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 额中 臂三焦 针刺三穴头痛消

头痛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其病理机制至今尚未清楚。中医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外感头痛是感受六淫之邪,邪气凝滞,阻抑清阳而致。内伤头痛是由七情内伤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所致。头痛种类很多,发病原因不一,临床辨证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肝阳偏亢、肾气亏虚、气血虚弱、瘀血阻络、痰湿中阻等证型。
治疗要点
1.取穴原则
以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穴位为主,遵循“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理论取穴。
2.单穴取穴
第一穴:后溪穴,适于风寒、风热、风湿、瘀血阻络等证型。
第二穴:臂三焦穴,为经验穴,适于肝阳偏亢、瘀血阻络等证型。
第三穴:额中穴,为经验穴,适于肾气亏虚、风寒、风热、气血虚弱等证型。
操作方法
操作原则:用毫针治疗。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者用平补平泻法。
后溪穴:微握拳,虎口朝下,紧贴桌面,后溪穴朝上。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后溪穴2~3寸,并透合谷穴,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烧山火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得气后,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臂三焦穴:为经验穴,令患者取坐位,前臂伏于桌面,尺骨鹰嘴下3寸,尺桡骨之间,即为臂三焦穴。针刺时,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臂三焦穴2~3寸。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额中穴:为经验穴,在前发际正中,与印堂穴连线中点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平刺额中穴1~2寸,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捻转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病案举例
验案1:偏头痛(风寒入络)
王某,男,64岁,工人。2002年9月16日初诊。
患者诉左侧偏头痛1年余,加重2天。头痛发作时,痛连项背,怕风、畏寒,遇冷加重,口不渴,饮食正常,两便尚调,疼痛呈发作性,2~3小时不治而愈,疼痛重时口服止痛片,多次治疗一直未除根。来诊时,左侧太阳穴处头痛为重,紧缩感,半边头及颈部也有疼痛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证为风寒侵袭,瘀阻络脉,不通则痛。治宜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选后溪穴单穴针刺。
令患者取坐位,右前臂平放于桌面,反握拳,虎口朝下,紧贴桌面,后溪穴朝上。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后溪穴2寸许,并透合谷穴,酸、胀、麻、木后,用烧山火补法捻转,轻至中度强度,持续捻转约2分钟,头部左半侧及颈背有热感,头痛即刻缓解。10分钟捻转1次,留针50分钟,此后左侧偏头痛随访6年内一直未反复。
6年后,即2008年6月16日,因开电扇时间过长,又引起左侧偏头痛,用上方重复治疗1次,至今3年余未复发。
按:本案头痛为外感风寒所致,并呈发作性,每遇风寒发病,发病急,病程短。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偏头痛部位为其经络循经之处,风寒者以温经祛风散寒治之,故用烧山火补法治疗,针刺后头痛即刻缓解,随访多年未复发,效果显著。

验案2:前额头痛(肝阳上亢,夹杂寒湿入络)

李某,女,62岁,农民,2008年10月8日初诊。

前额、头顶疼痛,伴头晕4~5年,加重1天。4年多来前额、头顶有压迫感,头痛头晕逐渐加重,头晕每日发作,晚上重,头痛每遇劳累、情绪抑郁、感冒诱发加重,西医CT检查未发现异常,血压、血糖、血脂均在正常范围。中西多医治疗,未见显效。昨天因生气,前额头痛,头晕,头顶压迫感,头脑不清亮,饮食、睡眠、大小便均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此为外有风寒湿邪侵及,内有情志所伤,气血逆乱,瘀血阻滞,脑失所养。选额中穴,单穴针刺。

取穴:在印堂穴与前额发际之间,即为额中穴。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1寸半毫针平刺额中穴,酸胀感后,用平补平泻法捻转,轻至中度强度,持续捻转约2分钟,头痛头晕减轻,每10分钟捻转1次,留针1小时,头痛头晕缓解,头脑清亮。第2天复诊,仍有头痛头晕感,但较前均轻,连续治疗5天,后2天改为补法捻转治疗,头痛头晕未再复发,头脑清亮,十分满意。

按:额中穴,属督脉穴,督脉贯脊属阳,主一身阳气,阳气虚,卫外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加有情志所伤,气血逆乱,瘀血阻滞,脑失所养,发为本病。经络所过,主病所及 ,针刺额中穴,前额头痛头晕、头脑不清亮等症缓解消失,由此可知,额中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祛风除湿之功。

临证心得
头痛尤其是血管性神经性头痛,时发时止,容易反复,顽固而疑难。我们用单穴针刺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通过几十例头痛验案分析,总结了治疗头痛的3个经验穴位,指出了3个穴的应用指征及功用。
在3个经验穴中,其中2个穴是在临床治疗中新发现的穴位,即属手少阳三焦经的臂三焦穴,属督脉经穴中的额中穴。对因风、因寒、因热引起的头痛,针刺后溪穴;对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或少阳胆火风胜引起的头痛,针刺头痛经验穴臂三焦穴;对前额、头顶或头枕部引起的头痛选用额中穴;对风寒虚证引起的头痛,用烧山火补法治疗,对实证或热证引起的头痛,用泻法捻转,效果良好,根据病情虚实寒热或病程长短,实施补泻手法及巩固治疗次数,可达到长期不复发之效果。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对头痛患者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笔者临床体会,针灸治疗头痛,取穴越多,疗效越不理想,取穴越少,疗效越显著,我们用单穴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这可能与单穴针刺,力专效宏,信息量集中,调整阴阳气血,激发潜能,促进头痛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改善有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新国医,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金针王乐亭常用针灸方

    王乐亭擅长以金针医病,所以在群众之中素有"金针王乐亭"之美誉.1956年王乐亭除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之外,还曾任北京第二医学院(现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会理事.北京针 ...

  • 【医案】后溪 额中 臂三焦 针刺三穴头痛消

    针灸正骨之多少 头痛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其病理机制至今尚未清楚.中医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外感头痛是感受六淫之邪,邪气凝滞,阻抑清阳而致.内伤头痛是由七情内伤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 ...

  • 额中穴—治眩晕要穴

    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天转地旋.恶心欲吐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将眩晕分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源性和耳源性3种.中医将眩晕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气不足,痰浊中阻等不同证型. 治疗要点 取穴 ...

  • 结婚后的生活中阳痿不“性”福,中药艾条艾灸三穴可调理好

    患者杨某,男,前妻因肺结核病故,独居已10年,近续娶新寡,婚后即阳痿不举,虽经多方治疗,鲜有效验,因屡试不用,精神苦闷,故婚后生活极不惬意,经友人介绍,前来要求针灸治疗. 诊其尺脉虚而无力,舌苔薄白, ...

  • 『名医经验』额中穴——治眩晕要穴

    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天转地旋.恶心欲吐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将眩晕分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源性和耳源性3种.中医将眩晕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气不足,痰浊中阻等不同证型. 治疗要点 取穴 ...

  • 董氏奇穴 九九部位 耳三穴(耳上穴 耳中穴 耳下穴)

    耳三穴       [董师原文] 部位:在耳轮之外缘. 主治:霍乱.偏头痛.感冒.扁桃腺炎. 取穴:在耳轮外缘上端一穴(耳上穴).中央一穴(耳中穴).下端- -穴(耳下穴). 手术:用三棱针扎出血,一 ...

  • 一根银针刺两穴 3年的糖尿病足三次见效

    初诊 凤某 男 35岁 10月20日推荐来中医诊室,糖尿病足坏疽,不能下地,每晚5-6片止痛药才能睡觉,主要想解决服用止痛药物后"胃痛". 一个年轻的壮汉,声音洪亮,双目通红,由家 ...

  • 额中穴——治眩晕要穴

    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天转地旋.恶心欲吐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将眩晕分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源性和耳源性3种.中医将眩晕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气不足,痰浊中阻等不同证型. 治疗要点 取穴 ...

  • 董氏奇穴九九部位 耳三穴(耳上穴 耳中穴 耳下穴)

    耳三穴       [董师原文] 部位:在耳轮之外缘. 交流董针!了解董针,掌握奇穴,关注公众号< 董氏奇穴推拿正骨知识网> 主治:霍乱.偏头痛.感冒.扁桃腺炎. 取穴:在耳轮外缘上端一穴 ...

  • 【国医智慧】额中穴——治眩晕要穴

    Tips:本栏目不定期更新,如需查看过往文章,请在消息栏输入框中输入"M"(无关大小写),即可获得文章全目录. ◎整理:黄雯静 ◎编辑:赵越.彭卓龙 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天转地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