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帅陈忠和:五年级接触排球 曾在农场当农民
陈忠和出生在1957年的闰月八月十五,也是福建传统中的状元节。他出生在福建漳州龙海石码镇解放东路159号的陈家老宅里,陈忠和的母亲一共育有两子两女,陈忠和排行第四。家里顺序是大哥陈平和、大姐陈淑贞、二姐陈淑丽。陈忠和父亲曾在航管局当过船员、轮机长,他长期跑船往返在厦门和龙海之间。大概是久在大风大浪中闯荡的缘故,陈父对待生活,就如海员对待出航一样,总是以乐观和努力的态度。陈父对子女很宽容,很疼爱。母亲许茹珍,是一个典型的闽南家庭妇女。她勤劳善良,安于本分,克己待人。闽南人素来有“重男轻女”的色彩,陈忠和是最小的儿子,自然得到更多的宠爱。最先接触排球是在小学五年级。当时,爱蹦爱跳的陈忠和,田径基础不错,体能也挺好。小学体育教练蔡亚忠挑上他进入校队,是因为他个子比同龄人高,而且家里人都支持,特别是陈父喜欢看排球,是个排球迷。小时候,陈父只要在龙海,必定要带上他去公园球场,当一回排球观众。少年时的陈忠和,读书一般,有时也会淘气,如上课时精神不集中,常有小动作,下课时会顽皮爬树之类的。老师上门告状的事,时有发生。好在,陈父对此十分理智,他是以引导教育为主的。后来,在陈父的积极支持下,陈忠和参加了小学的排球队,师从蔡老师练排球。从此迷上排球,专心致志。不久,就打上小学校队主力。 陈忠和快从解放东路小学毕业时,正逢龙海要举行排球比赛,学校便抽调一些喜欢运动的学生组成临时排球队,陈忠和也在其中。从小带弟弟的大姐对时任龙海二中排球队教练的丈夫周宁安说:“能不能把忠和调到你的球队,我也好照顾他。”大姐陈淑贞当时是二中的校医,周宁安也早就有意把忠和调到自己的门下,这样,小学毕业后考上龙海一中的陈忠和被周宁安要到了龙海二中,一边读书,一边参加学校的排球队,在排球场上,陈忠和迎来了长身体、学技术、练思想的大好光阴。在周宁安教练的指导下,系统地从排球的下三路开始,接受正规训练。这样一晃就是5年。大姐夫周宁安当时是龙海二中的体育老师,原来专项特长是篮球。20世纪60年代,日本“魔鬼教头”大松博文带队访华,周宁安有幸参加了全国组织的学习观摩。他从此迷上了排球运动,改行当排球教练。周宁安现在住在龙海体委1991年分的房子,客厅的“八骏图”就是小舅子送的,上书“乔迁志喜,弟忠和贺”。“忠和特别懂事,姐夫当教练,他就表现得比别人更勤奋,更努力。”周宁安说。二中的排球场是队员们自己修的,拉泥土是重活,“他一定要当板车头,这是最累的,让他在后面推都不干。怕别人说闲话。” 1976年冬,袁伟民被任命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就在袁伟民走马上任,率领新组建的队伍开进漳州基地训练的时候。高中毕业后的陈忠和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与当时的大部分毕业生一样,如果考不上大学,又进不了专业队,那只剩下华山一条路:“上山下乡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当时,陈忠和因为身高不够基本要求,进不了专业排球队大门。1976年7月,陈忠和走上了上山下乡之路。有人说,上山下乡对于陈忠和,是人生的一大珍贵财富。2003年,成了世界冠军教练的陈忠和回忆此事时,微笑着对记者说:“我下乡的地方叫做秋租农场......”陈忠和是一个面对现实的人,他默默收拾行装,在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中,在父亲的护送下,来到了离龙海市区13公里处的东园公社秋租农场,插队当知青。知青生涯是艰难困苦的,农场的生活是单调的。陈忠和没有更多想法,他只是努力去面对。与陈忠和同批插队的知青队长郭柏川回忆道:“陈忠和很随和,干活出工很卖劲。乡下就是这样,我和陈忠和有时也会陷入一种无奈的心境之中,常常会扪心自问:难道就这样一辈子沉寂在乡下?也就在这一阵子,我们都学会了抽烟、喝功夫茶。不过,陈忠和是乐观派,他不管干什么农活,都是有说有笑的。一日三餐,就着食堂里的粗茶淡饭度时光。白天,他和农民一样,面对黄土背朝天,耕地种粮。晚上,他和大家一样,守着烛光打扑克,或者谈天说地。陈忠和的另一位“插友”说,陈忠和朋友多,人又和气。他撑船到镇里出售西红柿时,常常是半卖半送的,上千斤的西红柿,一天之内说说笑笑中,可以全部脱售。知青队人均土地八九亩,人少地多,水田又大都是种水稻,知青们农忙时节总是忙不过 来,起早摸黑连续干,累得人都站不住了。陈忠和在农场,几乎什么农活都干过,他插过秧、种过地、卖过鱼、售过菜,后来,他还当过农村小学的代课体育教员。总之,陈忠和在农村,前前后后一共干了八个月。当年的“插友”们比较一致的说法是:陈忠和生性随和,“会做人”,他懂得和任何人相处,保持良好的友谊关系或者等距关系。他们说,陈忠和成了世界冠军教练并不奇怪。因为在中国,“做人第一,做事第二。”“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做事”是一阵子的事,只有先会“做人”,才可能会“做事”。陈忠和在“广阔天地”没有白呆,他走出社会的第一步在农村,了解了中国国情,锻炼了自己,感悟了人生。人生,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事情你都得去面对,去适应,去寻找转机,直至达到那美妙的境界 。1977年,福建省准备成立青年男子排球队,要到墨西哥参加国际比赛。青年队主教练叫许夕通,也就是中国女排前国手陈亚琼的姐夫。他马上想到了借调陈忠和,参加全国比赛试试阵。因为他看过陈忠和比赛,觉得是个“万金油式”的球员,进队可以马上使用,或者当个过渡性的队员。当时身高仅有1.77米的陈忠和,在二队只能当个后排的替补队员,这对一贯打主力的人,是很重要的角色转换。而陈忠和安于本职,认真训练。比赛中,随时准备替补上阵,要不,就默默为队友送水送毛巾......但他默默的暗下决心,要刻苦训练争取进入福建省一队,每次训练中都做到竭尽全力完善自己的防守一传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弹跳能力弥补自己身高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