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露 ▏游杜甫草堂
作者 ▏筱露
听说1974年途经成都,爸妈带我在草堂喝了盖碗茶……
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十月蓉城,裹在襁褓里面的我如何品得到那碗茶?!
撒着娇,赖着皮,时隔多年扰着爸妈再带我深度草堂游。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八月里为秋风所破的几间茅舍,已修缮成两室一厅带厨房餐厅的四间平茅屋。
任你走近哪间屋,门口都挤满了持手机摄像的各色人等,探头探脑不够,再伸长臂,环绕着转拍够180度,这才心满意足从这个门口移动到下个门口。补位的下位汉子,重复以上动作。
是滋味深长拍回去再回味么?
莫法共情。
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
300亩!
因此就有了游离出熙攘人群的可能。
在园子里感叹裹着巨石、若无其事生长的黄果树,成片的楠木林高大挺拔,竹林里又生了小笋;于石上摆放随意、造型却不随意的盆景;白墙褚梁青砖飞檐,处处透露着久远和韵味。
去挨着看古籍修复展示馆里的字与画,书写的、木拓的、雕刻的……
漫步满是名人文士笔墨真迹所刻的碑林廊下,吟《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读罢,便笑少陵野老喜客之情溢于言表。
若想一一读过去,少不得遇到生疏诗词的时候,凑近盯一旁的大理石小雕——那里才有正楷的诗词。偏又年生久远,浅浅的正楷需得左右借光再辨,也成了费力又有趣的事情一件。
耳熟能详的《春夜喜雨》,不仅在廊间现身频率极高还有单独的春夜喜雨园。
子美长身而立,是夜喜迎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深厚的文化底蕴,保证着经历扩建、修缮的草堂,审美、颜值、内在一直在线,它是厚重的也是轻灵的,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
就像那几尾游弋于绿水中的胖头鱼,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一千二百多年过去,如果你伸出手去感受,那份喜悦,还在;这座城池,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