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堂一街】芝堰孝思堂
孝思堂:
孝思堂是在元代末年时的陈姓小祠堂的基础上建造的,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它由门厅、廊庑和孝堂组成一个“回”字形,门庭两侧都有厢房,中庭陈列有陈钦祚的亲笔题字和众多匾额。天井中有两棵桂花树,是当年朱元璋和马氏夫人在原小祠堂前所植的。左面一棵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孝思堂是陈氏家族的宗族祠堂。
祠堂的中进为中庭,四面为天井,中庭正中四柱用的是松树、柏树、桐树、椿树,谐音为松柏同春,孝思堂有一个特点,即不论多少年没人居住,都没有蜘蛛网,古时候人们都说是日子择得好,现经过有关专家考究,认为与木料发出的气味使蜘蛛不敢接近有关。
至于孝思堂,是芝堰陈氏晋七公为了纪念先祖的孝行,将先祖的孝行继承下来而建造的。中华儿女都称炎黄子孙,黄帝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祖先。芝堰村陈氏就是黄帝的嫡裔子孙,而且是黄帝原配夫人嫘祖的嫡亲子孙。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嫘祖所生的有两位。第二个儿子叫“昌意”。昌意的子孙(第27世)于周代受封于陈地,于是就姓陈了。到宋代南宋时期,一位叫陈大经的子孙,居住在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他的父亲祖父都在宋朝做了相当大的官。宋高宗南渡,大经公随之南迁,起初居住在安吉江渚,绍兴年间被封为睦州(后改为严州,今梅城镇)郡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居住在分水,生了二个儿子,大的叫湛,小的叫滴。大儿子湛居住在分水的百扛,为百扛陈氏始祖;小儿子滴居住在芝堰,为芝堰陈氏始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