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大全良方》方药运用规律研究
目的:分析《妇人大全良方》方剂用药范围,探讨其方药运用规律,为当前妇科辨证论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妇人大全良方》及历代有代表性的对比医家方书中的方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与方剂计量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系列方剂计量指标的对比分析,从中显示其方药运用规律。
结果:(1)《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用药功效特点为:以补血为首,辅以清热凉血、活血调经、温里、补气、破血消癥、活血止痛、敛肺涩肠、理气;使用肝脾心肾经药物多;在高频药物使用上排在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当归、肉桂、丹皮、川芎、甘草、生地、白芍、茯苓、桃仁、牛膝;使用药物以甘辛为主,使用热性药物较妊娠、产后、众疾三门为多。
(2)妊娠门用药功效特点为:使用补气居第一,补血次之,再则为利水消肿、发散风寒、清热凉血,活血行气之品乏见;其中多用于补气的药物有
甘草、茯苓、人参、白术,当归、白芍、阿胶补血;排在归经前4位为肝、脾、心、胃,在肾经药物的使用上少于妊娠、产后、众疾三门;用药以甘苦为主,用药宜清凉。
(3)产后门用药功效特点为:补气、补血、温里、活血止痛、发散风寒等功效排在前5位;高频药物使用中
当归、白芍补血,肉桂、生姜、干姜温里,甘草、人参、茯苓补气,当归、川芎、蒲黄活血祛瘀而止血,陈皮、厚朴理气;用药以温平为主,热性药的使用比寒性、平性药物多。
(4)众疾门使用药物归经前5位是肝、脾、心、胃、肺经;在众疾门中仍重肝脾心经,是陈氏治疗妇人病一大特点。在治疗妇人非经、孕、产、乳疾病的同时,要顾及“妇人以血为本”的生理特点。使用胃、肺、肾三经药与其它三门有所不同,胃经、肺经使用多于肾经是众疾门比其它三门用药更偏向内科。在用药五味使用中众疾门使用辛味药多于甘味药。
4类方剂五味频率值聚类分析中,众疾门明显异于其它三门。(5)与历代妇科方书比较,《妇人大全良方》中补气药使用居首位,次之为补血、发散风寒、温里、活血止痛、清热燥湿、利水消肿、清热凉血、理气、清热泻火排在前10位。历代也多以补气、补血药物使用居前。其余功效多不相同。如宋以前、《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使用清热凉血药物较《妇人大全良方》多,分别排在第5、4、6、6位,而在《妇人大全良方》中排在第8位。宋以前与宋代某些著作攻下药的使用大于其它朝代,《妇人大全良方》恰为攻下药使用开始减少的转折点。理气药则较宋以前使用多。
《妇人大全良方》治疗闭经以养血、清热凉血活血、益气温经为主,以
当归、当归、肉桂、丹皮、甘草、牛膝、桃仁、赤芍、川芎、茯苓、白芍、人参、生地、大黄、半夏、莪术、木香、熟地、泽兰最为常用,与其前代、后世比较,各有异同。
(6)与同时代内科方书相比,《妇人大全良方》使用补气、补血药为多。《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补气药的使用排在第一位,对补血药的使用较《妇人大全良方》少,温里药、理气药使用较《妇人大全良方》多。《苏沈良方》对温里药的使用居首位,补气药次之,理气药的使用亦比《妇人大全良方》多。
4类方剂对活血药的使用远少于《妇人大全良方》。结论:(1)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调经、妊娠、产后、众疾四门用药各具特色:其中调经门中陈自明治疗月经病以补养气血为本,理气活血为用,比妊娠、产后、众疾三门更重视调补肝脾肾及调摄冲任;妊娠门以补养气血为主,用药宜清凉,对归肾经药物的使用低于其它三门,妊娠禁忌药中的某些药物需再进一步探讨;产后门用药宜补中有泄,在使用补气养血药物的同时使用行气活血之品,使补而不留瘀,药物以温热为多;众疾门中在治疗妇人内科疾病时要顾及“妇人以血为本”的生理特点。
(2)《妇人大全良方》用药可代表宋代妇科用药的先进水平。在两宋这个承先启后的“枢机”时代,上承前代医籍之总结,下启金元医家之创新,惠及明清,至今仍对妇产科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后世研究学习。(3)《妇人大全良方》代表了中医妇科学方药运用的一般状况,与内科方剂比较,显示中医妇科用药多用血剂,注重调理气血、活血通经的学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