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探析:《伤寒论》方药解析——大陷胸丸证、小陷胸汤证

(一)大陷胸丸证

[原文]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131)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提要]

论结胸证偏于上的证治。

[阐论]

本条的“结胸者”,是指具有结胸的胸中结硬证候而言。“项亦强,如柔痉状”,是指其人项背强急,俯仰困难,自汗出而好像“柔痉”的症状,反映出不独胸中水热胶结,而且邪阻津液,失于濡润,以致经脉不利,颈项强急。由于水热在里蒸腾,故兼见汗出。本证是水热互结,停聚于上所致。治用大陷胸丸峻药缓攻,逐水破结,可使上部津液通达,项强变柔,故曰:“下之则和。”

大陷胸丸是大陷胸汤加杏仁、葶苈子、白蜜而成。此证水热胶结,势甚于上。项强如痉,故用苦咸寒之大黄、芒硝,泻热破结;甘遂峻逐水饮,破其结滞,合硝黄以疏通水热之胶结,为本方之主药;葶苈子泻肺,杏仁利肺,使肺气开豁疏利,水之上源通畅,其凝结于高位的水热之邪,随气泻下,而荡涤无余。本方是逐水峻剂,又恐一掠而过,不能尽除其邪,故配以白蜜之甘缓,又每次只服一九,更使峻剂变缓慢。本方制剂与众不同,系采用煮丸之法,并配用白蜜煎服,使药力缓缓而行,留于胸中,驱邪而不伤正,此乃峻药缓攻之法。盖热痰结盛非峻药不能逐饮破结,而邪居上位,又非缓剂不能搜尽上之邪,故遵“在上者,治宜缓”之意,变大陷胸汤为丸剂,以荡涤之体,为缓和之用,所以本方是峻药缓攻的代表。方后注曰:“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这与大陷胸汤方后注曰:“得快利,止后服”显然有汤峻而丸缓之意。

本证是属大结胸证,邪结偏上位者。本方是大陷胸汤之缓剂,服后“一宿乃下”。若不下者,可以继续再服,直至泻下邪去方可。但须注意,本方虽可“更服”,但也不可过服,以防伤正。

大陷胸丸与大陷胸汤证,皆属于大结胸证,应注意掌握其辨证要点。临床表现有硬满疼痛,按之石硬,重者兼潮热大便秘结等。病性皆属热证、实证。但病位则有上、中、下三者不同。病位居上者,为邪结上位,见“结胸者,项亦强”,是大陷胸丸证。病位居中者,为邪结在中,见“心下痛,按之石硬”是大陷胸汤证。病位居下者,为邪结范围广,内涉于阳明,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病变从胸至腹,是大陷胸汤的重证。

笔者临床应用

凡“大陷胸汤”条下所裁之诸陷胸汤证,体质偏弱,正气偏虚,以及病位偏重于上者,可以本方化裁治疗。

(二)小陷胸汤证

[原文]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138)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楼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提要]

论小结胸的证治。

[阐论]

小结胸病多为表邪入里,或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心下之痰相结而成。“正在心下”说明小结胸的病位比大结胸“从心下至少腹”的范围为小,仅局限于心下

(胃脘部);“按之则痛”,说明小结胸的疼痛比大结胸为轻,心下硬满,按之始痛,不按不痛;“脉浮滑”,浮主阳热,其结为浅,滑主痰热,其结未深,属痰热互结,病势轻浅,故称小结胸病,治用小陷胸汤,以清热化痰、开结止痛。

小陷胸汤具有辛开苦降、清热涤痰散结之功。其中黄连苦寒,能泻心下热结;半夏辛温,善涤心下痰饮;栝楼实甘寒滑润,除能荡热涤痰、导痰开结以下行之外,尚可助黄连清热,协同半夏化痰。三药配合,相得益彰,使痰热各自分清,结滞得以开散。本证与大陷胸汤证相比,则有大小、缓急之分。本证黄连之清泄热结,轻于大黄之泻热破结;半夏之化痰开结,缓于甘遂之涤痰逐水;栝楼实之清热润下,轻于芒硝之软坚泻实。故本方较大陷胸汤为缓,所以名小陷胸汤。可见方有大小,药有峻缓,同名“陷胸”而有大小不同。

小结胸证与大结胸证的异同:二者皆为热实结胸,但邪结有深浅,证候有轻重,病势有缓急,病位有大小,故有大、小结胸之分别,应进行分辨,论治才有准则。大结胸证是热与水结,病位在心下至少腹,证见硬满疼痛;脉见沉紧,证重势急,所以治疗当泻热逐水,用大陷胸汤;小结胸证是热与痰结,正在心下,证见按之则痛、脉见浮滑,证轻势缓,所以治疗当清热涤痰,用小陷胸汤。小结胸病的“按之则痛”是指不按不痛,但临床上每遇到有不按亦痛者,不过痛势比较轻微,余在临床上就常遇到这类病人。此外,除本条叙述的证候外,还可有舌红、苔黄滑或黄腻等,皆可作为辨证的依据。笔者体会:小结胸证类似胃脘痛属于痰热致病者,采用本方治疗效果为佳。正如陆渊雷说:“小结胸与痞,俱是胃炎。故其证极相似,但小结胸多黏液耳。”若从小结胸证的表现“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来看,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的上腹部疼痛、胀满,以及上腹有压痛等症状和体征基本相符。

小陷胸汤以栝楼为主药,并取先煎,后纳诸药,可增强化痰开结下行之力,故常见药后热除痰消,大便排出黄色黏液,病亦随之而愈。栝楼甘苦而寒,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散结、导滞滑肠、活血化瘀、通痹止痛的作用。仲景有时用栝楼实,有时用栝楼根。因根与实的功用各有异同。用根者,根长于生津止渴、降火润燥,专治口渴;用实者,多以开结、化痰、通痹、止痛、降气,此之经验,临床当深入体会。仲景用栝楼止痛除本方外,尚有《金匮要略》中所载的栝楼薤白白酒汤和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疗胸痹疼痛,都以栝楼为主要药物。以上皆说明栝楼有化瘀止痛的作用。此外,栝楼也是治疗乳痈的常用药,与蒲公英、乳香、没药等同用,效果较好。余又常用栝楼配合当归、生芪、通草、漏芦等用来催乳,临床效果满意。又据现代药理证实,栝楼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栝楼皮的效果优于栝楼仁之说,而笔者临床则常用全栝楼。如1985年10月治一个年已70岁的男性病人,他因患胰腺癌于某院手术,虽剖腹但因病灶广泛而未行切除术,术后创口愈合,出院后要求中药治疗。证见心下痞塞,胀满不适,时有疼痛牵引背部,恶心呕逆,口苦且干,但饮水不多,不欲饮食,大便干燥难解,体质消瘦,舌红绛少苔,脉沉弦。证属痰热互结,心下痞塞,故取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化裁,以清热涤痰,开结消痞。在治疗过程中全栝楼是始终必用之品。治疗三月,疼痛基本消失,服药半年,复查,病情稳定。追访四年未见复发。

笔者临床应用

(1)治急慢性胃炎:证见胃脘隐痛或胀满闷痛,伴有恶心欲吐。大便秘结,口干舌红,苔淡黄且腻,脉弦滑等,为应用本方的指征。若兼有心烦胸闷者,可合入栀子豉汤,开郁清热除烦;疼痛为甚者,加元胡、川楝子、香附理气止痛;兼肝郁痛引胁下者,可加入柴胡、白芍解郁止痛;兼恶心呕吐者,可加陈皮、竹茹、生姜等降逆止呕之品;兼嘈杂泛酸者,可加乌贼骨制酸止痛;兼口干少津(胃酸缺乏)者,可加乌梅、白芍、甘草、麦冬,酸甘化阴而生津。以上方法经常用于治疗胃炎,屡用屡效。

(2)治胆道感染:笔者治疗慢性胆囊炎,证见脘腹疼痛牵引右胁,时时欲呕,口干且舌苔黄腻,脉弦滑等,属痰热郁结者,以本方合小柴胡汤,加枳实、竹茹,效果理想。

(3)治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兼有痰热中阻者,证见胃脘胀满,按之疼痛,苔黄腻,脉弦滑等,小陷胸汤合小柴胡汤加茵陈、栀子取效。

(4)治急慢性气管炎:咳嗽痰稠,胸痛伴喘,表证未解,属风寒外束,痰热内阻者,本方加杏仁、甘草、麻黄。咳嗽痰稠色黄,胸闷喘急,兼身热者,本方合麻杏石甘汤。

(5)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痞满,口干,便燥者,本方加柴胡、杭芍、乌梅、枳壳。

医案选录

医案一:胃癌待查

一老妇人,五十余岁,心下胃脘部疼痛,且痛时有包块鼓起,形如馒头之半,心疑为癌患而甚畏俱,即往医院欲作钡透。在等待作钡透期间,因疼痛加剧不可忍耐,而请中医诊治。脉见弦滑,舌质偏红,苔黄不甚厚,胃脘虽痛但按之不硬,大便不爽,遂辨为小结胸证。服小陷胸二剂后,大便泻下黄涎甚多,痛止而包块消失。后作X线钡餐透视,查无异常。(《伤寒论诠解》)

医案二:慢性胃炎

吴某,男,50岁,1987年7月21日初诊。

素患慢性胃炎,时轻时重,病已三、四年,胃脘疼痛加重月余,胀满闷痛,牵引右胁,按之疼甚,恶心欲吐,不能进食,服西药及中药温中止痛汤剂效果不显,疼痛反有渐重之势,大便干燥,苔淡黄厚腻,舌尖红,脉沉弦。证属痰热郁阻,升降失常而致,治以开郁泻热止痛。宗小陷胸汤化裁,方用:全栝楼15g,清半夏10

g,黄连6g,柴胡10g,炙草6g,炒枳壳10g,香附10g,黄芩10g,竹茹10g,水煎温服,进药四剂,大便通畅,排出先干后稀之便,挟有黏液,而后痛止,调理而愈。(聂惠民医案)

医案三:慢性萎缩性胃炎

张某,男,64岁,2000年1月5日初诊。

自述患胃脘胀痛三年,加重十天。胃脘胀痛,痞满嘈杂,时有嗳气,冷酸,大便滞而不畅,每遇恼怒则病情加重。舌质红、苔白、脉弦。胃镜检查:黏膜病变

(++),活动性炎症(十+),慢性炎症(++)。病理活检:炎症(+++),异型增生(+),幽门螺秆菌抗体检测(+++)。病理诊断:胃黏膜显慢性炎症,部分腺体轻度异型增生。中医辨证:肝郁胃热,气机不畅而致胃脘痛,治以解郁和胃,宗小陷胸汤化裁,治疗二个月。临床症状:疼痛明显减轻,痞满、嘈杂泛酸等症消失,大便如常,胃镜检查:黏膜病变(+),活动性炎症(+),慢性炎症(+);病理活检:炎症(+),异型增生消失,幽门螺杆菌抗体检(-)。(《聂惠民医案》)

(0)

相关推荐

  • 小陷胸汤原方条文,医案条文用法剂量及方解方论。

    小陷胸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八杀九 2019-08-29 12:57:56 养生之家导读:经方方证纵横实为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研究方剂必备参考书.那么小陷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 项强如痉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组成:大黄.芒硝.葶苈子.杏仁. 功效:逐水破结,峻药缓攻. 主治:实热结胸轻证.症见胸膈疼痛,短气,烦躁,汗出,项部拘紧不柔和,舌 ...

  • 大陷胸丸、小陷胸汤

    现代剂量参考<胡希恕医学全集>. 大陷胸丸 大黄半斤(24g)     芒硝半斤(30g) 葶苈子半升,熬(18g)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18g) 上四味,捣筛二味 ...

  • 《伤寒论》113方——大陷胸丸

    第四十四方--大陷胸丸 瓜蒌 太阳百十四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黄半斤(125克) 葶苈子半升(80克以上,具体不详)熬, 芒硝半升(50克以上,具体不详) 杏仁半升(6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大陷胸丸

    原文: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如何?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浅析:辨结胸与脏 ...

  • 『每天学伤寒』大陷胸丸

    一四四: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是讲强壮的人,应该是发表结果攻下,表热跑到里面去,结果热邪入里, ...

  • 大陷胸丸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大陷胸丸 <伤寒论>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1]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伤寒论:[3])大陷胸丸方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上四味 ...

  • 经方心裁(39)大陷胸丸:输卵管积水

     大陷胸丸 [原文]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伤寒论>(131) [组成与用法]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 ...

  • 经方心裁(40)大陷胸丸:输卵管积水

     大陷胸丸 [原文]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伤寒论>(131) [组成与用法]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 ...

  • 经方应用之大陷胸丸医案|大陷胸汤|咳嗽|结胸|大陷胸丸

    导读 结胸的又一证型.病人除热实结胸的基本症状外,突出"项亦强,如柔痉状",即指患者颈项部拘急不舒,俯仰不能自如,同时伴有发热汗出,有如柔痉病的症状.究其原因是水热互结而病位偏上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