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亿港币!张大千第二贵作品诞生,他最贵作品前三甲是哪三件?

『全球艺术品拍卖服务平台』

张大千泼墨泼彩再夺魁

2021年10月11日,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张大千一件一九六八年作泼墨泼彩《春云晓霭》以2.15亿港币成交,成为张大千第二贵书画作品!

张大千 《春云晓霭》一九六八年作

此幅《春云晓霭》对比他其他作品色彩尤为突出,更为抽象。霎眼望去,像是在画纸上不经意地撒泼颜料,布满画面的蓝和绿互相衬托,同时碧翠的石绿和背后的金黄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有人认为其颜色配衬及格局皆含中国山水传统奥妙,画面上方能隐约看到峰峦的山头,右下方亦有山石纹路及林木枝叶。其实加点想象,可成为中国山水画境,亦可留众赏画者自行解读。

一九六九年,张大千为巴西杂志Cruzeiro在「八德园」画室中拍照,本幅即在右上方。  

这画写于张大千泼墨法大盛之年。游历欧美如瑞士、加州等地,饱览四季分明的大山大水后,大千更善于捕捉天气的变幻流动,表达大自然对其自身感官上的影响。泼墨泼彩的方式划破传统中国山水画寂宁静态的气息,墨的流动性带出天气变幻多姿之态。

张大千《春云晓霭》局部

张大千《春云晓霭》局部

张大千《春云晓霭》局部

张大千《春云晓霭》局部

爰翁。五十七年戊申七月廿一日作。

 钤印:「辟浑沌手」、「大千世界」、「大千唯印大年」。

张大千《春云晓霭》局部

张大千《春云晓霭》局部

张大千《春云晓霭》局部

张大千《春云晓霭》局部

张大千《春云晓霭》局部

张大千《春云晓霭》局部

因为眼疾尝试探索泼墨泼彩技法

“并不是我发明了什么新画法(泼墨泼彩),也是古人用过的,只是后来大家不用了,我再用出来而已。” 
1957年58岁的张大千正旅居巴西。当时巴德园的营建已经到了后期,一次在指挥工人搬运山石时,自己来了兴致也参与其中。搬石块时,因为用力过猛,导致眼底出血,差点失明。当然这次意外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因为他患有糖尿病。至此,由于眼疾的问题,使他无法再画精细的作品。便开始尝试探索大写意泼墨泼彩技法。
张大千在巴德园
张大千对青绿山水的偏爱大概是源于敦煌之壁画绚丽的色彩和游历西方的影响。再加上他几十年来对传统绘画的钻研,已达炉火纯青之境,与泼墨泼彩的相关技法已完全熟悉。所以眼疾只能说是一个诱因。
患有眼疾的张大千正在作画
唐人泼墨无从得知,宋人“泼墨”用较大的笔含较多的墨汁,泼写挥毫而成,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则是真正的“泼”了。大千的泼法,并不单纯地往画纸(绢)上泼墨,而是相当费时费事,其繁复的过程,非十天、半月不能完成。

张大千最贵三件作品皆为泼墨泼彩

01
张大千
《桃源图》
成交价:HKD 270,680,000
2016年4月5日上午10:00,香港蘇富比2016春拍“中国书画”专场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共推出248件拍品。其中,张大千《桃源图》以3000万港元起拍,2.4亿港元落槌,最终以2.7068亿港元成交,创造了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由著名藏家刘益谦竞得(拍前估价:HKD50,000,000-65,000,000)

张大千(1899-1983)

《桃园图》

设色纸本 立轴

209 x 92.2 cm

1982年作

2016年成交价:270,680,000 港币

《桃源图》创作于1982年,是张大千晚年最重要的泼墨泼彩作品。1976年张大千正式到台湾定居,并在台北城郊的外双溪筹建摩耶精舍,以此作为他的“世外桃源”。期间张大千开始创作《桃源图》,直到1983年12月才完成。此画与其生平最后巨制《庐山图》的创作时间相仿,两者皆精心绘制,尺幅大于一般作品,是其反复思量斟酌、尽心竭力的巨作。全幅作品高约七尺,上方几近满画,以极厚重的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反复泼洒,层层堆叠。从该画中可看出大千泼墨和泼彩的结合可谓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画面下方留白,近岸处醒以桃花数丛,嫣红粉嫩,烂漫怒放,清香袭人,旁有渔翁钓艇,似入桃源之境,这样的景象也是张大千毕生所求。

《桃源图》原是“谪仙馆”的旧藏之物,后在1987年香港蘇富比以逾187万港元拍出,刷新了当时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纪录。后经著名古董商安思远收藏,最终由“麦克塔格特艺术收藏”保存至今。“麦克塔格特艺术收藏”由麦克塔格特伉俪创立,自60年代初收集亚洲艺术品,其收藏品蔚然可观称誉西方,而《桃源图》是他们两人的挚爱之物。在其收藏期间,《桃源图》曾借展于美国多个重要大型展览,并收录在多本有关研究张大千的学术专著与图录中。

02
张大千
《春云晓霭》
成交价:HKD 214,631,000 

张大千《春云晓霭》

泼彩纸本 镜框 一九六八年作

100.5 x 140 公分

来源:香港蘇富比,一九九一年五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