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纯 :心齐方可成事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新会员优秀作品
心齐方可成事
富春四小 李雨纯
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喝”,人多真的做不好事吗?其实不然。
一山一寺,有一位老和尚、一位高和尚和一位小和尚。山脚下有一条潺潺流动的溪流,年轻力壮的高和尚理所当然的挑起了每天挑水的重担。
清晨,万籁俱寂,晨曦微露,黑夜正欲隐去,破晓的晨光慢慢照亮大地。 空气含着丝丝清冷,有种难以言状的静谧。高和尚却早早爬起,一如既往地拿起扁担和水桶去山脚下挑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用在这儿不足为过:山路坑坑洼洼的,到处都是杂草丛生,只有一条勉强看得出来的小径。翻几个跟斗、受点小伤、衣服被树枝划破,便成了高和尚的家常便饭。高和尚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溪流边,打了满满的一桶水,刚想上路,发现扁担在来的路上被石头给磕破了。无奈之下,高和尚只好用手拎着沉甸甸的水桶上山了。返回途中,高和尚脚一滑,吃了一嘴的土,不仅如此,辛辛苦苦打来的水也洒了不少,脚上还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从伤口慢慢溢出,染红了他的裤脚。高和尚只好先把这半桶水拎回寺庙,再下来拎一次水。这一幕碰巧被早起念经的小和尚看到了。他心中百感交集:高和尚每天起早去挑水,路上还危险重重;而我每天却睡到太阳晒屁股,还理所应当地喝着他费尽千辛万苦挑来的水。以后我和他一起去挑水,帮他减轻一点负担吧!
第二天清晨,高和尚和小和尚一起艰难地来到溪边,打了满满的一桶水,返回寺庙。一路上,高和尚见小和尚第一次抬水,还小,怕他吃不消,便悄悄地把水桶往自己这边挪了挪。而小和尚呢?想想高和尚每天都这么挑水挺累的,就趁高和尚不注意,悄悄地把水桶往自己这边挪了挪。虽然上山路上两个人互相关心帮助,但桶里的水还会时不时地洒出来一点儿。
老和尚见高和尚和小和尚互帮互助的场景,被深深地感动了。决定和他们两人一起把水引导寺前。老和尚告诉他们这个想法。经过三人的讨论后,决定由山上住地最久、经验最丰富的老和尚去山顶找泉眼;力气最大的高和尚去砍竹子;手脚灵活、做事认真的小和尚就负责把高和尚砍来的竹子挖空,然后把竹子一根根接起来。
开工了,老和尚手脚并用地爬到山顶,老和尚一会拨开杂草瞅瞅,一会在山顶徘徊,一会爬上树眺望……“怎么就找不到一眼清泉啊?”他不耐烦的说。“难道是我清泉的方法不对?那又要怎样找呢?”老和尚思考了起来。许久,老和尚隐隐听见有泉水流动的声音。“对呀!我可以听声辨泉嘛!”说罢,他就竖起耳朵听起来。“哗哗哗”那微弱的水声又在老和尚耳畔回旋。老和尚闻声走去。“哗哗哗”水声越来越大,终于老和尚在一棵树旁找到了一眼清泉。“太棒了!总算找到你了!”老和尚欢呼着,把清泉周围的杂物挪开,并在清泉附近用石头做上记号。做完这些,老和尚哼着歌儿下山了。
就在老和尚寻找清泉的同时,高和尚背着柴刀到竹林里去砍竹子去了。你瞧这片竹林,四季常青,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弯,风吹不到,绝对是做引水管的好材料。高和尚细细地挑选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发现有几棵上好的竹子,正符合引水的标准。高和尚挽起袖子,拎起柴刀,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向竹子砍去。谁知竹子只是摇了摇而已。高和尚见了又用力砍去,竹子还是纹丝不动。高和尚砍了一次、两次、三次……竹子终于被砍倒了。就这样,高和尚砍了将清泉引下来的竹子后,已经是满头大汗,衣服也被汗水打湿了。
接下来轮到小和尚挖空竹子和接竹子了。小和尚将竹子用柴刀把竹枝去掉,再用小刀将内部挖空,然后用溪水把竹子内部洗干净,最后把加工好的竹子接起来。把竹子内部挖空可是件精细活,即要挖干净还不能把竹子弄破。在清洗竹子环节,小和尚的手被冰凉刺骨的溪水给冻伤了。小和尚想过放弃,但他很快把这个念头抛在脑后了。因为老和尚都找到清泉了,高和尚也把竹子砍来了,如果因为自己不能坚持而放弃的话,就会使大家功亏一篑,高和尚又要每天起早去挑水了。小和尚以这个为信念,做完了最后的工作。
三个和尚手把手,将“水管”的一头接到泉眼上,另一头拉到寺庙门口,看到一股清泉从“水管”中流出,他们开心地笑了。
是啊!只要我们能够战胜人性弱点,齐心协力,有责任与协作的精神,自然就可以摆脱“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约束--因为心齐方可成事!
李雨纯
我叫李雨纯,是个阳光的12岁女孩。我身兼数职,是大伙公认的得力助手。广泛的阅读为我写作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良好、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是我成绩优秀的法宝。我在活动中取得了许多荣誉:“火炬银奖”、 “阳光成才少年” 、“栽种月日记优胜奖”……
稿件请发至332002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