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许孩子有点“恶趣”

“屁股粑粑尿尿厕所......”最近,毛毛从幼儿园小朋友那学了一句特别“好玩”的话,总是挂在嘴边,像复读机一样念叨。

看她玩的那么开心,我们也没说什么,随她去吧,过段时间就好了,谁还没说过脏话呢。

以前我们都教她坐电梯要站好扶稳,上下地铁要注意脚下,不要再地铁站和地铁车厢内打闹嬉戏......把规则都讲给她听,她也遵守得很好。周末和小伙伴一起坐地铁,小伙伴们是那种玩得很疯的类型,在地铁站电梯、地铁站内、地铁车厢内各种跑各种疯,声音还很大,毛毛见了觉得好玩,也跟他们一起肆无忌惮地玩耍,本来还想喊住她的,可是看她的兴致那么高,又放弃了制止她制造“恶趣”的想法,凭着自己对毛毛的了解,以及紧紧地跟随,让一切尽可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恶趣”也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回忆童年,记忆最多的,可能就是和谁谁谁去干了什么坏事,然后还非常享受当时的紧张刺激和快乐时光。在被“放养”的年代里,小小的我们总是会不经意间做出很多有违道德法制、风序良俗的事情来,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从经历中学习并认识到错误行为,形成正确的观念。可是,在如今“看牛”的年代,孩子一旦有犯错的苗头,就会被及时制止,然后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告知,“不可以”,可能孩子是记住了要怎么做才是对的,可是,却剥夺了他们认识世界的完整过程,剥夺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的思想、心理变化,剥夺了他们培养控制力的时机。

一直得不到,一直会想要。父母不可能盯着孩子一辈子,一旦哪天被放出去了,孩子可能就会报复性地想要去获取,并且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到那个时候,父母可能不在身边,孩子可能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规规矩矩走上正确的道路,一旦发现孩子有所偏离,就会及时纠正他们,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这是在帮助孩子,可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种帮助可能是有害的,可能是拔苗助长了,可能会让孩子缺少某些必备的能力。

所以,孩子的“恶趣”不要都抹杀了,给他们留一点“美好”的回忆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