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小米更可爱
已经推送过小米的好几篇文章,比方说,她把老师的“皮带”说成“腰带”,她说谢安的夫人逗谢安为“撩安”,她与她妈妈斗嘴,说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却“不幸短命死矣”等等。这些文章都显示出这丫头可爱机灵甚至骨子里有些调皮,惹人喜爱。小米还有多篇出彩的文章,为了让更多孩子的文章能推送出来,我一直压着未发;但昨天见了她本周的文章,却决定一定要提前发出来,以便让更多的人欣赏、学习。因为她的文章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与很多同学的不同的世界。
小米同学是这样写的:
语文课,老聂向我们介绍了苏洵、苏轼、苏辙一家子。然后抛给我们一个问题:苏洵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怎么会把自己的儿子起名为“轼”和“辙”呢?
下课后,我便一溜烟跑到书柜前,找到那本《古代汉语词典》,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了它。
找到“轼”字,原意为“车箱前面供人凭依的横木”。我想,苏洵应该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值得被人依靠、被人重用、低调的为什么做贡献的人吧?
再找到“辙”字,它有许多意思,其中一个是“车辙”之意,在《老子》二十七章中一句为“善行无辙迹”。从此看,苏洵应是想让他成为一位善良的、不嚣张的、做姨事不刻意留名的人。
我继续查阅,却在《左传 庄公十年》发现一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遂逐齐师’。”这一句居然同时有“辙”与“轼”二字,想来苏洵也有可能是因此句而为两个命名的吧?
正当准备合上之时,突然想找找老聂名字的意思,顺便去损损他。
于是便找“聂”字。嗯,“附耳私语”……
我不甘心,接着找,突然眼前一亮,找到了一句话:“把肉切成薄片。”
我又坏笑着往下找“传”字。有“传授”“转授”之意。
“把肉切成薄片转授给什么呢?”我忍住笑往下找。找到“安”字。
安稳,稳定……
真讨厌,居然组不成一句话!
平息了一下自己有服的心,突然好奇起自己的名字来。
“嗯,'郑’字无意,只是姓的话……'小’字,细微,渺小,卑贱……”
我脸色难看起来。再查“米”,剥了壳的稻子!
我万分气愤:郑小米,居然成了“姓郑的卑贱的剥了壳的稻子”!
可恶!没损到老聂,竟损到自己了!
语文,可真是一个“好”东西啊……
六班教室原为高中所用,室内张贴有唐宋八大家的画像及简介,自然少不了三苏。某次不知因何讲到三苏,讲到“轼”“辙”,联想到《曹刿论战》中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于是想让孩子们猜测一下苏洵以“轼”“辙”为两个儿子的名字的用意,其实就是让他们查查二字之意,并为初三学习《曹刿论战》埋下长长的伏笔。
老师随口一说,但小米却用心去做!她利用班上的《古代汉语词典》(开学初两个班各买一本以备同学查询),去查“轼”,去查“辙”,然后选择认为合理的解释,去揣摩苏洵为二子取名的想法。能去动手查工具书,能有自己的判断与选择,这些充分显示小米的探究热情与较强的辨析能力。而这种意识与能力较之曾经文章的刻意轻松与欢快,更显珍贵。
好学生不是坐在那儿等着老师去“喂”,而一定是充满兴趣地主动去“觅食”,其效果一定比老师的“喂”要好得多。
这篇文章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主动去“觅食”并沉醉其中的小姑娘!
这位小姑娘解决老师的问题后,童心顿起,又去查老师名字的含义,又去查自己名字的含义。损老师未果而严重自损,“伤感”之余依然是满满的幸福。这是语文带来的幸福,是探究带来的幸福,是兴趣带来的幸福,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幸福!
尺子可以见证躯体的增高,而文章则可以见证心智的成长。小米的文章让我们看到:理性的萌芽在一片童心童趣中潜滋暗长。这正表明这孩子在不断进步。
希望有更多的小米涌现出来,因为这样的小米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