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河图洛书之关系
中医药的发展道路一直坎坷。从1912年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到1929年余云岫发起的“废医存药”废止中医案,到建国以后,王斌和贺诚制定的一系列取缔、灭绝中医的政策(包括合法行医要学西医,如果通不过西医的考试,就没有行医资格;取缔师带徒;取消中医学校等)。后来被毛主席和周总理及时发现,中医药才又迎来了建国以后大发展的局面。建国后崔月犁先生担任卫生部部长,克服一切阻力,做出了对中医药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决议(将发展中医药写入《宪法》;主持衡阳会议探讨中医院校的教育问题;主持为中医界的冤假错案平反)。2006年,方舟子、张功耀掀起了“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倒中医运动,给本来就发展艰难的中医药狠狠一击。
现在国人已经开始觉醒,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正面临全民认识、全球认同的历史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崔月犁部长之子张晓彤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号召中医界有志之士,成立了月犁文化讲习所,旨在弘扬真正的中医文化。而大型系列纪录片《千年国医》摄制组对月犁文化讲习所的一系列讲座进行了全程的拍摄,获得了珍贵的独家资料。值此《千年国医》官方微信公众号“纪录中医”一周年之际,特推出月犁文化讲习所系列讲座,以期让更多的人看到真正的中医药文化内涵,热爱中医药,了解中医药,弘扬和发展中医药。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法定负责人
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
孙思邈先生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意思是如果要做一个高明的医生,而不是一个庸医,那就一定要对《周易》有所了解。我刚刚读到这段话的时候觉得很茫然,就把《周易》翻开了。《周易》64卦,一个药方也没有,而且语言非常蹇涩,那是1982年我读研究生的时候。第二次再读是1989年,觉得多少能找到一点感觉了。90年代再读《周易》,我逐渐体会到了孙思邈说的“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的感觉。
周易的易字,在中国古代,上面是太阳,下面是月亮。为什么用易字来代表自然界一切变化的规律呢?太阳是阳气之精华,月亮是阴气之精华。太阳永远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月亮也一样是“升于东山之上”。反映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没有停止的时候。所以“易”的含义首先是“动”—变易。其次,太阳和月亮不是今天从这儿升起来,明天从那儿升起来,它永远按照一个规律在运动。周易研究的是规律,有规律就有法则,规律的法则在周易中叫“不易”,即所有运动是按照一个规律来进行的。第三,简易。万物太多了,一个一个去分析,永远分析不完。只有执简驭繁地把握它,才能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搞明白。《周易》把阴阳这两个看似无形的东西高度地形象化了,用阴阳气的多和少、阴阳气位置的不同来反映气的变化规律。
中医学是以阴阳为基础,研究阴阳运动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孙思邈才提出了“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 “易”是中华民族认识问题的一个大圈,我们的古代文化,包括医学、伦理学、兵学、农学等所有东方文化,都是在“易”的思维方法的前提下完成的,都是套在这个大圈上的小圈。如果我们研究具体学问的人,仅仅在小圈里去研究所看到的东西,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你站在《周易》这个大圈上再来看小圈的时候,则能收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效果。
孔子讲:“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八卦的出现,既有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仔细的、认真的观察,同时也从河图和洛书中找到了灵感和启发。河图和洛书这两个图形,实质上是周易最原始形态的渊薮。
河图、洛书的真正图形出现于宋代。宋代有个著名的道教授学者叫陈抟,河图、洛书就是出自他手。这个图形出来以后,引起不少争议。大多数学者都赞成孔子说的这句话,承认河图、洛书的存在以及它对《周易》产生的影响,但也有学者不同意,像欧阳修,他就说河图、洛书是1000多年以后才出来的,怎么能说在《周易》前边呢?《周易》里边不是已经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了吗,为什么还要出一个图呢?这个争论从宋代一直到近代。1977年,安徽出土了汉代武候的一个盘,上面刻的就是洛书图形,从而证明了河图、洛书绝对不是宋人杜撰出来的。
我为什么要把河图、洛书作为重点来介绍呢?《周易》的核心是阴阳五行,而在河图、洛书中,我们更可以看出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洛书显示了一个圆图,河图出现的是一个方图,方和圆是中国文化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天圆地方,不是说天是一个大圆盖,地是一个大方块,在中国文化中作为圆来表示的,是循环无端,不断运行着的一个空间,所以洛书表示的是空间。一切可以测定的,叫做“方”,不管你有多大,不管地球是圆的还是什么形状的,只要能够测出边界,就是“方”。洛书这个圆表现了天地之气的运动规律,河图这个五行表现了这个运动规律在可勘测的地面上所体现出来的规律。
五行为什么叫“五行”?行者,行阴阳之气也。五行中蕴涵着阴阳之气。在河图中,白圈代表阳,黑圈代表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是一个阳,六个阴。“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是七个阳,两个阴。“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是三个阳,八个阴。中间是五个阳,十个阴。河图形象地说明了阴阳气在物质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坎”卦“☵”,外边是阴,里边是阳。中间的“一”就是“天一生水”的“一”。就是因为五行这种有形质的东西里面反映着阴阳之气,所以荀子才说,“水火者有气而无生”,它有阴阳气的存在,但没有构成生命。
大家想一想自然现象:正月的时候会下雪,到六月(阴历,下同),是雨最大的时候——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到二月的时候开始暖和了,最热的时候是七月;树木茂盛在三月,树木长极、叶子都变成深绿色是八月——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月是小收成,麦收,九月是大收成——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的祖先从来不骗我们。如果一个道理你在最简单的地方看不见,就别听他的,或则是你离他太远了,你根本理解不了,或则是他没说明白。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为什么叫藏象不叫“藏图”呢?《黄帝内经》讲到藏象的时候,一定离不开方位,离不开春、夏、秋、冬,离不开金、木、水、火、土五行,离不开五味。这和现代的解剖理论是截然不同的。
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就是西方太注重空间了,不注重时间。注重空间的话,就必须把前面和后面都截断。西方做任何一个实验的时候,必须讲条件,什么是条件?必须把哪来哪去这两段先切开,然后看看里面是什么。研究空间使用的方法是分析。中国文化是以时间为主,使用的方法不是分析,而是综合。因为事物变化到这个时间段的时候,一定会有前面带过来的痕迹,只有从综合的角度,用“象”的理论才能加以解释。什么叫“象”?其实很好解释。我今年60岁了,我这60岁不是生下来就60岁吧?那么我现在所有的一切,“象”,都一定带有我10岁、20岁、30岁、40岁等各个年龄变化的痕迹,这就是“象”的变化。它综合了我从小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然后我下乡的时候在一个什么环境里,我考上研究生又是一个什么环境,后来读书又是一个什么环境……这个“象”是这一个整体过程的综合表现。用分析的方法研究我,那就是我的肝、心、脾、肺、肾,有的老化点,有的没老化。怎么老化的?为什么这儿老化得多,那儿老化得少?不知道。
河图、洛书揭示的实际上是个时间过程。“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四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间过程。顺应这个时间过程的变化,你顺应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那你就老得慢。如果天天违背这个规律的话,肯定受到这个规律的惩罚。这种变化在分析中是很难找到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乾兑离震,这四个卦都是从阳发展来的,人的上半部属阳,所以阳经在手;巽坎艮坤,这四个都是从阴发展出来的,都在人的下半身,所以这三个全是足经。十二经脉的分布,讲的是气血的周流必须如环如端,一生中一直在运转着,不能一息停止。小孩为什么那么灵活,就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受到那么多的影响,这个脏腑经络的气血是正常运行的。岁数越大,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就使得内里的气血运行不通畅了。这时候,需要练功、静坐。
中国人在领会经络学说的时候,采取了内静外敬,在内里寻求安静,外理寻求恭敬的心态下感悟到气。如果你脑子里想着今儿股票上去了,明儿股票下去了该怎么办,那肯定体会不到气。《黄帝内经》讲,真气者元气也,这种真气只有完全静下来,处在恬淡虚无状态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经络中气的存在。我们现在把中医变成一种技术,其实中医的很多理念一直在研究人的生命运动规律。
中医学的很多内容,如果从河图、洛书入手,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们看看《伤寒论》,厥阴病,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少阳病,《伤寒论》的原文就这么排列的。张仲景为什么创造了六病而不是七病、八病?很简单,所谓的病,从中医角度看,就是阴阳的不协调,逃不出这六种阴阳气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伤寒论》的六经说它是“群方之祖”,是“中医之亚圣”,一点不会错的。只有他把自然界的这种阴阳气的变化以病的形式囊括进来了。温病和这种模式不一样,卫气营血辨证也好,三焦辨证也好,是从疾病发展的横和竖的两个角度来谈的,不是立体的,只有《伤寒论》的六经才是立体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河图、洛书和《周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中华民族的文化的基本思想,肯定是天人合一的,但是光有天人合一还不行,还无法分析具体事物的变化,《周易》和河图、洛书就给了我们一个认识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执简驭繁,提纲契领”。《内经》讲:“知其要领,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我们从河图、洛书的分析中来看看中医理论的可贵,中医理论的来源,才会真正坚定中医理论不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