重启后,我被出版社催着,拖拖拉拉地终于在牛年到来之际,完成了本书的编校工作。书里的文字全部来源于这两年我对于读者、观众问题的回应,她们大部分是年轻女性,困惑痛苦几乎都和情感有关。这些问题,倘若她们不问,我也不会去想。恋爱是要去经历的,纸上谈兵没什么用,别人的鼓励和参与也要警惕。但是,我和读者一问一答的交流却是温暖而治愈的。
  2021年了,我依然在阅读、看剧、看电影。新的一年,感觉上应该是新天新地新气象,但困难毛病一样没少,我倒是释然了。疫情最严重时,我期待的不就是生活回归正常吗?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某次我在香港见了一个“神人”,他和我聊了一个半小时,征得他的同意,我把我俩的对话用手机全部录了下来。说是对话,其实全程基本是他说,我听。有一天,我突然想到这段录音,下午做指甲的时候重新听了一遍,惊得我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他说的那些已经发生的事的确都曾经发生过,而那些他指出即将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居然在那之后的半年多里,全都发生了。当然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关于我的事业,他说了几句话:“你是个劳碌命,没有偏财运,但你没有入错行。”原话就是这样,是没有任何修饰的简单陈述句,甚至充满了江湖算命气息。这些话吧,说起来没负担,听起来没毛病,怎么解读都可以,但是,我听着仍然有些感慨和欣慰。
  在我看来,“没有入错行”的标准,包括我获得的名利、认可,还有最最重要的,是单纯的喜欢。把兴趣和谋生手段合二为一,就像是嫁给了爱情一样。无论结果如何,这个开头我心甘情愿,而整个过程我自然会无比投入。
  一个“入对行”的人,在毕业生忙着找工作、已经工作的人忙着跳槽的时候,该给大家怎样的职场指南呢?
  大师说,我这一路都碰到了贵人,他真说对了,否则就像我当年那情商,分分钟被人拍死。我想想自己真是幸运,几乎没有经历过一个新人通常都要经历的艰难起步、穷困潦倒、委曲求全,我一直是个“愣头青”,莽撞、不知天高地厚,年轻、天真得理直气壮。
  我使劲回忆做新人时受过的不公平待遇,勉强想到一个制片主任。他当年曾经平静、坦然又不容置疑地对我说:“每期节目劳务费是六百元,但你还是个学生,所以我们只能给你每期三百元。”我当时认真地盯着他看了十秒钟,什么也没说就答应了。
  平心而论,他们对我并不坏,就连不能同工同酬这事也没有遮着掩着。我心里当然不爽,但并不怨恨,委屈只是转瞬即逝。对我而言,起飞的平台远比那三百块钱来得重要。
  做小孩子是无奈的,你根本无力抵抗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没关系,小孩子总会长大。今天的我,已经从当年的小孩变成了大人,所以,我只能以大人的身份对所有困惑、不甘的小朋友们说:职场不是你家,在职场获得酬劳、成长、经验、人脉是关键,至于友谊、温暖、家的感觉,那只是锦上添花,有没有其实都理所应当。
  在工作中,我尽力善待每一个同事,那是因为这样做让我很愉快,而且我们也的确在工作中结下了“革命情谊”。可是,如果我只是按时给他们发工资、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却高冷、不好接近、不会嘘寒问暖,不像某位领导那样,在员工流鼻血不止的时候送她去医院,这不意味着我是个坏人,只意味着我可能脾气古怪,或者,仅仅是因为我太忙了而已。
  我发现很多读者都特“佛性”,都讲到了暖心的领导,如果这是你们在工作中最大的诉求,OK,也很好。但我认为,温暖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底色,可它绝不是一个团队、企业领导的首要任务。给年轻人提供机会、更好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带领大家一起创造出让自己满意、骄傲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每次有团队小朋友离职,我都会有特别大的挫败感,我会认为是我做得不够好,是因为我的成长比他们的成长慢了,没能给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但我绝不会纠结是因为自己冷漠、刻薄、做人有问题。
  起步阶段,最大的痛苦在于绝大多数人没有办法跨越现实和梦想的差距,那么先面对现实,生存下来,然后“骑马找马”。
  请注意,“骑马找马”不意味着你心猿意马、敷衍潦草。没有任何一个老板愿意让一个年轻人把自己的公司当作练兵场、中转站,每天意兴阑珊地只为寻找下一个更理想的地方,我也不愿意。“骑马找马”只是你的一个想法,但你的行动依然是认真、投入、积极的。你可以拒绝一份工作,可是一旦你接受了,请给予它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职业道德。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人生态度,面对任何事,你只有两种选择:不做,和使劲做。
  一位读者说,她工作了五年,逐渐接受了自己是个平凡的人的事实。我不想用“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样的话来安慰大家,因为还没有经历过波澜壮阔就平平淡淡的话,有点冤。而且“平淡是真”是一个人经历一切、看透一切、累了、倦了之后,和自己和解的终极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但也无比治愈。
  我只想对大家说,我们都是凡人,即便是一个再成功的人,夜深人静,直面自己内心的时刻,他也会心生惶恐:又一天过去了,没有人发现我只是个平庸的人。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一、自律真的能使人自由吗?

自律能使人自由吗?

在上次的相关调查中,90%的读者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turboJason认为自律是一种延迟的满足,通过克制当下的欲望来获得明天的自由。剩下10%的读者则认为自律不能带给人自由,@江江说自律会带给人成就感,但这种感觉不能称作自由。

关于这个问题,鲁小胖讲了她小时候的故事。

我是奶奶带大的,一天幼儿园也没上过。奶奶不识字,但头脑清晰,有人生的大智慧。她的教育理念我无比认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六岁以前的小孩子就让她疯玩好了,上学以后想玩都没时间呢。于是一年级入学前,我一个字都不认得,也没有集体生活的概念,每天就是玩玩玩。

开学第一天,我兜里不知为什么装了很多糖,语文课上到一半,我突然站起来就往教室外走,老师都愣了,拦住我问我怎么了。我觉得老师好奇怪,难道看不出我憋得慌要上厕所吗?老师很和气地让我去了,下课后跟我说,以后课间十分钟才可以去卫生间,上课万一憋不住了,也要先举手跟老师示意。从那一刻开始,我自由无羁的天性开始被慢慢驯化,而那些不动声色有礼有节的管理,我开始接受了。

那天放学时,老师还指着我满满一口袋的话梅糖,温柔又不容置疑地说:“明天开始,零食也不可以带到学校,放学回家以后再吃吧。”我就像被施了魔法、被催眠了一样,瞬间将老师的话奉为圣旨,我奶奶都觉得很神奇。

我适应能力很强,幼儿园的缺失并没有影响我的小学生活,唯一让我困惑的是,每次语文生字练习,我的田字格本上的成绩永远是大大的“差”。我纳闷了整整一个学期,我一笔都没有写错啊,为什么老师不给我一个“优”,或者,哪怕是个“良”呢?

然后某一天我突然如梦初醒,原来生字练习不只要把字写对,还要一笔一画把字写得很工整很好看才行。我傻乎乎地以为生字只要会写就好,每次都龙飞凤舞、乱七八糟地写一大篇,老师判了一学期作业恐怕都疯了。

话说我幡然悔悟的第二天,老师估计又疯了,因为我的狂放天书一夜之间变得一笔一画、工工整整,我又莫名其妙选了最细最浅的中华6H铅笔,下笔之小心,仿佛怕惊扰了谁似的,于是那一页作业若有若无,估计看得老师心惊肉跳,上气不接下气。

生字作业风格上革命性的转变,标志着我从一个自然散养、没有任何束缚的小孩成长为一个尊重纪律与规则,接受适度被管理的群体中的一分子。这是人生存的本能,成长的第一步就是用教养、纪律等各种约束让自己融入群体。

守纪律很辛苦,而自律才是真正的考验。小学二年级,我从上海转学到北京,当时北京的课堂上要求小学生手背后坐端正听讲。如今想来这要求不科学、没必要,但作为亲历者,我发现它也没有对我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而且公平地说,它的确提升了我的专注度。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当时坐在我左手边隔着过道的一个梳马尾辫、一脸严肃、鼻子又高又直的女生,她的坐姿永远被老师表扬。我当时心里颇为不忿,每每也试图挺胸收腹,想和她一争高下,但每次都败下阵来,那女孩的定力简直可怕。我这一路碰到了不少这样的狠角色,都是神人,都极其自律。以我不同时期的标准来看,也都极其优秀。当然,他们不仅仅因为自律而优秀,但优秀的代价之一必然是自律。

NBA球星德克·诺维斯基(DirkNowitzki)说,他退役以后最大的改变就是几乎每天都吃冰激凌,半个月就胖了十五磅,以前的衣服全部作废。还有当年休·杰克曼(HughJackman)不演金刚狼之后,有一段时间也常在社交媒体上秀垃圾食品,而这些小小“放纵”的背后是曾经长时间的非人的自律。

相比身材与生活习惯上的自律,对于情感和情绪的自我掌控才更难。比如如何不见异思迁、不喜新厌旧,如何做到从容淡定、宠辱不惊,如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恐怕才是人生的终极难题吧。我认识一个男人,因为三十年前对太太的一句承诺,从此谨言慎行,不给自己任何心猿意马的可能性。因为变化太多,不变的人才显得弥足珍贵。

自律很难,因为自律没有标准。我想,自律就是我那个坐得笔直的一动不动的小学同窗;是杨丽萍几十年如一日纤瘦无比、为舞蹈而生的身材;是诺维斯基、休叔曾经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更是我尊重的那位朋友对爱人的一诺千金。

自律的过程并不愉悦,甚至痛苦不堪,它不会使人更自由,也不一定使人更成功,但自律会让人更体面,令人更接近心目中那个最好的自己。

二、要不要一个人生活

你享受独居生活吗?

一个人的时候,哪些细节会让你觉得生活充满了小确幸呢?

比如,一个人也可以很有仪式感地度过一些节日;时常做喜欢但耗时的美味食物犒劳自己;从很远的国度背回重量不轻的漂亮盘子……这些都是享受一个人生活的表现。

鲁小胖说,她又一次成为了话题终结者,因为她还没有达到能够享受独居生活的段位。

我其实不太适合独自生活,因为我欠缺享受独居生活的能力。我不会做饭,倘若我收拾房间,那就是一场灾难,我不养狗不撸猫没种花,生活日常就是看书看剧。生活技能和情趣的欠缺容易让日子寡淡。但我坚信,一个人也是家,也要尽力地活出滋味。

我一个人搬过家,当然,我只是动口,两个搬家公司的人动手。也经常一个人吃饭、看电影,也有过独自旅行、去医院的记忆,写成文字读来会有些惨淡,但当时自己还挺怡然自得的。

以上种种,你可以解读为现代女性的独立洒脱。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有人管、有牵绊,经济不自由,你甚至会各种羡慕。可对我而言,生活小确幸当然有,可我明白,这只是我不将就、不妥协的一个阶段,一个结果。

我也常常会气馁,会软弱,会心疼自己。比如要喝粥却打不开酱豆腐瓶;必须要自己换大号桶装水;吃坏了肚子,半夜在床上痛得打滚;晚上十二点突然高烧,想要闪送退烧药,却突然发现手机没有支付功能,又不愿意麻烦朋友圈的朋友,只能自己扛着。还有出差好几天回到北京,飞机降落那一刻,想到家里并没有人等自己。天热了、天冷了,心情高低起伏,除了闺蜜并没有亲密的另一半可以分享、分担的时候,内心会伤感、脆弱。这一切,就是独自生活的代价。

一个人生活,我尽力了,可还是不够热气腾腾,我不是一个有生活能力和情趣的人。

一个朋友说,你家阴气太重了。吓得我打了个冷战。她说,你要经常做饭,请朋友、家人来,要让家里多些烟火气。我当然明白,一个人生活是危险的—过得不好,糟糕;过得太好,更是分分钟“自绝于人民”的节奏。

比如我的朋友Nicole,独自生活十几年,养猫、健身,家里鲜花不断。平常喝酒、喝水、喝咖啡,就连打包外卖都不厌其烦地摆出水晶杯和死贵死贵的成套法国餐具。逢出门,必武装到牙齿。一个人在家也会穿着LaPerla的性感吊带。可是,除了给猫看,也没个鬼用。

她定期更换家具甚至装修风格,常常让我羞愧地回家看着我拎包入住了十年,墙纸颜色无比难看,但因为懒得换就忍了十年的家;还有我肥肥大大、舒服为主、不能更丑的家居服;以及除了我以外一个活物都没有的生活空间。这些让我无比沮丧。

可是,这样一位励志大姐,也不是铜墙铁壁。

有一次,我俩去连卡佛买毛巾,想到冷清的家,我特意选了玫红、嫩黄两种颜色的浴巾、洗脸毛巾,每种都是两人份的,买了一大袋子。结账时看看大姐,优雅地托着一条浴巾、一条毛巾就来了。

“你只买一条?”我满脸困惑。

“对呀。”她吐气如兰地回答我。

我骂了句粗话:“你生活中就不给自己和别人留一点可能性是吧?”

她愣住了。

“你这叫'自绝于人民’。”我语重心长。

独自生活久了,小宇宙超级强大,就容不下别人了。

那天,她被我逼着买了一堆根本用不上的毛巾回家。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如今,她还是一个人。

我总觉得,你多买一条毛巾,承认一个人的生活没有那么自给自足、怡然自得,有时也会惶恐、怅然若失,那么,就有摆脱独居生活的可能性。当然,如果你兴高采烈地享受着一个人的日子,我为你高兴。

几年前我去珠海采访董明珠。在格力总部前,她指着不远处一大片楼说:“那是格力给已婚的青年职工准备的。”我赞叹了一声,又好奇地问:“入职多年的单身职工没有吗?一个人,也算是个家庭呀。”董总愣了一下,然后搂着我的肩膀说:“你的建议有道理。”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和所谓该有的样子。日子幸福痛苦也只和运气、智慧有关,和家庭人数无关。一个人也好,两个人也罢,都是家。一个人,要好好的;两个人,就好好地守候彼此吧!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