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颜色运用手法
韩愈《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的《晚春》与《早春》相对,也是设色艺术中的佳品,诗人赋予草木感性的生命,善妒能争,各个施展出自身拥有的诸般本事,充满了浪漫气息。晚春里这道色彩的盛宴,是自然界对人类最丰厚的馈赠。闭目冥想,觉得与我记忆中的江南晚春确有高度的重合。
论设色,山水诗人徜徉林泉,终年与风月为伴,观者有心,是当之无愧的高手。身居江湖,远离俗务,餐风饮露,弋钓山泽,游心寂寞,平静的心态中少有让其萦怀的波澜,诗人为意境设色时也往往选择了平淡,这样的审美取向自然与浪漫派钟情浓烈大异其趣。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色调既淡且冷,意兴聊赖、哀乐无痕,读者几乎捉摸不到诗人心绪最细微的律动。但平淡中含着隽永,也一样让人有许多回味。欣赏诗境中的色彩艺术,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派的贡献。
宋诗的评论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批评的,说它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成就远逊于唐诗;肯定的,说宋诗自有其面目,唐诗不能专美于前。像:
“棠梨叶落胭脂色,乔麦花开白雪香”;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梦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梨华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风雨禁烟中“,
都是很多人喜欢玩味的佳句。
论设色,宋代诗人确也多有独特的创获,
像,杨万里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景色如此热闹,不去西湖,别处哪能见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理学家朱熹的诗写得有点乏味,但论设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也堪称极度的繁盛。
苏舜卿的:
“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这两联诗,状写吴中风物,深得人心,这也是多年作客他乡,梦里常有的颜色。鲈鱼纯白、柑桔金黄,一闭眼,满目都是家乡的丰饶、自然的厚赐,苏诗激起人们对美食、对乡情的眷念。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结尾四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黑与明的对比,是一道抓人的光影;“红湿”更显匠心,写出了受朝霞濡染、经雨的枝叶水光里折射朝日的独特情景,这色彩斑驳陆离,让人不胜留恋。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有家难回、报国无门是杜甫《秋兴八首》的基调,诗人情绪激愤,《秋兴》也平添了撄人心脾的绝色: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玉露凋伤的枫树皴红了整个画卷,江流、峡谷、连绵的群山在浓烈的底色中逐一铺展;相信被黄花催下的泪水里一定会有家乡的风景,秋色宜人、欲归不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情里含着暮年杜甫无穷的悲凉。七律一首,以画法为诗法的大师只是略试身手,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