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文学·小说】王宽‖春暖花开去上学

春暖花开去上学
文/王宽

元宵节后第三天,云顶村小学正式开学了。9岁的苗苗换上妈妈从广州买的新衣服,早早地吃了饭,跟奶奶再见后,跟着妈妈,踏着弯弯的山道,迎着绚丽的朝霞,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路边小草的枝叶上,一颗颗圆润的露珠晶莹剔透。坡地上东一块、西一块的麦苗,碧绿得醉人心扉。桃树枝头上,一朵朵饱满的花苞,悄悄隙开了一张张粉红的娇羞容颜。那些等不及的野花,已经姹紫嫣红地争相怒放了。半山腰,一阵阵的喧嚣和笑语声随风传来,村民们正在修建一条通往山顶的水泥公路。陡峭的山坡上,一群群放养的黑山羊在低头寻觅、啃食着石头缝隙里的钻出细细嫩草,那样悠闲,那样自得。山脚下,峡谷幽深,弯弯的小河像一匹蓝色的锦缎,波澜不惊地静静流向远方。峡谷脚下的两岸,油菜花开了,点缀着迷人养眼的一片片金黄。
春风轻轻迎面拂来,蜜蜂嗡嗡唱着歌飞舞。苗苗的心里像是灌满了甜甜的蜜糖,俊俏的笑脸上始终挂着喜悦的微笑。她的爸爸、妈妈在她刚满过一岁时就留下她和奶奶,双双去了广东打工。没有办法啊,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山高坡陡,石头多土地少,种的庄稼远远不够糊口。交通太不方便,黑山羊养大了,费尽力气运到山下,也赚不了几个钱。桃子成熟了,使劲吃也吃不了多少,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烂在了地里,化为了有机肥。
除了节假日,苗苗不管刮风下雨,都会去到离家5里远外的村小上学。村小位于半山腰,苗苗从她山顶的家去学校要走两、三个小时。天晴还好,遇到下雨,可就难走了,溜滑的山道上,苗苗不知摔了多少跟斗,洒了多少泪水。但这一切,苗苗从来没有告诉过她的奶奶、爸爸和妈妈,她不想让家人担心。多少次,苗苗眺望着天上的白云,默默思念着远方的爸爸和妈妈,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爸爸和妈妈才能回家住上几天,很快又依依不舍地去了远方,他们要挣钱供病残的奶奶和读书的苗苗,要挣钱改造破烂的住房。
妈妈,你知道吗,去年的一个下雨天,我上学经过这里,脚下一滑,差一点滚到悬崖下。妈妈惊呆了,以前,每次回家问起苗苗,苗苗总说,妈妈,没事,我小心着呢。妈妈的心一阵绞痛,问苗苗,这样的危险遇到得多吗?苗苗甜甜地一笑,妈妈,不多,也就十几次吧。我的妈呀,十几次,还不多呀!妈妈差点儿叫出了声。苗苗看出妈妈的惊恐神色,安慰说,妈妈,没事的,苗苗这不好好的吗?
半个小时后,苗苗和妈妈来到了正在施工的公路上。苗苗看见了挑着泥土的爸爸,爸爸向她招了招手。好多人给苗苗和苗苗的妈妈打招呼。苗苗指着一个帅气的年轻人,告诉妈妈,那个李叔叔,去年还救过我哇。妈妈一愣,问苗苗是怎么回事。苗苗说,那天放学后,她独自回家,半路上,两个高年级的男娃儿拦住她,说她长得好乖,要她让他们亲一下,她不肯,那两个高年级的男娃儿就想硬亲她,这时,那个伯伯正巧路过,立刻厉声吼住那两个高年级的男娃儿,那两个高年级的男娃儿吓得马上逃跑了。妈妈认识苗苗说的那个李叔叔,他是他们村的第一书记李爱民。妈妈被苗苗这话又吓了一跳。苗苗咯咯笑着说,妈妈,那两个高年级的男娃儿,逃跑得比兔子还快哇。
妈妈,你回吧,梅梅、桃桃她们来了,我们三个一路去上学。苗苗招呼了两个走近的小伙伴,仰起脸告诉妈妈。妈妈说,好,那妈妈也修公路去了。
苗苗和梅梅、桃桃手牵手走了几步,三个人又站住了,苗苗转回身,深情地对目送着她的妈妈说,妈妈,你和爸爸不再去广州打工,苗苗好欢喜、好欢喜哦!谢谢妈妈!谢谢爸爸!
妈妈的眼睛湿润了,苗苗,你不要谢谢爸爸,也不要谢谢妈妈,要谢就谢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要谢就谢县里派到村里的第一书记李叔叔,是他接地气、不忘初心,带领我们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是他招商引资,改善了交通条件,建起了黑山羊、土鸡专业养殖合作社,是他联系了负责销售的大型超市,从县里请来专家,帮我们嫁接了已逐渐衰败的桃树,让桃树焕发了勃勃生机,桃花重新盛开鲜艳,是他协调县农信社,贷款给全村家家户户改善住房和卫生条件,帮助兴办起农家乐。在网上推出了我们家乡的美景和美食,据说,已经有不少游客报名要来参加我们村下个月举办的“首届云顶桃花节”呢。
妈妈转过身,疾步往热火朝天的修路工地走去,再有一个月,水泥公路就将修建到山顶,那时,游客前来观赏桃花节,将会更加方便快捷,那时,苗苗上学,该是多么的方便和安全。
作者简介:王宽,笔名,正言、直言,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人,中共党员。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西南大学文学院),先后在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原宜宾市委宣传部、原宜宾师范专科学校(现宜宾学院)学报编辑部、宜宾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供职。1998年5月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
1983年4月在《乌江》文学双月刊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土家山寨寻宝记》,先后在《丑小鸭》《作品》《四川文学》《天津文学》《飞天》《星火》《当代人》《荷花淀》《西部法制文学》《小小说月刊》《青春》《文学港》《海燕》《红豆》《三月三》《草地》《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新聊斋》《今古传奇故事版》《山海经》《检察风云》《青年博览》《知音》《家庭》《女报》《北京晚报》《武汉晚报》《重庆晚报》等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多万字,多篇作品选入集子、在各种征文中获奖。

▼热文榜▼

颍州区“初心永向党”庆祝主题征文活动启事

《颍州文学》内部纸刊征稿启事

【颍州文学.散文】李敏||大美黄楼

【建党百年征文.散文】吴国繁||宅舍情长

【建党百年征文.散文】刘敏||洪水围困的33个日子 ——2020年抗洪抢险周通工作纪实

【建党百年征文.散文】郑宏光||党史映我心 奋进新时代

【建党百年征文.散文】田琬琪||致中国共产党的一封信

【建党百年征文.诗歌】马贺||我很遗憾——参观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有感

【建党百年征文.散文】王文明||战友陈军

【建党百年征文.纪实】葛继红||蒙洼的春天

(0)

相关推荐

  • 惊呆!扬州一名校学霸突然就不上学了!没想到......

    今天小编坐公交车看"今日生活"看见了一个新闻说是宝应曹甸一高一学生小伟,在中考时成绩优异曾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宝应一所名校.但是最近竟然厌学了,都十几天了还没有去上学.原因竟是 ...

  • “黄河情” 征文 | 河南,河北 | 作者:井向艳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扁竹根,开白花 | 方清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扁竹根,开白花 方 清 小松坡八岁半,被妈妈寄养在县城小姨家两年有余.在这两年有余的日子里,小松坡还没见过爸爸妈妈 ...

  • 微小说||苗苗的梦

    苗苗的梦  成永青||陕西 苗苗今年快七岁了,是阳光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她有些不适应,想给爸爸妈妈说说话.晚上她常常做梦,梦里就见到了爸爸妈妈,她着急地喊着,声音很大,把爷爷奶奶都惊醒了.奶奶推 ...

  • 【颍州文学.小说】刘勇||亲亲帮水峪

    亲亲帮水峪 文/刘勇 零  望着炉膛内的熊熊烈火,方圆心中升起了欢悦.没想到脱下西装,穿着宽松的浅牛仔蓝色工作服,抡起大铁锤来真爽快. 在叮叮当当声中,火星顺着浑圆的大铁锤跳舞,像伦巴,又像恰恰.方圆 ...

  • 【颍州文学·小说】朱群‖彩铃

    彩铃                              文/朱群 华快30岁了,还没结婚.华高中毕业后就到深圳打工,平常也不回家,今年要不是父母催得紧,他还不打算回家. 华是月光族,月月干月月 ...

  • 【颍州文学.小说】冷江||传奇系列小说三篇

    传奇系列小说三篇 文/冷江 国医传奇 1909年8月,苏仁自扶桑学医归国.辗转多地,1917年冬始到北平定居. 这些天,北平的风越来越冷,苏仁的心也越来越冷. 老家乡下的小脚女人这次本就不应该来.自买 ...

  • 【颍州文学.小说】徐高杨||老孟看菜园

    老孟看菜园 文/徐高杨 "看这手法,一定是同一个人干的!" 老孟非常生气,最近几个星期,每星期都有蔬菜被盗.要么丢了几根茄子,要么就是少了一片青椒,又或是几个胖乎乎的大番茄.那番茄 ...

  • 【颍州文学.小说】魏海亮||​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                                    文/魏海亮   手机微信中有人请求添加我为好友.微信头像图片上,一望无际的金灿灿的油菜花中亭亭玉立着一位姑娘,清丽秀雅的 ...

  • 【颍州文学.小说】赵丰超||姐姐

    姐姐 文/赵丰超 [一]  我对"燕子"的感情很复杂.这种怪异的习性被我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老师叫我背诵"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我宁肯被罚站,也不愿张嘴.  关于 ...

  • 【颍州文学.小说】罗豹||​爱在石碣

    爱在石碣 文/罗豹 十年啦,整整十年,再次来到石碣.看着繁华的街市,向南有一些激动,又有一些不知所措,莫名的不安起来.汽车经过石碣大桥,看到东江的时候,十年前的一幕幕在向南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q ...

  • 【颍州文学.小说】金浩||老郝同志

    老郝同志 文/金浩 老郝同志,中学教师,五十多岁,微胖.头发稀少,爱好文学.读书.散步.喝酒--. 我认识老郝已经十多年了,当初老郝从农村中学转入城市中学时,我和他在一个办公室,条件相当简陋,两层老式 ...

  • 【颍州文学.小说】潼河水||夜色无边

    夜色无边  潼河水         柳公子听说西湖边的邂逅酒吧很适合他这样的人,那里有许多失恋的离异的忧伤的女人.柳公子长得对不起爹妈,高颧骨,塌鼻梁,没下巴,都奔三十了,仍没有尝过女人味.老爸常开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