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缘】吴喜德:​​每忆严父五味杂

每忆严父五味杂
文/吴喜德
父亲终生务农,一字不识,对子女特别严厉。我对他的认识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幼年到少年时期,我惧怕父亲。
幼年时期家里很穷。记得有一次父亲徒步回老家西洼村照顾祖母。西洼村距吴岭庄有百十里远,父亲返回时老家无干粮可带,身上仅剩下两角钱。经过几小时的负重行走后,途径关王庙饭店。当时,一碗面至少要三角钱,饥饿难忍的父亲走进饭店后,只讨了两碗面汤充饥。离开饭店,还有四十华里的路程要走。我不知道父亲是怎样走回来的,只记得他回来得很晚,第二天就大病了一场……。
那时期,一家人忍饥挨饿是很平常的事。那年头父亲常常发“火”,发火后不是摔东西,就是打骂姐姐和我(哥哥在外读书),善良的妈妈也常因袒护我们挨打。因此我总觉得父亲很“凶",很害怕父亲。
长大后才逐渐知道父亲时常发火,对我们过于严厉,不仅因为性格暴躁,更重要的是:他时常在外受气、家境窘迫、家事不顺,看到子女不够上进,“恨铁不成钢”的迫切心情又无处发泄,才导致他时常发脾气。年幼的我怎能理解父亲的苦衷呢?到我近20岁时,我家的经济情况没有明显的好转。哥哥年已30岁了也讨不到一房媳妇,为此全家人没少受別人的奚落与"白眼"。眼看,我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时常在想:“父亲啊,父亲!我们跟着你吃苦受累不说,还时常受'委屈’,生活过得比一般人家都苦。你何德何能啊?”我暗暗产生了父亲“无能”的想法。于是就抱怨父亲性格暴躁,抱怨父亲无远见,抱怨父亲“死心眼”,抱怨父亲没尽到自己的职责。总之,抱怨了父亲10多年。我到了“不惑”之年,已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家庭生活的重荷,工作中的不如意等,也不时令我爆发“无名之火"。
随着星移斗转,我又跨过了“天命”之年。家中经济仍比普通人家困难,房屋明显比一般人家差。儿子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女儿也算不上“学业有成”……我常常向妻子发问:多少年来,我们难道不努力吗?生活为什么总不如意呢?直到这时,我才逐渐体会到父亲的艰辛。
我将自己与父亲作了对比:父亲是文盲;我中专毕业。从我幼年到青年时期,父亲处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大锅饭年代”;孩子年幼时,我处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我上学时期,父亲每天只能挣几个工分,也就合两三角钱,还无法兑现;孩子上学时期,我好歹还能挣到数百、上千元工资。我青少年时期,家里时常缺粮断炊;我的子女上学时期家里总有余粮……。我又将父亲与他的同龄人对比:父亲青年时期在闫匪军中受尽虐待,近乎丧命。为逃避兵祸,“一担子”光景落户吴岭庄村。未参加土改还将自己举债购置的土地、牲畜投入农业社。土地牲畜入了社,外债我家却还了20年之久。20多年间,我家寄人篱下居无定所。永远不能忘记,那一年腊月,我家已经揭不开锅了。二姑父有事来到了我家,老天下着大雪,房东因为一个误会,不仅对父亲百般辱骂,还将我家的被褥扔到雪地里,驱赶我们离开。无奈的父亲不敢与其争辩,只能与姑父一起向房东苦苦哀求……在克服千难万苦供我等读书的同时,父亲第三次(前两次在老家)主持修建了房屋。数百元的建房债务,父亲节衣缩食地还了10多年。他凭着坚强的意志赡老抚幼,供两个孩子上学,培养出了本村解放后的第一个大学生,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中专生。很多经济条件比我们好的家庭,却连中学生都设有供出来。几经比较,我对父亲的抱怨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是理解、感激与敬仰。痛啊,我对父亲的理解整整迟到了30年!对比之后,我越发想起他老人家的很多可贵之处。
他有钢铁般的意志,无数的艰难困苦也未能改变他望子成才的初衷。“大跃进”时期,家里做饭用的锅都被砸碎充当了“废铁”,他没有让儿子退学;食堂饭时期,他自己饿得浮肿了,没让儿子退学;文革时期,他被所谓的“投机倒把”问题所累,住进了“学习班”,没让儿子退学;年过花甲后的父亲,多病缠身,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但他仍然靠着养兔、养羊等微薄的收入资助儿子读书。这需要何等顽强的毅力啊?在我的记忆中,他特别勤劳,从未虚度过一天;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辱负重,多少次饿得昏了过去、多少次被亲邻嘲笑,多少次被家人劝阻,但他孝敬尊长、照顾胞弟、严厉指教子女,付出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特别节俭,即使在家有余粮的1985年,面对一小块发霉的窝头,硬是不肯扔掉,坚持自己食用;他特别善于取舍,在那么困难的情況下,肯花数千元钱供儿子读书,却舍不得花几元钱为自己买一件新衣服。我哪里能比得上父亲呢?
苦难的父亲,艰苦创业、注重对儿子的教育,付出了超人的努力,オ使我们兄弟有了享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多少年来我不仅不感激他老人家,反而对他充满了抱怨。这难道不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不肖子孙吗?为此,我又陷入了深深地愧疚中。我为自己的无知而惭愧,我为自己作为有文化的人,反不如一位文盲而惭愧,我为自己对父亲的不理解而愧疚,我为自己没能尽心孝敬父亲而愧疚。我虽然立碑纪念父亲,写文章悼念父亲,但也丝亳不能减轻我心中的愧疚与悲痛。我们吴氏家族是一个历经曲折的大家族。父亲生在这个家族最衰落的时期,又是社会大变革的特别困难时期,“温饱”是这个时期人们的最大追求。然而,富有远见卓识的父亲,宁可自己忍饥挨饿、节衣缩食,也要供儿子读书。
直到我过了“天命之年”后オ意识到:他的心胸是那么开阔,他的见识是那么远大,他用一生的心血为吴氏家族的振兴做了“人オ储备",从广义上讲,他也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2017年3月作于四镜堂
【作者简介】吴喜德,男,1957年生。新绛县泽掌镇吴岭庄人。中师毕业,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多年。有多篇作品在各种杂志、报刊发表。退休后笔耕不辍,主编了《吴氏族谱》等。去年以来,开始了《村志》修撰工作。

       终审编辑:施静云

       排版制作:余 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