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堰古建】光裕堂:门当户对有讲究
光裕堂:
光裕堂于解放初,两边分给人家居住,现仅留中间二进。其大梁也略呈匾形,可能是元末明初建筑。此厅属中门派人所有。
光裕堂始建于明初,清乾隆重修,现存三间对合,明间阔4.6米,次间4.15米,通进深19.5米,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坐东朝西,八字形大门前有一对抱鼓石造型古朴。
前进:彻上露明造,为内四界带前单步廊后四架卷棚,用四柱,鼓形柱础,下垫覆盆,月梁造,梁上立瓜柱,瓜柱上置出二跳斗拱。卷棚四架梁上置出一跳斗拱,斗拱间设鸱鱼状单步梁,次间除后廊卷棚用抬梁外,其余用穿斗式。
后进:露明造,明间梁架为内四界带前后双步廊,梁上均设斗拱,斗拱下垫有驼峰,月梁造,断面矩形,柱顶卷杀,质形柱础,下垫覆盆。次间梁架为穿斗式,檩下均施斗拱,前檐额枋上有一斗六升平身科二攒。
光裕堂门槛极高,在古时,门槛也是门户,是一种地位高低的象征,门槛越高,地位就越高,挂在门上方的“廷英首擢”的匾额是康熙61年所赐,因为当时在芝堰村有一个叫陈钦祚的人在朝廷就职,当时进京考试的考生试卷就由他批阅,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他退官归隐回乡,但是皇上还是眷恋着他的才能,故几次三番的谴人来请他回庭就职,一一被他婉言相拒,后来皇上就赐了这块匾。四个字的意思就是指:朝廷里选人才,首先选择他。在“廷英首擢”的匾额后面立有两个门当,门两边的两个石鼓,就是户对。因此成为门当户对。
“门当”与“户对”是古民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这种用于镇宅的建筑装饰现今存留不多了。
所谓标示,就是嵌在门楣上的正六角形的方木或者圆木,俗称门档,若是石门则标示质料亦为石,其上按照品级涂以油彩或图画,或写上吉祥福寿等祝语。这些都是地位的彰显,脍炙人口的词汇“光耀门楣”,其实就是人们对于权力和财富的向往的一种直观表达。
门楣也有区分,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数。简单来说,门楣上有两个门档的,对应的是五至七品官员;门楣上有四个门档的,对应四品以上官员;至于十二个门档的,则只能是亲王以上的品级才能用,换句话说,即便是皇亲国戚,不是封王的也不敢建三开门,嵌十二个门档!
门前也有要求,官员们讲究门高于路,所以门前要有台阶,但这台阶可不能随便修,也要按照制度来。六、七品官员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二级,五品官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三级,以此类推,但台阶数目最高不能超过八级,超过八级那就是九了,九乃数之极,那是代表顶点的数,除了皇上谁也不能用。随着官员晋升,门前的台阶数目会慢慢增加,文人们经常谈的一个词“进身之阶”,其中的“阶”就是从这儿来的。
户对,建筑学上为“门枕石”的一部分,俗称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抱鼓石用石鼓,是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户对”。户对,是用于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门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但还有狮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门墩等等。“户对”,形状有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武官,象征战鼓;方形为文官,形为砚台。“户对”大小与官品大小成正比。
有“门当”的宅院,必须有“户对”,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此,“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后成了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