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浅探 (中)

    2.辽、宋、金、元建筑

    契丹贵族于公元916年建立了辽王朝, 公元918年定临潢 (今辽宁巴林左旗) 为皇都 (上京) , 公元947年定国号为辽。从10世纪末到11世纪末的百余年间, 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建筑活动, 但至今所留下来的辽代遗构为数不多, 山西除西京 (今大同) 下华严寺海会殿已毁无存外, 保留至今的有上华严寺大殿、下华严薄伽教藏殿、善化寺大殿, 应州 (应县) 佛宫寺释迦塔。公元960年, 赵匡胤取代后周称帝, 迁都东京 (今河南开封) , 建立宋朝, 建筑活动频繁, 涉及面广, 所保留下来的建筑遗构数量也较多, 地域特点鲜明突出。12世纪初, 东北地区女真族逐渐强大, 在公元1115年建立了金王朝。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 迅速地吸收了辽、宋文化, 先后把阿城、宁城、大同、北京、开封作为上京、北京、西京、中都和南京。这一时期建筑构造和风格, 在山西形成了明显的南、北两种风格, 北部与辽都毗邻受辽代影响较大, 形成了以辽代风格为主基调的建筑构造。南部与陕西、河南毗邻, 交通方便, 与之来往频繁, 直接受宋、金都市文化、技术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形成了以宋代汉文化为主基调的建筑构造。

    辽代遗构具有用材规格大, 斗拱施以真昂造, 出现斜拱之做法;梁架制作规整, 平梁之上蜀柱之下施驼峰承垫, 叉手捧戗脊之下。梁袱之间于缝重心处施以完整的前后出跳“十字”卷头斗拱隔垫, 托脚上端结构点多捧戗于平。

    宋代遗构特点是, 平面减柱, 平梁之上的结构直接继承了中部地区五代时期的结构手法, 平梁之上蜀柱仍由驼峰承托, 叉手捧戗脊部攀间的捧节令拱或替木两侧, 出现复合式叉手的结构形制。托脚上端结构点与唐、五代一致, 形成梯形构架。铺作施以真昂造, 个别施以直昂造。四坡屋顶结构的纵架所施丁袱为斜直式做法。

    金代以后叉手和托脚继承前代, 且多种结构并存, 但总的趋向是叉手捧戗位置由捧节令拱向上移至替木和脊之间, 可为叉手发展的第三阶段。蜀柱之脚开始施以合稳固。中部地区宋、金两代结构非常接近, 有些金代建筑尤其是太原市所遗存的金代木构建筑更为明显, 基本延续了宋代之做法, 叉手捧戗于捧节令拱两侧, 个别蜀柱仍施以驼峰承垫, 梁袱端部由驼峰及栌斗承托, 且结构点直接与拱相接, 梁袱头交栌斗不外出, 托脚上端结构点与唐、五代、宋一致, 斜撑拱子外侧, 形成梯形构架。南部变化较大, 有的叉手保留宋代结构点, 有的捧戗于替木与捧节令拱之间, 有的捧戗于脊与替木之间, 多设丁华抹颏拱, 蜀柱之脚全部施以合稳固。梁袱之间的承托构件, 东南部施以蜀柱, 且施合稳固;西南部延续宋代施以驼峰和攀间拱。托脚多捧戗于子外侧, 有的不设托脚和丁华抹颏拱。出现双叉手的结构形制。铺作几乎全部假昂造, 四坡屋顶结构建筑的纵架所施丁袱多弯斜式做法。

    (1) 北部区域

    辽、宋、金是中国历史上经五代十国战乱之后, 进入争霸对峙的时期。在建筑技术上很少受到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交替等因素的影响, 但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不同民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建筑上, 就形成了建筑结构的地域性差别。

    图一五大同下华严寺海会殿横断面图

    公元916年契丹族建立了辽王朝, 统治了山西、河北的北部, 吸收了汉族文化, 进入了封建社会。辽代统治者效仿汉文化, 在建筑上使用汉族工匠修建都城、宫室和佛寺等。不过由于北方从唐朝末期起, 就形成藩镇割据的状态, 建筑技术和艺术很少受到唐末至五代时期中原和南部文化的影响, 因此辽朝早期建筑保持了很多的唐代风格, 故有辽袭唐风之说法。如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门 (辽同和二年, 984年) 、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辽重熙七年, 1038年) 及善化寺大雄宝殿 (辽, 约公元11世纪) 、应县佛宫寺释伽塔 (辽清宁二年, 1056年) 等。这些建筑用材规格大, 斗拱施以真昂造, 并开斜拱之先河;梁架制作规整, 平梁之上蜀柱之下施驼峰承垫, 叉手捧戗脊之下。梁袱之间于缝重心处施以完整的前后出跳“十字”卷头斗拱隔垫, 这一结构在山西境内现存的唐、五代、宋、金遗构中几乎无此做法, 或许是契丹族的一种民俗性与汉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建筑特点。

    A、大同下华严寺海会殿

    下华严寺, 位于大同市城西。海会殿约建于11世纪中, 可惜现毁坏无存。原建筑面阔五间 (2765厘米) 、进深三间 (1926厘米) 。梁架为四椽袱前后乳袱用四柱, 梁柱对应, 不施减柱造。四椽袱由内柱顶斗拱而承之, 乳袱、牵插于内柱上端且乳袱交正心拱出华拱出跳, 其上设缴背, 牵与乳袱间设驼峰栌斗隔垫, 四乳袱与平梁之间亦同一做法。平梁之上设驼峰立蜀柱, 柱头设攀间拱及枋和通替承脊, 叉手上端斜撑攀间枋, 枋头为半拱形制, 上、中平亦同类做法, 下平之下设攀间拱及替木。上、下平均设托脚且直接斜撑子外侧, 四椽袱与拱枋相交向外出头, 四椽袱托脚上端斜撑袱头下皮, 四椽袱由内柱斗拱承托, 斗拱之华拱交泥道拱向外延伸与托脚内皮斜切。整体梁架明显反地映了“辽袭汉文化”之特征, 但也出现了山西汉民族地区建筑遗构中未曾使用过的结构手法, 形成了鲜明的辽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图一六) 。

    B、善化寺大雄宝殿

    善化寺, 在大同城区南部, 俗称南寺, 大雄宝殿位于寺北端, 是寺之主殿。殿建于11世纪中, 金天会、皇统 (1123~1148) 间均有修缮, 现存构架为辽构。面阔七间 (4050厘米) 、进深五间 (2488厘米) , 殿内减柱两排八根, 扩大了室内空间, 十架椽屋单檐五脊顶。殿前设深1856厘米之月台, 明间梁架为六椽袱前后乳袱用四柱。前向, 因减去首列内柱, 故乳袱向后延伸为四椽袱, 插于前向上平缝重心内柱上部, 六椽袱端部由顺袱串、牵承托, 牵由搭于乳袱之上的额枋栌斗承之。牵尾向内交栌斗出跳, 制成华拱扶承顺袱串, 牵头由驼峰、斗拱承托, 其横向拱向内出跳扶承牵, 向外延伸形成类似牵结构部件。后向, 因减去上平缝重心内柱, 乳袱尾插于下中平重心内柱上部, 牵与乳袱之间隔承构件同前向, 牵尾向内交内柱栌斗出跳成华拱, 与其上拱形构件共同扶托六椽袱。

    六椽袱之上设缴背、驼峰、栌斗承四椽袱, 四椽袱亦设缴背, 缴背之上设斗拱承顺袱串及平梁, 平梁之上设驼峰立蜀柱, 柱头设纵横相交的“十字”形斗拱 (纵向为隐刻拱) , 攀间枋承脊, 叉手上端斜撑于攀间枋两侧, 且施丁华抹颏拱稳定。整体梁架略同于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 是山西辽代木结构建筑之代表, 也是全国辽代建筑中的典型之作。

    图一六大同下华严寺海会殿横断面图

    图一七朔州崇福寺弥陀殿横断面图

    图一八朔州崇福寺弥陀殿纵断面图

    辽代梁袱之间施以完整的“十字”卷头斗拱隔垫, 具有继承和发展唐、五代做法的因素, 如佛光寺东殿明四椽袱与中平枋、镇国寺万佛殿四椽袱与上六椽袱之间所设隔垫斗拱就是采用了纵横相交的“十”字斗拱。与唐、五代梁架相比较。辽代梁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托脚上端在唐、五代结构点位置上, 向上移动斜戗于平外侧, 直接分解部荷载, 体现了辽代木结构建筑不饰以华丽, 注重实效的朴实大方的特点, 反映了辽代继承和发展唐代建筑风格及营造手法, 也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契丹族的审美观。

    辽代平梁之上结构与唐、五代及宋代亦差别明显, 辽代所用蜀柱矮小, 且多圆形, 而脊部攀间斗拱较唐、五代及宋代多施攀间枋, 且多隐刻拱。于令拱十字相交设丁华抹颏拱, 与宋《营造法式》同。但叉手捧戗于攀间枋两侧, 却有别于《营造法式》, 与唐、五代现存遗构相同。辽代建筑中若设平棋 () , 其草袱做法近唐代风格。

    北部现存的金代木构建筑较中部和南部, 不但规模大, 其梁架结构亦形成本地区的风格。建筑结构, 除斗拱延续了辽代真昂、斜拱造外, 梁架及柱网布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减柱、移柱、内额及梯形托架的作法广泛使用, 梁袱之间承垫构件下几乎不用出跳拱, 如佛光寺文殊殿 (金天会十五年, 1137年) 、繁峙岩山寺文殊殿 (金大定七年, 1167年) 、崇福寺弥陀殿 (金皇统三年, 1143年) 也是如此, 但其梁袱下施以实拍出跳拱, 形制与宋代相似。

    C、朔州崇福寺弥陀殿

    崇福寺, 位于朔州城内东北向, 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弥陀殿建于金皇统三年 (1143) , 是寺内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建筑。殿面阔七间 (4132厘米) 、进深四间 (2270厘米) , 单檐九脊顶, 平面于尽间设内中柱, 前内柱施减柱、移柱造。梁架属八椽袱前后乳袱用四柱, 后架施以双乳袱, 其下乳袱交隐刻

    泥道慢拱向外延伸制为二跳华拱, 且乳袱、牵均插于金柱内, 前向乳袱、牵除梢间外缝插于前内柱外, 余皆搭交于内额。梁袱所设托脚均于上袱下平相接, 梁下缝设向内出跳实拍拱及驼峰隔承, 这一做法有别于五代及宋之遗构。纵向梁架于前内柱间设上下内额, 中横跨两间 (1240厘米) , 两边横跨一间半 (879厘米) 。两内额之间设梯形斜撑, 明间脊部与东西两平梁处亦设同样梯形斜撑, 梢间内中柱之上设丁斜梁以固间架, 这些结构可定位为金代北部具有共性的特殊结构 (图一七、图一八) 。

    D、五台佛光寺文殊殿

    佛光寺文殊殿, 建于金天会十五年 (1137) 。虽早弥陀殿六年, 但结构如出一辙。文殊殿面阔七间 (3165厘米) 、进深四间 (1759厘米) , 不厦两头造。前向横跨中三间 (1412厘米) 与两内柱间设内额, 后向横跨次、梢、尽间 (1339厘米) 设内额, 所设内额亦上下两道, 后内额间设梯形托架, 所谓梯形托架, 即较弥陀殿“斜撑”多设水平臂力构件于其上。繁峙岩山寺文殊殿晚弥陀殿24年, 建筑规模虽不大, 但其纵架于两次间脊部各设斜撑两道, 组成三角式斜撑, 此结构亦由梯形托架而来。

    E、繁峙岩山寺文殊殿

    岩山寺, 位于繁峙县城东南40公里天岩村。文殊殿是轴线上仅存之建筑, 建于金大定年间。殿面阔五间 (1498厘米) 、进深三间 (1189厘米) , 梁架为四椽袱前后牵用四柱, 单檐九脊顶。四椽袱之上设梯形驼峰及栌斗间设普柏枋承平梁, 平梁之上立蜀柱。蜀柱脚施合稳固, 头直承脊, 两侧设叉手捧戗, 四椽袱由内柱及栌斗直接顶承, 牵尾斜搭于四椽袱之上。纵架因减、移柱造, 前、后内柱之上均设内额, 后架横跨三间, 前架横跨两间, 脊部设三角斜撑架, 属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和五台佛光寺文殊殿的内额之间所设梯形斜撑及托架体系 (图一九、图二○) 。

    (2) 中部区域

    这一区域历来是山西省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古建筑遗构中不但形成了本地区的独特之处, 同时也影响和吸收了南、北结构之精华。即具有南部宋、金时期铺作之制的严格区分, 又体现了北部辽代梁架结构的合理成分, 其建筑结构的发展脉络非常清晰。宋代遗构特点是, 平面减柱, 平梁之上的结构直接继承了中部地区五代时期的结构手法, 平梁之上蜀柱仍由驼峰承托, 叉手捧戗脊部攀间的捧节令拱或替木两侧。宋末脊部攀间出现了复合叉手的结构形制, 金代出现了双叉手。同时辽代托脚斜戗于外侧之结构, 宋代也吸收使用。出现了《营造法式》中规定的“梁袱对乳袱”和民间的“梁袱压乳袱”两种结构形制同时使用的结构技术。继承并发展了五代建筑中梁袱之下惯用的内外出跳拱 (向殿外出跳拱不设交互斗, 华拱直至托脚) 。檐部铺作施以真昂造外, 还出现了直昂造, 直昂除造型与假昂有所不同外, 功能完全一致, 也可以说是假昂的雏形, 宋代直昂造仅太原晋祠圣母殿廊部铺作及寿阳普光寺大殿两例, 另有太原晋祠献殿 (金大定八年, 1168年) 一处。

    太原晋祠圣母殿 (宋崇宁元年, 1102年) 殿身梁架为“八架屋,

    乳袱对六椽袱用三柱, 副阶周匝”, 前廊四根老檐柱不直接落地, 形成了减柱造布局。根据有关资料记载, 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已毁无存) , 梁架为“六架椽屋, 乳袱对四椽袱用三柱”。致迟建于金皇统五年 (1141) 的文水则天庙后殿, 现存梁架结构为“六架屋, 牵对五椽袱用三柱”, 清徐文庙大成殿 (金泰和年间, 1201~1208年) 的梁架结构与之相同。梁袱之下均施以横向向殿内出跳拱, 向殿外交栌斗、纵向正心拱延伸与托脚内皮斜接, 且托脚上端多同唐、五代结构一致。平梁之上所施蜀柱亦施驼峰承垫, 不施角背, 这一特点充分地体现了宋代继承和发展了五代时期的建筑结构, 金代延续宋代之结构技术和建造手法, 同时也反映了辽、宋文化相互影响于山西中部地区的客观现象。但宋金建筑遗构中的檐下铺作区分非常清晰, 凡金代遗构基本施以假昂造, 而宋代遗构全部为真昂或直昂造。这一特点与山西南部地区一致。

    中部区域宋、金建筑实质上形成了两种结构风格。一是以太原、清徐、文水、榆次等地为代表, 其特征是结构考究, 形制高雅的建筑风格。太原晋祠圣母殿, 殿面阔七间, 进深六间, 重檐九脊顶。梁架为八架椽, 六椽袱前接乳袱用三柱, 副阶周匝, 结构华丽优美, 端庄大方。榆次市 (现晋中市) 源涡村永寿寺雨华宫, 建于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 , 面阔、进深各三间, 梁架属四椽袱前接乳袱用三柱, 单檐九脊顶。文水县南徐村武则天庙, 建于金皇统五年 (1145) , 面阔、山檐进深各三间, 单檐九脊顶。梁架为五椽袱后对牵用三柱。这类建筑的各梁袱均用驼峰承托, 袱下施横向出跳拱, 平梁上的蜀柱施驼峰承之, 平梁由驼峰及“十字”斗拱承托, 且与托脚形成类似于梯形结构, 整体结构与五代相近。另一类所处地域比较分散, 其建筑风格与晋东南非常接近, 属结构简洁明快, 形制朴质的建筑风格, 但与晋东南地区所不同的是梁袱之间不设蜀柱。阳泉关王庙正殿 (宋宣和四年, 1122年) , 梁架属四椽袱前对乳袱用三柱, 各梁袱均用驼峰承托, 袱下不施横向出跳拱, 平梁上的蜀柱施驼峰承之, 脊部攀间施以复合式叉手。梁架简洁明快, 整体梁架与《营造法式》图样非常接近, 斗拱为五铺作双抄计心, 里转偷心。汾阳太符观昊天殿 (金承安五年, 1200年) 梁架为四椽袱前压乳袱用三柱, 蜀柱施合稳固, 斗拱奇巧。最近笔者去太谷县考察时, 在县东北35公里的蚍蜉村发现贞圣寺正殿金代特点明显, 稽考县志记载曰“贞圣寺在县东北七十里佛公村, 金正隆二年建”。这座建于公元1157年的木构建筑, 比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建筑时代早一年, 但梁架结构确与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完全不同。贞圣寺正殿面阔三间, 进深五架椽, 小巧玲珑, 原为不厦两头造, 清代修缮时改为硬山顶, 其梁架为三椽袱前端延伸做成牵, 通檐用三柱, 乳袱与铺作构为一体, 尾部插入檐柱内, 结构非常简略。平遥慈相寺大雄宝殿 (金天会年间, 1123~1137年) , 梁架为四椽袱前乳袱后牵用四柱, 铺作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计心真昂双耍头、里转六铺作三抄偷心造。这类建筑梁架主要特征是梁袱之下不施以横向出跳拱, 由驼峰直接承托攀间栌斗, 梁架结构简洁明快, 朴实大方, 制作方便, 而建筑造型与高雅考究的梁架结构相比较毫无逊色之处。至迟在元代, 晋中和吕梁地区悬山顶建筑中角铺作开始使用45度斜出跳昂。位于汾阳市西南15公里平陆村的法云寺正殿, 元至大元年 (1308) 重建。面阔三间 (9450厘米) , 进深四架椽, 梁架为三椽袱前承牵用三柱, 三椽袱南端制成出跳华拱, 为檐柱铺作之二跳华拱承牵, 牵之上设驼峰及攀间斗拱, 其栌斗承平梁, 牵尾搭压于三椽袱之上, 由檐柱、斗拱承托。平梁南端由乳袱尾及驼峰栌斗承托, 且交攀间斗拱承前平出梁头, 北端做成榫头插入后檐柱, 由后檐柱插承, 袱上承后檐。平梁之上立蜀柱, 蜀柱脚由合稳固, 蜀柱头设攀间斗拱及替木承脊, 且设丁华抹颏拱及叉手捧戗脊。该殿角铺作内外于正身出跳昂的两侧出45度跳昂, 此做法在该地区明代悬山顶建筑中普遍使用。

    A、榆次永寿寺雨华宫

    永寿寺, 在榆次市 (现晋中市) 源涡村, 雨华宫为其主殿, 建于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 。可惜遗构被火烧毁无存, 幸留有部分资料, 为后人研究所用。面阔、进深各三间, 平面方形。梁架属四椽袱前接乳袱用三柱, 单檐九脊顶。内、檐柱同高。四椽袱和乳袱同置于铺作二跳华拱的位置, 牵和三椽袱为同一材料制成且各端部与平梁之间缝重心处设驼峰、斗拱隔承, 平梁之上设蜀柱、叉手及蜀柱, 蜀柱立于驼峰之上, 结构与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相同。平梁端部所设托脚结构亦与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相

    同, 即平梁与托脚结构形成梯形构架, 三椽袱及牵之托脚由檐部铺作真昂延伸而成, 且斜撑四椽袱出头之下皮。整体结构整洁秀美, 体现了中部地区宋代木构建筑中结构考究、形制高雅的建筑风格 (图二一、图二二) 。

    B、太原晋祠圣母殿

    晋祠, 位于太原西南25公里悬瓮山脚下。圣母殿是祠内主要建筑, 宋崇宁元年 (1102) 重建, 距今901年。殿面阔七间 (2683厘米) 、进深六间 (2120厘米) , 重檐九脊顶。梁架为八架椽, 六椽袱前接乳袱用三柱, 副阶周匝, 结构华丽优美, 端庄大方。六椽袱与乳袱、五椽袱与牵于檐柱重心处对接由铺作承之, 实际上是八椽袱和六椽袱各分两段, 形成了六椽袱对乳袱和五椽袱对牵的结构形制。牵由斗枋、替木隔承, 五椽袱与牵及四椽袱端部由驼峰和栌斗隔垫, 并袱与攀间枋相交出袱头抵托脚, 托脚上端斜撑平。四椽袱之上于上平重心处设驼峰及斗拱隔承平梁, 平梁端部交攀间枋出梁头, 平梁与四椽袱之间所设隔承斗拱结构与中部地区的五代遗构基本相同, 平梁托脚上端斜撑梁头下部, 托脚上身于横向出跳拱尾相切接。平梁之上设蜀柱, 柱头设攀间枋、替木并施攀间斗间隔, 以承脊。攀间枋之上隐刻有捧节令拱, 两端施叉手捧戗, 蜀柱脚设合与平梁结构, 这一做法与五代不同, 亦与现存的宋代遗构不同, 恐明代修葺时变更。

    纵架脊部除设攀间枋外, 梢间处于攀间枋下设有半拱在外连身对隐攀间枋, 做法与《营造法式》同。上平由替木、攀间枋、瓜子拱及栌斗驼峰承托, 攀间枋于山架平梁相交出半拱, 中、下平缝同施攀间枋隐刻拱, 其中下平攀间枋于梢间五椽袱、牵相交出半拱。两山设丁袱斜搭于六椽袱之上, 其丁袱为斜直式方材。梁架整洁结构完美, 是这一地区宋代木构建筑之代表 (图二三) 。

    C、阳泉关王庙正殿

    阳泉关王庙, 位于阳泉市西南郊6公里林立村山腰。正殿为庙内主殿, 建于宋宣和四年 (1122) 。面阔及山檐进深三间 (1182厘米) , 平面正方形, 前廊式, 梁架属六架椽屋, 六椽袱两段对接用三柱, 单檐九脊顶。六椽袱两端交正心素枋、隐刻瓜子慢拱及令拱出耍头, 平梁与四椽袱及六椽袱之间设驼峰、栌斗隔承, 不设斗拱, 平梁之上设驼峰承蜀柱, 蜀柱头施攀间拱、攀间枋、通替及斗承脊, 且于脊、攀间枋两侧设复合叉手, 风格独特, 不设托脚。纵架脊部攀间枋以斗隔承并与次间出半拱, 平攀间枋间以散斗隔垫并于明间交梁袱向外出半拱。丁袱置于铺作之上, 尾搭六椽袱之上, 施用头高尾低之材, 其结构基本上形成了斜直式, 牵前高后低, 为弯曲材料制成 (图二四) 。

    D、寿阳县普光寺正殿

    普光寺, 位于寿阳县境内, 正殿为寺内主殿。面阔三间 (1080厘米) 、进深三间 (1150厘米) , 前廊式布局, 单檐不厦两头造。梁架为四椽袱前后牵用四柱, 牵分别插于檐柱和内柱上端。四椽袱与平梁之间施驼峰及出跳斗拱隔承, 华拱向内出跳扶承平梁, 向外交泥道拱抵托脚, 托脚上端斜撑泥道慢拱及平梁头, 为梯形构架形制。平梁之上设蜀柱, 柱头设栌斗, 次间设连身对隐半拱在外的攀间枋、替木以承脊, 连身对隐半拱攀间枋两端施叉手捧戗。蜀柱脚设合与平梁结构, 与山西中部多数宋代遗构不同, 待考。但该建筑椽、飞卷刹显明, 且与椽、飞之间所设大连仍部分保存至今 (图二五) 。

    E、榆社寿圣寺山门

    寿圣寺, 位于榆社县东南15公里郝壁村, 寺坐北面南, 现存建筑五座, 其中山门为宋代遗构。山门曾被断为明代遗构, 1987~1991年笔者多次考察提出疑义, 并于1993年接山西省文物局任务对其勘测考证得出其为宋代遗构之定论 (见《文物季刊》1996年1期《榆社郝壁村寿圣寺山门时代考》) 。面阔三间 (976厘米) 、山檐进深三间 (633厘米) , 前廊式布局, 梁架三椽袱前插金柱接牵用三柱, 单檐不厦两头造。三椽袱和牵头部搭于铺作之上, 尾插于檐柱。平梁南端由檐柱及斗承托, 北端与三椽袱之间由驼峰、栌斗隔承。平梁之上施驼峰、蜀柱、斗、攀间枋 (隐刻拱) 替木承平, 并于攀间枋两侧施叉手稳固。纵向攀间枋设于次间, 为连身对隐半拱在外的做法。平梁以上结构与镇国寺万佛殿、榆次永寿寺雨华宫、寿阳普光寺大殿结构相同 (图二六) 。

    F、文水武则天庙正殿

    图二八文水武则天庙正殿纵断面图

    武则天庙, 位于文水县城北5公里南徐村。正殿建于金皇统五年 (1145) , 面阔、山檐进深各三间, 单檐九脊顶。梁架为五椽袱后对牵用三柱。五椽袱与牵对插于内柱, 下施小雀替扶承。袱端置于铺作二跳华拱位置。内柱之上设斗拱、五椽袱与四椽袱之间前平缝重心处设斗拱及素驼峰隔垫, 驼峰向外延伸至檐兼衬头枋。平梁与四椽袱之间设斗拱及驼峰承垫, 袱间半拱横拱向内出跳扶承平梁, 向外交纵向拱延伸与托脚内皮切接, 平梁之上设合及蜀柱、攀间枋、替木承脊, 继承了中部地区的五代及宋代结构形制。所设叉手上端上移捧戗替木与脊之间并施类似丁华抹颏拱之条木与叉手结构, 发展了五代及宋代叉手之结构位置, 使脊部结构更加稳固。托脚上端斜撑攀间枋与梁袱下半部位, 结构较五代及宋更趋向稳固和合理。纵架明间脊部攀间枋与东西蜀柱栌斗相交向外出半拱, 其上设替木跨山架及明间梁缝交蜀柱栌斗出半替木, 山架及明间梁缝蜀柱间设顺脊串交蜀柱头出耍头。平之下所设攀间枋隐刻慢拱。两山设丁袱, 为平直式结构, 其尾搭五椽袱之上, 头部置于铺作之上 (图二七、图二八) 。

    G、太原晋祠献殿

    献殿位于晋祠圣母殿之东, 相隔于鱼沼飞梁, 建于金大定八年 (1168) 。面阔三间 (1256厘米) 、山檐进深三间 (757厘米) , 梁架为四椽袱通檐用二柱, 单檐并九脊顶。四椽袱置于铺作之上, 袱头与令拱交出耍头。四椽袱之上设驼峰、栌斗承平梁, 不设隔架斗拱。平梁之上设合及蜀柱、攀间枋、替木承脊, 继承了中部地区的五代及宋代结构形制。驼峰之间设拉枋联络, 攀间枋两侧设叉手, 结构点延续宋代之制。托脚上端斜撑平, 结构与圣母殿中、下平相同, 铺作亦与圣母殿廊部铺柱相同, 证明圣母殿结构直接影响着献殿 (图二九) 。

    H、阳曲县不二寺正殿

    不二寺, 现位于阳曲县城西南, 寺内正殿为金明昌六年 (1195) 重建。面阔三间 (1020厘米) 、进深三间 (736厘米) , 梁架为四椽袱前后牵用四柱, 前廊式单檐不厦两头造。前向下平与檐柱重心相错, 檐柱在内。四椽袱后端置于后内柱之上由栌斗隔垫, 前端与牵之间设驼峰及栌斗隔承, 似牵而非之, 檐柱在内柱头设栌斗承四椽袱。这一做法在山西中部小型金代遗构实例较多。前、后牵插于檐柱及后内柱中, 前向牵用材规格较小, 故于檐柱上部出拱头扶承牵减小其力臂。四椽袱之上设驼峰、栌斗承平梁, 平梁之上中部设驼峰立蜀柱, 其上设捧节令拱承脊, 脊部攀间共设叉手两道, 上道捧戗于脊下部于替木间由丁华抹颏拱稳固, 下道捧戗于丁华抹颏拱下平与栌斗间, 此结构山西境内现存古代木构建筑实例中稀少 (图三○) 。

    图二九太原晋祠献殿横断面图

    I、平遥慈相寺大雄宝殿

    慈相寺, 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5公里冀郭村, 大雄宝殿为其主殿。面阔五间 (2131厘米) 、进深三间 (1963厘米) , 梁架为七架椽, 四椽袱前乳袱后牵用四柱, 单檐前廊式不厦两头造。四椽袱由前檐柱及后内柱顶承柱上设栌斗及替木, 平梁为复合式, 即与四椽袱之上设平梁两道, 下道由栌斗、驼峰隔垫, 上道由栌斗和替木隔垫, 两栌斗间纵向设拉枋联络, 结构少见, 表现了金代平梁结构的另种风格。上平梁之上立蜀柱, 柱脚设合插稳, 柱头施斗、枋、替木承脊, 脊两侧设叉手捧戗, 蜀柱栌斗设丁华抹颏拱稳叉手。后内组、柱与下平同一重心, 前檐柱置于中平重心以内, 这种做法还见于太谷真圣寺金代正殿遗构中。乳袱置于斗拱之上, 横跨两步架468厘米, 形成前廊深远的空间, 故装修设于下平架缝重心处。纵架脊部于明、梢间设连身对隐半拱向外之攀间枋 (图三一) 。

    J、太谷贞圣寺正殿

    贞圣寺, 位于太古县东北35公里蚍蜉村, 现存正殿是金代正隆二年 (1157) 所建。面阔三间 (1026厘米) 、山檐进深三间 (857厘米) , 单檐前廊式不厦两头造。梁架为三椽袱向前延伸牵, 乳袱插檐柱用三柱, 乳袱交铺作瓜子慢拱及令拱出耍头。袱间设驼峰、栌斗隔垫, 平梁之上立蜀柱, 柱脚施合稳固, 柱头设攀间栌斗、捧节令拱及通替承脊, 脊两侧施叉手捧戗并施枋木 (后人改丁华抹颏拱为枋木) 横向稳固叉手。各托脚插袱头撑平, 结构简洁规整。

    K、汾阳太符观昊天殿

    太符观, 位于汾阳市东北17公里杏花镇上庙村, 是观内建造年代最早的建筑。建于金承安五年 (1200) 之前。殿面宽三间 (1265厘米) , 进深三间 (1100厘米) , 梁架属四椽袱前压乳袱用三柱, 单檐九脊顶。殿檐下施五铺作双抄计心造斗拱, 前檐及两山南次间设补间铺作。殿前设月台, 东西1324厘米, 南北400厘米, 高90厘米, 金代作法。因殿之角梁平直式结构, 故造成翼角生起明显, 柱头所设普柏枋用材较薄 (33.5×9厘米) , 阑额与角柱相交不出头, 宋代遗风忧存。

    六架椽屋, 四椽袱北端交后檐柱头铺作, 南端压乳袱交之蜀柱, 由内柱栌斗承托, 乳袱由铺作一跳华拱延伸殿内交内柱栌斗而成, 铺作二跳华拱延伸殿内制成半驼峰承蜀柱, 耍头向殿内延伸交蜀柱出耍头, 衬头枋向殿内延伸与蜀柱结构, 制作独特, 实例少见。

    三椽袱交蜀柱对且扣压牵, 牵南端由下平蜀柱及栌斗承托, 且交攀间拱出梁头, 其上设托脚斜撑平梁头下皮。三椽袱北端由驼峰栌斗承托, 平梁由蜀柱及栌斗承托, 之上设蜀柱及攀间斗拱、替木承脊, 且施叉手捧戗于脊及替木之间, 脊蜀柱栌斗横向设丁华抹颏拱稳叉手。

    纵架于次间上平攀间处所设托脚, 与繁峙岩山寺、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相近。两山北向设斜直式丁袱, 制作规整、用材比例协调, 宋代遗风;南向设平直式丁袱与内柱铺作结构。梁架结构完美简洁, 用材比例和谐, 地方特色强烈。

    L、汾阳虞城五岳庙五岳殿

    五岳庙, 位于汾阳市城东南12公里阳城乡虞城村。正殿位于庙之最北端, 是该庙之主殿, 创建年代不详, 现存遗构至迟为金泰和三年 (1203) 所建。面阔三间 (1178厘米) , 进深五架椽 (1186厘米) , 梁架为四椽袱前设双牵用三柱, 前廊式单檐硬山顶, 清康熙前为单檐不厦两头造。四椽袱南北端搭于檐柱之上, 且施栌斗隔垫, 南端交柱头泥道拱及泥道慢拱出梁头, 北端交泥道拱及素枋出华拱及耍头。四椽袱之上设驼峰及攀间斗拱承平梁, 平梁两端交攀间令拱出耍头。前后平由攀间斗拱及平梁端部承托。平梁之上立蜀柱, 之上设脊部捧节令拱承脊, 并设叉手捧戗之。蜀柱脚由合稳固, 蜀柱50厘米之上为四角破棱的八角形、之下为方形。牵尾部亦插交于檐柱内, 为复合式作法。下牵是廊部铺作里转二跳华拱延伸制成, 上牵是二层耍头延伸制成。此结构是汾阳地区金代建筑之惯用手法, 例如太符观昊天玉帝殿檐部斗拱里转结构。

    中部地区包括吕梁元代遗构特点是继承和吸收金代梁架主体结构, 形成了建造手法随意、粗犷, 构造大胆, 个性化强烈。有些遗构局部结构非常不合理, 尤其是汾阳现存元代遗构选材随意, 局部结构欠考虑, 多数建筑对墙内柱的选材及梁袱与墙柱结构不当。反映了当时建筑的匆忙性和匠工选用的不严肃性。大概是受当时的财力和物力所限且选用当地一般匠工之故。

    M、汾阳法云寺正殿

    法云寺, 在汾阳市城西南15公里三泉镇平陆村。正殿位于寺之最北端, 是该寺之主殿, 元至大元年 (1308) 重建。面阔三间 (945厘米) , 山檐进深两间 (812厘米) , 梁架为三椽袱前承牵用三柱, 原建筑为前廊式单檐不厦两头造。后人于前台明及两山增砌檐墙, 使其形成硬山顶, 并于前檐明间开门, 次间开窗, 改变了原有装修。

    三椽袱南端制成出跳华拱为檐柱铺作之二跳华拱承牵, 牵之上设驼峰及攀间斗拱, 其栌斗承平梁, 牵尾搭压于三椽袱之上, 由檐柱、斗拱承托。平梁端部由及驼峰、栌斗承托, 南端驼峰下压牵尾且交攀间斗拱承前平出梁头。三椽袱北端做成榫头插入后檐柱, 袱上承后檐, 因后檐柱置于墙内, 用材规格直径仅16厘米, 且三椽袱做榫插入后柱内, 故结构承载不足, 后人增加保护柱顶承。平梁之上立蜀柱, 蜀柱脚由合稳固, 蜀柱头设攀间斗拱及替木承脊, 且设丁华抹颏拱及叉手捧戗脊。该殿角铺作内外于正身出跳昂的两侧出45度昂。

    制作手法特征明显, 平梁之上蜀柱截面为18×18厘米, 脚端28厘米处为方形, 28厘米之上为方木破棱形成小八角 (大边11厘米) 形, 整柱锛戗而成, 柱身留有明显的锛做痕迹且清晰可见。平梁制做较规整, 三椽袱为弯曲的自然材料制成亦锛戗而成, 且留有锛子痕迹。柱头、檐椽卷刹明显。整体构造风格朴实, 制作随意, 是研究元代建筑地方制作手法之实物资料。

    N、柳林香严寺中殿

    香严寺, 位于柳林县城内, 寺内现存多座元代建筑。中殿位于山门之北, 面阔五间 (1165厘米) 、进深三间 (1422厘米) , 六架椽屋, 单檐不厦两头造。梁架为四椽袱前后牵用四柱, 牵头部置于铺作之上、尾插于内柱, 内柱头设阑额、普柏枋及铺作承四椽袱。内柱铺作为单杪式, 横架向外出华拱承替木及出跳下平、向内出榻头木, 正心设泥道拱和泥道慢拱及替木承正心下平, 四椽袱与平梁之间设驼峰及栌斗隔承。平梁中立蜀柱, 柱头设栌斗、攀间隐刻拱及替木乘脊, 叉手捧戗于脊与替木之间并施丁华抹颏拱稳固, 各缝均设托脚, 且托脚上端撑头。整体构架结构合理, 制作及用材均较规整, 显现金代特征。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