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

《长津湖》观后

晚上,与孩子一起看《长津湖》,写点感想吧。

长津湖,是一个湖,71年前,在这附近发生过一场非常惨烈的战役,双方死伤都很惨重。结果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惨胜。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第一的军队。

故事梗概:伍千里在解放战争后,带着牺牲的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回家探亲,做了来年盖房子的打算,可是,军情一来,便撇下父母返回部队,弟弟伍万里也要参加部队,被千里拒绝。

千里是第七穿插连的连长,整个连的人员全部归队,可见,这个连的战斗精神非常可贵,师长在动员的时候,介绍了一个新兵,说土改后,家里分了田,敌人要抢回去,所以要打倒敌人。这个新兵还就是千里的弟弟万里。

楞头青伍万里到部队,受到老油子余从戎的调侃,正所谓不打不相识,生活中这些人都是嘻嘻哈哈,乐天派,打起仗来不含糊。伍万里也逐渐认识了身边的人,战士张小山,排长雷睢生(雷公),指导员梅生,打不死的英雄谈子为,神枪手平河等。

(图|网络)

整剧从战争的缘起,到国家层面决策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再到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一系列决策,从后勤补给到前线战事,从对战争的态度到战争的实施,多注重细节。

其中几个场景,很有教育意义:

七连人数,677,实际只有157。可见,战争的残酷。

谈子为跟伍万里谈英雄:“被打死的,受伤的,冲锋的......”都是英雄,都有军人的荣耀。

雷公对伍万里说,让哥哥瞧得起没什么了不起,让敌人瞧得起才是真本事。

伍千里谈伍百里下半身被炸没了,伍百里请千里帮忙结束寒冷的结局,雷公带着信号弹被炸,死前:“不想一个人留在这里”。

被冻死的一个连,保持战斗状态,赢得了美军的尊重。

整个影片,规模很宏大,场景感强。身临其境。把当时人想传达给现在的观众的思想都传达出来了,毛主席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指导员说:我们这一辈人把仗打了,后一辈就可以不用打了。

一部将近三小时的电影,围绕两次重要军事行动展开:一个是打信号塔,一个是长津湖战役。小战役易于重点,深入去挖掘,大战役不容易深挖。所以,在我看来,第一个打信号塔的战役让人印象更加深刻。看来,观众,还是比较喜欢看细节的东西,因为这个最能体现人性的抉择与人性的复杂。

说了这么多,我想简单谈谈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线索。

就目前所知的情况,是北朝的金日成先打南朝的李承晚,想要统一朝鲜,单方面改变之前以北纬38度线为界的现状,此举损害了美国的战略利益,李承晚溃不成军,向美国求助,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1950年7月仁川登陆,形势迅速扭转,金日成的部队被迫向中朝边境后撤。美军乘势追击,要单方面改变之前以北纬38度线为界的现状,此举损害了苏联的战略利益。金日成多次向中国与苏联求助。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最终决定入朝作战,苏联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如影片所说,我们建国第一年,百废待兴,实在是没有更多精力管国际上的事,但是,我们如果不打,将会越来越被动。

但中国方面对于战争的基本态度是,局限于局部战争,入朝作战的部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而非中国人民解放军,用此名,才能够师出有名,同时又可以把战争的性质界定清楚。

整个战争体现了毛主席的斗争原则:有理,有利,有节。最后,在1953年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是美国所签的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条约。南北朝鲜仍然以北纬38度线为界,回到之前美苏冷战的均势。这种均势,此消彼长,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1991年)。

抗美援朝战争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为国内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战争是残酷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是在军力及武器差不多的情况下的估计,像抗美援朝战争,可能自损的数远不只八百这个比例了。

如果说,要提一些批评的话,个人觉得长津湖战役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细节,体现战争残酷,与人性复杂。整个剧情,极少有美国普通士兵形象的塑造,这可能是个缺憾。我们把敌人塑造的强大,方能显示我们更加强大。这是战争片的一个基本常识,可是这方面的塑造不是很成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细节,在动员大会上,我们看到墙上刷着一个醒目的标语:解放台湾。美帝国主义当时可是我们的头号敌人!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我统一大业!

(图|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