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到底是什么?看看这两位西方科学家怎么说!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真不知道该如何展开具体内容,因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本身是属于一种“体悟”,这种感觉有时候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但是这种思维却又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想搞懂真正的中医又的必须跨越这个坎,所以在此先借用两位西方科学家的描述:
先看李约瑟,李约瑟在研究中国科学思想时提到:“葛兰言已经把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那种思维命名为“协调的思想,或联想的思维”。这种直觉一联想的体系有其自身的因果性及其自身的逻辑。它既不是迷信,也不是原始的迷信,而是它自身特有的一种思想方式…在协调的思维中,各种概念不是在相互之间进行归类,而是并列在一种模式之中。而且,事物的相互影响不是由于机械原因的作用,而是由于一种“感应”。”
再看科学家玻尔,波尔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整体思维与明阳互补的意义,他提出光的波粒两相性便受到中国击代思想的启发。他说:“古代中国哲学中所表达的天人感应,主体与客体互补的思维方法提醒我们,在生存的伟大戏剧中,我们既是读者又是观众。(玻尔《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论文续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我们提炼下关键字:协调,联想,感应,互补。大家有什么感悟?这种思维方法的特点,如孔子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虽不可传,但可意会、体验、感受、领悟。庄子说:“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因为言传知识是有限的,意会的知识是无限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