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竹:少年心事当拿云-我的1981年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少年心事当拿云

我的1981年

作者 | 薛玉竹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一本尘封的日记,一段难忘的过去。当记忆的闸门打开,时光倒转,早已消失的往事又重新历历在目。虽然没有金戈铁马,却分明能听到战鼓咚咚;虽说是正值青葱岁月,可偏偏能看到心事重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也许这正是识得愁滋味的开始呢!

1980年的12月31日,学校已经放假,绝大部分同学离校回家,只有极少数人留在学校。学校食堂让各班提前登记了人数,以便准备合适数量的饭菜。前几天刚进行完期中考试,看到考完后同学们高兴的样子,想到自己发现的一道又一道做错的试题,不由地对自己的能力再次产生怀疑。白天一整天几乎都待在教室里学习,傍晚时我独自走出校门去南寨墙上散步,北风凛冽,行人匆匆,看到西坠的落日,想到即将过去的1980年,想到刚刚结束的感觉考砸了的期中考试,内心里觉得这一年里虽进步不小但还是不够专心不够努力,提醒自己在接下来日子里一定要加倍补上。学校已经决定让我们这届提前一年毕业,几乎没有复习时间,激烈的竞争很快就会到来。晚上去教室学习,想到即将到来的高考,我在日记里写了首小诗为自己打气鼓劲:

《感怀》

冷风送新年,

切莫再冬眠。

要知风雪过,

便有热火天。

我一直对自己学习不够专心很不满意,时常责怪自己自制力太差没有恒心总是分心。在课堂上心猿意马,听课时听着听着走神是常有的事。实际上在我写这首小诗的时候就又分心了,专心学习的同学哪有闲心写什么小诗记什么日记!看到教室里没有回家的几个同学都在专心看书,我心生愧疚,赶紧合上日记本拿起了课本。

1981年1月1日,我和其他几个没有回家的同学早饭后早早来到教室学习,家在县城内的多个同学也早早背着书包来了。班主任王旺江老师来到教室,看到假期里仍有20来个学生在教室里安静学习,比其他几个班里的人都多,很难得的露出了笑脸,随后又多次到教室里查看我们自习的情况。教室内寒冷,王老师把学校发的烤火炉生着后放在讲台旁的窗根下,叮嘱我们嫌冷的话可以烤会火再去学习,我们对老师的关心都很感动。

1981年1月2日,元旦假期结束后开始上课的第一天。经过两天的休整,早操时同学们去得特别早,队列也排得特别齐,跑操时的口号也喊得特别响亮,果然是新年新气象!想到同学们在这寒冷的冬天起得这么早,不都是攒着一股劲儿吗?虽说前程无限,但终究还得每个人自己拼搏。学习艰难枯燥,高考竞争残酷,不说结果如何,单就过程来说,没有一颗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心,很难坚持到最后。想到这些,我也来了精神,同时倍感压力,不由心生感慨。下操后回到教室,我当即写了一首小诗:

《早操》

铃声驱梦神,

未到日出辰。

灯下操场上,

群集争强人。

班里有个同学叫李聚银,因为身体状况不好与我惺惺相惜,俩人私下交流较多。我把写的这两首小诗给他看了,没想到他看后大加赞赏,说有鼓舞士气的作用。聚银说学生会出的黑板报基本上都是抄报纸上的文章,很少有学生自己写的东西,一点都不接地气。他说他认识学生会主席,如果我愿意的话下期黑板报上把我的这两首小诗登出没有问题。我说我就是写着玩的,水平不高,没有公开示人的打算,他听后也就没再坚持。

聚银身材高挑、浓眉大眼,按现在的说法是帅哥一枚,但他有严重的肝炎,因而总是显得有气无力。感觉他这病也没怎么治,平时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常备一个暖水壶和一包白糖,时不时地冲杯白糖水喝喝。有些同学不自觉,要喝他暖水壶中的开水,他也不好意思拒绝;有人偷吃了他的白糖,他嘟囔几句也就罢了。

后来因为分班等原因,与聚银同学失联了,以后也没见过他。这些年与老同学们相聚,没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干脆对他已经没有一点印象。希望聚银同学一切安好!

升入高中后不久,就感觉自己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面临的挑战很大。一是不管怎么努力,总有记不完的东西总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像是遇到了“知识陡坡”,需要不断用力才能艰难向上行进。二是发现周围聪明人多的是,很多同学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自己强,原来引以自豪的智力优势不再,真正是遇到了“智力瓶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学习上多下点工夫,走“勤能补拙”的路。学习是逆势而行,学习是自我挑战。走这条路真的不容易,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厌学,也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半途而废!

升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打击是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试后的成绩排名中,我在班里排17名。学校给每班成绩的前三分之一同学发奖,    刚好到我这里没有。看到16个同学分别得了1-3个封面上印着红色“奖品”二字的作业本,心里是既羡慕又失落啊。

从小学到初中,在班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谁得过第三呀!但现在不行了,突然知道了什么是“天外有天”了。在以后的岁月里,还会不断让我想起这句话,当然每一次的想起,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提醒,也是对自身认识的一次加深。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仍是第17名,好像不断地努力也没起多大作用。放假回家,空手而归,心中全是沮丧。第一次没能带着奖状回家,见到父母和哥哥姐姐们不免有点胆怯,没有了往日的趾高气扬。好在他们也没过多注意这个,简单问了几句就各忙各的了。临近年关,正是为钱发愁的时候,他们哪有心思考虑别的事情!

不敢松劲,也不能松劲,自己的短板只有自己能想办法弥补。到了高一的第二学期,感觉自己慢慢开窍了,我的成绩终于有了突破,期中考试得了班级第10名,期末考试又得了班级第5名,终于找回了一点自信。暑假放假时,不仅得了奖状,还发了一个笔记本作为奖品,更喜人的是还有5元钱的奖学金!回到家里,父母看后高兴得合不拢嘴,仿佛在我身上又看到了希望。

进入高二,文理分班,原来的班主任张芳忍老师因为教文科地理不再教我们,接替张老师班主任的是校团委书记王旺江老师,兼教我们政治课。王旺江老师当时30来岁,是不多的的几个年轻教师之一。王老师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非常高昂。王老师以对学生管理严格著称,又懂得学生需要不断鼓劲的道理,经常在班里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往往使得我热血沸腾。王老师在班里提出的口号是:比学习干劲,比进步幅度!王老师对我和其他几个家境贫寒又学习刻苦的同学非常关心,使我至今仍感念不已。

1981年1月3日,晚自习结束后,王老师点了十几个同学的名字让留下开会,其中有我。王老师说,中考成绩已经出来但还没有正式公布,留下来开会的都是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王老师两次点名表扬我,一是表扬我学习专心刻苦,假期两天一直在教室学习;二是表扬我这次期中考试又有进步,班里排第2名。王老师说我们班与别的班相比还有差距,主要是在全年级的排名还有点靠后,还得靠你们这些尖子生继续努力。王老师最后又点了我和其他几个同学的名字,说我们几个有潜力,要争当全年级的学习标杆。

王老师讲话铿锵有力、干脆利落,每点到一次我的名字我都会感到像是头顶响了一个炸雷,心中震撼头皮发麻。这次意外考了个班级第2名,心里当然很高兴,但感觉王老师把我当成了班里的头号选手,心里又不免十分不安,因为根本没那个自信。散会后,我在座位上呆坐了一会儿,整理了一下当时的心情,又写了一首小诗:

《忐忑》

句句话,如晴天霹雳,似当头雷炸;如三月春风,似六月雪花。霹雳促我冲,只觉心惊肉麻;春风暖我心,唤跃进种子发芽。恐己不争气,枉图满口夸。重重事,致使我难话。心中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

文笔稚嫩,词不达意。但当时就是那样写的,只能原样照抄。

实际上,我的日记没记多长时间就停止了。班里有两个捣蛋鬼,不仅对我日记内页“翻者住手,里面有不愿意!”的警示毫不在意,也把语文老师反复强调日记、书信属于“秘密文学”、未经允许不能偷看的教育置诸脑后,不仅偷看日记内容,还向别人传播日记内容,结果引起很大误会,给我造成很大压力。

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我可不想再节外生枝影响学习,于是不得不终止了这项爱好,并用纸箱钉针把这几十页日记钉死。这个笔记本是我高中阶段得到的第一件奖品,一直保存着,几十年后拆开再看,发现好多事情在脑海中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时间真是无情!

学习是一件苦乐参半的事情,特别是竞争性的学习,需要在不断克服困难中艰难向前推进,对人的体力、智力、毅力都是一场考验。学习的日子枯燥漫长、困难重重,需要老师们不断给学生鼓劲,让学生振奋一下精神。如果说到了学生的痛处,就能起效于一时;如果是改变了学生的人生观,对一辈子都会产生影响。我喜欢听鼓劲的话,也喜欢给自己鼓劲。遇到学习困难,或者是心情烦躁,去寨墙上转一转,畅想一下未来的光辉前景,心头的乌云很快就会消散。

教导处主任刘清尧老师最善于给学生鼓劲。他的一番鼓动性极强的讲话,加上殷切的眼神和有力的手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记得刘主任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上大学是穿皮鞋与穿草鞋的分水岭”,至今记忆犹新。刘主任说,想考上大学就得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全县十几所高中几千名考生,一年也就考走一百来人,能考走对个人对家庭意义太重大了。刘主任经常在晚自习时间巡查学习纪律,看到哪个班说笑闲扯的人太多就会走进教室,先是一通严厉的批评,然后是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说到家庭的希望和父母的不易,常常使大家羞愧难当,学习劲头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并且能保持好多天。

王书义老师教我们823班、824班的物理课。物理课难学,大多数同学害怕,但大家仍喜欢听王老师的课。王老师上课的特点是逻辑性强,丝丝入扣层层递进,只要不分心走神,顺着王老师讲课的思路很快就会沉浸其中,听完之后会有一种收获很大的惊喜。

听王老师讲习题是一种享受。王老师从不就题讲题,而是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一道题,从分析物理过程和已知条件入手,通过化繁为简,引导大家利用所学知识建立未知和已知之间的联系,再往下就好办了。一道看起来无从下手的习题,经过王老师的引领,很快就会豁然开朗,解题思路就有了。王老师讲题还有一绝,就是各种典型例题随手拈来,不需要借助任何资料,随时可以开讲,这一点令大家十分佩服。

人对不同课程的兴趣不同,人对不同课程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数、理、化三门课中,我对物理兴趣最大,下的工夫多收获也多;对数学有畏难情绪,下的工夫多收获却不大;对化学从没感觉到难,稍微用力就可轻松应对。

王老师还是823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对班级的管理比较宽松,他总是和颜悦色,没见他在班里发过火,也没见他单独批评过谁,却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王老师经常利用晚自习时间给学生念一些报纸杂志上的好文章,有时候到下课了还没结束,别的班的学生就围在教室外面听,教室内外只有王老师一个人洪亮的声音,形成校园内的一大奇观。

当时《人民教育》上有一篇王通讯、雷祯孝合写的“试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的文章,影响非常大,评价非常高,后来被《文汇报》、《河南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报纸转载,不知鼓舞了多少热血青年。王老师也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我们班,由团支书念给大家听,我听后大受感动,又找来报纸看了好几遍,并且抄下大段内容。几十年后再看这篇文章,没有过时之感,仍有现实意义。请看下面两段:

“中国经济面貌之落后,已经激起不少有志之士下决心尽快改变。但是,问题之艰难,主要不在于没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在于没有高效率的组织结构,来把已经有的科学技术变成现实生产力。因而,中国不仅要考虑造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那样的科学巨匠,而且更为急迫的是,发掘现有的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各个领域的效率。”

“不要自卑个人力量的渺小,联合起更多的有识之士。不要只埋怨社会有弊病,更可贵的是探讨如何来改造它。同志,锤炼你成功的内在因素,扬起你智慧和勇敢的风帆吧,胜利正在波涛相隔的彼岸向你招手!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再看分晓!祝你成功!”

这是一篇影响我一生的好文章。通过这篇文章,我永远记住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话,并时常拿来激励自己。通过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个人的追求只有与国家、民族的进步相结合,才能产生持久的前进动力。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因为种种原因,我没能做到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但由此培养起的家国情怀,使我看问题时能够跳出个人私利的圈子,以一种更客观、更冷静的态度看待世事的变幻无常。

1981年春节过后,原823班、824班重新进行分班,成绩靠前的同学组成了813班,新班主任是语文王元吉老师,就这样我们仓促上阵提前毕业了。首战很不理想,原824班48名同学只考走了4个,我有幸名列其中并由此改变了人生的走向。但在随后的几年里,绝大多数同学靠着自己的毅力跃上了更高的平台,令人羡慕不已。

10年后,813班走出了5位博士,全部来自王书义老师任班主任的原823班,我一直认为这与王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春风化雨式的正确引导密切相关。这几位同学在高中时表现并不都是特别突出,有两位还是从中专、大专起步,能后来居上创造奇迹,令人感动,也令人深思。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青少年时期,一切都还是未定之数,自我期许如何,决定最终的结局。面对困难重重的人生,等待和抱怨都没用,最好的办法是不断寻求克服之道。一个人面临生存危机时,自然能激起奋力一搏的勇气,这是一种本能;一个人已经衣食无忧时,就需要有更高的人生追求才会继续努力,这是一种自觉。年轻人还是要有远大抱负,要有面对挫折、挑战困难的勇气;心有所向,心有所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将人生引向光辉灿烂。说到底,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谨以此文纪念参加高考40周年!

作者简介

薛玉竹,男,社旗县朱集人,网名豫园主人,豫北某高校教师。也曾嗜书如命,也曾爱做美梦,也曾拂袖而去,也曾激情喷涌。后来是:静坐每思己过,常怀感恩之心。如今是:视前程为归程,将他乡作故乡。千万社旗老乡是我良师益友,乡土中原公号是我精神家园。
(0)

相关推荐

  • 台湾普小陪读心得

    台湾普小陪读心得 曾丹英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专业)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好看" 机缘巧合之下,我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去到台北市的一个普小陪读一个多动症加上语言障碍的小 ...

  • 让教室有家的味道

    雷鸣老师在初一年级掀起了一股"装修"潮,也给学校带来了一次关于提升教室生活品味的革命,其他班级的跟风,也让我对美化教室,这个原来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产生的兴趣. 恰好手头上王永启送 ...

  • 【午夜梦绪】高中同桌的你

            十四个虚岁,离开家门读高中.一个棉铺盖,一袋米一罐梅干菜,一网兜生活用品.屁颠屁颠走山路,上学去了.         赤岸中学,也就是义乌县第四中学.塔山下到赤岸,大约十五里路,都是抄 ...

  • 慈父一样的高老师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慈父一样的高老师 作者:傅德芳 高老师,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对我的关怀和照顾最多,让我享受慈父 ...

  • 领导力,是班主任的核心竞争力③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 蒲公英王红玉名班主任工 ...

  • 班里有个“调皮王”

    锐锐是班里"特别"的学生,控制不住自己言行,特别好动,喜欢说话.他在同学眼里,就是一个十足的"调皮王". 我观察了他很长一段时间,发现他的确特别好动.上课时,老 ...

  • 薛玉竹:当年鏖战静无声 -1981年高考前后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当年鏖战静无声 -1981年高考前后 作者 | 薛 ...

  • 薛玉竹:事如春梦总留痕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事如春梦总留痕 作者 | 薛玉竹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 ...

  • 薛玉竹:钢筋铁骨梦成真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钢筋铁骨梦成真 作者 | 薛玉竹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 ...

  • 薛玉竹:海上仙境非虚谈-新加坡纪行

    ‍ ‍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海上仙境非虚谈 新加坡纪行 作者 | 薛玉 ...

  • 薛玉竹:为谁辛苦为谁忙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为谁辛苦为谁忙 作者 | 薛玉竹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 ...

  • 薛玉竹:沉迷读书,我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沉迷读书,我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 作者 | 薛玉竹 原创 | 乡土赊旗 ...

  •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致酒行 [唐·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 ...

  • 古典诗词鉴赏:少年心事当拏云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 ...

  • 少年心事当拿云,书写传奇惊世人 ——高考语文148分与作文满分获得者孙婧妍高中阶段写作勾勒

    在总分150分的高考语文中获得148分,其中作文获得满分,这堪称是一个传奇.在2013年高考中创造这个传奇的,是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孙婧妍同学. 李希贵校长为孙婧妍同学颁发毕业证书 (一) 孙婧妍同学在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