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为应对气候变化,197个国家于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召开的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届会议上通过了《巴黎协定》,并获得了189个缔约方的批准。该协定旨在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以内,同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的措施。

面对气候危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致力于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包容和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并将发起#Global Call 2021向全球征集最具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技术和项目(聚焦清洁技术和可持续土地管理)。

为宣传及推广UNIDO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和对策,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上海)主任赵晓蕾女士于2021年5月19日受邀就“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的机遇和挑战”在东兴证券2021中期策略会作主题演讲,她提到:中国的发展道路会迎来很多的挑战,中国面临着兼顾经济增长和碳中和的约束的冲突。因此,中国要实现能源碳中和,要推进绿色制造的技术,要提高产业政策的质量和碳中和的治理能力。

在演讲中,赵主任做了一些概念上的分享,她指出“碳中和”不是一个新议题,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全球的气温控制在1.5°C上涨的幅度内。全球的国家和政体,都在围绕着气候变化,在经济、技术以及科学等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合作,共建公平、有效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联合国有着三大支柱,伴随着三个议题。气候变化是第一次把联合国的三大议题集中在一起。第一个议题是安全,最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中,很多角色需要调停,都是联合国出面做的。第二个议题是发展,所有的人类都有发展的权利,我们的经济技术都属于发展议题。第三个是人权,包含全球公平的概念。

中国是最早一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制定的,1990年开始,从联合国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当中的《东京议定书》,到现在的《巴黎协定》。更多国家把碳中和转为国家战略,提出无碳的未来以及与中国一样的愿景和承诺。在联合国中,欧盟提出到2050年全面达到碳中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颁布碳中和令,在2045年实现电力100%可再生;日本的经济产业省去年10月发布《绿色增长战略》,提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构建“零碳社会”。

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从自身来讲,中国的发展道路会迎来很多的挑战:

第一,各国的NDC承诺时间表不一,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诉求和减排承诺的谈判难度加剧。

第二,存在外溢效应,气候变化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政体的。构筑公平、有效的全球变化治理模式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不确定性。主要的挑战包括,计算制造端和消费端碳排放的责任,以及绿色能源成本过高导致的高碳排放行业的高排放下降困难。

第三,中国面临兼顾经济增长和碳中和的约束所带来的挑战。中国既要发展,也要有碳中和的约束。

在全球角度看,中国也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中国在国际气候合作中的话语权仍显不足。IPCC最新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在气候变化、科学适应性和减量减缓三个领域中,被引用的中国文献占比只有2.8%和1.7%、1.6%。

第二,中国的碳排放衡量核算标准与国际主流标准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高产业政策质量的资政工具》(EQUIP)提出的衡量碳排放的工具指标为标准看,中国衡量碳排放的指标还存在差距,导致中国现行的碳排放核算工作越来越难以支撑国家的温室气体低排放战略,难以应对国际碳排放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也不适应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和市场化碳减排政策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第三,我国在碳捕捉技术等高端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已有机器20年的折旧时间不可能停产,想要保证生产的同时稳步减少碳排放,就需要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技术做补充。目前中国在该技术领域还是排在后端的,虽然技术不可能管长期,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高端技术在中国应该大力引进、发展和创新。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应对当前的气候变化,赵主任提了三个建议:

第一,要兼顾,中国的经济增长要和碳排放增长脱钩,首先是要实现能源碳中和。

在能源碳中和当中,我们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更要关注循环经济,就是把企业的废料变成另一家的生产资料。所有的废品是错放的资源。韩国釜山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包括所有开发区的废水终端利用、废二氧化碳的终端利用,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使用垃圾发电反哺整个园区,形成了零排放园区。实际的案例推荐可以看釜山大学的Eco-park。

第二,要推进绿色制造的技术,包括数字化转型以实现制造端的碳中和。

要大力推进先进数字化制造。联合国工发的研究表明,在数字化领域的绿色专利是高于平均水平的,所有技术的平均绿色专利比例是3.6%,机器人学习、机器人增才的比例都是大大高于其他技术专利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时候,很多新技术,新技术应用非常重要。

(图片来源:联合国《2020年工业发展报告》)

要提高碳中和的治理能力。90年代到现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效果是有限的原因是,市场调节机制在调节外部机制上是失灵的。因此我们的正外部性需要进一步激发,要利用新的技术,要看懂新的绿色技术对我们正的外部性激发。

第三,对标国际规则,提高产业政策的质量和碳中和的治理能力。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政策干预,联合国工发组织的EQUIP报告中有对于政策干预的分析,包括对每个国家、每个经济体,在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上的分析。

在报告中,联合国工发提出,提升碳中和的治理能力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出发。

第一个方面,适应。适应能解决我们每个国家对经济的复原力和执行力方面的反应。在提升治理能力的适应里框架中,我们问了一系列定性问题,得到很好的解答以后,就能够评判一个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以及建立一个弹性的制度方面的优劣。

第二个方面,减缓。减缓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分析指标,包括排放能力和附加价值,所有的过程当中,会给地方经济政府详细的整体思考维度。这些思考维度也是联合工发提出的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一套工具。

(图片来源:UNIDO《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Industrial Policies-Tool 11》)

演讲最后,赵主任从联合国工发组织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以清洁能源为驱动,引领制造业进入新时代,通过适应和减缓两大途径,助力中国工业化走向无碳未来;从联合国的角度出发,就是围绕着如何把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最核心的放在一起考虑,最终才能够实现我们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无碳的未来。
(0)

相关推荐

  • 气候治理攻坚之年,希望在AI身上

    2021年将是我们在应对全球升温难题方面做出切实改变的最后一年. 来源丨Forbes 作者丨Mark Minevich 编译丨科技行者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联合国已经明确表示,20 ...

  • 宇通客车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发出“零碳排放倡议”

    10月28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开幕前夕,作为此次大会的受邀代表,宇通携手国际公共交通联会(UITP).国际知名运营商发起零碳倡议,共同探讨公共交通领域节能减碳新道路. 交通运输 ...

  • 智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对策与建议

    ■ 葛建纲 王国灿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正在进行的全球范围的系统性社会大变革. 今年8月25日是中国低碳日,"低碳生活,绿建未来"是今年的主题.众所周知,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在于企 ...

  • 【特别策划】关于“双碳”,我们的最新学术研究有哪些?

    2020年9月,我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意味着我国更加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 ...

  • 信创咨询 | 当数字化遇见碳中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编者按: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去年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数字化在其中又将扮演何种作用?信创咨询为您详细解读. 9月7日,首 ...

  • 【存照】气候峰会COP26需要在这四个关键领域达成实质性协定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发表署名Nathan Cooper的文章,题目是:From UNGA to COP26: What's needed next for climate action(从联合国大会到CO ...

  • 中国交通部门低碳排放措施和路径研究综述

    来源:袁志逸,李振宇,康利平,谭晓雨,周新军,李晓津,李超,彭天铎,欧训民.中国交通部门低碳排放措施和路径研究综述[J/OL].气候变化研究进展:1-10[2020-12-27].http://kns ...

  • 莫里森,终于说上话了!

    共2832字|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阅读导航 前言 好样的,莫里森! 澳洲经济结构 VS 气候变化议题 政治议题,两党罕见同调 政策加码 后程发力,能否赶得上? 结语 前言 去年年底,"气候雄 ...

  • 解振华:十大措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

    引领绿色发展,打造产业综合服务生态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7月24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表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企业要主动布局新产业.创新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这些都离 ...

  • 一文带你了解国内钢铁减碳的六大方向及路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的10年都比前一个10年更暖.2019年,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摄氏度.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2019年4月份,西班牙伊萨尼亚天文台探测到地 ...

  • 迈向碳中和: 绿色债券的时代机遇与发展

    作者: 林伯强 [ 2019年全球债券发行超过115万亿美元,绿色债券仅占0.24%. ] 碳中和目标的确立,要求各行各业特别是能源行业做出巨大转型,一方面要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还应发展负 ...

  • “碳中和”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多行业迎新一轮快速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 包兴安 1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鼓励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 ...

  • 站在“十字路口”的COP26,我们应作何期待?

    当地时间10月31日起,由于疫情而被迫延期一年的联合国第26届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26)将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 COP26召开前3天,我国继2011年后第二次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 ...

  • 碳中和12个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轻松了解科技前沿 文章来源: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近期,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一系列简报,提出了加快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12个科学技术问题[1].该项工作组织协调了20多个国 ...

  • 帮助实现「净零碳」,这里有11个AI气候变化方案

    到这个十年末,我们必须将碳排放量减少50%. 来源丨Forbes 编译整理|科技行者 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到2030年,大部分二氧化碳减排将来自于当今市场上的技术.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