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115:古城之美
高中拓展悦读115
古城之美
一、趣味集锦(社交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
二、古韵寻音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赏析】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三、热点时评
“作之不止”,方有不凡
《人民日报》杨卫国
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要想避免中途出局,必须拥有持久的耐心和坚韧的毅力。【直入主题,提出观点】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则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启示人们,在时间的累积与行为的重复之中,蕴藏着惯性的力量。
不禁联想到《资治通鉴》记载的一则故事。战国时,魏国国君安釐王与孔子第六世孙孔子顺谈及某人,认为此人有作秀之嫌。对此,子顺回答:“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也就是说,无论动机如何,一个人只要持之以恒地做好事,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习惯,最终让习惯与本性自然融合。可见,推动良好的行为在实践中形成习惯,关键在于“作之不止”。【事实论证,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人贵有恒。事实证明,但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无不是有恒心、有毅力的强者。他们聚焦主要目标,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在坚持中集聚力量、成就作为。“时代楷模”王继才在条件艰苦卓绝的开山岛上为国守岛32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当代愚公”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区,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古人说得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葆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蓄积水滴石穿的韧劲,一个人终将在平凡中书写不凡。【事实论证,关联当下,坚持不懈,终将不凡。】
“作之不止”,关键是要向上向善,将好的品行、好的习惯贯穿始终。否则,一旦思想迷航、行为迷失,只会误入歧途,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前不久,多名落马高官的忏悔书或处分决定公开展示,引发不少人的思考。其实,很多贪腐分子初入官场时,也曾严格要求自己,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随着日益掌握权力,他们逐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最终积小错为大错,积小恶成大恶。习惯中也藏着魔鬼,令人不得不思之、慎之。【事实论证,坚守正道,防微杜渐。】
“作之不止”,本质上也是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过程,警示我们以坚定的决心和意志不断。
纯洁党性、修身律己。宋人吕本中在《官箴》中总结:“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这是对封建官吏的要求。对于今天的领导来说,为官从政更当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时刻强化自我约束,及时清除非分之想、不善之念,不给思想开“天窗”,不给行为留“暗门”,真正做到心有所惧、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勇于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才能以苦干实干赢得群众的衷心认可。【论及时政,坚守本心,严于律己。】
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要想避免中途出局,必须拥有持久的耐心和坚韧的毅力。严格以求、“作之不止”,不是为难自己、屈就自己,而是改造自我、成就自我。崇德向善、“作之不止”、勇毅前行,一个人终能让好习惯转化为行为自觉,抵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遇见更美好的人生风景。
【卒章显志,“作之不止”,改造自我、成就自我。】
【精读细思】
本文虽是侧重时政,但其深刻观点对于我们普通人为人处事,亦是意义非凡。凡事贵在坚持,心理学上说21天形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必然带来好的回报。因此,我们要多积累和养成好的习惯,慢慢地,积小善而为大善,积小成而为大成,人生终将不凡。这个世界最厉害的人就是自律之人,自律之人往往能够坚持所选、坚定前行,结果多是所向披靡。对于我们中学生学习而言,也同样如是,努力学习,“作之不止”,终将不凡。与君共勉。
四、美文品读
古城之美
陆向荣
“一水抱孤城,烟渺有无,柱杖僧归苍莽外;群山朝叠阁,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莽莽哀牢山深处、悠悠红河源头,隐慝着一座古意浓浓的小城,它就是南诏国故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山。
云南多古城。有人说,大理古城是旧城寻梦,民族风情浓郁;丽江古城是故城诗韵,小桥流水人家。巍山古城之美,似乎无法用太明亮的词来形容,但它的那种世俗古朴,那种陈旧的伤感却让你无法回避。古城虽小,却孕育过盛极一时的南诏文明,见证了无数气壮山河的故事。作为12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称雄于中国西南边疆的南诏王朝的发祥地,它承载了一段重要的历史,在中国文明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千百年的风雨沧桑远去,巍山古城,如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留给后人的,是一种朴素自然、宁静和谐的历史的纯美,人间的大美,像一瓶醇香的老酒,品的就是那股历经久远的弥香。
苍凉凝重的古城墙,幽深曲折的青石巷,这是一座还没有被现代文明打扰的古城,时光,仿佛在这里定格成经典的永恒,随处可见唐诗宋词中才能到的意境。漫步古城,一栋栋“三方一照壁”或“四全五天井”的古民居,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随意镶嵌在古城的各个角落;清一色的土木结构,青瓦坡顶,古朴典雅,登高远眺,瓦屋面鳞次栉比,古意沉沉。在这里,即便是一扇门、一扇窗、一个柱础、一只飞檐,也无不是富有灵性的、醉人的美感;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根横梁、每个斗拱,无不透出浓浓的醇味,又仿佛吹过的一丝淡淡清风。
二十五条街、十八条巷,纵横交错。青石板街油光可鉴,泛着上古的光芒,街边林立着错落的小吃店、理发店、客栈、马具店、碑刻店及大大小小的茶馆。在这座小城,生活的节奏像平缓的红河源一样沉稳,那穿着朴素的挑担小贩,那依门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那慢行于市的路人,都会给你一种看泛黄老照片的感觉。每逢大街天,古街上便又多了些五花八门的棚帐,摆上绣花鞋垫、草墩土罐、油粉凉虾,背背篼的,拿扁担的,熙来攘往……站在拱辰楼俯瞰云南最长的步行街——南诏古街,活生生一幅清明上河图,惹人怀想。
“芦笙一响,脚杆就痒。笛子一吹,调子就飞。”每逢喜庆佳节,古城街头随处可见彝族传统歌舞——打歌,那变化万千的舞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纯朴动情,优美的舞姿千姿百态,让人心醉。傍晚,幽静的蒙阳公园里,一场清新雅致的南诏古乐开始上演,悠扬的乐声仿佛使人们回到了繁华的大唐时代,看到了长安古城人民安居乐业的欢乐情景,又仿佛看到了唐王把“龟兹乐”等大型乐舞赠给南诏古国,南诏王向唐王敬献大型乐舞《南诏奉圣乐》的热烈欢腾场景……这一切闪烁着人性感悟的清新韵律无处不充盈着真、善、美,让人如痴如醉,不知归路。
亘古不变的的哀牢山,青翠而挺拔,长年默守着这一方水土;蜿蜒曲折的红河水,夹着故国遗物与民情风俗,带着温情和眷恋,在城边生生不息的流淌;鸟道雄关丫口深印着马蹄印的青石板驿道,延伸的是茶马古道上不老的记忆;龙于图城遗址上的残砖碎瓦,向世人诉说着一段巍山彝族先民铁马金戈、征战南北的骄人历史......漫步古城,使人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隧道,从滚滚红尘跌入历史的画卷,回到了昔日繁华的南诏故都,一时间让人产生了错觉,不知是自己回到了历史,还是历史根本就不曾远去。
然而,人生匆匆,无法回头。世人正因无法回头,所以需要怀旧,需要走进巍山这样的古城寻觅梦想。即便你再次回到那喧嚣的尘世中去,记忆,也将永远停留在这个神秘幽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