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理得”效应是如何影响你的?

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一些经历:

昨晚跑步的时候多跑了10分钟,你感觉自己离减肥成功更近了一步,于是早餐的时候,就心安理得的多吃了一个甜点。

晚餐吃了素食,也许,吃完饭回家的时候,你就会选择坐电梯上楼,而不是像往常一样爬楼梯了。

连续加班几天之后,终于有了一些闲暇,这段时间,或许你会理直气壮的请假去旅游,或许你会心安理得的在家看几部电影。

周末两天,一天时间用来参加了一场沙龙,或者看了一本书,第二天就想用来逛逛街、打打球或者和朋友们聚会,因为要“劳逸结合”嘛。

这叫做“心安理得”效应。意思就是,当人们采取了一个积极的行为之后,就会心安理得的松懈下来,不再去做另一个积极的行为。

比如说,放置回收利用纸篓的本意是,鼓励人们把用过的纸扔对地方,方便纸张的回收利用,但它会反而导致人们使用更多的纸张。

而且,这个“心安理得”效应,对你和你身边的人际关系也同样会产生影响。

你对你身边的朋友了解多少?

你能准确的说出身边朋友的喜好和需求吗?

你认为你身边的朋友,能多大程度的预测你的行为?

对于相识2年的熟人和相识10年以上的熟人,你觉得你对他们的评价,准确度有多高?

我们自认为,只要是认识了很长时间的朋友,我们就会很容易猜出他们的好恶和需求。

然而,有证据显示,我们认识某人的时间越长,就越不太可能猜准他们的喜好。

2

“心安理得”效应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行为科学家本杰明·沙伊贝翰所做的一组研究中,受试者需要填一张表,在1分~4分的范围内对118项事物进行评估打分,1分是不喜欢,4分是非常喜欢。

同时,受试者还需要预测,如果是自己的一位熟人朋友来填这个表,他们会如何打分。

有些受试者只能选择认识时间比较短的朋友(平均相识年数是2年);另外一些受试者要选择认识时间较长的朋友(平均相识年数是10年以上)。

结果很有意思——

相识大约2年的朋友,为彼此做出的预测准确度是42%;相识10年以上的朋友,为彼此所做的预测的准确度,竟然只有36%。

所有的受试者都感到惊讶,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朋友的了解程度竟然如此之低,他们以为自己对于熟人朋友的行为和喜好的预测能够达到60%以上。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和朋友之间的信息交换,通常发生在交往的初期,这个时候,彼此相互了解的热情非常高。

在初期,我们认为自己对他人的了解还不够具体和详尽,所以会在交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去预测对方的行为然后进行验证。

另外,在认识时间不够长的情况下,我们会更加倾向于给别人留下较好的印象,所以我们会主动的、有意识的去关注对方的喜好,关心对方所关心的事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热情劲儿就慢慢的降温了,新信息的交换也变得没那么频繁,因此,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喜好和信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更重要的是,受“心安理得“效应的影响,我们会把交往前期,了解到的有关对方的信息,视作我们对于这段友情的“付出”和“投入”。

当认为自己对这段关系投入得足够多,并且这份投入已经换来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后,我们就会顺理成章的认为,自己和朋友之间的相互了解一定很到位了。

当双方都认为关系足够密切、友谊足够牢固的时候,就不太会去注意对方在行为、喜好、信念、态度等方面的变化。

如果这些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或是比较细微,那就更不容易被注意到了。

3

从与人对话到与书对话:

上周星期天,我在创咖啡分享《DISC谈判技巧》。分享结束之后,一位刚认识不久的朋友,根据他的体验和感受,做出了一番评价。

另一位朋友,和我认识有六年时间了,听到那些评价之后,他迫不及待的发信息跟我说:“我太了解你了,我知道你的授课风格根本不像他说的那样。”

我反问道:“那你觉得我的授课风格是怎么样的?”

他很快回复了几个关键词,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词语,我沉默了。

他所描述的那种授课风格,是曾经的我非常推崇的,因为那时候,我以为大家都喜欢这种授课风格。

后来,我发现了自己的盲区,也看懂了培训行业的发展趋势,于是我开始调整授课风格,开始刻意练习,开始一点一点的改变。

那位刚认识不久的朋友,他对我的授课风格的评价,是相对比较准确和客观的。因为他只能看见我的现在,看不到我的过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