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山丨病人选医生的是是非非
社会观察
病人选医生的是是非非
作者:王金山
随医而治,是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的就医习惯,如今这个习惯正受到一种新模式的挑战。早在2000年8月上旬,我国原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适应医疗改革的需要,向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发了通知,即主要观点就是“病人选医生”。
就像人们吃饭一样,有的喜欢甜食,有的喜欢咸食。“病人选医生”,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社会的方方面面反响如此强烈,赞成、弃权、反对等等,什么样的反应都有。
病人选医生,旧调重弹?
有人说,病人选医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是旧调重弹。笔者也颇有同感。
确实,病人选医生不是什么新举措,只不过现在是以官方的名义提倡鼓励并督促执行罢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许多医院就开展过类似这样“病人选医生”的活动,它的名字就叫“专家门诊”。病人到了这样的门诊后,看着大厅上的专家介绍,看“中”哪一位就挂哪位的号,这不就是最早的'病人选医生’吗?后来,诸家医院又开设了“优质优价”、“点名服务”等项目,病人想找哪个医生就诊或手术,只要多付点钱就行了。至于被点名的医生,每诊治一个病人,便可得到相应的报酬。当时,有的医院还为此挂出牌子,“点名手术收费:400、600、800元(自费)”。这些类似或相等于病人选医生的活动,让当时的舆论界甚是热闹了一阵子。再后来,1998年,我国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开展了名副其实的病人选医生活动,这也算吃“螃蟹”之先吧?当病人走进这家医院后,医生们便站着迎接病人。医生们的照片、名字、专业特长都在墙上一字儿排开,任病人“随便挑”。谁被选中了,谁就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病人,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选医生,而且,若对所选的医生不满意,还可以随时更换。一位姓姚的老太太因为是个“老病号”,她看病住院无数次,“这样的好事还是第一次碰到。管床位的医生一天几趟来查房,问寒问暖,有时还来和我谈谈心,护士小姐也是随叫随到,连饭也给送到床头,态度真好。以前我看病要是多问几句,医生就不耐烦,现在,我的病是个什么情况,如何治疗,还有平时要注意什么,医生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姚老太太高兴地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
病人,在这家医院算是尝到了当“上帝”的滋味。
无独有偶。紧接着,当时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也推出了“病人选医生”制度。倘若您走进这家医院,便会看到每个科室的门前都挂上了当日医生的简介材料,包括姓名、职称、学历、专长、发表的论文以及一张彩照,每个科室都有两位以上的医生供病人挑选。倘若您要住院,护士就会把一本某科某病区医生、护士分组简介交到您手中,上面有床位主管医师和护士一览表、医师和护士的个人简介等等。据悉,医生的被选率将与分配制度挂钩,也算把原来的由院部“管”医生转为由病人“管”医生,把就医的主动权和医疗服务的监督权都放到了病人的手中。
对于“病人选医生”,病人确实感到满意了,而医生呢,普遍感到“压力比以前大多了,甚至压力山大”。一位姓龙的主任医师感叹道,自医院实行这项活动后,他最大的感觉就是累,“不过,累得开心,累得有价值,病人选择我,是对我的信任。一个医生,如果没有病人找你,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国原卫生部的有关官员这样评价道,实行病人选医生制度,会带动医疗机构内部各环节、各岗位公平有序的竞争,达到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当然,实行这项制度,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确实,病人选医生,对医生虽是个压力,同时也是个动力。看病就医是一种特殊消费,病人有权要求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服务,这就要求医生规范医疗行为,不乱用药,不进行不必要的检查,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现在一些药品的价格之高已经让许多低收入者“不敢看病”。一些稍有名望的医生,单单靠开药方收回扣,月收入可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病人选医生”后,医生对诊治过程中的各种费用不敢“含糊”,在使用一些贵重药物时还必须向病人征询,使得为拿回扣乱开药的现象大大减少。
病人选医生,益处不少,可弊端也明显存在……
病人选医生,行吗?
说了半天“选医生”的好处,可竟然有人提出这样的疑惑:“病人选医生,行吗?”
现在,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少。那就是,他们已觉察到或在实践中体验到“选”的弊端以及“后遗症”等等。
是的,我们不得不看到,这种病人选医生或曰选专家选名医的做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甚至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那就是,我国目前的专家以及名医的标准是什么?专家及名医的标准谁说了算?按职称的高低来定,看起来是不错,固然不少医生是靠真本事晋升上去的,但也有不少“南郭先生”的人是靠照顾靠关系靠权势等混上高级职称甚至“名医”的,而那些低学历低职称的人也不乏英才。试想一想,如今诸家让病人不敢恭维甚至反感的“专家门诊”不就是个例证吗?有病人提出,如今医院推出的所谓专家及名医,是医院自己推荐自己的,如有的医院推出十大名医,名医就正好十名吗?有没有滥竽充数者?有没有埋没英才者?医院是否有推销卖弄之嫌不得而知,病人大都“雾里看花”,不明底细,医院说了算,病人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就是吃了亏到头来还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说出。让民意来定,好是好,但病人大都是外行,医生的“水深水浅”又怎能知道?如果病人能称出“专家”、“名医”的重量,那病人自己的病都能自己到药店里抓药好了,还找什么专家和名医哟!至于专家门诊,不是连你们医疗部门自己都觉得不咋样嘛,要不然怎么又弄出了“疑难专家门诊”、“名医门诊”、“疑难杂症专家会诊中心”等等,难道“专家门诊”里的专家不能看或看不好疑难杂症?既然这样的专家只能看连实习、进修或一般医生都能看好的毛病,那要这样的“专家门诊”干什么?
有识之士们认为,一个医生从无名到有名,期间不知要走过多少艰辛的道路,他们不仅需要具有扎实深厚的医学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可谓博闻强志,见多识广,方能成为“济世救人”的一代名医。如果所有的病人都涌向“名医”,就算你找的这个“名医”不是冒牌的,纵然他(她)有三头六臂,但毕竟也是血肉之躯,精力不济,难免也有下“昏招”的时候。特别是像外科手术以及推拿科的推拿等,这都是消耗大力气的,一个医生连续操作而不休息不出差错才怪呢!再说病人吧,从心理上讲,找了“名医”巴不得早点看好病,如果看不好,是怨医院误导、怨名医瞎吹,还是怨自己有眼无珠?况且医生都是从无名到有名的,大家都找现成的“名医”了,年轻的医生只得坐了冷板凳,他们的业务技术又如何才能得到提高?又何时才能成为“名医?”病人的义务,即为医学科学贡献的精神又哪里去了?
在商品经济年代,医院也不再是什么“净土”了,什么“成本核算”、“经济效益”等经济领域的名词也在医院里得到了运用,“品牌”效应也引入了医院,树“名院”、“名科”、“名医”,从而吸引和留住病人,但如果医院不注意培养后备人才,而是一味地“有水快流”,最大限度地发挥目前的人才优势,追求眼前利益,那么,这种靠“老人”支撑天下的日子又能维持多久?医院也不是只办一天二天就关门,医院要长期为广大的病患者服务呀!如果人才梯队青黄不接,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笔者当时在采访中,有的医生甚至名医提出异议,你医院,现在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我们的姓名、职称、学历、专长等公布出来,可问过我们本人是否乐意?如果不愿意,随便公布出来,是否侵犯了我们的“隐私权?”还有的自学成才者,虽然学历不高,职称低微,但在病人面前却威望很高,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病人也很多。你医院(单位)将人家的学历(学徒、中专、大专等)或职称(医士、医师、主治医师等)公布出去,在病人面前会起到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对医生本人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看来,这“选医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选”了之呢!一位名医直率地说,他现在不公开出名,病人就够多了,再张榜公布,那就下不掉班了,因年岁及身体的原因,如果不休息好,说不定哪天累到马克思那里去了!
名医的话不乏幽默,但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真正的名医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的!
据悉,当时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自开展病人选医生活动后,一二年了,还有将近一半的病人到他们医院就医不选医生。问缘故,一是担心选医生会提高费用,有些病人是第一次来某科室看病,对医生不太了解,对自己的病情也不太清楚,不知道该找哪个医生看,“那是你们医院自己宣传的'名医’,我们病人并不全相信呢!”一位患者说道。另外,有的患者认为自己的病情一般,无需找什么“专家”、“主任”看,请一般医生对症开些药就可以了,“看到经验丰富的医生非常忙碌,也就哪里人少就到哪里去了!”另一位患者如是说。从这里可看出,当一个医生非常忙的时候,病人挑医生就很难实现了,除非病人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等待,被选上的医生能否有精力胜任。还有这样一个不得不注意的法律问题。有的病人选择医生仿佛成了“押宝”,“押”对了,皆大欢喜;“押”错了呢?双方尴尬不说,还延误了有效的治疗时间,由此极易酿成新的医疗纠纷。病人选择的医生若没有到位(如有的医生休息或上病房、外出开会等),一旦因病情有变,很容易出现扯皮。病人选错了医生,会不会跟医院闹个没完?加上大量的急诊病人,抢救起来争分夺秒,你让不让他选?如果他选的医生不在岗,在岗的他又不相信,抢救工作还进行不进行?抢救治疗一旦不尽人意,病家是否会告医院“有章不循”,弄虚作假,打着“选医”的招牌糊弄病人?病人或亲属选择了某某主任、教授开刀,可没有兑现,而是“医疗组”的下级医生开的刀,病人或亲属一旦晓知内幕(如效果好另当别论),会如何“动作”呢?这说明“病人选医生”的机制还需要完善,比如,能否建立一个相应的导医制度,不仅仅引导病人到相应的科室,还要告诉病人针对他的病情找哪位医生看更合适,发生了医疗纠纷该如何处理等等。原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自2000年6月底率先在3个科室开展“病人选医生”试点,发现病人点医生随意性和盲目性很大。一个科室水平最高的医生不一定是“点击率”最高的医生。尽管医院将医生们的照片、姓名、职称、学历、上月排行榜等都张贴在诊室门口,但一些病人仍左右徘徊不好选择。比较流行的是“看面相”,看哪位医生长得和蔼可亲,或者“像个有学问的人”就选择谁。有些人看学历、职称,甚至以医生毕业的学校为选择标准。医生轮休制,周一至周日任何一天都有可能不工作。在工作日,医生也要轮流到病房工作,不可能总在门诊部。可有些病人点名时遇到医生不在就十分恼火:“他为什么不来?我偏要点他看病!”据悉,该医院现在很难向全院推广,问题是有的医生下不了班,有的医生特别是年龄大的医生身体吃不消等等。北京市第四人民医院在这方面考虑得较周到。病人来到这家医院,看到挂号处上方大牌子上清楚地介绍了患者选医生的程序。病人先根据自己的病情挂号,然后自选医生或者专家,如果看了医院明示的有关医生的资料后仍然拿不定注意,可以向分诊护士咨询求得帮助,心里有底了再作选择。
医院明示出来的医生资料真实吗?一般来说,医院是不会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的!如今医疗市场竞争这样激烈,医院岂能干“鸡飞蛋打”的傻事!至于选择医生,不需要一味选择年龄大的,一些年富力强的青中年医师也有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手术等。
现在,许多医院正在完善这项活动。如为了考虑年轻医生以及实习、进修医生的业务培养及深造问题,病人即使选了职称高的、有经验的“老”医生,但是,并不是这些医生一人的“独作”,病人实际上选的是这位“老”医生所在的一个组,只不过这位被选的医生是具体负责人罢了,诊治工作则是由全体“组员”共同完成的。可是,病人有自己的标准以及条件,年轻医生如果不努力,不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跟在后面混,学不到过硬的本领,这样不仅会败坏整个组的名声,也断了自己的后路。
病人选医生,教您如何“选”
不管赞成也好,反对也好。“病人选医生”的活动还是要开展下去的,因为这是卫生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需要。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兴利除弊,才是我们的正确态度。作为医院,尽量做到病人选医有一定的客观标准,避免“选”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但是,医院在公布医生的材料时,也有难言之隐。如现在医院医生的分工越来越细,甚至细到一个科中的一种病,医院在介绍时,总不能说这位医生只看或只会看一种病吧?职称、学历高低与年资深浅,医院也知道不能同技术高低化等号,可具体到实处,又很难说清,只好这样“遗憾”或“不完全确切”地公布,这里面也含有“误导”甚至“欺诈”的成分。其次,医生的医德问题,医院也很难真实准确地提供,如某某医生收取病人的"红包",某某医生生活作风不好,某某医生出了医疗事故等等,病人在选择时请加以注意吧?至于那些“专业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有独到见解和创新”、“已治愈病人上万”、“技艺精湛”等等的华而不实言词介绍,作为病人,则要学点“选”的诀窍,在心中问个为什么,留个心眼,从随意、盲目的泥淖中走出。
那么,病人如何学会正确合理的“选医”呢?有关专家提示,首先看这家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如何。一般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医院也是这样,尽管不是绝对。在具体“选医生”时,要考虑所选的医生是否具备高尚的医德和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工作态度严肃认真,对病人极端负责,急病人所急等,如果这位医生服务态度好,耐心又和气,对人热情,这是被"选"的前提。至于医生年龄的大小,一般来说,临床医学是一项经验科学,通常年资越高经验越丰富,医疗技术水平也就越高,这是一般性规律。然而不能就此在年资与医疗水平之间简单地化一个等号。医院也不乏年资虽高、医疗水平一般的大夫,而年轻的大夫也有技术高超者。所以在选择医生时不能简单地、片面地认为看病一定得找老大夫。学历也是这样,与一个医生的医疗水平并非呈正比。有关专家还指出,就诊看病的过程,实际上是医生和病人及其家属之间不断了解、磨合、适应的过程,有些病人对此缺乏充分的认识,第一次看大夫,诊治效果不理想,马上又找第二位大夫,不行再换一位,反复“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地更换大夫,效果并不理想,往往是白白地浪费了很多时间,多花了不少钱,甚至还会出现贻误诊断及治疗的隐患。医生看病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应当允许医生对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化,不能不切实际地要求医生手到病除。那些患有慢性病、疑难杂症的病人,对自己的疾病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就目前来讲,许多病是根治不了的,许多病也还只是处在临床显效甚至无效阶段,所以,在选择医生时,最好固定一二个大夫,不要走马灯似地换人。至于一些小伤小病之类,就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地“选医生”喽,这既节约了钱(如有的医院收点名费)又节约了时间。
有人说,“病人选医生”犹如一块烫手的山芋,很可能热一阵后又将变冷。由此不由得想起前几年在某些地方实施的医疗质量及费用承诺制、医院创等级、创建卫生城市等等,轰轰烈烈一阵子,假的成分太多,有的草草收场,有的不了了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错,“病人选医生”是个好思路,也不能说没有许多好处,可老百姓最关心的不是流于形式的“选医”,而是药品的价格、医疗整体水平、医疗保险等实际问题,至于选医生,你医院不“指南”,他们也会选的,何必为此大动干戈呢?医院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医院内部管理上,如强化医疗质量责任制,将医疗和药品收费“透明化”,做好“一日清单制”等等,使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物竞天择,这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法则。在医院,“物”是医务人员,“天”是病人,是市场。“病人选医生”的帷幕一旦在整个医疗市场拉开,医务人员只有医术和服务两“手”都硬了,才能受到病人的青睐。否则,等待你的将是无情的冷落、失业。
病人选医生,对病人是个福音,对医务人员是个挑战……
(此稿分别载《中国健康》杂志2001年6期、《中华健康世界》杂志2001年12期)
文/王金山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金山,男,65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我的座右铭是:默默耕耘,不问收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