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高考作文怎样写”之“关于城市建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紫竹街曾经是开元市的繁华中心,房屋大多明代所建,古旧沧桑,街道一律是青石板,当年也算宽阔开敞,如今朝夕行车堵塞。市政府正在考虑把紫竹街整体搬迁到郊区,打通两大经济区关节。为此,征询市民意见。
部分居民赞同这个规划,期待早日搬迁,住上洋楼,过新的生活。
部分居民不愿意搬迁,以为这里的房子冬暖夏凉,邻里又相处得亲,生活很舒适。
大多市民觉得拆迁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也有些市民觉得留住紫竹街,是留住了开元市。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传统文化印记和现代城市发展一直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而近几年尤为热门,实际上这个讨论越多,越说明我国发展进步得快。这则作文关照现实,关注热点,极易引发学生切实的思考。
根据后半部分给出的两种部分居民的态度,作文审题立意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个,留住文化根,从不赞成搬迁的角度立意,留住紫竹街就是留住城市的传统文化印记;第二个,从赞成搬迁角度立意,城市的现代化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去旧创新,拆迁改建是必然情况,留住传统文化应重神而不是强调形;第三个,从宏观综合角度考虑,不是特意强调搬迁与否,而是从城市的现代化需要政府的理性与智慧角度立意。这三个角度都可以有写作的空间,作文素材也很丰富,无论是老北京的变迁还是上海市的留存,无论是新城市的高楼大厦还是幸福城市的独特味道,都可以巧妙地纳入笔下。只要有成熟的思考和认识,就看小作者如何施展自己的语言才华了。
学生佳作1
文化底蕴是城市发展的“稳定剂”
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学 孟昊轩
随着城市的逐渐现代化,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车辆使原本街道不再适用,就此政府提出了改造旧房屋,进行搬迁整顿,让人们通行更加便捷的建议。但我认为,紫竹街之于开元市,就像故宫之于北京,总统府之于南京,……文化底蕴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不能因为追求发展而洗涤旧迹,伤害千百年来祖先留下的印记。
近日有一个报道称,上海等城市实行了“落叶不扫”的提议,令人眼前一亮。仅仅提议本身就充满了古韵诗意,无论是“落叶满阶红不扫”的哀婉凄凉还是“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的秋意萧索,都是落叶有痕带来的诗情画意。无论斑斓落叶铺满就的彩色“地毯”,还是晨起散步“沙沙”作响的陪伴,都是落叶带来的和谐生活之趣。这是上海市作为开放幸福城市的一个标记。落叶不扫,管理智慧。
一般而言,落叶早被清晨作业的保洁员扫得一干二净,人们看不到诗境,便品不到诗意,生活依然如故,但却少了味道。落叶不扫这一举措,不仅减轻环卫工人的劳苦作业,又能让市民体会到城市的温度,提升了城市文化底蕴,是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做到人人都能有序参与城市治理,人人都能够享有有品质的生活。落叶不扫缓缓归。
而拆迁紫竹街又何尝不是这样。紫竹街就是开元市的文化底蕴,青石板红砖青瓦更是一代人的回忆,无论是拆迁搬运,还是择址重建,都必定会对文物有所毁坏。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底蕴的力量。有时候,留下、维持,比改变、发展更有意义,但是更难实现。纵观古今,有多少文物是被人为损毁。项羽一把烈火烧掉秦王宫,让无数考古学家心疼不已;梁思成夫妇阻止北京城的拆毁不得,留下热泪;“破四旧”的特殊时期毁掉的无数珍贵建筑,只剩下无穷怅恨……
我们已失去太多的文化印记,如果我们为了经济发展毁坏“紫竹街”们,那么我们的后人就只会像我们一样,在文字记载中发现他们的魅力,并发出无奈的叹息。
发展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就是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底蕴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剂,如果没有这个稳定剂,城市也会变得千篇一律,清冷无情;如果没有这个稳定剂,那么人们的灵魂将会变得空洞无依,心无所属。
留住“紫竹街”,留住文化印记,才会实现发展的意义,才会留住幸福城市的底蕴。
【点评】
这篇作文是考场限时完成,获较好成绩29分(满分40分),课下稍作修改,可升格至35分左右。本文有两个优点值得借鉴。其一,没有用最常见的三段式,但却有自己独特的行文思路。首先开宗明义表明观点,主体部分从两个层面论证,第一层,借助上海市“落叶不扫”的新闻,提出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留下”比“改变”更有意义也更难实现的独特看法。然后引出第二层,对城市建设中“紫竹街”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的看法,构思巧妙,连接自然。其二,文中素材丰富,既有热点,又有古典,可谓形式各异,亮点频出,这应该得益于作者日常的积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