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顶级高管离职,特斯拉为何留不住人才?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06/09
2021年还未过半,该公司就失去了4位直接向马斯克汇报的资深高管。
记者丨北岸
责编丨北岸
编辑丨朱锦斌
马斯克又失去一位“肱股之臣”。
特斯拉在本周一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该公司负责卡车业务的高管杰罗姆·吉伦(Jerome Guillen)已经离职。
目前,吉伦是马斯克最重要的副手,也是特斯拉最顶级的四大高管之一,就在今年3月,他才被任命为公司卡车业务首席执行官。
接手重卡业务才短短三个月,吉伦的离任给外界太多猜想。他是特斯拉的十年老臣,是公司现阶段的核心人物,过去几年因主导了Model 3的量产,一度挽救特斯拉于水火。
就在这个月,特斯拉还失去了新能源业务主管RJ约翰逊(RJ Johnson),而根据《汽车公社》的统计,2021年还未过半,该公司就失去了4位直接向马斯克汇报的资深高管。
高层接连离职,这对上升期的特斯拉并不是个好消息。自2019年至今,特斯拉就经历了接二连三的高管流失,过去三年间,从该公司选择离开的高管就已累计有一百多人。而横向对比同属硅谷阵营的多家科技公司,在同级别的企业里,特斯拉的高管离职率也处于最高之列。
又损失一员大将
2018年,特斯拉深陷“产能地狱”。
自宣布量产以来,特斯拉对Model 3寄予厚望,甚至每周要耗资1亿美元来推动产能的爬坡。但现实的残酷,却让马斯克不得不多次跳票,他亲赴工厂督战,长期睡在工厂一线,大规模量产的压力只能用助眠药物来释放。
不仅如此,特斯拉还面临安全事故频发、被指控抄袭以及亏损严重的难题,仅仅是2018年第一季度,就亏掉7亿美元。通用汽车前任副总裁鲍勃·卢茨(Bob Lutz)曾给马斯克泼过一盆冷水,称特斯拉即将面临倒闭,很难撑过2019年,而彼时的特斯拉每分钟要烧掉6500美元。
在这最艰难的时刻,Model 3的产能是否能最终达标,直接成为影响特斯拉生死存亡的关键。但是,上天似乎特别眷顾作为偏执狂的马斯克,悄悄在其身边安排了一位“最强助攻”——杰罗姆·吉伦。
这位高管在加州弗里蒙特的特斯拉工厂外搭建了一个小帐篷,长达半年的时间都在一线拼命。在增加Model 3的产能方面,他曾创造了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相信的“奇迹”,短短几周内搭建了一整套支持大规模量产的装配线,这条生产线最终帮助特斯拉如期交付了Model 3。
因此,吉伦一战成名。
此后,他获得了马斯克的极大信任,被任命为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总裁,直接领导了特斯拉的整个汽车业务,包括协调供应链。在他担任汽车部门总裁期间,特斯拉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工厂,并扩大了更灵活的电池供应伙伴关系。
那么,吉伦究竟何许人?
根据特斯拉2020年的财报,吉伦现在48岁,在北美,业界对其评价极高。把时间轴往回拨,他最初曾服务过戴姆勒,在那里,他领导了戴姆勒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半挂式卡车项目。
2010年,吉伦开始在特斯拉工作,最初担任Model S的项目总监,后来又负责特斯拉的电动半挂车开发。在2018年被擢升为汽车业务总裁后,他于今年3月被调任为重卡业务负责人。
截止目前,吉伦是马斯克最重要的副手,他非常了解公司的内外部运营,并能辅助马斯克监督公司的日常管理,是马斯克造车赛道上最可靠的伙伴。
特斯拉方面没有透露更多关于其离职的原因,吉伦自己也没有立即回复北美记者的置评请求,但他的离开,对特斯拉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高层动荡
纵向观察,吉伦是自2019年斯特劳贝尔(JB Straubel)辞去技术首席执行官以来,特斯拉离职的最大高管。最近几年,吉伦在特斯拉的职位一路攀升,成为薪酬最高的管理层之一,在2020年,他获得了超过4600万美元的工资和股票奖励。
特斯拉一直在酝酿其纯电动半挂卡车项目,目前仍在开发中。这一项目很受马斯克重视,最早预计于2019年投入生产,但相关业务一直被推迟。目前还不清楚,吉伦的离开是否会进一步影响到业务进展。
就在今年1月,马斯克还在公司2020年业绩电话会议上透露,半挂卡车的所有筹备工程已经完成,预计将于2021年开始交付。但是彼时他也承认,电池的可用性是限制这一类车型量产的唯一难题,因为搭载的电池数量是乘用车的五倍左右,这限制了卡车研发方面的进展。
最近几年,特斯拉一直面临高层主管的人事更迭问题,就在本月,特斯拉还失去了新能源业务主管RJ约翰逊(RJ Johnson)。
约翰逊服务特斯拉也有十多年了,加入该公司时他只是商业能源主管,直到去年夏天才被提拔为整体能源业务的运营负责人。约翰逊的离职较为低调,他现在已经更新了自己在领英上的个人资料,确认已离职特斯拉,且现在正加入一家隐秘模式的初创公司,依旧从事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工作。
目前,特斯拉的能源部门营收贡献并不算大,但马斯克却更愿意用长远眼光来考量,他认为其增长在未来极有可能会超过汽车业务。在约翰逊离职的当下,正值特斯拉能源部门业务爬坡的关键增长阶段,新业务还有一场硬战要打,但阵前损失大将,对特斯拉并不是好消息。
根据《汽车公社》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至今,特斯拉就经历了接二连三的高管流失,过去三年间,从该公司离职的高管已累计有一百多人。
2021年4月,特斯拉法务副总裁兼代理法律总顾问Alan Prescott离职,加盟激光雷达企业Luminar并担任首席法务官,他也是最近三年第四位离职的特斯拉法律总顾问。
2021年1月,特斯拉工程总监Joseph Mardall提交辞呈,加入无人机初创公司Zipline,此前,他曾帮助马斯克打造出创新性的“黑科技”,也就是Model Y的热泵系统。
仅是在2021年上半年,直接向马斯克汇报的离任高管就有四人,而如若我们回过头来复盘过去两至三年的情况,特斯拉会计、法务、研发领域都是高层动荡的“高发区”。
在过去的2020年,就有特斯拉商业发展副总裁任宇翔、人力资源负责人Kevin Kassekert、生产总监Jatinder Dhillon、全球金融副总裁Justin McAnear等相继离职,部分职位因未能找到合适的人才进行填补,马斯克选择对这些职位进行了重组。
为什么留不住人?
盛博(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曾在2019年做过一份报告,研究表明,彼时向马斯克汇报的特斯拉高管每年的工作流动率为44%,远高于美国科技公司9%的平均水平。排名第二的Lyft(美国版滴滴)高管离职率只有22%,只是特斯拉的一半,而排名第三的Facebook相关数据也只有20%。
即使不看高管的离职率,整个特斯拉的全体员工离职率也高达27%,而硅谷其它科技公司的全员离职率仅为15%。
特斯拉高层的离职率在最近几年一直很高,很多灵魂人物、甚至陪伴马斯克创业多年的顶级高管都陆续离任,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而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往往也容易转移到马斯克身上。
“你觉得马斯克怎么样?就像太阳一样?”
两年前,一位刚从特斯拉离职的高管参加了硅谷的鸡尾酒晚宴,现场有人带着暗嘲的意味,直接向他抛出这样的问题。这位高管摇了摇头,调侃回答说,“你离他越近,越有可能被烧伤。”
这位硅谷的天才优秀且勤奋,但性格上却又有偏执、暴躁和易怒的一面。马斯克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痛斥分析师,并在社交网站上毫无忌惮地抨击媒体记者和汽车同行,特斯拉的股价也因其个人言论遭遇多次剧烈波动。
科技风险投资公司Loup Ventures的一位高级投资顾问就曾公开表态,称“马斯克的举动实在太过分了”,他甚至在一封写给马斯克的信件里写道——
“你脾气暴躁,太好面子,滋长了外界对你领导力有限的负面看法。很多行为明显越界了,重获投资者信心还需要很多东西。”
背后,还有苛刻的公司文化。
马斯克被业界称为“孤独的钢铁侠”,自己就是个工作狂,没日没夜地扑在事业上。在对很多重要项目的进程上,他本人也非常具有侵略性,经常要求下面的高管必须在几小时或一天内完成,整个公司受此影响,也逐渐形成了“玩命工作”的高压文化,加班也非常严重。
就拿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来说,其建设周期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吉伦几年前为了在Model 3的量产上追赶进度,一整套新车装配线只用几周时间就搭建完成,其中的承压,可见一斑。一旦在工作节奏上无法合拍,很多高管其实很难留下来。
当然,也有外部的因素。
在汽车产业新四化转型如火如荼的当下,传统汽车制造商不惜重金打造面向未来的新部门,而新造车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很多颇具潜力的初创公司也拿到了巨额融资。外部环境其实也需要、或者说非常喜欢招揽有特斯拉这样工作背景的成熟高管,这一点,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高层流动就是一面镜子。
在吉伦履新特斯拉汽车业务总裁之时,曾有北美媒体将其比喻为马斯克的“最强搭档”(Fixer)。这位执行力极强的职业经理人头脑清晰,熟悉特斯拉自上而下的所有运营,且在性格上与马斯克形成了很好的互补。现如今突然离开,想必马斯克当下的心情,也是非常复杂。
|张洁|
不爱汽车的品酒师不是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