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保存最好的古钱庄管理令西方叹服 神奇金库能让钱币“变大”
安徽亳州,是一座有着37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文化名城,因为交通便利,自古就被誉“南北之门户,淮西之都会”,明末清初更成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随着经济的繁荣,钱庄也应运而生,到了清末民初,亳州城内的钱庄多达42家,这些遗留在大街小巷的钱庄遗迹成为这座古城曾经繁华的代表。
钱庄,又被称为票号,是专营银两汇兑,吸收存款、放款的私人金融机构,堪称中国近代银行的前身。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亳州的绝大多数古钱庄都被拆除或改建,至今仍保存完好、功能最齐全的,是位于北关南京巷19号的南京巷钱庄,它也是亳州当时规模最大的钱庄之一。
据记载,南京巷钱庄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整个建筑群占地1300平方米,是一座设计巧妙的三进四合院建筑,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天井房檐上流下,寓意“四季来财,肥水不流外人田”。院里的八道院门,呈倒斗状排列,越往后门框越小,寓意“日进斗金,八方来财”。
南京巷钱庄的安保措施也十分严密,大门外侧包裹了一层厚达0.5厘米的铁皮,门槽也被设计得参差不齐,使得关闭后的大门更加严丝合缝。整个建筑屋顶上还覆盖了一层铁丝网,网上系有铃铛。为防止盗贼在墙上打洞,钱庄的所有墙壁都被设计成空心的,里面装有细沙,可以堵住洞口。
钱庄内共有前厅、中厅、三厅、信房、账房、掌柜房、金库等建筑30多间,人事、接待、出纳等机构一应俱全,且布局严谨,自然合理。作为山西“平遥帮”票号在安徽设立较早的分号之一,当时南京巷钱庄的金融业务遍及全国各地,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存款、放款、货币兑换、发行与兑换钱票、银票等业务。
清代的中国钱庄已具有一套完备的管理手段和制度。大小掌柜、账房先生、各类伙计各司其职,将银两汇兑到异地,实现了汇通天下,减少了客商随身携带银两之苦。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钱庄内还张贴着《密押歌》,以诗句和歌谣代表日期、数额等加密信息。这套完备的金融管理制度让很多西方专家也叹服不已。
金库,是钱庄中存放金银财宝的地窖,它也是南京巷钱庄里最有趣的一处景点。据记载,钱庄里的金库修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金库里不设楼梯,取钱时一人站在竹篮里,另一人在上面提着绳子,把竹篮放下去,然后再提上来,据说“提款”一词就出自于此。
金库里最神奇的现象,是钱币放下去之后,看起来会变大。每天都有许多游客亲自来此做实验,将一枚1元硬币扔到金库下面,从上往下看,硬币竟然被放大了近两倍,就仿佛有人在金库里安装了一个放大镜。经过专家研究,推测可能是光线折射和散射带来的一种视觉假象。
据专家解释:由于金库位于地下3.6米深,当光线投射进去就会发生折射,根据物理学常识,地下的空气受温度的影响,密度与地面有所差异,这样又会产生光线的散射。古代工匠就是巧妙利用了这一物理学原理,修建了这样一座金库,以满足钱庄老板对财富的祈盼。
南京巷钱庄作为亳州老城内最重要的历史遗存之一和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钱庄建筑,如今已被改建为钱庄博物馆。馆内共展出文物约3588件,并采取实物、蜡像等手法再现了当时钱庄经营的场景。2016年,南京巷钱庄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