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山:留针4小时治愈一痛痹患者,兼谈留针问题
作者/彭静山
编辑/王超 ⊙ 校对/居业
I导读:关于留针时间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的一个困惑,针灸临床各医家、各流派有各自的经验,从彭老考证来看,古代医家以“得气”为度,即患者得气即取针外出。然而偶然的一个事件使彭老让一个痛痹的患者留针了4个小时,患者却“从此竞告痊愈”,可见留针时间的问题,确实值得深思。
关于留针问题
我们翻阅针灸文献如:《明堂》、《铜人经》、《甲乙经》、《针灸大成》等书,记载针刺留计时伺,都是3呼,5呼,还有的1呼,最长的留10呼。所谓1呼即呼吸1次。生理学的记载每分钟呼吸18次(或曰16次)。即或针10呼亦只半分钟。
留针的目的是“待气”。针灸的术语“得气”表现在麻、酸、胀、重的感觉;得气的病人效果就好,不得气的病人效果较差。针刺留针是“待气”,最长10呼,如不得气即起针,针刺的效果不佳。
《灵枢·终始》:“坚拒勿出,谨守勿内(纳),是谓得气。”《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标幽赋》中有具体的描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意指针下空虚,缺少吸力,病人无何感觉为不得气。
林屋江上外史《针感内篇》:“凡针入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
由此看来,针刺得气以后,即宜取出,再留亦无治疗意义。
验证“得气”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看病人面部表情,如皱眉缩鼻等难以忍受之状;二是问病人是否感到酸、麻、胀、重或微痛;三是由医生持针的手指捏针上提有沉涩感。如果得气,可以起针。没有得气时,少停至多10呼,还没得气,即可起出。可见针灸传统技术是没有留针过久的记载。
在我们临床经验中也有例外。1955年沈阳传染病院奉卫生部指示,乙型脑炎如用西药不效时亦可以用中医疗法。最初是开展针灸,我参加治疗2年。曾遇一患儿抽搐,针刺以后即止抽,然而只要一起针,片刻之间又发生抽搐,只好久留不起,有留针8小时而收效的病例。
还有在50年前我正年轻的时候,在药房坐堂行医。一般习惯,上午门诊,下午往诊。有一位痛痹患者,服药无效,针灸必须久留方效,每次留针半小时。有一天此人下午来诊,我欲往诊,病人要求给他治完再走,岂料针刺才完,病家来电话催请,说病情危急,以速去为好。这位病人说:“先生快去吧,治病救人嘛,我等先生回来再起针。”我乘车急往,抢救约两小时始脱离险境,我回到诊所时间已达4个小时。这位针灸病人已急不可耐,但也无可奈何。我回到诊室,病人说:“可把我坑苦了!”起针时已发现滞针现象,然而从此竞告痊愈。
以上两例看来留针不是没有意义。然而要因病而异,而且必须“得气”以后再留,留的时间长短,也因病而有所不同。如不考虑“得气”问题,针刺以后一概留针20分钟(现在针灸界的常见现象)那就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