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式变革”,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但如果认定是正确的事情,再难都要做。
于是,开始做研究做功课,翻阅到了华为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的一个理念让人眼前一亮。
叫做“列式革命”。
文章里提到的痛点恰恰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在我们现在的字典里,可以理解成是一个excel表格,里面的行数不多,但是列数非常多,有无数个“列”需要被识别、被定义,还涉及到交叉组合。而且,这些“列”之间彼此关联,其中一“列”数据变动了,其它“列”数据也跟着受影响,复杂度更是成倍数增长。
再便于理解一点的话,电商平台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它的列数并不复杂。卖家信息,买家信息,衣服的尺寸、颜色,卖家的电话、地址,从技术角度看,并不是那么难穷尽的,彼此的关联度也没那么紧密。
华为的业务属性决定了它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列数倍数于行数的公司。
文章中打了个具体的比方:
比如华为的合同系统,它不是制定合同模板、录入合同文件、审批合同流程那么简单。就拿制定合同模板这一个事情来说,就一共拆分了48个大的“列”,这48个大的“列”,又能拆出867个小的“列”。
这么多列里面,哪一个的信息变动了,其它列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当地的金融法律法规”这一列数据变更了,那“付款条件”、“验收条件”等等这些列,也要跟着变。
这就像是魔方一样,三阶魔方,大是大,摆弄起来有点费劲,但组合有限,没那么复杂;但是九阶魔方,组合非常复杂,没那么容易拼出来。
如果说,业务量是“行”,业务复杂度是“列”,行和列交叉点就是联接点。“to C”的企业,用户数量多业务量大,但业务简单,行数多列数少;“to B”的企业,用户数量少业务量小,但业务复杂,行数少列数多。“to B”的企业往往是非互联网原生企业,数据化转型的难度更高。
华为说,我们必须从“列式变革”的思路出发,才能真正沉淀企业的能力,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数字平台。
因此,要细化明确定义“列”,甚至拆分定义“子列”;要对“列”的增加确立好标准,在增加“列”的同时,也对每一个“列”的核心能力不断强化训练,最终成长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块,能够被随时调用,排列组合,支撑业务高效运转。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难的过程,但是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华为真是个伟大的公司,虽然业务种类繁多(多处跨界)还是地域广度(全球),但能通过抽取共性,使公司资源得到最大的共享,这背后是沉淀了多久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付出了多少艰苦卓绝的摸索和践行,真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