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二十多年中医路来源,高徒比名师更重要
一、高徒比名师更重要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在中医的传承当中,名师重要,还是高徒重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高徒要比名师更重要。
何以知之?如果说张伯祖先生没有把医术传承给张仲景,张仲景由此写下了《伤寒杂病论》或者说叫《伤寒卒病论》,我们怎么会知道有一个人叫张伯祖,他是张仲景的老师呢?我们把张仲景尊称为“医圣”,是因为《伤寒杂病论》传承了中医在汉朝之前的临床典范,或者说是汉以前医学实践的一个规范本。因此说高徒更重要。
而你们是中医的大学生,是中医的未来,是中医的希望,中医最终会走向哪里,要靠大家来传承。
二、我的中医基础之路
1、兴趣之始
本人从小受舅舅的影响,对中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刚开始跟他学习气功、导引、参禅、打坐、易经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我对国学和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他经常能表演一些神奇的事,比如说我拉肚子,他就用一根小小的银针,扎两个地方,中脘和合谷,我的腹泻立刻就停了。我觉得很神奇,就这样一点一点,耳濡目染地受他影响,我喜欢上了中医。
2、中观正见与临证观象
舅舅小时候身体不好,有胃溃疡,胃酸非常得多。那时候他在农村把鸡蛋壳焙干以后研末冲服,用这个土方法治好了胃酸过多的问题。有部队上的医生下乡巡回医疗时,他就偷偷在旁边学习针灸。他又和这些医生要了针,找了许多当时能够找到的赤脚医生的《针灸手册》,然后在自己身上进行练习。舅舅非常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怎么进针,怎么准确地扎一些穴位。他的针灸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练出来的,只要手能够到的地方,全部扎了个遍。他还告诉我,后脑门有哑门穴,进针时一定要小心,当刺进去有橡皮感时一定要迅速退出来,否则被扎的人就会晕倒。他说当时就自己扎过,扎得晕倒在地,过了半天,醒来时鼻腔里有血,幸好没有死掉。扎穴位时,古人讲进多深都是有道理的,我们既不能胆小怕事,也不能胆大妄为。学中医要先学做人,讲究中道,中观正见,就是我平时讲的做人要不偏不倚。
我们在学习中医典籍时,更要学会观察事物,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把这种方法运用到看病当中,叫做临证观象,就是平时讲的会不会察言观色。有些人能把《黄帝内经》背下来,能把《伤寒杂病论》倒背如流,但还是不会看病。原因就是不会临证观象,不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块。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临证观象,说简单点,就是有没有眼力见,能不能察言观色,在临床当中通过一些细微的地方去发现它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当中可以通过病人的言行举止,通过望闻问切发现许多潜藏的问题。只要用心去观察,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变得非常厉害了。
3、传统文化与中医
因为古人和我们有时代的差异,所以我们学习古人的东西,要先做到腾空自己,有一个空杯的心态。我们向古人问道、学习,首先要对古今圣贤恭敬,做到真信、真学、真用,才会有真效。
我从十三四岁开始就对传统文化和中医产生了兴趣,所以上大学期间,老师讲到的阴阳五行、脏腑、藏象、经络等,我非常熟悉,丝毫不陌生。我是属于不怎么用功的学生,但是上学期间学习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包括了儒释道三家,也包括很多医学经典的东西,而这些给我以后的临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医可通大道,医乃究天人性命之学,因此古今圣贤对天地人的认知,对医学的认识以及对世界宇宙的认知,我们都应该很好地去学习,汲取营养为我们做好中医打下基础。许多人可能认为,行医就是一个技术活,好好地学医学知识就可以了。其实许多功夫都在医术之外。如果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感受和感知,那么学中医时会感觉非常清晰,非常容易,同时觉得非常有趣。当我们有兴趣时,就会孜孜不倦地去学习。如果只是为了考试被动地去学习,老师画一个重点,我们就把这段文字背下来,那么请问一下,生命有重点吗?对一个生命来说,哪句话是重点呢?哪个方是重点呢?哪个理论是重点呢?恐怕都不是,我们都要去学习,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我在大学期间对诸子百家许多东西进行了一些学习,尽管是懵懵懂懂,但通过学习以后,越来越认识到打基础是多么得重要,不同的知识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三、我的中医临床之路
1、从无到有,打响中医
上完大学后,我回到家乡行医。刚开始在一个小县城当医生,当时的中医科门可罗雀,病人非常少。当时人们对中医的认识,中医是慢郎中,就是金银花、胖大海泡茶喝,八角茴香、草果卤一下肉,最多用些中成药,嗓子疼就用板蓝根冲剂、银黄颗粒。我很惊讶,中医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当时满腔热血不知道怎么去发挥自己的中医才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们要亲自去称量,亲自去服药,亲自去煎煮。记得有个病人是我的邻居,肚子疼,那时候我大学还没有毕业,这该怎么治啊?《方剂学》当中有个半夏泻心汤,我一看他腹痛,脉一摸,是弦滑数。弦主痛,主瘀,数主热。再看舌苔,一半有苔,一半没苔,半边红半边白。当时我就用了半夏泻心汤,剂量按原方不动,给他开了两副药。按书上写的去渣重煎,喝下去,没想到病人吃了第一剂后,病就豁然而释。这么好的疗效给我树立了很大的信心。
我记得刚上班时,有个扁桃体化脓的病人,体温38.6℃,打了几天针,烧还没退,他就找到我,问中医能不能治扁桃体炎?我当时就开了一个方子,就是《百病良方》里第一个治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方子:蒲公英30g,大青叶30g,银花15g,连翘15g,黄芩15g,赤芍15g,丹皮15g。这个方子是民间的一个单方,是个经验方,以清热解毒为主,用了凉血活血的方法,运用温病的学术思想来立的方。它是从气分和血分一块调治的,因为咽喉扁桃体红肿热疼,而且充血。当时就开了两剂,三个小时喝一次,一副药分三次喝,必要时一天可以喝两副,如果体温还高可以加石膏、柴胡,还可以加送服六神丸等。吃完这个药,病人很快就解除发热了,扁桃体疼痛感减轻了,当时患者就大呼:“谁说中医不治急性病啊,我看效果蛮好的嘛,吃了一副药烧就退了,效果这么好,一点也不比西药慢啊!”
还有一些住院病人请我去看病。当时有个咳喘的老人,来的时候家里人还扶着,颤颤巍巍的,走路喘息不停,打针老是不好,他说晚上睡觉躺不倒,要靠个东西。我一想,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我就开了小青龙汤,病人吃完一副药以后,咳喘明显减轻,但是眼睛有点泛红。我就意识到,我辨出了小青龙汤证,但是兼夹有化热的倾向我没辨出来。因此第二剂给予小青龙加石膏汤,很快就好了。
2、妙手回春,声名鹊起
就这样看好了一例一例的病人,我在当地也逐渐有了声誉,病人从一天一两个逐渐到一天五六十个,甚至越来越多。因为在县里的工作比较突出,这时市医院想把我调到那里去,于是我到了第二个工作单位——河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刚到医院时,病人非常得少,因为当时年轻,没有人找我看病。头一个礼拜,连续两天坐冷板凳,无人问津。我当时就想,那就好好地看书呗。
到了礼拜三,来了个奇怪的病人。他的牙齿不停地颤抖,每天在子、午、卯、酉四个时辰就发作,每次颤抖都在一小时左右。我当时估计没那么长时间,但是他整个面部的肌肉都已经痉挛了。这个病人还有一些基础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便秘等。其实他来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是内经里的原话,而具体操作,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个方子,叫做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我看这个病人就像一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就运用这个方子进行了加减化裁。我之前没看过这个病,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就起了个“牙颤证”的名字,其实它就是神经系统的一些问题。过了三天,病人应该周五下午来,但是没来,好多人就说肯定无效啊。我当时想的是,按理论来说应该行,或多或少会有效的。结果周一那个病人来了,非常开心地说:“这药太神了,我喝了第一次,牙齿基本上就不抖了。喝第二次,大便就通畅了,整个身体就轻松了,美美地睡了个觉。把药吃完了,发现对血糖也有好处,早上起来血糖也降下来了,血压也下来了,你这药能降血压、降血糖吗?”我说中医和西医不一样,中医讲究整体的、运动的观念,是通过辨识疾病的症候来治疗疾病的医学,与西医完全不一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因为这个病人大呼神奇,喊声非常大,使得好多旁边的病人都过来问怎么回事。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他治病求医的过程,讲得眉飞色舞,简直和讲评书一样,然后好多病人就说让我给看一看。没过一个礼拜,病人就开始要排队了,又过了一个月,病人越来越多,一天甚至七八十个,中午根本没法休息。好多人说,这么好的大夫,肯定是外面来的医生,就堵着让我看病,不让我走。所以我经常就在旁边赶快吃完饭,又赶过来给这些老百姓看病,早晨第一个到医院,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医院。之前药房的工作人员跟我讲:“马大夫,你尽管开,你能开多少药,我就能抓多少药。”后来他就说:“哎呀,马大夫,你少看两个吧,我实在抓不动药了啊,晚上睡觉感觉浑身骨头都松了,脑子里全是抓药的场景,感觉自己都快疯了。”说得我感觉非常抱歉。
病人越来越多,为了排队拿号病人发生过许多争执,所以医院决定每天限制挂30个号。中医看病要望闻问切,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的病人,你两三分钟就把人打发了,病人感觉也不好。虽然每天限制30个,但实际上也要看五六十个甚至更多病人。
在这样大量的临床当中,我总结出了许多的经验。医生的老师,第一个是来源于经典,来源于书本;第二个就是患者,患者用他们的生命、疾病显象来成就了我们,使我们获得更大的提升。因此我们也要感谢患者,而不是抱怨患者。
我们要把许多的中医理论应用到临床当中去,实践出真知。许多理论非常漂亮,但是真正到临床验证时就会发觉是纸老虎,根本就是无效的。而有些东西非常平实、直白,用起来效果却非常好,疗效可以重复。我观察过,能够脱颖而出的往往就是经典、经方。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为止,我读了十个版本的《伤寒杂病论》。我觉得要成为一个临床高手,在他四十岁之前,《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应该随时随地拿在身边。那么我读的十个版本是哪些呢?有敦煌本、唐高继冲本、千金翼方之伤寒、康平本、康治本、桂林古本、湘古本、宋赵开美本、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为什么我会读十个版本呢?因为我在读《伤寒杂病论》时,许多东西搞不清楚,看注家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那怎么办呢?我读原文时,总是从头到尾地读,里面许多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越来越清楚。许多当时搞不清楚的东西,我们可以先存疑,不要轻易否定它。到一定的时候,你再来看,就会发现它非常真实。如果你自以为是,任意去篡改它,那就不是真实的临床了。
后来因为工作表现突出,我直接被任命为中医科的主任,当时是我们医院最年轻的主任,还只是一个住院医师,所以引起了医院的很多争议。可是院长力排众议:“像马医生这样的医生,社会效益这么好,临床效果这么显著,病人这么多,你们谁能做到?谁能做到,就叫谁当科主任。”这是唯才是用。
中医讲究得是什么呢?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为之圣,问而知之为之工,切而知之为之巧”。现在好多的培训把望诊完全阉割掉了。我们现在望的是什么呢?化验单、仪器检查的结果、病人几手以后的资料、病历本,而不是病人当下的状态。我们对他当下及以前的状态根本就没有把握或者说很少。望、闻、问、切,按照这个次序排列,那我们看病就是这个次序。理法方药,这也是看病的次序。我们选方用药,理法方药要一以贯之,望闻问切要全部做到,四诊要合参。许多的病,有时候通过望诊,或闻诊,或问诊,或切诊,当下我们就能知道。通过四诊合参,我们就把它的时间、空间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就定下来了。因此,我经过临床的积累,提炼总结了三句话:天地人合参,神气形同调,病脉证并治。这是什么意思呢?张仲景常说:某某某病脉证并治。病人来时,我们要认识疾病,掌握他的脉,这个脉不仅仅是指寸口的脉,主要指天地之道与人的脉相感应后在我们指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觉。久而久之,你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应,一摸脉,病人的病你就能了然于心。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玄,但其实好多临床医生可以做到“久病识脉”、“屡用达药”。经过长久的看病之后,你对脉的认知就会越来越深刻,就屡用达药,用一些方子时,你就知道哪些药是真正有效的,哪些只是花架子而已。
3、更上一层楼
2009年,在医院的推举下,我到北京的一家医院做院长助理,进行学习。当时觉得自己在学术上、医术上达到了一个瓶颈,想到北京来找高师们指点自己。但是机缘不凑巧,待了一段时间,也没碰见高师来指点,后来就回去了。在北京期间,我认识了许多朋友,也学到了医术之外的很多东西。我从医术上小三元的形气神观察到了天人地之间的关系,使自己突破了一个瓶颈,感觉好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事实上,当时自以为自己是很高明的,而没有深入到经典中去研究。后来翻阅好多的经典,发现很多东西古人不但研究了,而且研究得非常深、非常透,这使我非常震惊。这时候我就从一个简单的小医生的角度进行了反思,如果一直对经典不熟知,那我做一辈子的医生也就是一个糊涂蛋。高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只有高度足够高,我们才会看得更远。我经常去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去听很多老师的讲座,获益匪浅,让我在不同层面都获得了提升。在与同道交流以及教学生如何诊病、看病的过程当中,教学互长,也使我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学生也是老师的老师。
2013年,我来到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创立了中医科。一直到今年三月份,我整整待了三年。这三年的医疗活动,使我的学术又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示。在北京看病和在地区看病,病源和病种有相类似的,还有很多不相同的。因为病人来源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心理状态,这些对疾病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造成了很大的差异。那么我们在临床当中,究竟能不能用中医,能不能用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看病呢?可以肯定地回答:无论你是哪种人,中医的诊疗思路方法完全可以诊治。
4、行医二十年的体悟
到今年为止,我独立行医已经二十年了,病人超过二十万人次,诊治过三十多个民族、世界各地的病人。作为一个医生,如果没有大量的病人进行实践,许多理论知识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再好的理论架构也只能叫做空中楼阁。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才能客观、公平、公正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体会到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劣势。我认为医学只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存在中医和西医之争。正确的医学对人类有益,错误的医学对人类有害。
许多的西医同道经常会喊我去会诊,大多都是一些病情比较危重、比较急的病人,还有一些疑难杂症,特别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疾病。但是我喜欢看稀奇古怪的病,因为这些疾病很有趣,研究起来很有意思。如果能在蛛丝马迹中找到最核心的问题,你会发现通过中医理论的联系以后,有些疾病真的能够豁然而释。很多疾病看起来复杂,治起来却很简单。还有些疾病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顺藤摸瓜一步一步去深索时却发现它里面是很深奥的,只是显露在外面的像很浅。
好多人说,我只要会治感冒就行了,别的病我就不管了。其实你如果真正地会治感冒,能分析出哪个是感冒,那我觉得你会治感冒,就会治癌症;你会调人的形气神,就能够治疗疑难杂症;你能够天人地合参,就能治别人治不了的疑难怪病。
今年四月份开始,我成立了马新童中医工作室、马新童中医研究院,想通过中医的方法,运用古方来调治现代人的身、心、灵三层的疾病,发扬运用古人治病的方法,来解决现代人的疾病。比如我们用小建中汤,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但是大多数的药店里都没有饴糖这味中药,而且饴糖也不是有毒性的药物。按照这样发展,中医将走向一个死胡同。许多古方当中的药正在逐步丢失,现在都没有人会用了。现在炮制药材,包括一些药物本身都存在问题。有人预言中医将毁灭于药,但我觉得真正让中医灭亡的不是药,而是中医本身,是中医的传承人们。任何一个事物只有内部发生变化时才会被颠覆。
四、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好中医
现在在校的莘莘学子们,都有着热血沸腾的青春,都想把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怎么才能够在大学期间就准备好呢?还是一句话,熟知经典,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对经典的东西,一定要熟记熟背,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经常去吟诵。我建议刚上临床时最好是能够到临床一线去,特别是到社区、乡村、基层去当几年医生,因为那里有大量原始的病人供你去展示才华和能力,而不是拼命去写很多的文章和东西。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诊治疾患上,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时发表论文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当下好多文章都是抄,抄来抄去,没有任何的新意,我相信这样的文章,大家既不愿意看,也不愿意读。
我们学了知识后,心血澎湃,就想试试。试的时候,首先可以从自身下手,从小病下手,一定要试试看,一定要亲自实践。处方用药各方面要找有经验的人指点后再进行尝试,而不是随意妄为,用一些所谓的自拟方。经方要多用、广用;时方要择用、慎用;自拟方要慎用、少用。这是我对处方的应用和理解。十年成药,百年成方,千年成法,万年成理。一个药的运用没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很多东西就不确切;一个方子不经过百年的锤炼,就不能称为名方;一个法,没经过千年的考证,那就是行而不远的。因此,我们要以经典为师,以患者为师,以同道为师,以万事万物为师,这样才能使我们全面系统地发展,使自己的身心灵得到调整。只有自己的身心灵处在一个阴平阳秘、气血通畅的状态,才能更好地调整患者的身心灵。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