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神奇的十五分钟
努力的执念越是强,放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写在前面
故事一
读中学的时候,我有一阶段寄宿在数学老师家里。
我的数学成绩中等偏上,但相比于其他科目,明显是短板。
享受不到由擅长带来的掌控感,又屡屡得不到正反馈,导致我对数学兴致寥寥,甚至偶尔扫一眼数学书的封面,头都疼,恨不得将其埋掉。
可这越不接触越生疏,越生疏越得不到正反馈就越不想接触,久而久之,数学成绩也越来越惨不忍睹。把我从这个恶性循环里拽出来的,是数学老师。
他并没用什么奇特方法,也不曾鞭策我挑灯夜战;只是在茶余饭后,将下巴往家中小黑板的方向摆一摆,并以轻松的口吻对我说:来呗,看两道题呗。
顺着方向望去,题目早已抄在黑板上。他并不要求我上去写,只需坐在原位与他谈谈自己对这两道题的想法,一道题说个三五句即可,全程下来用不上十分钟。
日复一日,一日两道题,一个学期过去,我的数学成绩上升到学年第一。多年后每每回想起这段经历,都会由衷感慨数学老师的高妙。
每天听到他的一声唤:来呗,看两道题呗。我都丝毫没有抵触情绪——不用去拿书,也说好了是看看就行,那就看呗。
两道题又不多,看完以后又不用写,只需说说自己的思路想法,那就说呗。
再没有努力前的踌躇满志和相伴之而生的沉重感与抵触情绪,毕竟我需要做的,只是——看两道题而已。过程中不觉什么奇特,事后对比一番才发现老师帮我摘掉了很多东西。
看见书就头疼的条件反射没有了。
翻书时心想“要学数学了”的沉重感也没有了。
他直插本质,甩掉了整个“努力流水线”上的大半环节,将所有过程简化为“看两道题——思考一下——日积月累,取得好成绩”的公式,在这个公式里,我连生发反感的缝隙都没有,甚至从未觉察过自己在努力。
故事二
万同学一开始对英语就没有兴趣——“小学英语基础很差”成为了他一直以来在课堂上得过且过的最好的开脱理由。即便从初一开始,一切都是从ABC起步,但是他还终究还是输给了自己的“意志”,课堂上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课堂下作业爱答不理,爱做不做的样子。拖久了,背的账多了以后,畏难情绪又出来了,干脆一点作业都不做了——理由是做不来。
有一次,万同学实在忍不住了,找到了英语老师,做了如下对话:“殷老师,其实,我一直挺喜欢你的,但是英语成绩不好,所以我也不敢怎么表露出来。我现在就是想提高我的英语成绩,为了你,也努力学习。但是我现在看到英语书就头疼,更不用说做英语作业了。这可怎么办啦?”
“要不这样,小万同学,英语作业不想做也就不做。你每天回家以后,只需要把英语书打开,随随便便翻翻看看,乱翻,漫无目的的翻,翻15分钟就可以了。”
“为什么?毫无意义啊。又不能对成绩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没关系,你就坚持乱翻书15分钟得了,随便翻一个星期得了。”
大家猜猜,一个周以后,发生了什么?万同学居然来不安分于每天随便乱翻书的作业,主动的来找我领取“新作业”了。我依然是按照分步走的策略,不给他造成心理负担。我要求他每天随随便便抄写15分钟,随便抄什么都可以,抄单词也可以,抄笔记也可以,抄课文也可以……总之,你想怎么抄就怎么抄,想抄什么就抄什么。每天只需要抄写15分钟就可以了。坚持一个周即算任务完成。
同学们,事情就是这么美妙。万腾飞同学们有一天突然跑过来对我说,“殷哥,我每天听课也可以只听15分钟吗?”
我说好呀,只要是你在我敲黑板划重点的地方开始坚持认真听15分钟,课堂上其它时间,只要是你不影响别人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睡,想看课外书都随你。
……
我把时空的自由都给还给了他,他却把高度的自律奉献给了我。
同学们,万腾飞同学开始追求进步了;他想要开始腾飞了。我又无数次的逮着他的进步在班上反反复复表扬他。最后他中考以138分收尾,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后来,他还回到我的一个班上给学弟学妹们作报告——就是“神奇的15分钟”。
故事三:
某同学高中时背英文单词,只能将一些简单的词汇记到烂熟,稍微复杂点的词怎么也记不住。
老师建议我:把那些记不下的词抄写下来,贴到自己常能看见的地方。
我对这番老生常谈抱有怀疑,心说那词放在书上都记不下来,怎么,抄在纸上就记得住了?还四处贴,明显是自欺欺人的形式主义。
病急乱投医,还是照做了:我将所有记不牢的单词抄满了七八张大白纸,贴到了寝室床位旁的墙上,和上铺的床板上,可谓翻身即单词,睁眼即单词。大约两三月下来,一天让同学考一考我,发现那些久攻不下的艰难词汇,被我记下了十之八七。我特地问英语老师这算什么道理,她笑答:很简单啊,记单词就是要提高见到它们的频率。我说那何必非要抄下来糊墙呢,常看单词书不也一回事么。
老师先点头,再反问:关键是,你会常翻单词书么?
我坦言:并不会……
就在这个细节上啊。表面上看,你把单词抄在纸上和你翻书相比,花的力气都差不多,但它帮你省下的,是心理的力气。
你一看单词书就会感到心累,觉得自己在逆着劲儿下功夫;但把单词贴在随处可见的地方,你打眼一看就相当于直接进入到了记忆环节,不需要做心理建设,不需要告诉自己要要单词啦如何如何,你都来不及反应。
三个故事看完了。我想表达的东西也非常明确了:
第一:把“努力”“自律”的执念破除。
我要努力”“我要学习”“自律”这样的空洞的词汇,本身就是一种思想负担。这种执念越是强烈,放手的欲望就会越大!人的说话方式会极大的影响思考方式,所有同学都知道要提升,要进步,要努力,关键在于:你如何把这些指令,下达给自己。
正确的做法就是对自己说:去阳光下翻翻闲书,翻翻笔记和暮省,亦或是随处走一走!这样一来,休息和工作的隔阂就会被抹平。最终也就无所谓什么坚持或是放弃了。因为在我们眼中,学习只不过是一个个动作的切换而已!你对自己说:我数学差,我要学数学;就不如说:来,看两道题。你让自己意识到自己正在或即将要恶补英语,就不如让自己连这个意识都没有,直接把自己扔进去,先看十五分钟的闲书再说。
第二:从小处着手,干起来再说。所谓克服困难,提高行动力,就是从你没有心理负担的小动作入手,天天坚持,洋洋落实,日积月累,形成习惯。那些养成习惯的人,在内心只把写《暮省》,作《预册》当做是一种与和自己畅聊一番的机会。所以根本不拘泥形式,今天把老师讲的随手摘录,明天直接在《预册》上随手记录一下作业。
一个同学说,“完了,完了,我要恶补我的数学了。”
另外一个同学说,“要不,今晚对先对照着答案看几个题再说。”
两相对比,判若云泥,不同的态度作为起点,不同的结局作为终点。
——(附:有两个故事来源于网友,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