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伪科学——藿香正气和抗生素相克?

就在前几天,猫叔在经常提供本专栏素材的family群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

猫叔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的反应是这样的:

唉……家庭群果然是重灾区。没啥好说的,咱就一点点科普吧!

先说这典型的“谣言体”吧,“会马上丧命”是什么鬼?两种都是国家批准的药物,怎么就会吃下去“马上丧命”呢?马上是多久?1分钟?10分钟?最强效的毒药也难做到“马上丧命”吧?这么吓唬人,真的好吗?吓到那些承受能力脆弱的大爷大妈们可如何是好……所以看到这句这么不严谨的话,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谣言无疑了。但是本着科学的精神,我们还是要好好掰扯掰扯,到底问题在哪里。

说说里面的几款“明星”药品好了。先说说藿香正气。这种传统的中成药,最早为人们熟悉的是酒精含量高达40%的藿香正气水,就是这种:

因口感辛辣(反正我是这个感觉),虽然药效迅猛药到病除,但很多人不太能接受,所以后来就有了丸剂和胶囊:

以及加糖去酒精的藿香正气——液。

这种药如果说要有什么毒副作用,目前有记录的会有少量的过敏反应,再有就是藿香正气水酒精含量高,如果服用,应避免驾驶和其他高危工作等。

再说说头孢和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头孢是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的统称,都是以头孢菌素为原料制成的光谱抗生素类药物,和青霉素相比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很多,且抗菌谱广,说白了就是各种病菌都能拿下。

阿莫西林是一种青霉素类光谱抗生素,和头孢相比,使用起来要麻烦一些,因过敏率相对较高,使用之前需要做皮试。这些抗生素因效果好且价格低廉,目前在临床上用得非常多,甚至很容易造成滥用(相信大家都少都听过我国抗生素药物过度使用的新闻吧)。说起使用禁忌,大家留意药品包装大多都会标注“不可与其他药物混用”的字样,这不是跟我们前面看到的不矛盾吗?

且慢,听我慢慢道来。

前面说的几种药物单独使用都无毒,那么在一起会发生哪些“奇妙”的变化呢?如果本文开头的图片里面说的是“藿香正气水”的话,还稍微靠点儿谱。藿香正气水里面可是有40%的酒精的,同我们日常饮酒一样,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代谢过程如下:

我们服下的酒精,在体内经过肝脏的代谢会成为基本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酒精和头孢类药物会发生双硫仑反应——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跳加速等反应,严重的会造成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甚至死亡等不良反应。

为什么会这样?人体在酒精的代谢过程中加入了头孢,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抑制肝脏中乙醛脱氢酶的作用,结果就是使酒精代谢到乙醛阶段就无法继续之后的化学反应了,然后造成乙醛在体内的堆积。乙醛的毒性是酒精的30倍,会损害人的心脏、肝肾和大脑等重要器官并诱发多种癌症,它的“地位”在下表第一和第五条可以看到:

所以说白了,抗生素不是和藿香正气过不去,而是和里面的酒精过不去。大家为了简单方便,就记住这一条——吃抗生素不要接触酒精,当然包括且不限于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比如十滴水、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咖啡因口服液等以及一些外用制剂如正骨水、祛伤消肿酊、麝香舒活搽剂、消肿止痛酊等。

那么没有酒精的胶囊和丸剂是否就可以了呢?从现有资料上,尚不能找到藿香正气的主要成分与头孢等抗生素“不兼容”的证据。但出于用药安全的考虑,抗生素类药物始终是不建议与其他药物共同使用的。所以非必要的情况,没有必要一定同时使用这两类药物。

夏天一到,藿香正气水使用会多起来,希望大家看过文章之后,不要再把那张图片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转发到了社交群里了(转发本文才是正确姿势),不是说上面的言论完全无凭据,但藿香正气水和抗生素同时使用出现休克的概率本身就很小,将这样一种可能性当做结论广为传播,这不是正确的科普的态度,完全是耸人听闻。

最后,关于酒精,猫叔有几句话想说。作为一个科普人,我的建议是吃药期间都别喝酒;作为朋友,我建议大家有事没事都尽量少喝酒,因为酒真的不是啥好东西。这个世界因为酒精引发的悲剧足够多了。仅仅从健康考虑,请复习一下上面世卫组织提供的一类致癌物表格中第五项,请记住它。

最后,本期朋友圈里的伪科学就说到这里,下期再见。

—END—
(0)

相关推荐

  • 高温来袭,用药打开的正确方式

    谣言还是科普?? 最近随着北方高温的逼近,朋友圈一条微信让许多人震惊: 为什么是藿香正气? 藿香正气本没错,藿香正气水里的酒精才是罪魁祸首! 藿香正气水是传统中医药的经典老方,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 ...

  • 防治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

    谣言 夏天太热就喝藿香正气水解暑. 辟谣 藿香正气 水 不适合所有的"中暑" 藿香正气水是市面上常见的药物,说明书上写着可祛暑湿.但是,这个暑湿和现代医学的"中暑&quo ...

  •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花式减肥法之生酮饮食减肥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作品 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爱想象科学空间的信息 请关注我们 Q1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 --花式减肥法之生酮饮食减肥 如今大家生活好了,吃的好动得少,于是,减肥便成了相当 ...

  •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花式减肥法之哥本哈根食谱减肥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系列在上一次提到了我们在朋友圈中看到的各种各样在小编看来极不靠谱却又非常有"市场"的花式减肥法,其中首当其中就是生酮饮食减肥.其实在生酮饮食减肥法之前,就有一种 ...

  •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狂犬病,恐惧之下的真相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作品 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爱想象科学空间的信息 请关注我们 前一段时间,有一条"男孩被咬13天后狂犬病发作离世"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狂犬病新闻 ...

  •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那些不堪谣言重负的食物之螃蟹篇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螃蟹篇 又到了菊黄蟹肥的时候了,每年这个时候,小编都会排出九文大钱,趁这个时候来个痛快.说到吃蟹,无疑要选满膏满黄的,肥才好吃.在小编对着大螃蟹流口水的时候 ...

  •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之急救篇——气管异物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之急救篇--气管异物 我们的朋友圈伪科学系列,总是能关注到最近的新闻事件,比如下面这个: 很遗憾,这个6岁的孩子,最终没有被救回,一粒花生米,带给一个家庭无尽的伤痛.与此同时,网上会看 ...

  •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之急救篇——心肺复苏术

    说到急救,恐怕我们生活中遇到最多的就是溺水.触电和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了.这时候,学会正确的急救知识,把握住心脏停跳患者挽救的"黄金四分钟",可以救很多人. ...

  •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之急救篇——心梗急救

    心肌梗塞是一种来势凶猛而且死亡率很高的病,今年来,不断有新闻事件,把这种病的消息送到我们眼前: 2007年6月,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突发心源性猝死,享年59岁. 2011年7月,凤凰网前总编吴征因突发心 ...

  •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人工增雪会不会危害健康?

    今年,北京人盼的雪啊,到上周才姗姗来迟,总算在过年期间给了大家一些冬天的氛围. 说起来,这次的雪还是挺给力的,不少地方都形成了积雪,北京人也都彻底释放了一下,放飞了一下自我,比如这样: 这样 和这样 ...

  •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关于狂犬病,一次很有必要的炒冷饭

    文:猫叔 去年10月,我们曾经发过一篇<朋友圈里的伪科学--狂犬病,恐惧之下的真相>,可以说把狂犬病的基本知识都说过了.可这篇文章的热乎气儿还没过,又出事儿了.2月15日,河南省新乡市卫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