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书 | 如何阅读?读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人

原创 读书会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1周前

如何阅读?读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人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00:0013:43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收听我们为您讲述的《阅读是一种责任》。

有网友提问:现在的信息太多了,书籍太多了,我看不过来,不知道怎么看。这位网友说出了这个时代的困惑。

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如今,中国每年新版图书达20万册以上,其中有不少纯原创新书。书籍越来越多,只有学会如何从海量的书籍中选择书籍、有效阅读,我们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收获尽可能多的知识。

周恩来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首先要明志,明确我们读书的兴趣、目的,拥有好的心态。

但其实,读书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兴趣本身是一种动因,可以后天培养。著名文学家乔治·桑塔亚那说道:“某些东西之所以有趣,那是因为我们关心它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兴趣是一种情感,同时需要理智来培养。无论是图书内容的吸引力;亦或是读书有用、可以解决困惑和问题,都能成为阅读的开始。读书永远不晚。宋代大诗人陆游到了晚年,疾病缠身,依然坚持读书,八十岁还在写诗。

民间流传“相由心生”的说法,这不无道理。朱熹、王阳明都曾提到读书养心,进而改变外在形象气质。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就曾说过: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读书会影响我们看待事物,影响心态,从而渐渐影响精气神。在近代名人曾国藩看来,只有读书能改变气质。可以说,我们读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人。

读书的第一步就是选书,建立自己的选书价值观。读原典图书,我们才有知识和思想的源头。很多人将原典和经典混为一谈。其实,原典一定是经典,但经典并不一定是原典。原典可以理解为在古代、古典时期的原始作品,大都出自古代的圣人,或是无法考证作者是谁。但那些作品是后世的材料源头,是知识、思想和文化的源头,世代相传。经典可能是阐释原典、受到原典启发或者纯虚构的出色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影响深远就可以称得上“经典”。

我们为什么首要选择原典呢?

首先,原典是后世学问、知识的重要源头,如果没有原典,后世的一些书籍就缺乏材料和依据,难以创作。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少年时期天资聪慧,自认为才华出众,不把古人放在眼里,不读流传下来的圣贤书。等他年龄越来越大,困惑就越来越多。于是,他开始读孔孟之书。他读的越多,早些年的困惑就越来越少。他越读越通透,文思如泉涌。

著名学者金克木,将书籍分为被依附性图书和依附性图书。他表示:有些书籍是其他图书的基础,离开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那些不依附于其他的书籍是我们必备的基础知识,就是被依附性图书,例如《易》《诗》《书》《礼记》《春秋左传》《论语》《老子》《孟子》《荀子》《庄子》等。如果我们不读这些书,就无法读懂唐朝韩愈、宋朝朱熹、明朝王阳明的书,就连《镜花缘》《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里许多地方的词句和用意也难以体会。这就是原典书籍的影响力。

再者,原典书籍所蕴含的思想是后世思想的源泉。后代子孙无论是批判还是继承,都是以这些书为基础。如果我们要读懂中国历史,首先要读《尚书》《春秋》《左传》,要是不读这些书,至少也得读《史记》和《资治通鉴》。我们想读懂一些作者的思想,就要去了解在这个领域内这一思想的源头及其演变。只有这样,我们读书才不会一知半解,隔靴搔痒。

第三,原典可以奠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根基。原典中包含了很多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些作品影响着一代代的人,无论是学术、艺术还是日常生活。“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每个领域都有每个领域的原典,有些非专业读者选择“走捷径”,仅仅通过一些解读、评论去代替原典阅读。这样就舍本逐末。一些书籍虽然通俗易懂,但是却失去了原典的精髓。阅读原典要寻找好的版本,您可以读原文自己领悟,也可以阅读权威学者写的注释本,或者选择权威出版社的翻译版本。

有人曾感慨:当今社会为什么没有像民国时期一样大师云集。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环境变了、学习变了。二十世纪的大师们从小读四书五经等原典书籍,学术基础扎实深厚。现在的学生从小开始承受多重学习压力,让孩子们很难在青少年时期就读完大部分原典。

除了原典,我们也要读“经典”。读经典书籍可以跟大师们学习如何思考。日本作家斋藤孝说“每一本经典都是某一种思考的根源。”

经典作品具有世界性,可以在全球各个地方产生;具有共通性,可以被全人类的读者认可和喜爱;具有历时性,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流传下来。经典作品是经过时间和一代代群众的筛选,流传下来的好作品。经典作品具有思想价值、精神价值,可以启发心智,例如有些作品含有惩恶扬善、勤劳勇敢的价值观,可以为读者带来正向激励。经典还有学术价值,每个学科的经典往往在该领域起着奠基作用。

但是,市场上的作品良莠不齐,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很多人被那些花花绿绿、看起来通俗有趣的图书吸引。我们要警惕畅销书,大部分畅销书、泛滥的虚构小说可能仅仅只带来娱乐的效果。

除了读原典和经典书籍,我们还应该读一些“杂书”。所谓“博览群书”,就像吃饭一样,不能成天只吃一样菜,得注意营养均衡。在“专”的基础上去博览群书,可以达到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不管任何学科,都是用自身的方法去认识和解释世界。如果过于专一,就可能仅限于一个角度思考,无法看到全局。跳出圈圈,才能别有洞天。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数学是一种逻辑方法”。现象学奠基人胡塞尔则认为“哲学是一切科学之本”,他认为所有学科都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存在。譬如读《墨子》,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心理学等等。懂其中一门学科的人来看《墨子》就比不懂的人能看懂更多。

博览群书一定要先有一个“专”的方向,再通过精读、泛读去达到“博”。著名哲学家罗素从11岁开始学习几何学。他学数学一直学到38岁。除了数学,他还学习历史。青少年时期,他开始读诗歌,对宗教和哲学产生了兴趣。他虽然博览群书,但数学和哲学始终是他的主要兴趣,也是阅读主线。他在哲学领域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他的数学和逻辑基础密不可分。

一代伟人毛泽东撰写的《矛盾论》《实践论》堪称哲学经典。他也是“专”和“博”很好结合的典范,他读书有三个特点:一是博览群书,二是有针对性地读书,三是注重书本和实践结合。

读书讲究方法。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讲的就是读书要有怀疑精神、善于问问题、精于思考、明辨是非曲直。书中通常会有作者或其他人的一些见解,这些见解和结论未必都是合理的。毛泽东常常引用孟子的这句话。他在阅读时,习惯一边读一边思考,写了很多批语,提出很多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读书既要大胆怀疑、寻根究底,也要保护正确的东西。

带着问题或者主题为核心去阅读,叫做“主题阅读”。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需要读者主动建立读书框架,搜集相关图书。虽然花精力,但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收获很多。爱迪生小时候善于思考,成绩差、在班上显得不合群。她的母亲发现了儿子的特性,把他领回家,让他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去学习。爱迪生每天去图书馆读书,很小就读了很多名著,解开了小小心灵的很多疑惑。他先是喜欢看历史科学,后来对自然科学着迷,9岁就读了《自然与实验哲学》。正因为这些有目的、有主题的阅读,才有了爱迪生的伟大发明。

为了达到阅读的效果,读书最好做笔记和批注,好书可以多读几遍。将重要的见解和主题词标注,将自身的感悟、启示在一旁写出来。毛泽东就很喜欢写批注,他画在书上的批注符号达到十多种,三角形、圆圈、问号、波浪线等表达着他不同的意图和想法。大学者钱锺书也是做读书笔记的典范,他的读书笔记和心得就有七万页。古人曾发明一种文体,那就是“笔记”体,可见做笔记有多重要。

此外,多学一门语言可以拓展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有人曾提出质疑:为什么我学的专业跟英语无关,我还要学英语?其实,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一套逻辑体系和语法特色,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mobile phone直接翻译成中文是“移动电话”,但中国人却翻译成“手机”,这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思维和文化。

如果每一个国民,都能做到好读书、巧读书,读原典书、经典书,博览群书,那他和他的国家将有无尽的希望。

好了,听众朋友们,《阅读是一种责任》就分享到这里,希望通过我们的分享您能有所收获,感谢您的收听,咱们下期见。

本文配图源自pixabay

推荐阅读

公告

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投稿与合作事宜请在微信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