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和李世民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位皇帝。我不认为隋亡于农民起义,李渊、窦建德、王世充等的力量来源其实都是隋帝国。我更认为隋亡于贵族叛乱。导火索就在于杨坚父子进行的宏大的社会改革,而这场改革侵犯了关陇贵族的利益,这使得他们一有机会就在寻求反戈一击。

我也不认为隋文帝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是义气之举。太子在旧势力的包围下太久了,已经与他们融为一体了。杨勇一点也不知道他身处在险恶的环境中,但杨坚知道。杨坚就是依靠独孤家族的支持一步步达到权力顶峰的,他并不想他的儿子重蹈覆辙,因而他选择了历练更多的杨广继承他的事业。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都是非常出名的改革。我对这两次改革的评价都非常低,我认同这两次改革导致王朝速亡的说法。我也纳闷为何司马光要和王安石闹得不可开交呢?殊不知,王安石变法最终也能让中小地主们尽享饕餮盛宴的。往往复杂到让人感到高大上的改革,实行起来都会比较水。在商鞅与杨坚父子那里都是四个字就解决了,商鞅用的是奖励耕战,杨坚父子用的是大索貌阅。

大索貌阅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直接有效。隋朝国力在隋炀帝时期达到极盛状态。但想真正的贯彻下去,难如登天。这从李渊起兵就可见一斑,李渊家族在关中振臂一呼,就能变出庞大的军队出来。凉州本地的豪强相互串联,就能让一个政权顷刻土崩瓦解,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隋炀帝想要继续他的改革,就要寻求外力。他开创了科举制度,这从制度上改变了中国,但对旧势力的冲击也是令人震惊的。隋炀帝要在洛阳再造一个权力中心,他需要对外战争的胜利为他的新世界敲锣打鼓。征高丽他演砸了,我相信后世免不了给他的失败涂抹上一些滑稽的色彩。但旧贵族杨玄感、李密率先用他们的行动表明了他们对改革的态度。他们是强硬的顽固派,他们把隋帝国的擎天巨柱给绊倒了。

杨坚父子的事业是壮丽的事业,但出演正剧的隋炀帝缺乏庄正的态度。他确实缺少对民心的敬畏,最后精彩绝伦的剧本可悲的沦为了一场闹剧。杨坚父子裁撤郡县,裁汰冗员,进行社会改革都是正义的事业,必然遭到旧贵族的集体反抗。与秦末农民起义一样,之所以会生生不息,没有从上到下豪强地主的推波助澜是不可想象的。隋炀帝也难免走向了无尽的深渊。这或许就是宿命,杨氏父子笃信佛教,像孙悟空一样纵横恣肆,最终难逃如来佛的掌心。

对于继承隋帝国的李唐,我的评价是不高的。李世民虽然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他更相信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信条。他和魏征上演的君臣相敬如宾的戏码,说明他严格遵守了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李世民行的是小爱,不是大爱,庞大的贵族在李世民时代不是变的更小了,而是变得更大了。如果没有武则天进行的一番收拾,唐朝的情况更加不可收拾。武则天的出场只是旧时代的回光返照,但遭到了更激烈的清算,一切都只是泡影。

开国皇帝不敢向旧贵族开战,反而千方百计笼络他们,在繁华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史之乱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如果不从制度上去规避风险,只能等待风险的自动破裂。唐朝后期的动荡,表面上是宦官专权与节度使割据。实质还在于旧贵族尾大不掉,朝廷上的党争生生不息。最后的结局总归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

后面的宋王朝也是如此。杯酒释兵权的确足够诗意,但只能是权宜之计。后来的人把权宜之计当成灵丹妙药,结果整个宋朝也没解决冗员、冗兵、冗费的问题。王安石经过精巧设计弄出来的庞大计划,在旧势力无处不在的朝堂,反而是压垮旧有结构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由得不让人惊呼时也命也!

历史在轮回中起起落落,后来打破历史宿命的人就是雍正帝了。他也是用了摊丁入亩这样简单的四个字。大道至简,遇到的阻力也是不一般的大,但效果也出奇的好,真正让清朝站稳脚跟。继往开来的就是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了。他真正做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敢于下打扫屋子这样的决心不容易,袁世凯不敢、孙中山不敢、蒋介石也不敢,只有毛泽东做到了。他把屋子扫干净了,才给后来的中国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千古兴亡事,让人感慨万千。真正有作用的改革都是很简单的,首先就要有与旧势力决一死战的勇气,隋炀帝这一点倒不缺。再者要有对人民无限的爱,这一点隋炀帝很缺,这也是他没有成为伟大帝王的原因。另外,不要把难题都交给后来人。如果一代能够完成的事情就一代来完成。历史证明,王朝周期往往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说漂亮话的皇帝不一定是好皇帝。后来的官员们都学会了《大明王朝1566》中王用汲的话,先让百姓苦一苦,骂名由我来背。这样的官多了,王朝就有崩坏的危险,那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在我看来隋炀帝与唐太宗都要不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