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甲骨文、金文书法(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萃

继(久远的)上期介绍商代甲骨文,这期将介绍西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书法,因西周部分图片丰富,分为上、中、下 三集介绍。

甲骨文是至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系统性文字,它的结字方式和书写风格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字的发展。金文,源于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逾秦汉而逐渐走向衰微,金文内容多涉及族徽、庙号、祭祀、战争、封赐等。

此次资料收集涉及一些文物生僻字,如有考证失误或是信息错误之处,请留言“不一样”帮助修正!

周武王克商之后,周人在承继商代青铜礼乐文明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开拓性的改造和创新,金文书法方面也是如此。西周早期,无论是首尾尖细或头粗尾细的线条处理,还是有意为之的波磔肥笔,金文均显露出浓郁的晚商遗风。成王、康王以后,随着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体制的实施和完善,青铜礼器的铸制数量迅速增加,铭文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金文的单篇长度和总体数量均远逾西周之前。在此过程中,西周金文进一步走向成熟化、规范化,结体匀美、法度雍容、线条精劲、笔意纯熟的金文书法成为西周王朝气象的一种象征和体现。厉王、宣王之后,西周政局长期动荡不稳,与政治密切相关的青铜礼器制度颇受影响,金文书法风气也随之发生转变。部分铭文的书写简便率直,字势倾斜随意,结体宽疏不工,这种风格在打破旧有规范的同时,也赋予金文书法以新的美感和趣味。这种趋势被秦国继承下来,成为导致战国时期秦文字发生隶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楷侯贞盨xǔ 

西周

铭文表明这是楷侯贞自作用器。楷侯是西周楷国国君,地望在今陕西志丹一带。

铭文字体较长,笔画均匀,与西周晚期的大克鼎等器特征相近。

备注:盨是汉族在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

颂壶

西周

铭文内容为周宣王在康昭宫的太室对颂进行册命赏赐,命颂掌管成周二十家商户,监理新设的商贾,为内廷宫室提供物资货物。

颂壶铭文外围可以看到清楚的方格,表明在制范时是先画好格后按格作字的,使得铭文布局更加规矩工整。其铭文字体是西周晚期典型的“玉箸(zhù)体”,字形趋长方形,大小相近同,笔道细劲均匀,线条柔和。字形典雅,排列整齐,铭文尽显庄重,肃穆。

lái 

西周

铭文内容为逨继承祖先崇高光明的德行,辅佐周王,继续管理天下虞林之资,为纪念亡父龏(gōng,wò)叔而作此钟。

铭文布局规范,笔画圆润,字形典雅。

射壶

西周

铭文内容为尹叔追念射的先人曾为蔡国公子,受到尹氏的宠爱,故命家臣射管理家族经济事务,赏赐给射铜材。射作此对壶以祭享先父。

二壶器铭均有阳线方格,以显铭文之规范整齐,字体笔画较细,略显两周之际的特征。

仲山父戈

西周

仲山父,鲁献公次子,宣王时受举荐入王室,封地为樊。仲山父任卿士时大力推行经济改革,是“宣王中兴”的主要功臣。

铭文笔画均匀,“山”字下部为圆笔,弯曲流畅。

伯武父鼎

西周

铭文内容为伯武父作此

鼎,用宗庙祭祀祖考之礼器早晚宴飨朋友、婚媾。

从铭文字体上看,已显开阔宽松之势,尽脱拘谨之貌,带有西周中期恭王、懿王时期的特征。

任鼎

西周

铭文内容为王在泜(di,zhī)命任进献珍宝,王全部购买下来,任受到王的嘉勉。王派孟联父对任再次嘉勉。任赞颂王的美德,铸此宝鼎用来祭祀任的先父辛,感通天神,祈求万寿无疆。

从铭文字体上看,折笔较多,“王”字最下横笔还保留有粗笔,“宝”字“宀”旁两边出檐,还略带有西周中期偏早的某些特点。

晋侯簋

西周

铭文记述晋侯为妻子田氏作簋一事。

铭文字体较小,笔画较细,简明清晰。

备注:簋,读作'诡'(Guǐ),是古代汉族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西周

铭文内容为周王在宗周的太室中册命

为郑地的长官,并发放俸禄,

感谢周天子的美德,为先祖丰仲铸此宝簋。

铭文字体小而拘谨,个别字略带有粗笔,带有西周中期偏早的特点。

召簋

西周

铭文内容为某年的四月初吉日,周王在周太室对召进行册命,赐其丝衣、蔽膝等物品,并命令召履行自己的职务。召向周王行叩拜礼,赞颂王的美德,铸此宝簋以纪念其先父日癸。

铭文布局规整,笔画粗细一致,字体清晰。

长思盉(hé)

西周

铭文为周穆王在下淢(yù,xù)举行飨(xiǎng)礼,井伯、大祝参加了之后举行的射礼,穆王嘉奖勉励了辅佐井伯的长思,长思也受到井伯的褒奖。

这是恭王初年的器物,其铭文仍带有穆王时期拘谨规整的韵味。

备注:盉为古代酒器,用青铜制成,多为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

䚄(lù)簋

西周

铭文内容为周王在宗庙的太室中对䚄的册命,强调䚄继续担任其祖先的冢司马的职位,并获得十锊的俸禄,赏赐?舆服、旗帜等。䚄铭谢天子的恩德,作此宝簋祭祀先祖幽伯。

铭文字体结构疏朗,行款整齐,布局紧凑,符合西周中期恭王阶段的风格。

盠方彝

西周

铭文内容为周王在周庙对盠进行册命,命其管理王族军队中的三有司以及西六师、殷八师中的农业生产等事务。盠感谢王恩,为祭祀先祖益公而作此方彝。

铭文笔画中短笔较多,字体结构较为宽博散漫。

祖丁尊

西周

为族氏名,祖丁为亲称加日名,表示此器为祭祀该家族故去的祖先日名为丁的专属器物。

带有浓厚的象形意味,可视为一种美化的手段。“祖”字首尾出锋,笔画浑厚,具有较早阶段的遗风。

燕侯盂

西周

铭文表明此青铜器是燕侯所作

盂,具有盛饭的功用。该盂为1955年辽宁喀左窖藏出土,说明在西周早期燕国的势力已达到此地。

铭文规整严饬,笔画均匀舒畅。

利簋

西周

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岁星(木星)在商之分野,武王“迎岁”进军,一日之间便取得了胜利。辛未日,武王驻军于管地,赏赐右史利铜材,利为公铸造了此簋。

利簋为西周初年的器物,铭文风格仍保留很多商代晚期的特征,书风朴素粗犷却不呆滞,布局欠规整,竖成列而横不成排,字形竖直,大小不均匀,象形性强,笔画浑厚、凝重,有的笔画中间粗肥,“王”字最下横笔、“右”、“史”等字的捺笔以及“辛”字的竖笔皆有较明显的波磔。

王子午鼎

西周

铭文内容为楚康王某年的正月初吉丁亥日,王子午铸造此鼎以祭祀祖先,以身作则施以德政,并要求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王子午即楚庄王之子,楚共王时期为司马,楚康王时期为令尹,执政楚国。

除少数字近鸟篆外,其余铭文多属虫书。铭文字形多见“蚊脚书”、往往首笔或较长的笔画故作延伸,侧纤下垂,“孝”、“考”、“趩(此字模糊,不十分确定)”等字还附添爪形纹饰,极其奇谲。然而笔画线条虽以纤细为主,但弯折处却刻意求宽,追求参差不一的效果,显示出强烈的对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