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村落】零陵田家湾村:那一份厚重的烽火记忆
田家湾:那一份厚重的烽火记忆
陈瑜
永州这本书,越翻越有味!永州古建筑,精妙越探越精彩。查查历史,在零陵大庆坪有一个古建筑群,一说是田家湾,一说是赵家湾,为探其究竟,前往零陵大庆坪田家湾,经过一段崎岖曲折、凹凸不平的山路,我们来到了田家湾古村,跨过一座溪水干涸的桥梁,一棵树龄110年的银杏树耸立在村口,就像一个坚守岗位、见证兴衰、护卫古村的哨兵,旁逸斜出的虬枝向四周伸展着,茂盛而苍翠,迸发出勃勃生机,绕过古树,放眼远视,一大片古建筑群。
真的不一样!与其说是古城堡,还不如一个功能齐全的碉堡它不同于江南别处的古村,没有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风火墙,也没有飞檐展翅,而是采用城堡的厚重严实将整个村落围起来,每隔一段就有望风口和枪眼,几乎没有窗户,屋顶的线条舒缓绵延,既是碉堡,又是民居的功能完美结合起来。
现在的赵家湾已经并入田家湾行政村。美其名曰的赵家湾早已无赵姓人家居住。赵家湾的历史变成了过眼云烟,唐家大姓占住了赵家湾的山水村庄。据村民介绍,古建筑始建于1661年—1722年的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约300多年历史,为唐姓家族所建的私人宅院。宅院群体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由50多座独立房屋组成。有文物专家称,赵家湾古建筑群保存的古民宅面积大、房屋多、保存较完好,或将成为永州古民居之最。
为何一改江南建筑风格而采用城堡形式呢?据村里老人介绍,大庆坪地处山地偏僻,历来是土匪活动猖獗的地方,一股土匪为本地人,他们除了抢劫食物外,一般很少伤及无辜;另一股来自广西,这些土匪多半是被打散了的游兵闲勇以及跟不上队伍的伤病员,这些土匪凶残、没有人性,抢掠奸淫无恶不作,令人谈匪色变。为了保护村民财产,采用既适合居住又可以防范土匪的模式建筑,白天务农,晚上做兵防匪。
据说,传到后代,唐氏家族的唐敏春和唐太倍进一步完善修建、加固,唐敏春仗着祖上留下的几十亩租地走进地主行列。富甲一方的唐敏春饱受广西土匪和游兵的骚扰,决定成立自己的武装队伍。通过各种关系购置了一大批枪支弹药和马队,鼎盛时期,兵员达到3千余人、枪三千余支、良马百余匹。在他手下为匪的,一律发给粮饷。闲时,他们是结伙的武装土匪;农忙时节,他们枪不离身的下田劳作;高高升腾在空中的浓烟就是紧急敌情的报警,一声尖利的长哨后,一只兵强马壮的队伍就会迅速集结在大庆坪赵家湾。他们是土匪,从不打家劫舍;他们是农民,却长枪短枪不离身。大庆坪方圆数十里的田园都成了唐敏春的私有,从当初的防匪安民功能增强到地方割据、独霸一方的地方武装。一九五零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军派出一个团的兵力经过一个月的围剿,最终镇压了唐春敏,唐春敏作为顽固土匪押送到零陵,公审后,枪决在南门箭枪坪;剿匪的这个团留下来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零陵军分区,这就是大庆坪人说,解放初期大庆坪驻兵一个团的来由。
走进古村,在进村的道口,并没有修建气派的门楼,而是一条巷道,在巷道两旁各设一个旗杆石,在我们采访的永州很多古村中,旗杆石上都表明有“末年某月某某人所立”象征身份荣耀的字样,而这里的旗杆石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足可见主人并没有显赫的官位。
沿巷道深入,就是一排排独立成型的古建筑,每栋之间都用巷道分割。础墙用条石砌成,有的条石长有4.1米、宽0.9米、厚0.24米,约重5吨。巷道就是现在我们楼房的“单元”,一个单元就住下三至四户人家不等,巷道入口有石门框或者木结构门框,除一处门楣上有精细雕刻有“八仙”图案外,其余的都是石门框上简单的雕刻,木门框上简单的门当,可见主人也不太注意门面的排场和气势,门框的两旁就是没有开窗户的城墙,每户人家先进入巷道门,再从侧面门进入家庭。
走进侧面,装饰侧面门,主人就比较讲究,有门楣,有精致的雕刻和色彩斑斓的图案,正前方就是高大的照墙,照墙中间是很大的“福”或者“喜”字,上方是“德星辉聚”等不同风格的道德规范语,下方是用整块青石板铺就的天井,天井是用凿刻好的巨大整块青条石砌成,其中一个天井是用一块长2.9米,宽1.9米,露出外面厚度0.38米的巨石砌成,估计有11吨重。房屋分两进,每一进都上一个台阶,两边是厢房,供主人及家属居住,窗户和吊檐都是精致的雕刻,八仙石雕,龙凤木雕,精美绝伦,所有梁、柱、窗、门、礅等皆饰图案,或人物、或花卉、或祥禽、或瑞兽,或门联栩栩如生,传承着一个古老神秘家族的传奇故事,别有一番韵味。房屋分上下两进,前院是客厅,后面是神台,供奉着家族长辈灵位。每个家庭住宅风格一致,雕刻一致。
古建筑基在古建筑中,其中有一座关马的马房共有10间、每间面积约12平方米,均分上下两层,用料的考究,惊人到了极致。每一处马厩都是采用大青石精雕细刻打磨而成,构筑上下楼层的,是本地很难见到的白石,数十根白石支撑起红的木楼和吊脚围栏,蔚为壮观,而每一间马厩,又都是用宽大的麻石砌成,每块条石重在2000公斤以上。形成了上面住马夫和堆放喂马的饲料,下面圈马的合理格局。马厩建筑的规模和规格之高,在中国家族式的集团里,是非常罕见的。
古居虽因岁深日久部分风化脱落,但依然仍然保留着清代建筑古宅的风韵,在古老的民居流连,在散发着文化气息的门楼、庭院间徘徊,在氤氲着历史氛围的古居间踯躅,轻轻抚摸一砖一瓦,似乎都有着历史的共鸣。
走进赵家湾,给你的感觉总有些许阴森,头脑中总会幻出刀光剑影的场景,走在青石板上,总有一种心惊胆跳的感觉,似乎有一双眼睛从猫眼里被注视着,总感觉到每一个洞开的枪眼伸出一支支的枪,无所不在地瞄准着你的脊梁你的脑袋,稍不注意,一声沉闷的枪响,脑袋就会开花,生命在这里就会化作一缕清风而去。行走在这样的地方,总感觉到背脊上冰冷冰冷的。
写到这里,我的心境是迷离的,无从去对古建筑点睛,但转念一想,心境又开阔起来,毕竟历史都已经远去,曾经的战场都被绿绿的青草覆盖,战斗场景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也许这里曾经没有让人觉得光宗耀祖的辉煌历史和显赫人物,也许这里留给后人某些的“不光彩”,后人在拆掉老屋,建成新屋,似乎在掩盖历史的点点滴滴,其实古建筑走到今天,就是一份难得财富,去珍惜它的精美构造,去惊叹古建筑在古民居建筑史上留下的奇迹,就是一份对古文化保护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