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建盏估价1500万:保利春拍这波宋瓷值得一赏

Lot 5211
藤田世传 蓝兔毫「天目」茶盏
配十四世纪 黑漆嵌螺钿盏托
D 12 cm H 17 cm
RMB: 10,000,000 - 15,000,000
备注:
1.足利义政将军(1436-1490)旧藏“东山殿御物”(传)
2.味杏堂(1615?-1690)收藏,京都道正庵主人
3.藤田德次郎收藏,大坂 [藤田伝三郎之次子(1920年代)]
4.伦敦苏富比,2016年11月9日,编号108,成交价:英镑 1,085,000
出版:
高桥义雄,《大正名器鉴》,东京,1921-1925年,卷6,页23,图见页22

本品出版:高桥义雄,《大正名器鉴》,东京,1921-1925年,卷6,页23,图见页22

类南宋建窑风格蓝兔毫“天目”茶盏,此盏唇口微侈,口沿包镶金属扣,外壁口沿下一圈微束,便于持取,精到考究,乃美观与实用并举之作。内底平,圈足,足心浅挖,足际稍宽,修足规整。里外满施黑釉,外壁釉不及底。接近底足处积釉,形成垂珠,绀黑黝黝,宝光外露。釉面析出蓝色兔毫纹,丝丝绵长,边廓清晰,条达有力,毫色发出幽幽蓝光,沁人心脾。底部露胎处,可见铁褐色胎土,厚实稳扎。下配黑漆嵌螺钿盏托,盏托由圆形盏、圆形外盘和外撇圈足三部分组成。盏托整体以嵌螺钿装饰。
龙泉直供,所有宝剑纯手工打造一折秒杀,半价豪礼免费一对一鉴赏交流龙泉剑文化只要您喜欢龙泉剑,我们必以心相交赶紧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建窑黑釉茶盌之赏鉴,与日本茶道宗师与收藏家息息相关。在日本,宋代建窑茶盏广得崇敬爱慕,其日文名称“天目”也随之流传千里,成为现今通称此类黑釉器盏之名。古时,黑釉茶盏多藏于佛寺,用之奉茶以养身心,茶盌质朴素雅,合适作为供佛仪典之器。盏沿下一圈微敛,为持用方便而设,胎厚扎实,保茶汁温热而不烫手,釉黑润亮,托衬宋时点茶击拂茶水后,所得茶面细沫,白黑相映,瞬息美哉。
蓝兔毫者,举世稀珍,其釉色盈润光洁,与建窑名品油滴相类,唯纹式有异。细观蓝兔毫纹理,纤俊秀逸,加之蓝色窑变,宛若清清细雨,随天空而起,飘然落,又如屡屡水波,伴明月,邀静夜轻风,拂水过。建窑蓝兔毫,谦素而内敛,黑盏作茶,击拂见白花,清晰可辨,易于观色,宋人尽皆追之。徽宗赵佶,钟迷茶事,曾言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镰仓时代,大宋精髓随禅宗东渡,导日人尚建盏、研茶道、修禅门,人尽奉之,以为至珍。
漆器镶嵌工艺是中国古代漆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嵌松石、螺钿、牙骨、竹、玉、银、铜、百宝嵌等。其中的漆器嵌螺钿工艺始于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唐代有河南出土的嵌螺钿云龙纹铜镜,五代有浙江慧光塔出土的嵌螺钿经箱,宋代有传世的嵌螺钿盘等。
馆藏资料中,《唐物天目》,茶道资料馆,京都,1994年,收录一系列天目盏,包括数件日本国宝及福建器物作例,其中国立京都博物馆与德川美术馆藏禾目建盏,类同此件拍品,不过兔毫呈铜褐色细毫泛银辉,珍稀度不及本件蓝毫,页19ff,图版10、13、15、16。成功烧出如此蓝色釉者甚少,建窑遗址碎片堆中亦是少见,仅发现寥寥数例。另一例银毫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Hare’s Fur, Tortoiseshell, and Partridge Feathers. Chinese Brown- and Black-Glazed Ceramics, 400-1400》,哈佛艺术博物馆,剑桥,马萨诸塞州,1996年,图版83。
香港苏富比于2016年04月6日,曾售出一件建窑银兔毫茶盏,此盏来源于罗杰琵金顿旧藏,以584万HKD的价格成交。在2017年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俊雅清凝——乐从堂藏宋瓷粹珍专场中,一件建窑黑釉兔毫茶盏,以346万HKD落槌。2015年4月5日,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释出一件同器型银毫盏,以308万HKD的价格成交。
本品传承有序,来源清晰,早年由足利义政将军(1358-1408)旧藏,并题“东山殿御物”(传),后由味杏堂(1615?-1690)收藏,京都道正庵主人,转让至大坂的藤田德次郎(藤田伝三郎之次子)后,于2016年11月9日在伦敦苏富比释出,器物编号108。曾出版于高桥义雄,《大正名器鑑》, 东京,1921-1925年,卷6,页23,图见页22。
日本传世的建盏“唐物天目”

兼谈著录于

《大正名器鉴》的藤田家旧藏建盏名品

在日文中的所谓“茶陶”,指的是传统茶道中使用并鉴赏的陶瓷茶道具,有茶碗,水指(盛水的器具),花瓶等器物。除了日本本国的器物以外,很多都是舶来品,包括唐物(中国)、和物(日本)、高丽物(朝鲜半岛)、南蛮岛物(东南亚)、阿兰陀(荷兰)等等,这些作为“茶陶”传世的陶瓷数百年来在茶道仪式中频繁出现,这一点从流传至今的大量《茶会记》文字内容中可以轻易得到证实。
茶碗作为茶道中最重要的器具不可或缺,因为在茶会中,茶碗是惟一在主人与客人、客人与客人之间人手相传的茶道具。品茶之余,可以拿在手中端详鉴赏的也只有茶碗,相比之下,其他茶道具不具备上手把玩的条件。从古至今,在茶道中最受推崇的茶器首推“唐物天目”。2016年12月,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编辑的《三叠五缾》专场图录,其中收录了拙文《从中国陶瓷看日本文化》,谈及日本鉴赏龙泉窑青瓷的来龙去脉,惜未涉及建盏,今喜见名品一例(请保利自己配图多张)出现于保利春拍,草就短文,介绍传世并秘藏于日本的“唐物天目”,以飨读者。
1
“天目”语源
“天目”一词源自镰仓时代日本僧侣渡海赴宋求法,于浙江天目山把建窑茶碗带回国的事迹。文献记载始见于日本建武二年(1335),其后作为特指束口造型的茶碗而沿用下来。需要注意的是,把“天目”与“茶碗”两个词连接起来合成“天目茶碗”的说法出现甚晚。据茶器研究专家竹内顺一的梳理,陶艺家真清水藏六在1918年撰写的《陶寄》或为此称呼之初始。后来,工学博士塚本靖在1935年出版了《天目茶碗考》,(图1)将此语汇进一步广为普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目”的概念不断扩大,后来索性把所有施黑釉的陶瓷统称“天目”,如著名学者小山富士夫及西田宏子等人(图2)的著作即沿用了此一广义的概念。而狭义的“天目”依然在茶道系统中传承使用,这里仅限定为束口形状的茶碗。
图1
图2
聚焦“天目”的展览会也举办过多次,比较著名的包括,1979年日本德川美术馆与根津美术馆合办的“天目”,1990年京都的茶道资料馆与福建省博物馆合办的“唐物天目——福建省建窑出土天目と日本传世の天目”。前者不仅有日本传世的建盏与吉州窑茶碗的名品,还包括濑户窑烧造的“和物天目”以及漆器天目台等相关附属器物,内容充实。后者,中日合办的“唐物天目”,该展览的意义在于将建窑窑址的出土品与日本的传世品聚集一堂,拓宽了两国研究者及收藏家的视野。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大纵横》
2
室町将军家与《君台观左右帐记》
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由负责室町幕府足利将军家文物鉴赏的“同朋众”(在足利将军左右掌管艺文活动的专业幕僚团队,有的文章翻译成“将军的朋友们”,纯属望文生义)编纂的《君台观左右帐记》(图3)问世,其中关于茶碗的记载广为人知,影响深远。
图3
文中谈到“曜变”“油滴”“建盏”“乌盏”“鳖盏”“能皮盏”“天目”七种名称,不仅描述了各自的特征,还谈到了当时的市场价格,饶有趣味。
曜变:建盏之无上珍品,乃世间稀有物。其釉黑,满布浓淡不一的琉璃状星斑,又有黄色,白色及极淡的琉璃诸色夹杂其中,有如织锦般的釉色,属万匹之物。
油滴:第二重宝也。其釉亦黑,内外浮现泛淡紫的白星斑,较之曜变,存世有量,五千匹。
建盏:不比油滴差。其釉亦黑,上有银色之斑斓,有的也带有如油滴一样的星斑,三千匹。
乌盏:造型同汤盏,胎釉同建盏,大小各异,价格低廉。
鳖盏:胎土同天目,黄釉,黑釉皆有,见花鸟等各种纹饰之。千匹。
能皮盏:胎土亦同天目,釉色黄褐相间,内外浮现泛淡紫的白星斑,价格低廉。
天目:最为常见之物,以灰被为上,不为御用,不足估价。
上文的记载中值得留意之处不少,略述如下。
以“曜变”为极品,从今天传世于日本的三件“国宝”来看,无不釉色斑斓,流光溢彩,的确是窑火天成的神品至宝。文中的“万匹”相当于十万文。据《室町时代における米价表》一文的研究,《君台观左右帐记》问世的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一石米约769文,这样看来,十万文确为一笔巨资。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谢明良教授考证认为,流传在日本的“曜变”名品极有可能是源自明成祖下赐足利义满的赏赐品,即在永乐四年清单的“黄铜镀金镶口足建盏十个”之列。
“油滴”作为紧随其后的名品容易理解,现藏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的油滴茶碗有来自安土桃山时代枭雄丰臣秀吉(1536-1598)之养子丰臣秀次(1568-1595)的传承,是日本仅有的八件“国宝”中国古陶瓷之一。问题是,对于排名第三的“建盏”之描述语焉不详,既说出了“兔毫”的特征,又夹杂了“油滴”的成分,难以捉摸。不仅如此,前文说“曜变”是“建盏”中的无上珍品,从文脉上看,这里的“建盏”似乎是泛指以“兔毫”(日本称之为“禾目”)为代表的福建地区出产的黑釉茶碗。
“乌盏”的概念更为模糊,当前日本陶瓷学界也莫衷一是,由于日本也有器足露胎处涂铁黑色的北方窑黑釉茶碗流传于世,如德川美术馆之例至少可追溯至到江户初期,故有所谓“北方天目”之说,详细待考。
“鳖盏”及“能皮盏”的特征描述清晰,皆为江西吉州窑所产,指的是玳瑁釉及剪纸贴花类的器物。日本传世的吉州名品亦多,包括自江户时期在加贺前田家流传的之木叶斗笠碗(现藏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不仅木叶的形状及脉络格外清晰,而且还有釉上描金的痕迹,弥足珍贵。除茶碗之外,近年佳士得纽约推出的临宇山人珍藏剪纸贴花凤纹瓶也是一例,带有大阪鸿池家的传承,可追溯至江户时代,曾被日本政府认定为“重要美术品”。由此可见,自室町至江户,福建建窑与江西吉州窑的相关器物都是颇受重视的茶器名品。
《君台观左右帐记》中的“天目”概念非常费解。德川美术馆前学艺部长佐藤丰三考证为“除了建盏之外的所有唐物茶碗”,而其中提到的“灰被”茶碗,在近年确认为福建茶洋窑所产。
阅读《君台观左右帐记》需要注意写本的问题,原底本早已失传,目前受到学界重视的写本有四五种之多,以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所藏的狩野家抄本广为人知。本文所引也是自狩野家抄本翻译而来。总而言之,针对建盏的品评,《君台观左右帐记》确定了“曜变、油滴、兔毫”为前三甲的排名次序,对“唐物天目”的鉴赏观影响深远。
3
本次保利春拍的藤田家旧藏建盏
如前所述,室町将军以拥有“唐物天目茶碗”为至高荣耀,此风尚被之后战国时代的织田信长(1534-1582)、丰臣秀吉(1536-1598)、德川家康(1542-1616)等枭雄所继承。上行下效,同时期其他的战国武将也同样热衷收藏名品茶器,有的巧取豪夺,有的重金收购,留下诸多轶闻故事。叱咤风云的战国武将积极搜求茶器名品确系史实,人们甚至以“名物狩”一词来形容炙热的茶器收藏热潮。
就本次保利拍卖的此碗之传承来历而言,根据木盒题签所记,或可追溯到室町时代东山御物的相关传承。历史变迁,到了江户时代享保年间(1716-1736)此碗流传到京都道正庵主人味杏堂之手。据著录该碗的《大正名器鉴》(图4)所述,味杏堂收藏各类茶器颇为丰富,也经常邀请当时的显贵如近卫家熙(1667-1736)等人组织茶会,一时传为佳话。味杏堂收藏过的器物,后来也散佚坊间云云。
图4
明治维新以后,此碗转入藤田家族收藏。藤田传三郎(1841-1912)是著名的近代企业家,他在由江户幕府转型到明治政府的过程之中,积极参与了军火制造,销售,各种军需用品的产供销等一系列活动,积累了巨额资产。其后,更进一步涉足土木建设,矿山开凿,电铁运输等诸多方面的开发运营,成为近代日本综合大型商社体制的奠基人之一。
藤田传三郎收藏宏富,晚年尤其倾心茶道。在他的影响下,长子藤田平太郎(号:江雪)及次子藤田德次郎(号:耕雪)也都继承了爱好文艺,重视收藏的家庭传统,1954年藤田美术馆开馆,包括国宝的曜变天目(图5) 在内的众多珍品对大众公开展览,一时传为佳话。光阴似箭,珍宝归途,近年在佳士得纽约拍卖中释出的中国文物瑰宝皆源自藤田美术馆,其中宋代画家陈容的九龙图是该专场图录的封面作品,得到了艺术市场的高度认可。
图5
欢迎关注公众号:《正路收藏》
谈及此建盏,《大正名器鉴》的编著者高桥箒庵(1861-1937)(图6)在该书中明确记载,当时他是在藤田德次郎的家中欣赏到此碗。那么毫无疑问,这件唐物天目名品百年前的确秘藏于藤田家。
图6
日本茶道传统里鉴赏建窑“唐物天目”,首先要求碗型端正挺拔,口沿内收呈现束口构造,口径在12公分左右,作为茶碗彰显其实用性,适于饮茶。其次,内外施釉均匀,胎釉分界一目了然。再次,茶碗内壁更要求施釉均匀平滑,不能一边釉厚而另外一边釉薄,釉面不能有波浪起伏的现象。
茶碗的碗心在茶道中称之为“镜”,此处釉面尤其要求平滑均匀。对照以上标准,此碗符合规制,堪称为日本传世的名碗至宝之一,尤其是釉面布满银斑,介于“油滴”与“兔毫”(日本称“禾目”)之间,光彩照人。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此碗的斑纹色泽随光变幻,宛如七色彩虹,熠熠发光,好似呈现“曜变”的神秘之趣,幽蓝悦目,不禁令人赞叹古物有灵,窑火天成。其实,日本茶道传统的鉴赏体系中对"曜变"及"油滴"的区分也并非一成不变,如《大正名器鉴》中收录了六例"曜变"茶碗,其中包括根津美术馆藏品,其古旧木盒上也有"曜变"的墨书题签,但该碗现今归到"油滴"的门下。
引自 金立言
(景德镇东方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佳趣雅集学术顾问)
南宋 建窑“油滴天目”(Yuteki Tenmoku)
安宅英一收藏

南宋 建窑「油滴天目」茶盌 临宇山人旧藏

纽约苏富比,2016年9月15日,编号707

成交价:约人民币 78,000,000

金 油滴天目盏

日本京都龙光院藏

南宋 建窑蓝兔毫盏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Rogers基金会
欢迎关注公众号:《藏家天下》
Lot 5203
耀州青釉刻牡丹花卉纹净水瓶
H 21.9 cm
RMB: 5,600,000 - 6,600,000
备注:
1.Charles E. Russell(1866-1960年)收藏
2.伦敦苏富比1960年7月12日,编号156(£600)
3.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0年(£600)
4.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0年 (£600)
5.香港苏富比,2016年4月6日,编号005,成交价:HKD 5,480,000
展览:
1.《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皇家艺术学院,伦敦,1935-36年,编号1347
2.《Celadon Wares》,东方陶瓷协会,伦敦,1947年,编号95
出版:
1.R.L. Hobson、Bernard Rackham 及 William King,《Chinese Ceramics in Private Collections》, 伦敦,1931年,图338
2.Roy Davids 及 Dominic Jellinek,《Provenance. Collectors, Dealers and Scholars:Chinese Ceramics in Britain and America》, Great Haseley,2011年,图版133 (中)

本品出版

本品出版

类北宋耀州窑风格青釉刻牡丹花净水瓶,此瓶为佛家用器。其造型独特,有一细长颈,细口朝上,颈部中间有尖扁轮状平台,其腹部至底足流线型端庄典雅,瓶身饰以刻划牡丹花叶纹,或因器形繁复,需分段独立拉坯塑形,再组合成器,制作耗时费力,从未广制于中国各窑,传世仅只一例可比,历代瓷器中罕有能与其聘美者。
北宋晚期 耀州窑净瓶标本
陕西铜川县耀州窑遗址出土
标本85IIT4,JB型II式
八世纪唐代敦煌绢画 水墨绢本
大英博物馆收藏斯坦因敦煌绢画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大掌柜》
本瓶类似北宋耀州窑风格,制于陕西耀州窑。在五代时期,陕西因浙江越窑出产优质青瓷,因而受启发,故亦开始烧造青瓷。耀州窑青釉瓷,技术、纹饰皆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匠心独运,创思尽见,从不流于模仿。本品器型,应为实验多时之制品,然而始终成器极少,仅见一残片重组例,上刻高浮雕纹饰属该时期典型,出土自五代窑址,见《五代黄堡窑址》,北京,1997年,彩色图版6,图2;图版37,图4;页82,图 45:5;及页288,图165下,图二。同期并无完整作例。

陕西铜川耀州窑址出土器物器形演变图(瓶类)

此瓶器型为净水瓶,其用途广泛,除作为寺院中的汲水用具或僧尼的供饮之具外,还可作洗濯工具。《大唐西域记》中有云:“軍稚迦,即澡瓶也,旧曰“军持”讹也。”《释氏要览》中记载了:“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除了作为僧侣自备的随身生活用具之外,净瓶还是举行佛事活动的礼佛器具,是佛门最为重要的“法器”。法器之所以称之为“法”,是因为佛教用具中应该处处体现出教义的内涵及戒律的要求。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净瓶的功能日益丰富,兼日常用具、法器、礼佛用具、供器于一体。图像资料多见于石窟壁画、佛教地宫,如莫高窟第10窟中洪辩和尚树下禅修,树枝上挂着一净瓶。法王寺二号塔地宫门扉阴刻侍女持净瓶的图案。金铜造像中多见菩萨手持净瓶。

河北静志寺塔基出土原状

除大批烧制之青瓷外,耀州窑亦有创制器型、纹饰繁复之珍品,精巧独特,费工耗时且难于仿制。直立式瓷器,制作及加饰较为费时,烧制时占窑中位置甚多,且烧造困难,故耀州窑鲜有出品,本瓶即为其中罕例。现存文献仅记载一例可比,现属波士顿美术馆 Charles B. Hoyt 收藏,制于同期,尺寸相近,唯纹饰有异,环绕瓶身花卉纹饰较窄,其下再有两道花瓣纹,一道朝上,一道朝下,故该瓶与本品并非成对,应属独立设计,见 Tseng Hsien-ch’i 及 Robert Paul Dart,《The Charles B. Hoyt Collection in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波士顿,1964-72年,卷 II:《Chinese Art:Liao, Sung, and Yüan Dynasties》,图版49(图三)。
本品出自琵金顿雅蓄,由琵金顿购自著名藏家 Charles Ernest Russell (1866-1960年)。Russell乃同代最具远见藏家之一,曾收藏“大维德青花对瓶”其中一瓶,亦为元代青花及清朝御瓷鉴藏家,眼光独到,领先同侪。其宋至清代收藏部份载于1931年R.L. Hobson出版文献,其中数件由大维德爵士购入,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约六十多件在其身后售于伦敦苏富比,多为宋代珍器。本瓶曾亮相1935年伦敦皇家学院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 展览,该展览为历来最重要之中国艺术品展,借展逾三千件珍品,来自全球各地,Russell本人亦借出16件。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重点》
Lot 5207
肯里夫勋爵藏定窑白釉刻龙纹大盘
D 30.5 cm
RMB: 12,000,000 - 22,000,000
备注:
1.肯里夫勋爵(Lord Cunliffe)旧藏,伦敦,编号TT28
2.伦敦苏富比,1980年4月15日,编号155
3.伦敦佳士得,2011年5月10日,编号233,成交价:英镑 505,250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 滑动浏览 →

类北宋定窑风格白釉刻龙纹大盘,此器形制规整古朴,圆口敛腹,后包金属扣,浅足微高,内外均施象牙色白釉。盘心刻划龙纹,刀工古朴雅致,不见滞涩,龙身轮廓线外另加复线以增强立体感,盘龙全身披鳞挂甲,龙有三爪,体态矫健,昂首张口,双目圆睁,其技艺之高,丝毫不逊于同期书画之极精品者。而盘内壁留白,意在突出盘心龙纹,故整体观之,愈见精妙。
定窑划花螭龙花卉纹葵口盘
北京保利拍卖,2020年10月9日,编号5118
成交价:RMB 29,900,000
定窑刻花器物比印花器物制作年代更早,龙纹器物应为定窑官制之器。据《曲阳县志》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瓷器税,纹饰以龙凤纹为主。此类宫廷用器多有传世,窑址遗有龙凤纹器物碎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曲阳县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09年9月起对定窑遗址进行了主动性的考古发掘。在涧磁岭、北镇、涧磁西及燕川四个地点布方发掘,以获得定窑烧制在宋、金、元各个阶段的地层资料,并进行分期研究。出土了数以吨计的各时期的瓷器和窑具,其中完整或可复原标本数千件,这些出土的标本中不乏以往我们认识的定窑精品,也有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独特器物。发现带有“官”款、“尚药局”款与“龙凤”纹定窑残片,表明了此种定窑产品为官用的可能性。
金 定窑印花龙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定窑白釉刻龙纹大盘
日本根津美术馆藏
北宋 定窑白釉刻花龙纹“尚食局”铭碗
河北省涧磁岭A区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台北故宫《宋词名品图录》图47著录有清宫旧藏此种龙盘一件,英国大维德基金藏有一件金代定窑龙纹大盘,编号 PDF.159,曾著录于《Designs as Singnes:Decoration and Chinsese Ceramics》P69,图66,惟此件釉面划损痕迹严重,不过较其釉质及龙纹装饰,与本品类似。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亦藏一例金代龙纹大盘,盘心可见突起之褐色斑点,惟彼件龙纹刻划稍逊,不如本品龙纹之鲜明生动。
本品早年为伦敦肯里夫勋爵(Lord Cunliffe)旧藏,编号TT28,肯里夫勋爵的收藏极具远见,他早年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三一学院,两次世界大战都任职皇家空军,是剑桥FITZWILLIAM博物馆东方部荣誉拥有人,是英国20世纪中叶最为著名的中国陶瓷收藏家,此前他旧藏的一件类南宋官窑风格青釉六出葵口盘以3300万RMB的价格成交,后在1980年4月15日,售于伦敦苏富比,编号155,经过一段时间,于2011年5月10日在伦敦佳士得释出,编号23。
Lot 5219
白釉刻莲花游鱼纹大碗
D 31.5 cm
RMB: 4,000,000 - 6,000,000
备注:
1.台湾私人旧藏,于90年代购藏
2.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QT9
类北宋定窑风格白釉刻莲花游鱼纹大碗,此碗器形丰腴端庄,宽口唇沿,弧壁深腹,外壁刻划多层错落莲瓣纹,大气得体,简洁清雅。下腹斜收至圈足,棱角含蓄,器身随莲瓣起伏。此碗内刻划莲花游鱼纹,游鱼跃然而上,篦划水波纹,刀法利落写意,雅致入微。上缀莲花招展,彷佛随风摇曳。线条流丽,寥寥数笔,灵动生趣,整体布局简洁清雅。平底规整沉实,无意修胎巧留痕,犹如一钩新月挂苍空。通体罩釉独芒口。器面莹亮柔润,釉色温润呈牙白般悦目脱俗,聚处若泪痕而色略深,久历千年风霜,朴淳如昔。此碗器形较为独特,碗型极大,烧制极为不易;圈足较宽,碗呈墩式,于宋代器物中极少出现之品种。

← 滑动浏览 →

北宋一朝,定窑制瓷技术达致巅峰,此例定窑大碗不仅隽雅大气,且尽显北宋制瓷工艺之精湛。其器形典雅,釉色纯莹,且纹饰简练洒脱,卓然超群,诚典范之作。观内壁所划莲花游鱼,莲花盛开,侧倾相衬,枝蔓回绕其间,游鱼旖旎灵动,出神入化。此碗为独制个例,品质臻美,或为他例之蓝本,不似尺寸较小者,为省工省时,大量制作,不能与此碗相提并论。
宋 定窑刻鱼藻纹划花大碗
故宫博物院藏品 清宫旧藏
尺寸大如本拍品的定窑盘碗少之又少,因为对陶匠或窑师而言,其烧造难度相当大,覆烧大小与本拍品相若的器物,窑烧时变形及/或开裂的风险甚高,对陶匠和窑师来说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除了诸多的技术难题,窑烧的燃料亦成本不菲,加上每批烧造的大型器物数量有限,所以像本拍品一类的大碗定然造价高昂。制作方固然严阵以待,而订制者亦非富则贵。难怪器型敦硕如本拍品的定窑盘碗,传世者少如凤毛麟角。
现存同类型大碗之中,器内饰鱼纹或莲纹者居多,器外或光素无纹,或饰缠枝莲纹,也有像本拍品般浅刻交迭瓣纹的例子。此类大碗的成功之作看来数量极少,故此传世品弥足珍贵。清宫旧藏一件定窑盌,盌心同样刻鱼藻纹,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两宋瓷器(上)》,图版56 号。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另一例,见M. Tregear着《Song Ceramics》,伦敦,1982年,图29号;大英博物馆亦藏一例,著录于《Oriental Ceramics,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第五册,1981年,图56号。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定窑盌,内壁刻鱼纹,著录于《定窑白瓷特展目录》,台北,1987年,图版31号。另可参考一尺寸略小的定窑盌(26.7公分),内壁刻三尾鱼,2014年5月28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3212号。另有一件相似品藏于大板东洋陶瓷美术馆,内外分别饰以莲花和缠枝莲纹。
我们可参考坂本五郎旧藏一例,此例为八瓣花式,内部刻划牡丹纹,早年为艾佛瑞.克拉克夫人收藏,曾展览于《Sung Dynasty Wares. Ting, Ying Ch’ing and Tz’u Chou》,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49年,编号77(图例);《The Arts of the Sung Dynasty》,大不列颠艺术委员会及东方陶瓷学会,The Arts Council Gallery,伦敦,1960年,编号21,此器于2014年04月08日在香港苏富比售出,成交价格为1.46亿HKD。另一例为英国亚历山大(William Cleverley Alexander)绅士旧藏,此器内刻划缠枝莲纹,外刻划多层莲瓣纹,于2020年11月30日售于香港佳士得,落槌价为2785万HKD。
Lot 5206
白釉划花莲花纹折腰盘
D 20.7 cm
RMB: 2,000,000 - 2,500,000
备注:
1. Frederick T. Fuller 收藏,至1965年
2. 伦敦佳士得1965年6月28/29日,编号277(1000 gns.)
3.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5年(1000 gns.)
4.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 自1965年
5. 香港苏富比,2016年4月6日,编号001,成交价:HKD 2,240,000

Lot 5216
官窑青釉折腰洗
D 13.2 cm
RMB: 10,000,000 - 15,000,000
备注:
日本重要私人藏家旧藏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类南宋官窑风格青釉折腰洗,此器圆侈口,唇沿,棱角含蓄,斜直深壁,平底。周壁胎较薄,满釉支烧,器物通体施满粉青釉,色泽温润澄澈、柔美绵延,开片冰裂自然相缀,宛若宝玉,简约雅绝,浑然天成。此洗底部有八颗支钉痕,应是支钉支烧而成,官窑从早期尚处于试验不同烧造方式的阶段,其他相类的盘、洗多为圈足无釉,垫烧或圈足挂釉,支烧。可见本件拍品应是水平最为成熟的产品,属南宋巅峰之作。
此器通罩青釉,色偏粉蓝。缓缓迭施釉层,始达柔光婉约、凝脂温润。胎骨棱角,裹之厚釉,锐角敛藏,柔里蕴刚,邀人抱于掌内,抚弄摩挲。遥想当时烧成出窑以后,冷却工夫掌握得宜,继而润其色,方得如此开片,疏朗自然,彷佛琼玉整块琢成。唇沿高处,青釉流敞,折角处黑褐胎骨若隐还现。此色泽更是使色增层次、形添沉稳。
南宋官窑,享负盛名,可谓上品重器,寥若星辰。其简洁端庄,唯覃奥深渊,故时匠人神技巧思,尽谙美瓷韵致,窑火斑斓处,看尽一代思潮,出窑成品时,溢散赵宋文士雅调。南宋叶寘的《坦斋笔衡》记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志,置窑于修内司,造青窑器,名曰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不仅如此,南宋官窑继往开来,所造官瓷,属单色青瓷,近类汝器,然种类繁多,应或出自长期研发试烧,造就官窑瓷之多样,无论是釉色或是面貌,亦因此更难一语含括官窑全貌。

南宋 官窑青瓷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不议胎质变化与否,现存可见丰富多样之官窑器形,部份源自传统陶瓷器造形,也有摹拟其他材质器物而来之例;尺寸可见各式小型杯器,亦得巨型瓶尊;釉色变化范围甚广,各种深浅的米黄、淡灰、青绿皆有,釉面或者平素无纹、也见致密或疏朗开片纹、或甚满布透明冰裂纹,相互辉映者;窑内烧造方式亦多变化,或用支钉、或无,并无一致。

南宋 乾隆御题官窑青釉洗

口径22.5cm

故宫博物院藏

类南宋官窑风格青釉折腰洗,此器圆侈口,唇沿,棱角含蓄,斜直深壁,平底。周壁胎较薄,满釉支烧,器物通体施满粉青釉,色泽温润澄澈、柔美绵延,开片冰裂自然相缀,宛若宝玉,简约雅绝,浑然天成。此洗底部有八颗支钉痕,应是支钉支烧而成,官窑从早期尚处于试验不同烧造方式的阶段,其他相类的盘、洗多为圈足无釉,垫烧或圈足挂釉,支烧。可见本件拍品应是水平最为成熟的产品,属南宋巅峰之作。

宋 哥窑折腰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通罩青釉,色偏粉蓝。缓缓迭施釉层,始达柔光婉约、凝脂温润。胎骨棱角,裹之厚釉,锐角敛藏,柔里蕴刚,邀人抱于掌内,抚弄摩挲。遥想当时烧成出窑以后,冷却工夫掌握得宜,继而润其色,方得如此开片,疏朗自然,彷佛琼玉整块琢成。唇沿高处,青釉流敞,折角处黑褐胎骨若隐还现。此色泽更是使色增层次、形添沉稳。
南宋官窑,享负盛名,可谓上品重器,寥若星辰。其简洁端庄,唯覃奥深渊,故时匠人神技巧思,尽谙美瓷韵致,窑火斑斓处,看尽一代思潮,出窑成品时,溢散赵宋文士雅调。南宋叶寘的《坦斋笔衡》记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志,置窑于修内司,造青窑器,名曰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不仅如此,南宋官窑继往开来,所造官瓷,属单色青瓷,近类汝器,然种类繁多,应或出自长期研发试烧,造就官窑瓷之多样,无论是釉色或是面貌,亦因此更难一语含括官窑全貌。

南宋 官窑青釉葵瓣洗

香港苏富比,2018年10月3日,编号3105

成交价:HKD 81,350,000

不议胎质变化与否,现存可见丰富多样之官窑器形,部份源自传统陶瓷器造形,也有摹拟其他材质器物而来之例;尺寸可见各式小型杯器,亦得巨型瓶尊;釉色变化范围甚广,各种深浅的米黄、淡灰、青绿皆有,釉面或者平素无纹、也见致密或疏朗开片纹、或甚满布透明冰裂纹,相互辉映者;窑内烧造方式亦多变化,或用支钉、或无,并无一致。
存世与此洗相似之例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于特展《贵似晨星:清宫传世12至14世纪青瓷特展》,台北,2016年,编号II-10、11、12。另可见P199页,编号IV-1、2、3,在修足和支钉的处理上于本品更加相似。
类南宋官窑风格之器,现身拍卖者,尤为罕见。其一为Eskenazi释出的一件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该器于2015年4月7日售于香港苏富比,器物编号0001,其落槌价为1.13亿HKD。另有一纸搥瓶见于香港苏富比,其底刻“玉津园”三字,售于2008年4月11日,编号2601。近有一件为船王赵从衍旧藏,其长年专注于搜藏中国艺术精品,该件官窑青釉葵瓣洗于2018年10月3日售于香港苏富比,器物编号3105,其成交价为8135万HKD。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动态》
Lot 5210
钧窑天蓝釉玫瑰紫斑敛口盏
D 8.5 cm
RMB: 6,500,000 - 8,500,000
备注:
1.欧洲私人珍藏
2.伦敦苏富比,1998年11月18日,编号856
3.香港佳士得,2011年6月1日,编号3502,成交价:HKD 6,620,000
类北金代钧窑风格天蓝釉紫斑敛口茶盏,细观此盏,口沿微微内敛,口沿釉薄呈浅褐色,足斜腹内收至圈足。内外壁天蓝釉釉色多富变幻,由青到紫,亦浓亦淡,雅韵幽现。玫瑰紫色浓烈,釉面光亮,器形似皂泡一般,遂得洋名“bubble bowl”。
北宋 鈞窯紫斑盌
香港蘇富比,2018年10月3日,編號3109
成交價:HKD 24,120,000
钧瓷之美胜在釉色,三分人力,七分天成,其间色彩的流淌与幻化,非巧思可以成就,尤以钧窑挂紫最为典雅,釉彩之绚丽宛若晚霞,而釉质之细润,犹似一泓静谧湖水。其烧造颇为周折,因釉本身乳浊粘稠、流动缓慢,极易形成斑斓、交织的现象,乃至一窑一火烧制的钧瓷,变化万端,无一相类。

宋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碗

故宫博物院藏

馆藏此类小盏可见以下几例: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蓄,紫斑略少,蓝釉较浅,图见《钧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钧窑瓷器荟萃》,故宫博物院,北京,2013年,图版36。第二例盌稍小,仍贮故宫博物院,蓝釉上紫斑亦略少,刊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两宋瓷器(上)》。香港,1996年,图版222。另一例为鲍氏典藏,紫斑稀疏之钧窑盌,录于 John Ayers,《The Baur Collection Geneva:Chinese Ceramics》,日内瓦,1968-1974年,卷1,编号A31及A32。另外,Eumorfopoulos 旧藏也有一例,现存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载于柯玫瑰,《Song Dynasty Ceramics》,伦敦,2004年,图版26前方。最后一例为大维德爵士宝蓄,现贮大英博物馆,详见毕宗陶,《Song Ceramics:Objects of Admiration》,伦敦,2003年,图版20。
紫斑釉色灵动如此盏者为数寥寥,我们可以参考三例。第一例来源显赫,曾由名家递藏,经手者仇焱之,后知名古董商坂本五郎收入囊下,再售于香港苏富比,2018年10月3日,成交价2400万HKD。另一例为Alfred Schoenlicht 旧藏,曾展于东方陶瓷学会《China Without Dragons:Rare Pieces from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Members》,伦敦,2016年,编号72。2018年4月3日售于香港苏富比,成交价1452万HKD。最后一例来源依旧显赫,来自东京国立博物馆出版的《中国宋元美术展目录》,东京,1961年,编号155。后亦在日本陶瓷协会及读卖新闻社《中国古陶瓷:唐宋名陶展》中金出版,东京,1964年,编号121。后为临宇山人入藏,售于香港佳士得,2015年12月2日,成交价640万HKD。
本品早年为欧洲私人珍藏,后于1998年11月18日在伦敦苏富比释出,器物编号856,十三年后,2011年6月1日售于香港佳士得,编号3502。

Lot 5209
钧窑天蓝釉玫瑰红斑莲子碗
D 13 cm
RMB: 3,000,000 - 5,000,000
备注:
1.小室信夫旧藏,Shinobu Komuro(1839-1898)收藏,日本;
2.富勇冬树,Fuyuki Tominaga旧藏,日本;
3.北美重要私人收藏。
出版:
1. 施君玉,《The Rainbow A loft: Jun ware》,香港,2020年,编号10
2. 施君玉,《Some Forms and Uses of Jun Wares》,《Arts of Asia》,2020年11-12月,第50卷6期,页112-117,图3
3.《文物天地》,2020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主办,页103,图五
Lot 5214
月白釉荷叶净水钵
W 13.2 cm
RMB: 1,000,000 - 2,000,000
备注:
日本京都正法寺东院旧藏
金 耀州窑月白釉胆瓶
伦敦苏富比,2018年5月16日,编号70
成交价:约人民币 6,800,000

金代 月白釉荷叶式盖钵

1988年铜川市柳林镇窖藏出土

耀州窑博物馆藏

钵在中国文化中,特别是佛教文化中,颇具有特殊含义。在梵语中,钵多罗(patrapatra)为比丘六物之一,持钵行乞称为“托钵”,比丘持钵以应受他人的饮食,故钵也称“应器”,暗含感恩之意。而“衣钵相传”作为文化传承的用语,其语境早已超出了佛家教义的范畴。钵做为一种器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5000-7000年仰韶文化时期,自汉晋佛教东传以来,其最重要的功能演化就是佛教中的佛钵。佛钵在宗教方面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角色,作为释迦牟尼在世时的普通日常用具,在其涅槃后由中印度传至中亚地区,进而传至中国,从而拥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也就是说佛钵从日常的食器成为佛舍利的一种,成为佛陀与佛法的符号与象征,拥有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功能。法国吉美博物馆藏的壁画中,便有持钵佛像的形象出现。
可参考耀州窑博物馆一例,曾出版于《中国耀州窑》北京艺术博物馆编,P225,器物编号181,1988年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柳林镇窖藏出土。另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艺术博物馆亦有同样一例月白釉荷叶净水钵,器物编号5。
本品来源于日本京都正法寺东院旧藏。正法寺位于京都市西京区,是由鉴真和尚的高徒智威德于天平胜宝年间开创的真言宗的古刹,后来在弘仁年间,被弘法大师巡锡,为了驱除四十二岁的厄运,雕刻了圣观音。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传说》
Lot 5201
青釉六出葵口刻花卉纹盘
D 5.8 cm
RMB: 200,000 - 300,000
备注: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EK206

Lot 5202
青釉刻花犀牛望月纹碗
D 18.7 cm
RMB: 200,000 - 300,000
备注:
1.Marvin Gordon伉俪收藏,旧金山
2.佳士得纽约,1986年12月2日,编号114
3.蓝理捷旧藏,2009年
4.十面灵璧山居旧藏,购自J.J. Lally & Co.,编号LL71
展览及出版:
《The Collection of Dr. and Mrs. Marvin L. Gordon,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J.J. Lally & Co.,纽约,2009年,编号6
Lot 5217
龙泉窑梅子青釉双管耳瓶
H 28.7 cm
RMB: 4,500,000 - 6,500,000
备注:
日本京都柳家族递藏

Lot 5212
青釉刻花执壶、盖碗、托盘一套
H 18.5 cm D 10.5 cm D 14.5 cm
RMB: 650,000 - 850,000

Lot 5213
青釉菊瓣纹瓜式盖盒
D 7.7 cm
RMB: 100,000 - 200,000
备注:
1.纽约佳士得,2005年3月30日,编号265
2.张宗宪先生收藏
3.纽约佳士得, 1987年6月4日,编号210
4.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EK270
出版:
《Heaven and Earth Seen Within:Song Ceramics from the Robert Barron Collection》,新奥尔良艺术博物馆,2000年,编号1
展览:
Heaven and Earth Seen Within:Song Ceramics from the Robert Barron Collection,新奥尔良艺术博物馆,新奥尔良,2000年

Lot 5226
青釉盘口执壶
H 20.5 cm
RMB: 300,000 - 500,000
备注:
1.怀古堂收藏,纽约
2.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KO15
出版:
1.怀古堂, 2010春季, 卷26, 页108-109, 190 - 191, 编号48
2.《Chuki (Pouring Vessels)》, Kubosa Memorial Museum,1986年,第78、45页
展览:
Chuki (Pouring Vessels),Kubosa Memorial Museum, Izumi, 1986

Lot 5205
白釉划花萱草纹葵口碗
D 19 cm
RMB: 600,000 - 800,000
备注:
1. 美国私人旧藏(上世纪30年代年购于北京)
2. 纽约佳士得,1983年6月23日,编号105
3. 纽约苏富比,1984年6月12日,编号212
4. 日本私人珍藏
(0)

相关推荐

  • 宋代瓷器釉色概说

    前言 ①概说只是大至的一个轮廓,在没有国家层面的理化指标数据支撑下,本文仅就业已遗存的器物釉色本身去直证釉色本身: ②有关汝窑青瓷定论,让历史遗存下来的器物釉色自己去证明: ③本文有关北宋皇家瓷器釉色 ...

  • 历代古瓷笔洗鉴赏

    笔洗,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用毛笔书写.作画前,可作润笔之用:书写.作画之时,如果墨色太浓,可以略蘸笔洗中水少许以润墨:写完了.画完了,如果距离下次用笔的时间间隔很短,还可以在其中涮笔 ...

  • 熊猫专栏——“三年升值三倍”保利拍卖定窑刻花盘为什么会拍出近3000万高价?

     定窑刻花螭龙花卉纹葵口盘|北京保利拍卖<佞宋--十面灵璧山居暨诸名藏宋元清翫>lot5118号| 近日在北京保利15周年拍卖--<佞宋--十面灵璧山居暨诸名藏宋元清翫>专场中 ...

  • 一只建盏985.5万,一个龙泉鬲式炉598.3万:香港苏富比一波老窑瓷拍卖行情来了

    香港苏富比本季最重要的一个场次『凝盈一色』专场,这一场重器云集,成交极为火爆.单场总成交超过3.4亿港币,单场产生7件过千万拍品.尤其是明清家具板块,黄花梨大卖,几乎所有家具都有溢价,有些溢价超过十倍 ...

  • 别再看不起民国至解放后的瓷器:来看看保利春拍的估价

    北京保利2021春拍<百年薪火-近现代文人瓷画>专场67件拍品,特编辑供藏友欣赏学习! 『百年薪火-近现代文人瓷画』 拍卖时间 |  2021-05-20 12:30 地点 | 北京国贸大 ...

  • “鸡蛋大王”的世界级藏品:亮相保利春拍

    收藏家聚乐部 收藏家自己的家园! 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伊势彦信先生作为保利集团的老朋友,与保利集团结交多年,亦曾多次拜访,并参观保利艺术博物馆,多次分享其对艺术的独到见解.恰逢此次2021年春季拍卖 ...

  • 厦门保利春拍:一波高雅的单色釉瓷器欣赏

    添加即送:<景德瓷器鉴赏手册> 购买瓷器一律低于市场价40% 保利厦门 2021 春季拍卖会将于北京时间 2021 年 5 月 5 日及 6 日举槌.本次拍卖共计 1462 件拍品,分为七 ...

  • 2021年香港保利春拍最新战报: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拍卖成交一览!

    2021年香港春拍盛大开幕,保利与苏富比同时推出多场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本季香港保利主推四大古董专场,今日为大家带来「华瓷御彩:重要清代御窑瓷器甄选」专场欣多件清代瓷器,本场最令人瞩目的拍品为:流传有序 ...

  • 2021保利春拍

    北京保利2021春拍将于2021年06月04日-06月08日正式开槌,作为国内艺术品拍卖的标杆,保利每季拍卖都堪称重器云集. 今日率先为您带来,本季拍卖中<大明·格古>专场瓷器拍品预展,感 ...

  • 紫砂收藏指南,中国最大紫砂拍卖保利春拍紫砂专场拍卖全录

    2019年6月3日至6月6日,万众瞩目的保利春拍正在首都北京如火如荼地举行.一年一度的保利春拍,高潮迭起,精彩纷呈,重磅拍品不断涌现,引爆全场.截止23点,首日共成交4亿八千万. 图为北京保利拍卖现场 ...

  • 保利春拍:一波明代瓷器鲜览

    财富的风潮来了,站在风口是关键5月30号9:00将有一场 鑫艺拍拍全国合伙人招募峰会 区域独家 名额有限 报名从速 报名咨询联系人 刘经理:195 5814 6859 北京保利2021春拍将于2021 ...

  • 保利春拍重器云集

    北京保利2021春拍将于2021年06月04日-06月08日正式开槌,作为国内艺术品拍卖的标杆,保利每季拍卖都堪称重器云集. 今日为大家带来的『禹贡』专场,可谓是本季的重头戏,今年的『禹贡』专场比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