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实录丨12/2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校友分享会
在12月2日,Pomona College(波莫纳学院)2014届校友黄睿雯牵头组织,邀请其他顶尖文理学院校友走到了一起,在深圳为对美国文理学院和博雅教育感兴趣的家长和学生举行了一场公益的校友分享会。
因为中文翻译的关系,中国大部分人对“文理学院”和“博雅教育”总有各种望文生义的误解。比如,认为“文理学院”就是美国的专科或者社区学院,十分容易录取(好些文理学院比常春藤还难录取);或者博雅教育就是适合人文社科教育,只适合偏文科的学生(文理学院践行通才教育,学生文科、理科都要涉猎)。
所以,活动的开始,Pomona学姐首先简单介绍了一下何为美国“文理学院”,以及博雅教育的理念。
▼
为了能让各位来宾更加直观了解自己母校的情况,各位校友们还提前精心制作了PowerPoint,附上了学校的最新数据(借此机会,校友们也得以看回以前的照片,纷纷表示好怀念好想回学校呀~~)。
虽然原定活动流程计划,每位校友只用10-15分钟时间介绍母校情况。但是实践证明大家谈到母校都说一发不可收拾,对母校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在文理学院经历的怀念之情都一发不可收拾,简直挡都挡不住。
但是各位校友都是隐藏的段子手,各位听众也听得津津有味,经常笑得乐不可支,希望校友能再多讲点自己的经历、自己母校的特点,以及博雅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活动中有3位校友的母校都位于美国东海岸(Middlebury College、Hamilton College、Bowdoin College)。2位校友的母校则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附近(Pomona College,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也为大家展示了东西海岸气候的巨大区别。大家看到了东海岸秋季的红叶美景(也看到了冬天厚厚的积雪),也看到了加州四季如春宜人的风光。
针对地理位置,东海岸的校友们也给习惯炎热气候的深圳学生提出了特别提示。
到场校友有两位是从文理学院毕业后去芝加哥读研究生的,也有在大三去了英国的综合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交流的,因此都切身体验过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的不同,为听众分享了在两种大学中截然不同的经历。
到场校友有两位在为母校做校友面试官。因此也为大家分享了,他们在面试学生的时候都在考察什么,而这也反应了美国大学的招生哲学。
最重要的是,校友们都很坦诚对文理学院的看法。优点当然毫不遮掩,对于坊间流传的文理学院的劣势我们也有自己的看法。
比如,针对文理学院办学规模小、校友网络小这一点,我们都体会到,虽然文理学院的校友网络没有综合大学的校友网络大,但是文理学院亲密的人际关系使得校友互相之间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更高,所以文理学院的学生往往更能得到校友热心的帮助和回复,cold call或者cold email的回复率也更高。
另外,Pomona的学姐也提示到,完全可以通过大三交流或者读研究生来扩大自己的校友网络。
而且,在文理学院,因为中国学生较少,我们也得以与不同背景的人培育高质量的友谊,而不仅仅限于中国留学生的圈子,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和文化。
而对于博雅教育所培养的“软实力”,包括英语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思辨逻辑能力是否能让一个人走得更远,我们也给出了肯定的看法。
在文理学院获得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对不同文化和意见的包容能力也让即使是不同文理学院间的校友之间很快互相认同。
虽然文理学院有不少的共同点,包括小班教学、严谨治学、亲密的人际关系,但是不同的文理学院也各有特点和文化。校友们也为大家特别展示了各自母校的校风,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典型的“Middlebury"或者“Claremont McKenna”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的、各校毕业生的常见出路又有什么。
到场校友从事的行业十分多样化。有科技新闻报道、金融行业、社会企业、教育创业和投资咨询。
因为是已毕业校友的身份,我们不但了解学校,而且还有了一定的社会历练和工作经验,得以反过头来思回顾文理学院的教育为我们带来的影响。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各种直播和微信群手段,但还是线下的互动使得讨论更加高质量,校友间的探讨有来有往,碰撞出不少火花。在探讨过程中校友们也得以坦诚、开放地表达自己观点,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当天来的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已经对文理学院有一定了解,还有已经到访过学校的。他们抓住这个珍贵的机会,向校友们提出了相当高质量的问题。
在会后,许多家长与各位校友进行了一对一交流,并表示听了校友们过来人的第一手分享以后受益匪浅,更加希望去文理学院接受博雅教育。
其实,校友们并不是认为文理学院适合所有中国学生,但在百忙之中抽空做这场公益分享会,是希望能从文理学院受益的孩子不要因为不了解或者误解而错过了能改变你一生的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